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言童語有時候讓人搞笑到捧腹,有時候讓人心痛到不能自拔,有時候又讓人感動的一塌糊塗,有時候又讓人扎心的說不出話來。
家長們面對如此充滿童趣的寶貝,總是充滿著寬容和理解。有時候實在被寶貝扎心到不行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悄悄地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傷不起真的傷不起,跟這樣的人計較我得多傻。
超市門口有一對年輕的爸爸媽媽和一個3,4歲的小女孩,小女孩想吃棒棒糖,但是媽媽考慮到孩子的牙齒已經變壞,便嚴詞拒絕了孩子的請求。孩子便跟媽媽又是撒嬌又是哭鬧,糾纏了很長時間。
後來這位媽媽實在有點招架不住小女孩的哭鬧,便用輕鬆的語氣逗孩子說:「哎呀,媽媽沒錢了,給你買不起糖了,要不把你爸爸賣了給你買糖可以嗎?」
旁邊的一米八幾的爸爸有點懵,女兒吃糖關我什麼事?但是這位爸爸素質是真好,只見他眼神溫柔地望著妻女,同時心裡也有點想知道女兒的答案。
小女孩聽了媽媽的話之後,先是愣了一下之後,哭得更厲害了,她邊哭邊對媽媽說:「那怎麼行啊?嗚嗚嗚,你不給我買就早說啊?「
這位爸爸眼睛變得晶晶亮的看著自家閨女,想著還是老爸在女兒心中的地位高啊,還是女兒孝順啊,女兒就是我的小情人小棉襖啊,要不我給閨女買點糖……
還沒等爸爸發表意見呢,孩子話鋒一轉,說了一句很扎心的話「我爸爸長得這麼醜,人家誰要他啊?肯定賣不出去,嗚嗚嗚……」
爸爸有點被噎到了,扭過頭默默地去撫平自己受傷的心靈去了。孩子媽媽樂得不行,眼睛眨巴眨巴地望著自家老公,好像在說,看看吧,這就是你最親最愛的小棉襖……
玩笑歸玩笑,這位媽媽還是耐心地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懂得了爸爸媽媽是最重要的人,是用任何金錢都不可以買賣的。
媽媽沒錢給你買糖吃,咱們把爸爸賣掉可以嗎?孩子的回答好扎心
網友A:我小的時候對父母說過的最扎心的話是:你們就是失敗者,你們小時候沒好好學習憑什麼要求我好好學習。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對不住父母,有次跟父母說起我的愧疚,他們竟然都不記得了,父母的愛可以包容一切。
網友B:孝順父母是美德,所以對孩子也得正確的引導,因為他們自身並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扎父母的心。
網友C:孩子童言童語的時候,是家長最享受的一段時光。等孩子再大點,有了自己的思想後,家長教導便更要精心了。
逗樂是一家人之前的趣味,但是不能讓孩子的思想變得錯誤。我們應該怎樣避免孩子長大了對父母說一些很扎心的話呢?
一,思想認知要正確
對孩子我們要正確地引導她,讓孩子懂得最基本的禮儀孝順,讓孩子的思想認知充滿正能量。
古人都講究:人前不教子,飯前不教子,睡前不教子,所以家長能做的便是言傳身教,讓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思想。
二,家人說話要輕柔
家人說話語氣要溫柔,不要太強硬;對孩子多使用商量語言,不要命令;笑容要多於苦惱,讓孩子懂得語言的重要性。
會說話會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擁有一段好的婚姻,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三,家人要常常溝通
一家人之間,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親子之間,都要經常的溝通。
不溝通的父母和孩子之間,距離是最遠的,互相溝通的人之間心的距離是最近的。很多家庭出現親子矛盾,都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不能夠和諧的溝通導致。
四,幽默的人情商高
說話幽默風趣的人一般情商都比較高,想一想家人之間出現矛盾,一個玩笑話便能解決掉一陣尷尬。所以要儘量的讓孩子懂得說話的技巧,不討好,不撒謊,不虛假,真誠而又有點智慧的話語最能夠打動人心。
育兒寄語: 我們的孩子都是很好的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家有苦有樂有歡聲笑語,也有過痛哭流涕。很多父母被孩子感動過,為孩子心疼過、被孩子傷心過,可是我們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彼此的人,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想讓彼此都過得很好的人。
孩子童言童語說的很快,有時候家長的心裡會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消弭這種傷害;當然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也犯過很多的錯誤,給予孩子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的陰影。做孩子不容易,做父母也不容易,互相理解吧。
大家好,我是科佳貝貝育兒,如果大家在平時的教育中有任何其他的觀點和問題,歡迎能夠跟我互動分享、友好討論、共同進步,期待更多的朋友參與其中!
請支持原創,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果發現圖片侵權,請聯繫作者,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