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在再造一個新城上,20年前有鄭州鄭東新區,現在有雄安新區,山東有黃河北岸的濟南先行區。
2003年1月20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樁,拉開了鄭東新區建設序幕,昔日的魚塘、玉米地迅速被現代化高樓取代。
這一幕,和現在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以下簡稱濟南先行區)何其相似。12月2日,濟南綠地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動全球招商;這個月底,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也將正式開園,而一年半之前,這個產業園所在地還是一片莊稼地。
一周前,濟南市組織了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觀摩會,四天觀摩55個重點項目,集中展現濟南在這一年中的建設成績單。12月8日,膠東五市在京舉行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此前青島當地媒體發布一系列預熱文章稱,中國經濟版圖需要膠東半島經濟圈成為南北經濟均衡發展的戰略支點。
而黃河流域區域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鄭州、西安、以及山西、內蒙古的次中心城市,為配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國家戰略,正在積極「建群「,通過各個渠道講好自家的「黃河故事」。陝西發布的《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提到,要推進榆林、延安納入黃河「幾」字彎都市圈規劃。榆林為配合這項國家戰略,梳理了404個重大項目,累計總投資2.74萬億。
這實際上是一場關於發展話語權的爭奪戰。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先行區調研時指出,濟南先行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驗田」,無論是產業培育、城市布局、生態治理等,都承載著濟南發展的未來。這個時候,承載濟南未來發展想像空間的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眾所矚目。
1 「北起」要靠優質資源「先過河」嗎?
「現在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在西邊;自貿片區、科創谷在東邊;山東重工、中國重汽在帶動萊蕪去了,濟南先行區北起的最大倚仗是什麼?」
在探討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的話題中,老百姓熱衷於關注政府機關、科研院所、重點大學、三甲醫院等省市優質資源哪些能「先過河」,因為公共資源密集度和當地房價、生活便利性密切相關。
公開報導顯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北院將落戶濟南先行區,濟陽也要開建標準足球場,而最大的懸念是,未來濟南市行政中心會不會搬到濟南先行區。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在濟南先行區城市展廳宣傳片關於大橋組團的解說詞裡,有「預留了政務服務功能空間,發展規模控制在45平方公裡」這句話。
優質資源「先過河」,這是城市新區聚攏人氣的必要手段。當年,開挖人工湖、規劃新的行政中心,大學搬遷入駐,成為鄭東新區聚集人氣的三板斧。2011年3月,河南省政府從老城區搬遷到鄭東新區辦公。
不過,鄭東新區崛起時代,是一個以投資和基建拉動的時代;而濟南先行區崛起的時代,是一個消費驅動和技術驅動時代,不同時代,城市新區崛起有了新路徑。
在濟南召開的2019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費洪平表示,從山東省內看產業同質化情況加劇,特別是青島、淄博、煙臺、濰坊開發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資源聚集能力日益提升,對濟南先行區構成直接競爭;從濟南市內看,中央主城區與先行區毗鄰,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高新區等重點產業功能板塊,都在加快發展高端新興產業,產業配套能力優於先行區,彼此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2019年,濟南市先行區GDP為52.46億元,在2019年濟南市GDP的比重為0.56%。巨頭進駐對於提振當地GDP立竿見影。目前,綠地、中科院、中交等先後落地濟南先行區。獨角獸、上市公司、世界500強、大型央企國企區域總部的進駐給當地帶來體量不小的產值、稅收、就業,但這些要素資源畢竟有限,區域競爭越來越激烈情況下,如何擺脫對傳統路徑依賴,真正把握好數字經濟紅利,用消費市場來培育新興產業,通過對原有優勢產業強鏈補鏈,使之成為區域性產業高地,這是濟南先行區需要深度思考的。
一周前,青島當地知名政經公眾號「青記」發表了《青島市委書記敲警鐘:千萬不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文章,對於如今各大城市在新一輪產業布局上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反思。這篇文章指出,如何立足本地優勢,跟現有產業密切結合,在一個個具體項目上把文章做實做細,真正能培育出本地新銳品牌,帶動更多研發製造中心和行業領軍人物落戶,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來本地工作,將新經濟領域的頂層設計落到一個個有成效的項目中,這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
這篇文章實際上給「招商引資內捲化」提了個醒:一個新興城市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資本?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合伙人」?
從這個月正式開園的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運作上,我們可以尋找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是山東黃河數字經濟產業園中首個正式運營園區,黃河數字經濟產業園承載了先行區數字經濟產業,這個產業園還包括黃河大數據中心,山東可信雲信息技術研究院等項目。
2018年9月28日,京東集團與濟南先行區達成戰略合作。京東在濟南先行區成立全資子公司,代表京東零售業務的京東(濟南)商家服務中心、代表京東物流的京東濟南智能電商運營中心(亞洲一號倉)、代表京東技術板塊的京東智聯雲(濟南)創新中心這三大中心同時落地濟南先行區,這也是全國首座城市同時承接京東京這三大核心要素。10月1日,位於智慧物流產業園的京東濟南亞洲一號倉正式啟用。
京東為什麼投資濟南先行區?這個問題背後透露了濟南先行區「北起」的新路徑。
2 從貴州到濟南,培育數字經濟如何無中生有?
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濟南先行區總規劃面積達1030平方公裡,佔濟南市面積1/8。而鄭東新區建成面積110平方公裡,濟南先行區的面積是鄭東新區的10倍。現在,鄭州正在謀劃規模更大的鄭汴新區,將鄭州和開封連為一體。濟南先行區這麼大一個盤子,在一張白紙上搞建設,絕不會是在黃河北岸「攤大餅」。
而一個承載濟南發展未來的「試驗田」,數字經濟不能缺位。但如何在一張白紙上培育數字經濟,這就需要不同於以往的城市新區開發思維。
2014年,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走出了無中生有的成功樣本。這一次,濟南先行區的口號是「對標雄安學習浦東」,雄安新區就是一座「數字之城」。濟南先行區建設數字政府,不光是提升治理水平,要把它提到發展數字產業的層面來看。在對標雄安建設數字新城時,濟南先行區是否可以開放更多政府應用場景,通過政府採購換取人工智慧企業落戶濟南先行區,從而帶動本地產業生態的改善。
對於京東這樣的巨頭來說,參與到濟南先行區的數字經濟培育,一方面基於京東正在從一個電商巨頭轉型為一家技術驅動的供應鏈服務公司,京東有培育新產業需求;另一方面,掌控眾多社會資源的平臺企業,更要扮演好孵化器這一角色。
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運營,正是循著這一路徑在濟南「拓荒」。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運營方、京東智聯雲有關負責人透露,京東智聯雲定位為城市數位化轉型合伙人。「我們扮演的是一個從0到1,和濟南先行區一起成長的角色。」
2019年5月青島在舉行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上,青島發出了歡迎成為青島的城市合伙人的呼聲。而收穫「最牛風投城市」稱號的合肥,靠著一筆筆大額產業投資,收穫了從液晶面板到存儲晶片到網際網路汽車這些支撐合肥近20年高速發展的「核心資產」。
而京東這個「合伙人」在開拓濟南先行區時,和落戶上述城市的企業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和濟南先行區一起培育數字經濟的「土壤」,要打造生態圈,要靠數據這個新的生產要素「無中生有」,培養新興產業。
在雄安新區,京東參與了雄安的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在濟南,京東與濟南先行區共同搭建了數位化治理系統,其中數位化「雲腦」,通過三維模擬和場景渲染,將濟南先行區未來發展全貌直觀呈現出來。
這張三維地圖實時疊加了濟南先行區城市規劃、土地流轉和拆遷信息,產業招商等動態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與招商客戶進行選址、查詢統計、推演等直觀展示;幫助先行區在整體經濟運行、創新能力、發展環境、重點園區等綜合態勢的監控、預警、決策、指揮、展示等發揮輔助決策作用。
在智慧城市領域,京東智聯雲給濟南先行區搭建了智能農業、智能扶貧、智能招商等系統、形成了先行區城市運營管理中心(AIOC)。
上述細節展現的是濟南先行區向京東這樣的行業巨頭開放政府場景的狀況,而京東智聯雲擁有零售、金融、物流和技術領域的優勢資源,可以通過產業園逐漸匯集數字產業生態,扮演好孵化器的角色。
落地這個產業園的物聯網企業小睿洗車和提供專業消防服務的大兵救援,目前都在濟南先行區開展業務。前者通過京東推薦,這家創業公司先後獲得了多筆投資。後者2020年在車輛器材銷售和應急救援站服務費將達1.5億元。
濟南笛貝爾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月,主要從事資料庫性能管理軟體的研發及企業IT服務,專門針對幾十億規模的專業小眾市場,公司只有6個人,其組織構架類似於矽谷小而美的科技公司,有出身於世界500強公司的CEO,有就職於IBM、Oracle、微軟的CTO,還有連續創業者當COO,目前笛貝爾已經給華為雲、日日順物流、江蘇省交通廳、山東移動等提供了服務。笛貝爾CEO呂霄峰說,科技型創業公司要快速成長起來,必須要「抱大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進入京東的資源池,融入京東智雲生態圈,從全國範圍內獲取客戶資源。
截至今年11月,笛貝爾今年累計營收已達736萬元,比去年全年營收增長95%。笛貝爾這樣的濟南本土科技創業公司能否成長起來,與濟南先行區這片「土壤」提供的營養密切相關,而關鍵核心就是濟南先行區必須具備產業聚集能力。
3 區域物流中心為什麼是「必爭之地」?
這是濟南先行區城市展廳播放的濟南先行區宣傳片的一幅畫面,這張圖明顯看出濟南先行區的區位優勢以及產業優勢,這就是物流業。
圖片說明:在濟南先行區的宣傳片解說詞中,崔寨組團要加強與空港的功能聯動,發展現代物流業被排在首位。
濟南目前身兼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同時也是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這幾大」國字號「招牌,奠定了濟南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底氣。目前,濟南市具有規模以上物流園區17個,濟南先行區智慧物流產業園所在的崔寨街道,原本聚集了蓋世、佳怡、萬維、中通、宇培五個物流園區和47家倉儲物流企業。2019年,崔寨街道物流日均車流量超過1.2萬輛,貨物流量超5萬噸。
位於崔寨片區濟南先行區智慧物流園區,現在已經聚集了投資達7.1億元中通快遞山東結算中心項目,建成後中通快遞在山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及稅收都將落地園區;再加上普洛斯濟南智慧汽車綜合產業園、聯倉濟南新型電商產業園、以純集團華北區電商物流園等項目,將建設以冷鏈物流、新零售、供應鏈基地為主要特色的高端乘用車零配件智能園區中心以及電商產業園等。
大兵救援之所以落戶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緊鄰智慧物流產業園,大量物流倉儲企業聚集,消防服務是這類企業的「剛需」;同樣,笛貝爾在IT服務上的經典案例,其中之一就是服務於日日順這個全國最大居家大件物流企業。
物流業這個濟南先行區「基本盤」的升級和壯大,很容易形成基礎性市場需求,給這些創業公司提供應用場景,也給培育智能物流裝備製造、供應鏈金融等新興產業提供了大量機會。關鍵是,智慧物流體系會大量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會產生大量高價值產業數據,更是培育數字經濟的沃土。未來,智慧物流園區與數字經濟園區的協同效應可期。
崔寨片區還規劃建設了氫谷產業園,而氫能源物流車就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與此同時,普洛斯從2018年起開始進軍智慧卡車,致力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高速物流落地,而這一領域也正是中國重汽、京東物流研發重點。今年9月,一汽解放向京東交付了首批L3級卡車,而中國重汽的無人駕駛電動卡車2019年已經在天津港批量運營。
高速物流智能重卡被視為能夠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行業預計到2035年80%的高速物流重卡具備L4級自動駕駛功能。面對這樣一個龐大市場,定位區域物流中心的濟南必然會引來巨頭逐鹿,而濟南先行區一定是必爭之地,這也是濟南先行區招商引資要下好的一步棋。
4
新消費崛起,這裡能出多少「山東好禮」這樣的區域新銳品牌?
進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下,京東投資濟南先行區的另一大邏輯,就是看好山東和濟南的消費市場。
2019年山東省累計網絡零售額4002.7億元,濟南市821.3億元。青島、濟南、臨沂排名前三。京東方面數據顯示,2020年1-7月,濟南市京東平臺同比增長68.23%。這個數據顯示了濟南發展電商經濟的巨大潛力。
未來,在強省會戰略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中,濟南將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和市場規模。這個時候,做好「消費市場」這個大文章,吸引更多平臺型企業進駐,培育新興產業和新興服務業態,地方政府可用於調度的手段已經比20年前的鄭東新區要多得多,而區域中心城市優勢更為明顯。
進駐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山東好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好禮),是以「山東好禮」這個IP來運營的平臺,聚焦於山東老字號選品及運營。山東好禮負責人趙金奎說,希望京東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把山東16地市符號性特色產品提煉出來,通過山東好禮快速推出去。這句話點明一個事實,在掌握大量消費數據和擁有洞察終端消費需求的能力後,電商平臺成為助推當地產品上行、挖掘內需市場的要素資源。
2020年,山東好禮將完成100家企業品牌的整合,月銷售額30萬件左右。趙金奎說,山東本土電商經濟的培育需要土壤,需要圈子。通過京東這樣的大平臺加持,就能形成一個圈子,圈子裡的企業能夠相互補鏈、強鏈。
2022年京東濟南亞洲一號全部投入運營後,不光是顯著提升濟南德州泰安及周邊城市物資儲備、配送服務能力,而地方政府肯定希望通過這樣的規模效應吸引京東大批供應商和上下遊企業聚集,培育配套產業鏈,培養更多像「山東好禮」這樣的區域新銳品牌。
目前,京東(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目前已經落地註冊企業220餘家,其中電商總部型企業131家;科創類企業89家,其中人工智慧、物聯網領域的企業19家。像濟南(錫諾)電商公司就是從北京遷移過來的,主營小米電視,年開票額達到9500萬。
現在,各個城市對高端要素資源爭奪異常激烈,對於負載了多重國家戰略的投資熱門地來說,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是一場考驗。對於承載濟南未來發展空間的濟南先行區而言,那些真正願意把研發中心,把核心產業放到先行區的企業,那些扎紮實實搞產業聚集,補鏈強鏈,培育、服務好本土創新企業的平臺,能夠和城市新區從0到1一起成長,同甘共苦的,才是濟南先行區最需要、最接地氣的「合伙人」,只是這需要慢功夫,需要足夠耐心。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