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點擊:鹽鹼地+棉花+植物免疫增產蛋白=?
氮肥是農業生產中需要量大的化肥品種,它對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的質量有重要作用。
如果植株缺氮,葉色綠淺,基部老葉色發黃,乾燥之後褐色現!果小果少果皮硬,定是果樹缺少氮!即能組成葉綠素,又要組成核苷酸!
如果氮供應過多,則使作物貪青晚熟,生長期延長,主要表現在細胞壁薄,植株柔軟,易受機械損傷(倒伏)和病害侵襲(比如大麥褐銹病、小麥赤黴病、水稻褐斑病)。研究表明,大量施用氮肥的危害還遠遠不止如此。近十幾年來,植物抵抗性下降,病蟲害增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氮肥施用過量。
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協環境生態領域首席傳播專家陳能場對50年研究進行了回顧,發現有135項研究顯示施用氮肥的作物中有更多的植物受到很多數量的咀嚼昆蟲或蟎蟲的損害。
01
歐洲玉米螟
在俄亥俄州的溫室試驗中,在常規施肥的土壤中種植的甜玉米上,歐洲玉米螟蟲的雌蟲產卵的數量比在附近有機耕作土壤中種植的植物上產卵的數量多得多。有趣的是,在化學施肥處理中,產卵差異很大,但在有機管理的土壤中產卵量始終較低。這種差異似乎是在有機條件下更常見的一種生物緩衝形式的證據。
02
日本白背飛蝨
在日本,有機稻田中的白背飛蝨密度顯著低於常規稻田。其存在於有機農田的成年雌性白背飛蝨較少,未成熟個體存活較少,導致其後代較小。這些結果部分歸因於有機耕作作物中較低的氮含量。
03
跳蚤甲和捲心菜蚜蟲
在加利福尼亞,與常規施肥的西蘭花相比,跳蚤甲蟲和捲心菜蚜蟲對有機施肥的西蘭花侵擾持續較小。研究人員將這些侵染減少歸因於植物葉子中的游離氮含量降低,進一步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農民可以通過肥料類型和用量來影響害蟲的喜好。
04
英格蘭薔薇麥蚜
在英格蘭,常規的冬麥田比有機麥田受到更多的薔薇麥蚜的困擾。4月追施的可溶性合成氮肥導致6月份植物葉片中含有較高水平的游離蛋白胺基酸,並吸引了較大的蚜蟲種群。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蚜蟲發現常規種植的小麥比有機種植的小麥更可口。
通過多國的研究發現,植物組織中的高氮水平可以降低抵抗力並增強對害蟲侵襲的敏感性。相反,降低氮水平,即增施有機肥、降低氮肥投入,可以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
在亞洲熱帶地區,通過增加灌溉稻田中的有機物質,研究人員增加了田中分解者和浮遊生物飼養者的數量,這些動物是捕食者食物鏈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反過來,葉蟬害蟲的捕食能手的數量則大大增加。這個案例似乎表明了有機物管理是更高層次的自然生物控制的基礎。
這進一步說明了,可以通過肥料類型和用量來影響害蟲的喜好。
科學的施肥方式有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合理的氮、磷、鉀配合使用,增施硼、鋅、錳等微量元素,可促進農作物的生理代謝,增強植物的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對於大量需肥的作物,切記不要盲目增大化肥投入,可以用有機肥、生物肥替代化肥,蘋果、柑橘、蔬菜、茶葉等其他特色作物,都可以實施有機肥、生物肥替代化肥,一般可以替代到70%左右,對於一些土壤酸化、板結的果園,甚至可以完全替代。
土壤當中氮含量減少了,有機質增加了,不僅可以減少後期打藥的次數,降低農殘風險。
有機質還顯著增加了蔬果的品質:
外在品質看,提高了果實著色度和硬度,果形大小較勻稱;內在品質上主要提高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糖酸比和香氣品質。
大家在用肥過程中,可能更多注意的就是用少了、用多了、浪費了等等原因,其實還需要注意的是肥料的種類與搭配!
文章來源:微生物藥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