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園林體系可以分為三大類,一個是自然主義的中國古典園林,一個是以枯山水為代表的日本園林,還有一個是以追求幾何美和規則的西歐園林。不管是日本園林還是西歐園林,我想都沒有中國古典園林集中有那麼多的藝術形式,對美有那麼多的講究。
首先,中國園林本身就是一幅中國山水畫。我國園林自古講究「雖有人作,宛如天開」,追求自然情趣。疊山理水,「一卷(拳)代山,一勺代水」,通過巧妙的堆砌石頭,挖池鑿洞,來象徵大自然中的高山流水。曲徑通幽,再用粉牆黛瓦的亭榭廊軒等建築小品點綴,通過借景,藏景,對景等手段,給人以最美的山水畫風。
其次,中國園林可以說是一部文學作品。中國園林,不僅僅只是在景物上做文章,同時,也比較有文學色彩。首先,凡園必有名,基本上代表著整個園林的主題思想,反映了主人的趣味。比如「拙政園」,「留園」「怡園」等。其次,園內建築的匾額,楹聯是文學性最強的部分,取名或跟園的主題一致,或點出核心景色,頗有講究。
比如拙政園的「與誰同坐軒」,怡園的「可自怡齋」,留園的「長留天地間」等等。楹聯部分則緊扣匾額,詩句優美。如揚州瘦西湖的「月觀」對應的楹聯「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釣魚臺的為「浩歌向蘭渚,把釣待秋風」,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為「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再次,園林本身往往作為文人騷客的抒發情意的寄託,而大發光芒。東晉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羲之因在蘭亭曲水流觴,而出《蘭亭集序》,歐陽修借園林創作出《醉翁亭記》發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感慨,蘇東坡借園林寫出「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可以說園以人而盛,人以園而名。
除此之外,園林內部的建築小品,種類繁多,包括亭,廊,榭,臺,軒,舫等形式。牆上部呈流暢的曲線,且中間雕刻漏窗,漏窗花樣較多,甚是優美。還有月亮門,造型較多,有寶瓶、長八方、劍環、葉貝、葫蘆、如意等形狀,這些一起構成了園林中的一曲凝固的音樂。
可以說中國園林,集書法,文學,建築,雕刻,繪畫於一身,怪不得中國園林會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園林。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我們的園林藝術感滿滿呢?#世界上三大園林(歐洲幾何式園林,中國自然寫意園林,日本枯山水園林),你最喜歡哪個#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我是古建說,持續更新有趣有料的古建築知識。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