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球的天空!「好奇號」從火星上捕捉到「地球和金星」圖像

2020-12-21 騰訊網

今年,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仰望天空,因為2020年是個特殊的一年,其中緣由大家自己體會。我們都希望在星空中找到一絲曙光,但它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超級粉紅色的月亮,一年一度的天蠍座流星雨,以及這個周末希望看到的「火環」日食。但是,另一個孤獨的「靈魂」一直在仰望另一個星球的天空,在這樣做的過程中瞥見了自己的家園。

在它的第2784個太陽日,也就是火星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車在太陽落山75分鐘後,瞥了一眼夜空。隨後,它的桅杆式照相機拍攝了兩張照片,一張是地球,另一張是金星,這兩張照片被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好奇號」令人驚嘆的全景照片。

如果你眯著眼睛看圖片,想找到光線的精確點,不要煩惱。正常情況下,這些行星在距離火星較遠的地方看起來就像非常明亮的恆星。然而,這顆紅色的行星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灰塵特別多,這意味著更多的陽光被反射,照亮了周圍的天空。在拍攝這張照片時,即使是中等亮度的恆星也看不出來,在一些大型火山爆發後,地球也有明亮的黃昏。

在圖片的左下角,你可能看到了一個不祥的結構。這實際上是「火星塔丘」的頂部,它是夏普山山坡上的一個巖石結構,「好奇號」從2014年起就一直在穿越這裡。就在火星車開始繞山旅行之前,它拍下了一張地球和月球的美麗照片。由於周圍的高海拔塵埃較少,「好奇號」的桅杆照相機在黃昏的天空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的母星。

然而,地球並不是唯一引起好奇號好奇心的物體。早在2015年,漫遊者傳回了火星上令人驚嘆的藍色日落圖像。當時,科學家認為這些顏色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些非常細的塵埃大小合適,所以藍色光線穿透大氣層的效率略高。

作者:仰望星際

相關焦點

  • 從邊緣地區向中心地區移動,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拍到了什麼?
    在中國「天問1號」和美國「毅力號」還沒有到來前,以核電池作為動力的火星好奇號依舊是火星地面上的主角,因為八年過去了,仍然在極端的地外世界中健康地活著,一邊小心行駛,一邊實地探測,一邊還不忘拍照。好奇號能否抵達蓋爾撞擊坑中心地區,這並不是我們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一直在拍照,到底發現了什麼?又拍到了什麼?因為越來越多的火星照片正從火星陸續傳回地球。拍到一個類似嫩芽的異物,真的是「活物」嗎?
  • 抵達金星只需100天,為何人類卻對火星更感興趣?真相讓人絕望!
    另外,金星上還擁有活火山以及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因此不少人認為,金星是因全球變暖的緣故,變成了現在的模樣,而人類的地球也很有可能走向這條道路,如此看來,金星上的高溫度、高壓力、高二氧化碳,相對於火星來說,它對人類的可居住性顯得太過遙遠,假設人類可以瞬移到金星,這意味著他會瞬間融化,即便他未被融化,金星的空氣也能輕而易舉的帶走他,因為這裡97%的空氣都是二氧化碳。
  • 從實驗室到火星,「好奇號」帶你見證奇妙的宇宙探索之旅
    「好奇號」火星車出現的歷史背景在科學家看來,人類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而除了月球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要屬火星了。它是太陽系由內而外屬的第四顆行星,儘管表面擁有著不同於地球的耀眼紅色,但是通過以往的探測可以發現,這個星球曾經有過湖泊、流動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擁有著和地球相似環境的火星,自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最有必要去的星球。然而,即使地球與火星看起來很近,人類想要去往火星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們彼此之間相隔超過3億5千萬英裡。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交匯點訊 宇宙浩如煙海,茫茫無際,類似地球的行星可以說是以萬億計。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 好奇號拍到一隻「飛鳥」掠過火星天空,是飛船還是生物?
    筆者-小文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火星探測車,於2011年11月,2012年的8月成功在火星地表登陸,它是世界上第一臺使用核動力的火星車,同時也是美國史上投資最多的一臺火星探測車,耗資26億美元,它去往火星的主要任務是尋找火星生命元素。
  • 為什麼火星和金星沒有板塊運動?星球結構決定
    你可能認為像金星那樣的熱行星地殼會更軟,更容易活動,但是如果有水那麼確實會降低巖石的強度,而金星是非常乾燥的,所以即使它比地球熱得多,它的地殼也比地球的硬得多。看起來金星上的情況是這樣的,它的內熱積聚起來,而不是通過頻繁的火山活動和地殼擴張來釋放,它的內熱是在全球範圍內的火山活動中釋放出來,每隔幾億年地表就會被重新鋪好一次。
  • 2020年是「行星年」,這裡是最佳觀看到火星、土星、木星和金星時間
    圖註: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器拍攝的太陽系中行星的圖像被組合在一起,顯示水星、金星、地球及其衛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你從來沒有見過太陽系的外行星在夜空中閃耀,2020年就是給自己買一臺小型天文望遠鏡吧。
  • 地球上怎麼會有來自月球和火星的隕石?怎麼判斷它們來自於哪裡
    其實說起來也沒什麼稀奇,我們地球上的來自於月球和火星的隕石都是撞出來的,當有質量較大的天體撞擊月球和火星的時候,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撞擊部位的月球或者火星上的巖石會飛濺入太空之中,某些具有巨大勢能的巖石會脫離月球和火星的引力到太空中流浪,當它們遊蕩到地球軌道附近的時候,受地球引力的影響會靠向地球,這時地球引力就會捕捉它們進入地球大氣層,個頭較小的巖石都會在大氣層中摩擦燃燒殆盡,但是個頭較大的隕石最終會降落到地球表面上
  •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NASA好奇號拍到「一團火」,讓人議論紛紛!
    文/仗劍走天涯火星有生命?NASA好奇號拍到「一團火」,讓人議論紛紛!自從人類的科學技術可以達到探索太空之後,就再沒有停止過對宇宙太空的了解。雖然地球將人類養育得很好,但很顯然,人類的未來並不可能永遠被地球局限,人類的未來應該在宇宙太空,應該在整個宇宙。
  • 「好奇號」奉上視覺盛宴 NASA公布高清火星全景
    中新網3月5日電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在火星著陸以來,一直不斷傳送令人驚嘆的火星照片。它最新的圖片是一幅超越其他所有圖片的清晰全景圖,由1000多張照片拼接在一起。
  • 科學家們想要重返這個「極度乾燥」的星球-金星來預測地球的命運
    人類對金星的了解比對太陽系內其他行星的了解要少,這主要是因為探索金星時面臨很多獨特的挑戰。例如,雷達需要穿透不透明的硫酸雲層,才能探測到表面。這比探測清晰可見的月球或水星表面要複雜得多。並且其表面溫度高達470攝氏度(880華氏度),意味著傳統電子設備使用時間不會超過幾個小時。相比之下,火星的情況就好得多,火星上的探測車可以工作十年以上。
  • 美國為探索火星造出火星直升機,各國為啥熱衷火星,不探索金星呢
    2020年火星距離咱們地球最近,是人類登陸火星的一個最佳時期,如果錯過了就要等到2年以後的2022年,那時的兩個星球才能因為公轉原因再次靠近。話說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為5500萬千米,而金星距離地球最近為4150萬千米,所以人類為什麼不多多去探索金星,反而朝著火星發射大量探測器呢?
  • 來自太陽系的真實圖像
    自從我們在1940年首次向太空發射照相機以來我們捕捉到了數百萬張太陽系行星,衛星,彗星和小行星的圖像這是第一張雄偉地球的黑白圖像揭示了它的美麗,也顯示了它的脆弱性這張圖片是NASA固定在衛星上的高解析度數位相機捕獲的揭示了地球陽光照射的一面高解析度相機從一百萬英裡外每隔一秒拍攝一張照片2016年,NASA收集了3000多個圖像轉換成一個延時序列
  • 地球未來會和火星一樣?不久的將來,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曾經有不少科學家表示,地球在未來不會適宜人類生存,霍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曾表示地球末日終有一天會到來,人類如果想長遠地發展下去,那麼只能移民外太空,在其他星球上生存。因此金星、火星成為了科學家探索人類第二家園的目標,因為金星、火星以及地球這三顆行星都是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的,而其他行星離宜居帶較遠,環境也比較惡劣,因此太陽系除了金星、火星以外,其他行星都率先淘汰出局。
  • 好奇號鑽頭「變硬」,巖石都裂開了,火星有望成為第二地球?
    作者:文/虞子期 火星可以說是人類如今探索最強的天體之一,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新消息之中,「好奇號」漫遊車在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時候,意外地獲得了重大突破,那就是意外鑽裂了火星巖石,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功,因為這是超出了美國宇航局(NASA)探索過程的預期,最初也沒有想到「好奇號
  • 在火星圖像上找到「十字架」符號,NASA:視覺錯覺
    對於地球曾經的文明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化石來追溯地球的起源,雖然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恐龍的化石依然保存完好,這種現象對火星亦是如此,如果這顆紅色星球曾經存在文明,那麼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證據。藉助NASA的漫遊者圖像,UFO獵人相信自己在火星上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他們聲稱在火星上發現了「十字架」的符號,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前不久,UFO獵人在火星巖石上發現了一個他們認為是「十字」的東西,在被認為是十字架的標誌旁邊,顯然是一尊羔羊的雕像,這可能進一步證明了火星上的任何外星文明都相信聖經,因為據說羔羊代表了上帝的羔羊。
  • 好奇號照片顯示,火星表面有一個結構奇怪物體
    如今的太空或外星球上,充斥多個人造物,在太陽外遠航中的旅行者1號和2號,在柯伊伯小行星帶探索中的新視野號,圍繞木星旋轉的朱諾號,正在返航之中的隼鳥2號飛船,與小行星貝努結伴飛行的,奧西裡斯-REx飛船。然而,現如今能夠在外星球表面行駛的人造物並不多,除了38萬公裡外月球背面上的中國玉兔2號巡視車,就是1億多公裡外火星上的好奇號火星車了。
  • 在太陽系其它星球上看夕陽,真實照片不是PS的
    不過這是一張假色照片,波長範圍從近紅外到紫外,由圖像編輯大師凱文·吉爾(Kevin Gill)進行了處理,處理的時候參考了下面這張奮進號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著名圖片。2007年11月17日由卡西尼號拍攝。
  • 10月火星衝日、金星合月等天象接連上演,背後有何玄機?
    【26個月一遇的火星衝日,是從地球上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期】 2020年10月14日,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衝日。火星衝日是一種常見的天文現象,每當天空中火星和太陽分處地球的兩側,太陽、地球、火星在一條直線上就會出現。火星衝日前後,太陽剛一下山,火星就從東方的天空升起。
  • 這顆星球或有「新生命」,和地球環境極為相似,或已有生命體系!
    人類找尋外星生命的同時,以地球環境當作參照,認為在和地球環境相似的星球上,一定會有生命存在,不過迄今為止人類都沒能找到它們。在太陽系內,科學家把懷疑放在了月球、金星和火星上面,他們認為這些星球之前大概率出現過生命,在探索木星的時候,發現木星的衛星上,環境適宜甚至比地球環境還要適合生命生存,並且有大量水資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