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
這幾天,中俄在我國東面海域聯合巡航的事情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作為一個宣示地區主權的聯合性軍事行動,中俄兩軍在這個層面確實顯現出了高度的配合一致性,而作為中俄兩國共同的競爭對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會更加忌憚這種不可忽視的軍事存在,這對於我國維護沿海地區的海疆穩定是大有益處的。
在此次聯巡行動中,最讓人為之矚目的,恐怕是中俄兩軍出動的大型轟戰機,無論是中國的轟-6系列還是俄羅斯的圖-95,雖說這兩款轟戰機都是服役時間非常之久遠的存在,但是,作為在現代軍事理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產物,中俄兩軍以及美國空軍的轟戰機,都和二戰時期的老式轟戰機有著天壤之別。
▲轟-6系列轟戰機依然是我國轟炸機部隊的絕對主力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追根溯源,就是現在各個軍事強國提倡的超視距空戰理論影響的,而作為現在戰機實現這一理論的重要手段,遠程飛彈已經成為了現代戰機的寵兒,因此,今天的各種先進戰機,幾乎都是通過各種遠程指導武器來實現在視距外"送走"對面敵軍的。
當然,在這種空戰模式的指導下,如何更加效率的摧毀敵軍的方式我們也就一目了然了,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增大己方戰機的飛彈射程,力求在敵軍飛彈的射程之外擊落對手,這樣不僅能高效的擊落敵軍的戰機,而且這樣可以不用深入戰場腹地,極大的減少了己方戰機被敵軍防空火力擊落的概率。
▲我國現在轟-6系列的主要武器就是各種遠程飛彈,而且由於載重優勢,它一次飛行所攜帶的彈藥量也相對充足
所以,為了增加飛彈的射程,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來衡量,我們現在能做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大飛彈的體量,從而讓飛彈能裝填更多的燃料,進而讓飛彈的射程提高,因此現代的各種遠程飛彈的體量一般都是比較大的。那麼,如何才能保證遠程飛彈順利的飛到空中從而對敵軍展開攻勢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用更大載重能力的作戰類飛機來攜帶它們就可以了,而在現代,具備不凡作戰能力,且具備大載荷能力的作戰類飛機,貌似就只有轟戰機了,畢竟和轟戰機一比,各種戰鬥機的體量根本不值一提,而且這種遠程飛彈的射程一般都很遠,很多轟戰機不出己方的防空區域就可以實現對敵軍展開進一步攻勢,等於說在家門口就可以對敵軍實現火力輸出。
▲美軍引以為傲的B-2轟戰機也是通過遠程指導武器來給予敵軍致命打擊的
不難看出,現在的轟戰機已經和二戰時期需要深入敵方領空的轟戰機已經迥然不同了,現在的轟戰機更像是一個大型飛彈發射平臺,像我們的轟-6系列,就可以執行長劍-10巡航飛彈的發射任務,而由於轟戰機的高空優勢,通過空基平臺的發射的長劍-10減少了爬升階段所需的燃料,這也從側面增加了巡航飛彈的射程。
由此可見,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此次中俄聯合巡航帶來的威懾程度,如果此次中俄雙方的轟戰機都攜帶了遠程制導武器,並且兩家的轟戰機在此基礎上更貼近他國領空的話,到時候,或許和我們有過節的國家的領土,就會在我們轟戰機的飛彈射程之內,這對於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來說是可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如果轟-6真的可以做到攜帶東風-21的話,轟-6系列飛的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東風快遞"的投送點
況且,此次聯合巡航俄軍也派出了蘇-35系列戰機護航,這或許也是一個未來空戰的新樣式,如果未來,己方部隊會有這種由戰鬥機+轟戰機組成的戰鬥機群出動作戰的話,而且敵方沒有裝備轟戰機或遠距空射型制導武器,己方部隊就可以憑藉著轟戰機搭載的遠程飛彈,從而來對敵軍實現己方部隊零傷亡的"降維式"打擊。
正因如此,現在無論是我們,還是俄羅斯,甚至是美國都在馬不停蹄的開展著下一代轟戰機的研製計劃,而且像美國的B-21,現在兼具雷達隱身的優勢,這讓它的生存性無疑提升了一個數量級,而我國在研的轟-20也很有可能會和美國B-21一樣,是一款兼具隱身能力的新一代轟戰機,在此方面,未來在此領域我們或許會和美國處於同一水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