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濟南」之大:衝刺萬億做大經濟體量,北跨黃河拓寬城市空間

2020-12-18 齊魯壹點

國際金融城建設如火如荼,吸引大批總部企業落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攝

「大強美富通」,「大」字為先。濟南作為北方第一經濟大省的省會,只有實現經濟體量、空間格局、輻射帶動作用的「大」,才能為後續的「強、美、富、通」打下基礎。2020年,濟南不僅要衝刺「萬億俱樂部」,持續提升省會首位度,還將做大城市空間格局、發展潛力。未來,濟南還將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做好省會經濟圈的核心,帶動周邊城市共同發展。

經濟規模足夠大才能

吸納足夠人口和產業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濟南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促消費活動,市中區、槐蔭區發放消費券1100萬元,歷下區、濟南高新區、天橋區、長清區、槐蔭區、歷城區等區縣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平臺、企業、商業綜合體……各單位發放的消費券帶動消費近14億元,著實加快了經濟復甦的步伐。

根據公開報導,濟南是疫情期間最早推出消費券政策的城市。一系列迅速而有力的措施背後,是濟南儘快恢復往日城市生活,帶動消費,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迫切性。

從2017年開始,作為山東省會,濟南首位度從10%提高到了13.3%。濟南更是在全國幾個「萬億俱樂部」後備軍中,首個做出「破萬億」承諾的城市。濟南做大,首先是經濟規模。只有經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才證明這座城市有能力吸納與其經濟總量相符的人口、產業。

4月13日,濟南市公開承諾20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今年12月底「地區國民生產總值邁過1萬億元門檻」。在4月22日召開的濟南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推進大會上,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指出,GDP過萬億,要「做到目標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不折不扣完成」。

「從山東區域經濟發展的這個要求上來講,很有必要把濟南打造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經濟體量比較大的城市。」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說。濟南近年來也展示出了強烈的發展意願,一系列發展動作都很大。

作為省會,濟南提出要打造消費名城,消費將是拉動濟南經濟增長的強勁力量。面對直播經濟的風口,4月27日,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為平陰玫瑰花餅「代言」,更是彰顯濟南打造直播經濟總部基地的決心。加之物流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的濟南,將不僅僅是千萬濟南人消費的場所。

從一季度濟南經濟數據可以看出,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濟南當季完成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可以看出,濟南正在著力發力的製造業板塊,表現相對穩定。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2.7%,其中3月增加8.8%。這幾項數據,在全國範圍內都非常亮眼。

為了保障「萬億俱樂部」目標的實現,今年,濟南市計劃安排重點項目270個,總投資達到1.38萬億元,是近年來投資力度最大的一年。這也說明,在變「大」的道路上,濟南依舊潛力無限。

城市空間擴大

讓產城融合成為可能

「去年畢業後,我選擇留在濟南工作,準備買房。」去年從齊魯工業大學畢業的趙東濤介紹,雖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他和學弟學妹們交流得知,濟南的企業依然釋放了很多招聘需求,「我也希望更多校友留在濟南。」

趙東濤是聊城人,在齊魯工大學習食品相關的專業。畢業後,他發現他的專業和濟南不少企業對口。「濟陽、章丘、高新區都有不少企業有需求,最後我選擇的工作,平常在高新區辦公,還要經常去濟陽的工廠裡做檢測。」小趙介紹,他們班有接近一半的同學留在了濟南,原因就是濟南是食品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

行政區劃調整後,濟南容納人口和產業的縱深大大擴展。而黃河沿岸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規劃和建設,更讓濟南的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開拓。濟南城區真正有了容納500萬以上人口的潛力,產城融合,也在濟南變得更加現實。

濟南要想變「大」,離不開對於人口、人才的吸引力。從外部經驗來看,杭州、鄭州、寧波等人口增長較快的城市,其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也在全國位居前列。近日,恆大研究院公布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榜單,濟南位列第八,僅處於北上廣深以及杭州、南京、成都之後,排名比兩年前提高6位。

根據榜單數據,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依舊遙遙領先的同時,以杭州、南京、成都、濟南為代表的大省省會,由於集中了大量的省內教育、文化、醫療資源以及高校,開始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取得快速進步。

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一直是省內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特別是濟南高校多、院所多,僅高校就有42所,為濟南帶來了大量年輕、富有朝氣的人才。今年4月,濟南全面放開落戶政策,引導支持大學畢業生落戶濟南就業。

有了這樣的條件,濟南還需要擁有容納這些人口的產業。同樣是在今年,濟南發布19條措施,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其中,對於專科以上學歷人才,即可開通隨遷子女入學「綠色通道」。這對於人才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自身充分聚集

才能向周邊釋放能量

立足山東、跳出山東,立足濟南、跳出濟南,這是謀劃濟南發展時必須要做到的。未來的區域競爭,將是以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為主要形式。這就要求濟南的發展,不僅要獨善己身,要帶動濟南都市圈其他地區協同發展,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真正帶動周邊城市發展,才是「大」濟南的責任與擔當。

「未來,區域的競爭將以城市群競爭的模式出現。」濟南市委黨校經濟教研部主任吳學軍說。而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未來要在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其他城市同步發展。而濟南提出的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甚至中心城市等概念,都是為了能夠聯合周邊城市一起參與區域競爭。

「做大是迭代式的、創新性的做大,新空間一定要優於老的空間。」董彥嶺表示,對於濟南來說,現在重要的方向就是北跨,把先行區的文章做好,北部的縣區也要做好聯動,結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等激活存量。

濟南首先要自己做強做大,才能提升輻射帶動力。「自己充分聚集然後才能釋放能量,如果形成不了一定的密度,輻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董彥嶺說。隨著內陸交通的發展,濟南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自然能夠帶動周邊,比如打造醫療康養產業,周邊城市居民可能就會來接受醫療服務。

省會經濟圈,是濟南直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區域。根據山東省規劃,省會經濟圈要突出在黃河流域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科教、醫養、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而濟南作為省會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在科研、醫療、金融、物流等方面的建設,將為周邊城市帶來寶貴的資源。

董彥嶺認為,一個城市的強不能只靠空間,「『腦』和『體』的工作中,要多做『腦』的工作,省會經濟圈中,濟南就是這個『腦』。」

濟南作為省會,先天集聚了大量教育文化醫療資源,具有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硬體。而就黃河流域而言,濟南本身的經濟規模雖然不是最大,但濟南周邊的中等城市、衛星城發展狀況較好,濟南應該利用好這一優勢,實現各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產業、生態、科技、教育、文化等協同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相關焦點

  • 濟南在建一座跨黃河大橋,全長3210米,助推經濟大發展
    在今年上半年,濟南僅僅實現4529.66億元的GDP總量,處於全國第二十一,甚至不如江蘇省的第四城濟南。大家都知道濟南屬於沿黃河城市,如果能更好地實現跨黃河發展,那麼對於濟南的經濟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據了解,目前,濟南規劃或者在建多條黃河大橋,今天就帶著大家去看看其中一座。
  • 「黃河戰略」下,濟南以「東西南北中」新格局踐行國家使命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歷史的車輪在不停的前進,一年又一年的努力造就了濟南現在充滿活力的發展面貌。2003年6月26日,山東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隨著城市的不斷升級,城市發展布局正潛移默化的發生著改變。
  • ...濟南金宇建設者頂著烈日晝夜奮戰——濟南北跨第一高速的點睛人
    濟樂高速南延跨黃河大橋段。9月1日,被稱為濟南北跨黃河第一高速的濟樂高速南延項目正式建成通車。在舉城歡騰、眾多市民紛紛開車前來嘗鮮體驗的時刻,為濟樂高速南延工程建設付出大量心血的各路建設者卻悄悄隱身幕後,轉戰其他交通建設工地繼續奮鬥。
  • 中國夢·黃河情丨跨黃通道又添重大橋梁工程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全景...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二站來到濟南鳳凰黃河大橋,為促進山東省經濟新一輪騰飛,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濟南市著力「一山、一河、兩泉、八湖、多廊」的市域生態格局規劃,構建「一體兩翼多點」空間格局,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攜河北跨發展戰略,先行建設「三橋一隧」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榆林為配合這項國家戰略,梳理了404個重大項目,累計總投資2.74萬億。這實際上是一場關於發展話語權的爭奪戰。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先行區調研時指出,濟南先行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驗田」,無論是產業培育、城市布局、生態治理等,都承載著濟南發展的未來。這個時候,承載濟南未來發展想像空間的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眾所矚目。
  • 貴陽貴安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呼之欲出
    放眼今日之貴陽貴安,一張全面互聯互通、涵蓋方方面面的「融合之網」正在徐徐鋪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改善民生福祉,從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到產業規劃和發展升級,貴陽貴安處處洋溢著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激情與活力,一座屹立在黔中大地上的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已然呼之欲出,令人備感振奮。
  • 貴陽雲巖:奮力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
    全會主要任務是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衝刺一百天,決勝全年度,奮力開啟雲巖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新徵程。出席全會的有區委委員34人。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林剛講話。
  • 山東的這個縣交通位置便利,成為濟南北跨黃河,經濟發展快速
    尤其以濟陽區作為先行區的的建設和規划動作幅度較大,成為黃河北岸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此同時,坐落在黃河河岸的濟河縣,也受到濟南北部布達地區方案的聯動影響,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濟河縣雖然屬德州市管轄,但交通位置離濟南更近,濟南市北部警戒方案將齊河縣劃入了先行區輻射區,近年來,齊河縣利用交通區位優勢的便利性,不斷加大工程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為本地經濟注入了活力。
  • 萬億體量!煙臺,向大項目要新動能
    新年伊始,煙臺重磅推進萬億體量重點項目的消息,引發外界持續關注。2021年,煙臺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和年度計劃投資,分別首次突破萬億元、千億元大關。今天的項目數量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項目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作為一座地處山東半島的地級市,煙臺在開局之年大手筆實施如此規模的重點項目,向外界傳遞出這座城市志在跑贏「十四五」、實現趕超跨越的雄心。
  • 奮力開啟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新徵程!貴陽雲巖區全面開放...
    全會提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要在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衝刺一百天,決勝全年度,奮力開啟雲巖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新徵程。抓「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新機,開「當好開放發展領頭雁」新局。
  • 加快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
    本報訊 7月30日,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德明在調研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展共贏,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加快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拼搏實幹,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
    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精神上來,牢記「守底線、走新路」殷殷囑託,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主攻方向,對標對表,拼搏實幹,加快推動貴陽市全域和貴安新區直管區高質量發展,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
  • 濟南歷城華山北片區開始凍結,要大開發
    ,北至黃河大壩,詳見項目規劃用地範圍附圖,以上範圍不包括集團土地部分。自凍結通告發布之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徵收範圍內新建、擴建、改建、翻建房屋及附屬物,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國有土地凍結後,下一步,歷城區相關部門將組織開展入戶摸底、徵詢意見、擬定徵收補償方案等工作,並在各項工作具備的前提下由歷城區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據記者了解,隨著華山北片區國有土地房屋的凍結,意味著華山北片區項目啟動建設的腳步越來越近。
  • 濟南和百度智能雲的「黃河故事」
    老舍筆下的濟南是一個「只應天上有、地上難再尋」的絕佳境地,大明湖、趵突泉等詩意的元素構成了濟南溫潤如玉的性格。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濟南似乎被困在了「大明湖時代」的狹隘格局裡,被青島、鄭州等黃河沿線的兄弟城市奪了風頭,曾經那個銜接陸海通道的節點城市,逐漸在經濟增長的賽道上暗淡了下來。
  • 濟南市人民政府 民生資訊 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乘風而起
    省級層面重量級會議的密集召開,釋放出支持省會做大做強,支持濟南建設改革開放橋頭堡、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明顯信號,這與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確定的新時代新濟南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十分吻合。  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在實踐中將市委全會精神轉化為加快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要求做到深讀深悟、融會貫通、踐行落實。
  • 雲巖區委九屆八次全體會議:奮力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
    全會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衝刺一百天,決勝全年度,奮力開啟雲巖建設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核心區新徵程!出席全會的有區委委員34人。
  • 電建布局先行區,黃河大橋擴建,「北起」時代即將來臨!
    而華山片區位於北跨核心及濱河新區腹地位置,是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直接輻射的區域,在新舊動能轉換區與老城區之間起到了連接紐帶的作用。新大橋將成為濟南老城中心與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的濟北中心的主要交通通道,是先行區中心部位向南與市中心區溝通的交通樞紐,是完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部路網的關鍵通道,對帶動黃河兩岸經濟高效、一體化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 「南山北水」 濟南將與泰安攜手打造「大美泰山」生態共同體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 7月23日,記者從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結合「南山北水」城市特點,濟南市將以黃河和泰山兩大生態系統為骨架,形成「融河擁山」大都市發展框架和「山泉湖河城」全要素統籌協調的城市空間格局。
  • 濟南先行區:提高站位,大幹快幹奮戰「十四五」,建設未來希望之城
    「先行區」轉變為「起步區」,絕不是名字的簡單變更,而是深層次、全方位、結構性的根本變革,意味著從產業功能區向國家級新區、濟南未來新城的定位之變,從「做試驗」「蹚路子」向「當引領」「做示範」的使命之變,從「聚全市之力」向國家賦能、流域支撐的能級之變。
  • 為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貢獻雲巖力量
    在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方面,雲巖區將以交通互通和產業互通為重點,奮力當好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的增長極。一方面,以三馬片區為主戰場,以數博大道、太金線建設為重點,加快交通路網互聯互通。同時,加快周邊地塊開發建設,實現「連線成片」;另一方面,以貴安雲巖產業園為重點,在率先與貴安合作共建產業園落地實體項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雲巖資源富集、貴安空間廣闊的優勢,按照「總部在雲巖、生產在貴安」的空間格局開展合作招商,推動企業落地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