...債實施註冊制即將「滿月」 滬深交易所104單債券發行率先「打卡」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杜雨萌

4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將正式完成上崗一個月的「打卡」,這也意味著全面實施註冊制的公司債發行制度,同樣迎來首個「滿月」。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債全面實施註冊制,一方面能夠充分縮短發債周期,釋放簡政放權的紅利,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這也對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提出硬性要求,即強化信息披露義務和督促檢查責任,此舉更符合市場化改革的需要。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有關事項的通知》,自3月1日起,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將由證券交易所負責受理、審核,並報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序。與此同時,結合新證券法明確的有關內容來看,公司債除了放鬆債券發行條件外,還對公司債上市交易制度予以一定的調整。

如新證券法在公司債券申請上市交易條件中刪除了「公司債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的要求,由證券交易所對公司債券上市條件作出具體規定。再比如新證券法刪除了上市交易的公司債券實際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的規定。整體上看,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公司債發行將不再區分「大小公募」債券。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1日以來截至3月30日下午4時,滬深交易所受理的註冊制下公司債券公開發行共計104單,擬發行金額約5327.38億元。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之後,因為市場運作效率的提升,無疑會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有利於債券市場供需雙方的雙向選擇,即資質強、償債能力充分的企業,相對來說會更容易通過註冊制來進行較為快捷的融資;反之,對於一些償債能力不足的企業來說,只能通過提升融資成本、增加誠信等手段來獲取資金方的認可,而更差一些的企業可能根本無法成功發行債券。

「整體上看,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制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促使了債券價格的發現功能,進一步完善了債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夏風光如是說。

無獨有偶,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亦持有同樣觀點。袁華明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制以及發行要求上的放鬆調整,有利於擴大發行主體範圍,增加發債的靈活性,降低發債的成本,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同時,這對於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顯然也是有所幫助的。但要注意的是,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制,這也對投資者的專業性和風險識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長期來看,註冊制在信息披露和中介機構責任上的強化,會推動信用債券資質逐步分化。而隨著市場效率提升,長期來看預計債券投資者風險會有所降低。

相關焦點

  • 企業債、公司債實施註冊制九個月 企業發債熱情高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包興安自3月1日起企業債、公司債實施註冊制,即將滿9個月。《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滬深交易所官網和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信息統計顯示,3月1日至11月29日,註冊制下企業債、公司債擬發行規模合計達38512.82億元。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債、公司債發行實施註冊制,使得企業債和公司債發行邁出更加市場化的一步。
  • 新證券法實施近9個月,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箭在弦上,企業債、公司債擬...
    企業債、公司債擬發行規模達3.85萬億元自3月1日起,企業債、公司債實施註冊制,至12月1日滿9個月。證事聽君根據滬深交易所官網和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信息統計顯示,3月1日至11月29日,企業債、公司債擬發行規模合計達38512.82億元。
  • 年內公司債發行規模超3萬億元 註冊生效累計達520隻
    易會滿表示,債券市場是籌措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對於推動形成全方位、寬領域、有競爭力的直接融資體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截至12月7日,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3405隻,發行規模達3.21萬億元,同比增長37.64%。另外,自公開發行公司債實施註冊制以來,滬深交易所註冊生效的公司債達520隻。
  • 債券發行啟動註冊制是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對債券市場增量...
    新證券法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貫徹實施修訂後的證券法有關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企業債券發行實施註冊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企業債發行條件、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和中介機構責任、落實省級發展改革部門監管職責等六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 跨市場債券ETF來了 打通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
    早在2019年,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開放式債券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擬推出跨市場債券ETF。業內人士表示,跨市場債券ETF在流動性上相較於過往單市場ETF應該更好,這類產品有望成為國內機構投資者積極配置的對象。
  • 充分利用註冊制提高間接融資比重
    註冊制助快速融資 新證券法提出股票發行實施註冊制。相較於此前的核准制,註冊制只需要企業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資料,與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相一致即可,即便沒有盈利的中小企業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股票公開發行快速上市,實現融資的目的。最關鍵的是「快速」。
  • 滬深交易所挺進全球前三是量的提升更是質的飛躍
    筆者認為,滬深交易所總市值和成交額的排名位列全球「第三」,量的提升固然可喜,但背後體現出的「質」的飛躍更值得期待。  首先,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深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滬深交易所資源配置平臺功能不斷「升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 關於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
    關於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申請文件及編制》的通知 上證發〔2020〕86號各市場參與人:  為貫徹《證券法》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的相關要求,規範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工作,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制定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
  • 中國財富報導|2019券商債券承銷排名公布 中信建投綠色債發行額第一
    2月2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官網發布2019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2019年,42家券商作為綠色公司債券主承銷商或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管理人(滬深交易所市場)共承銷發行59隻產品,合計金額985.05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20隻,189.28億元。
  • 上半年券商債券承銷放榜:中信證券領跑政府債與地方債,綠色債國君...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今年以來,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各類債券發行持續加速。7月21日晚間,中證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包括地方債、綠色債、創新創業債三大項,分列了各項數據指標。
  • 1990-2010,滬深證券交易所你追我趕那些事兒
    後在籌建深交所時,禹國剛出任專家小組組長,帶領同事們用不到半年的時間翻譯了兩百多萬字的證券外文資料,學習借鑑境外證券市場法律法規和業務規則,牽頭擬訂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章程》等重要文件,奠定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制度基礎。當上交所即將開市的消息傳來,禹國剛坐不住了。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深圳一直在向中央申請開辦證券交易所,卻遲遲未得回復。
  • 滬深交易所晚間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主板實行註冊制漸行漸近
    滬深交易所昨晚間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主板實行註冊制,調整漲跌幅度還遠嗎?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重要改革一年,外資從參股到控股再到2020年可獨資設立證券期貨公司,實現了外資和國內機構同臺充分競爭,2020年創業板轉為執行註冊制,為中小板,滬深主板推進註冊制改制探索鋪路。
  •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總經理徐明:做好新三板實施註冊制準備...
    「我們將結合市場實踐和企業特點,積極做好在新三板實施註冊制準備,並以註冊制為牽引完善發行承銷、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基礎制度」。12月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總經理徐明在新三板華南基地揭牌儀式上表示。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股市|紐約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上海
    隨著農村包產到戶改革的成功推進,城市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包轉租」改革的逐步實施,一些企業開始探索實行股份制、嘗試發行股票,各類債券發行逐步恢復,與買賣證券有關的交易場所、交易系統和專營機構等隨之誕生……1980年第一次「股票」發行1980年1月1日,撫順紅磚
  • 東吳基金髮新基陳晨一拖三,任職2隻債基大幅跑輸滬深300
    公開信息顯示,南方寶升混合A以「主要投資於債券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輔助投資於精選的股票,通過嚴謹的風險管理,力求實現基金資產持續穩定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範圍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或註冊上市的股票以及存託憑證)、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允許買賣的規定範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下簡稱「港股通股票」)、
  • [停牌]華西股份:非公開發行2017年可交換公司債券繼續停牌
    [停牌]華西股份:非公開發行2017年可交換公司債券繼續停牌 時間:2020年12月16日 16:01:15&nbsp中財網 原標題:華西股份:非公開發行2017年可交換證券代碼:000936 證券簡稱:華西股份 公告編號:2020-084 債券代碼:137035 債券簡稱:17華西EB 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 非公開發行2017
  • 中國債市大革命:銀行間交易商、交易所、發改委在債市發揮什麼作用?
    透過十年的金融生態巨變,直接融資逐漸成為新常態;債券市場超越股票市場,成為直接融資的中流砥柱;公司信用類債券逐漸取代政府債券,成為債券市場的主流;銀行間市場變身債券市場主板,交易所市場相對邊緣化;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交易商協會,基本奠定了其在債市的主導地位。這是市場的勝利,以註冊制為核心的市場化管理方式戰勝了行政管制。
  • 全面註冊制或全國兩會後開啟
    【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陳燕青)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相繼實施註冊制後,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有消息稱,今年全國兩會後或全面推行註冊制。  消息稱,註冊制在制度設計層面,可歸納為「三取消」及「三強化」:「三取消」即取消對發行價格、節奏、規模的行政管制;取消發審委,建立由交易所審核發行上市,向證監會註冊生效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取消分板塊設置的發行條件,實行差異化的上市條件,增強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
  • 信用債退還是不退?
    這樣一來雖然從客觀上促進了我國信用債市場的發展,但是所帶來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信用債給銀行業的穩定運行帶來的壓力與可能引發的潛在的系統性風險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和信用收縮周期下資產相對惡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