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紋是懷孕期間出現在下腹部、臀部、胸部、背部或四肢近端,呈紫色或是紫紅色的條紋。
正常情況下,人的皮膚彈力纖維與腹直肌保持一定的彈力,並在一定限度內自由伸縮。懷孕超過3個月後,腹部開始隆起,受增大的子宮影響,皮膚彈性纖維與腹部肌肉開始伸長。等到6個月後,情況會變得更明顯。當超過一定限度後,彈性纖維發生斷裂,腹直肌腱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離,於是就開始出現粉紅色或紫紅色的、不規則的縱形裂紋。
簡單來說就是,皮膚長時間過度拉扯導致皮膚下纖維組織斷裂,從而導致了妊娠紋。
有統計顯示,大概70~90%的孕婦在首次懷孕時會出現妊娠紋。有的孕婦會長妊娠紋,而有的不會,主要是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1、年齡
女性最佳懷孕時間是25~30歲,這時候身體處於最佳指標,皮膚彈性好,即使腹部增大,皮膚纖維受到壓力,也不容易出現妊娠紋。而年齡偏大的孕婦則更容易出現妊娠紋,主要是皮膚的代謝和修復能力通常不如20多歲的孕婦,這是自然規律。
2、體重增長
妊娠紋出現主要是腹部隆起過大、過快把皮膚給撐裂造成的,孕期有意識的控制體重,每周增長控制在規律範圍內,並做好監控體重變化曲線,有序增長體重,也會給皮膚一定的適應階段。
3、遺傳
孕媽媽長妊娠紋是受到孕期體內激素變化和遺傳因素的影響,主要形成原因還是個人的遺傳和體質,有些媽媽不長妊娠紋,女兒也沒長。另外,每個人的皮膚修復能力也不一樣。
4、皮膚狀態
有些孕媽,孕前的皮膚一直很好,又常吃蛋白質豐富食物,就算少護理也不會長斑或長痘,這些孕媽長妊娠紋的機率也比較小。一般乾性皮膚的準媽媽,因為皮膚乾燥缺水,彈性不足,更容易長妊娠紋。
5、運動
熱愛運動的女性,身體會更有活力,皮膚也會更有彈性。孕期依舊保持適量的運動,體重增長會比一般孕媽慢,而適當的運動還可消耗掉多餘的熱量,減少腰腹堆積的脂肪和贅肉,讓皮膚變得更緊緻。
除了以上幾點因素外,多次生育的婦女,因為皮膚承受多次抻拉,更容易有妊娠紋。
對於妊娠紋,更重要的是防大於治。孕期注意均衡飲食,增加優質蛋白質食物,增加皮膚彈性;要適當控制體重增長,每個月不宜超過2公斤;可每天適當塗抹橄欖油,雖然不能完全杜絕妊娠紋,但對皮膚能起到一定的滋潤作用。
如果已經長了妊娠紋,產後通過一些方法讓妊娠紋變淡變小,還是蠻有效的。比如,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維生素E,或維 A 酸,可以受損皮膚的彈力纖維得到修復,使妊娠紋縮小。雷射也能淡化妊娠紋。
就算長了妊娠紋,媽媽們也不要絕望,因為妊娠紋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淡變淺,還可通過現代科技來修復和改善。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