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桌子先生 來源 | 桌子的生活觀
開年一部熱劇,讓「贅婿」成了流行詞。
現實中,一個被稱為「贅婿天堂」的地方也火了起來,那就是杭州蕭山。
據《錢江晚報》前天報導,在一家主打介紹上門女婿的婚介所,招贅的編號已排到300多位,但登記報名做贅婿的男性只有100多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不過,婚介所負責人說,最近報名入贅的人數突然激增,來諮詢的男性很多。由於贅婿市場火爆,這家婚介所的介紹費21年來翻了十倍,從單方1500元漲到了15000元。一套房丈母娘解決包裝修,一部奧迪A6級別的車陪嫁,外加20萬以上的嫁妝。婚後普遍丈母娘帶孩子,晚飯也是丈母娘報銷。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據中介介紹,蕭山最不缺的就是拆遷戶,每個女孩家裡都有3至5套房子,最多的有8套。為什麼蕭山會成為「贅婿天堂」呢?沒別的,就因為富。在劃區並市之前,蕭山縣是全國經濟百強縣,在劃區並市之後,蕭山區是全國經濟百強區。2019年,蕭山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是15.7萬元,相當於2.3萬美元,而彼時,國內的人均GDP剛剛過1萬美元。那時,蕭山城鄉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城鎮化改造,很多人成了拆遷戶,一夜暴富。有個女孩家裡有八套房,一套100多平方,餘生靠收租都能衣食無憂。而蕭山不少人家都是獨生女,父母捨不得讓女兒遠嫁,就起了招贅的念頭。並且,家裡多個女婿,拆遷款還能多拿一點。為此,蕭山直接將「入贅條件」寫進了拆遷條例:家中有一個女兒或兩個女兒;家中必須沒有男孩;兩個女兒只能有一個可以入贅,另一個不能入贅.有家《青年時報》的媒體曾發了一篇名為「蕭山成批富家女苦等上門婿」的報導,結果吸引了近300名讀者自薦,電話都被打爆了。蕭山的丈母娘們與時俱進,對女婿提出了四個標準:知識化、青年化、人才化、平常化。從中介公開的報名成功的男性資料來看,他們大都條件不差:學歷大多是專科以上,不乏研究生;工作也很體面,有工程師、技術員、經理、大學教師、公務員、企業管理層及創業者。中介說,前幾天有兩個男青年一起來諮詢,他們一個是軟體工程師,年薪18萬,一個是框架結構工程師,年薪35萬,都想做贅婿。在古代,贅婿的地位是很低的,只有那些窮得吃不上飯,又沒什麼本事的人才會「忍辱負重」去入贅,一旦成為贅婿,就會被所有人看不起。而如今,為什麼高學歷、高收入的男性群體也要搶著入贅呢?這是因為,贅婿的概念,已經隨著時代變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像江寧「男德學院」裡說的:妻子遠庖廚,夫君掃廳堂,妻子三竿起,丈夫煲好湯?還是畏畏縮縮、窩窩囊囊,在家庭裡沒有絲毫話語權,嶽父母欺壓他,妻子瞧不起他,走到哪都被人戳脊梁骨?其實都不是。如今的贅婿們,可不是生活在這樣的水深火熱之中。曾有一個河北男孩和蕭山女孩,經中介介紹認識,相處了三個月後就結了婚,男方入贅。男方條件很不錯,身高1米八,長得帥,學歷是碩士,做公務員,年薪20多萬。結婚後,男方和嶽父母住在一起,相處和睦,幾年前,男方用自己的錢在杭州貸款買了一套房。兩人生了一個女兒,隨男方姓,現在7歲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是幸福。這個贅婿不是孤例,現在蕭山的上門女婿,大多像他一樣,和妻子擁有平等的話語權。在蕭山,入贅後的女婿可以不與嶽父母住在一起,男女雙方共同出資購買一套房,婚後小夫妻單獨住,只偶爾到嶽父母家吃頓飯。在冠姓權上,許多家庭都會選擇生兩個孩子,一個隨女方姓,一個隨男方姓,甚至有些女方家庭不在乎冠名權,即使只生了一個孩子,也隨男方姓。蕭山贅婿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婚嫁現象,上門女婿也不會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過去,很多報名入贅的男性在走進婚介所時,都戴著帽子、墨鏡、口罩,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仿佛在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現在就不會了。這是一種可喜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進步,讓我們看到了男女平等的一種可能性。傳統觀念中最「正常」的婚嫁方式是怎樣的?是男娶,女嫁,男強,女弱。首先,男性成為主導者,他固然能享受到很多好處,但同時也要承受很多壓力。近些年,因「天價彩禮」而發生的悲劇事件,層出不窮。江蘇豐縣的一個姓孫的男孩與女友相戀多年,談婚論嫁的時候,「丈母娘」提出要15萬彩禮,不然就把閨女帶走。在多次爭執之後,男孩失去理智,拿出匕首刺向女孩媽媽……還有某些地方的「天價彩禮」更是誇張,「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 「六斤六兩」、「八斤八兩」,動輒幾十上百萬。如果沒有家裡幫襯,一個二三十歲的男人一次性拿出幾十萬現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男女雙方不是同一個地方的人,女方就得遠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她是獨生女,那麼就意味著她的父母將獨自忍受孤單,無人侍奉在側。有一年除夕,她實在太想家,就給媽媽發了一個視頻,視頻接通後,她剛喊了一聲「媽」,強忍的淚水就決堤了。姨媽對她說大過年的,開心點,不要哭,可她自己分明也在抹淚。當聽到媽媽說,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習慣性地拿出三個碗盛飯,又默默放進去一個時,她心如刀絞。表妹遠嫁後,姨父姨媽家裡常常是冷冷清清的,他們擔心女兒在婆家過得不好,但女兒不說,他們也不敢問。所有遠嫁的女兒們,都成了父母眼中的一個背影,她們無奈地與父母漸行漸遠,當和老公,和婆家發生矛盾時,身邊連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都沒有。正是因為傳統的婚嫁形式存在那麼多弊端,所以很多地方都不再遵循「男娶女嫁」的「規矩」,有了一套自己的做法。比如說在江浙地區流行起來的「兩頭婚」:男女雙方不嫁不娶,沒有彩禮,也沒有嫁妝,兩方共同購買婚房,婚後,夫妻不定期回兩家輪住。和前文中提到的「招贅」一樣,這種新式的婚姻方式,歸根結底是為了最大程度平衡男女雙方的地位,達到某種程度上的「門當戶對」。如此,傳統婚嫁的弊端被克服了,男方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女方也不必遠嫁,皆大歡喜。當然,婚嫁形式多種多樣,我們不是非要分出個孰優孰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方式,才是正解。為什麼當我們聽說一個女人出嫁,就覺得天經地義,而聽到一個男人入贅,就覺得不可思議呢?這是因為,我們默認這個世界就應該遵循這樣的法則,但我認為,若是以男女平等為前提,這樣的「法則」無疑是荒謬的。答主來自農村,家裡有3個姐姐,在全家的傾力扶持下,他讀到了博士,後來遇到他妻子,高知女性,家庭條件非常好,而且她本身能力也很強,收入是丈夫的5倍。他嶽父嶽母很開明,從沒有在經濟上為難他,讓他象徵性地給點彩禮,但陪嫁了一套270平的婚房。因為他和妻子都真心地尊重對方,愛護對方,所以婚後,他們從沒有因為女強男弱而發生爭吵。他對冠姓權沒有執念,所以主動提出讓孩子跟隨妻子姓,父母知道後鬧翻了天,但都被他擋下去了。現在,答主在一線城市有車有房,和妻子嶽父母相處融洽,內心平靜,生活幸福,她妻子也同樣如此,兩人達到了「雙贏」的最佳狀態。他總結道:能不能幸福不在於男強女弱還是女強男弱,而是看雙方的性格是否能互相匹配,並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兩個獨立、自由、平等的靈魂互相碰撞,才是最美好的事。我知道,我們有很多人一看到女方家庭條件好就喜歡說男人吃軟飯沒出息,就覺得女方一定不會幸福。但是我想說的是,幸福的婚姻真的沒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女方條件好的家庭就註定不幸福,那男方條件好的家庭就一定會幸福嗎?只要這個男人溫暖純良,知冷知熱,兩個人三觀契合,男方不靠打壓女方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感,女方也不時時炫耀覺得自己高一頭,那這樣的婚姻,就會是幸福的。很多時候,我們常常過分在意婚姻的外在形式,一定要去爭出個強弱高低,反而忽略了婚姻真正的本質。締結婚姻的目的,是讓雙方都感受到幸福,而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心經營。我特別羨慕papi醬和老胡的婚姻,他們都是內心強大而自信,無懼世俗眼光的人。對papi醬來說,婚姻的一切外在形式都不重要,她結婚時,沒大辦喜酒,沒有度蜜月,就兩個人生活到一起。Papi醬的回答堪比教科書:老胡是那種,他賺錢多他養你,他不會看輕你,然後他賺錢少你養他,他也不會看輕自己的人。婚姻應該是彼此情感上最緊密的結合,而不是一場經濟、外貌等外在條件的博弈。在所有婚姻美滿的條件中,結婚的形式,是最不重要的一個。往後漫漫餘生,只有兩個人互相尊重、體貼,日子才會越過越好。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給我們在文章結尾點一個「贊」+「在看」。——END——
▍文章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