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唯有能夠盡享孤獨的人(深度好文)

2021-01-16 慵懶似貓情感聞

在瓦爾登湖邊獨自生活的兩年多的梭羅寫了《瓦爾登湖》。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寫到:「這片天地似乎是我的,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色下,可以想什麼,不可以想什麼,便感覺像一個自由人。日間必須做的事,必須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了,我也受用這無邊無際的荷塘月照好了。」激勵哲學人生

#叔本華說過: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如果不能享受孤獨,他就不會熱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時,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但有的人,在孤單的時候,只覺得「孤單」而孤獨,卻不知道孤獨的價值。實際上不說別人,我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會有莫名的失落。

寂寞只是一種自責而已

最近讀了日本作家森博嗣的《寂寞的價值》,讓我對寂寞有了不同的認識,我覺得我也應該好好地利用這難得的寂寞。正如森博嗣所說的,我已經有兩年半沒坐過電車這樣的交通工具了,我不喜歡孤獨,我只是對自己負責。

誠然,森博嗣的寂寞不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樣優美。只為自己找到一處不被打擾的寧靜之地,好好地磨練自己。事實上我們也明白,拋棄無用的社交,遠離塵世的紛擾,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正如叔本華所言,「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您可以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當然,您也可以放心地做您喜歡的事,不受外界幹擾,但許多人卻做不到。

02在大多數人看來,孤獨是孤獨與寂寞的等號

在人們的一般認知中,孤獨是一種孤獨的感覺,而「孤獨是快樂的,孤獨是有趣的」,即使認識了這麼多人,也不多見。由於「人」是群居動物,所以在茹毛飲血的古代,一個人是不能單獨生存的。隨著各種文明的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知識、人際、血緣、各種紐帶將人牢牢地聯結在一起。

因為人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各種各樣的關係中,所以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環境,習慣了許多人在一起,一起讀書,一起喝酒,一起做事。他突然變得不習慣。有人讀書被老師認為是性格內向,不合群,有人喝酒成了悶酒,有人做事成了不團結。

在《孤獨的價值》這本書的第一章,森博嗣詳細闡述了為什麼孤獨會使人感到孤獨。正是因為人都急切的想要融入社會,融入別人的生活,所以做了很多不努力的事情,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事實上,默默地磨練自己是最重要的。

獨處是人類生存的需要

我想這一點,不需要我多說,大抵有成就的人,都是從獨處中換來的。

有云:蓋文王拘押他演《周易》;仲尼厄演《春秋》;屈原流放他演《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氏有《兵法》;仲尼厄有《春秋》;仲尼厄有《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在《孤獨的價值》一書中,森博嗣這樣寫道:「我過著幾乎不見人的生活,每天大部分時間獨自一人,自得其樂。「沒有雙休日,沒有假日,也不是在院子裡幹什麼,而是在書房裡讀書。」森博嗣看得出來,他很喜歡寂寞。

但孤單並不意味著孤單,孤單只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在一起。少了俗世的紛擾,反而有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正如古代的讀者,沒有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哪來的金榜題名。

但是在現代這個高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一方面人們越來越熱衷於「熱鬧」,整天忙於應付工作,處理人際關係。就像一些古老的諺語所說的,「做得好,不如做得好」,埋頭於工作的人似乎越來越不受歡迎了。事實上,這些蠅營狗苟的算計都落到了下邊。古代和現代的偉大人物,那個沒有經歷過長期孤獨的人。能叫的鸚鵡只能撿人的牙慧,蒼鷹總是孤傲自大。

而人卻變得越來越孤單。工作之餘,追劇和玩遊戲,或是不停地刷無用的視頻。能不能在合上電腦、關掉手機、躺在床上的時候,總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

因為在極度放鬆之後,你會感覺到異常疲憊。舉例來說,高中生的壓力就是很大的,從早上5點半起床到晚上10點關燈,每天都重複著三點一線,重複著做不完的作業,背不完的概念,但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看起來他們生活在一個大集體裡,但大多數時間他們獨自閱讀,獨自做題。

因此,對於成年人來說,更應該理解孤獨的價值,更應該學會如何在孤獨中磨礪自己。

長文末點讚送三連,支持本文作者多寫點!

相關焦點

  • 孤獨,是一種最昂貴的自由(深度好文)
    天氣最冷時,其他植物瀕臨凋謝,唯有松柏依然挺拔,孑然一身的挺立在世間。 孤獨乃是人生常態,層次越高的人,越是喜歡孤獨。 雖世人皆愛繁華,但有人更愛孤獨。
  •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負責人一看,這傢伙的穿著非常寒酸,褲子上滿是補丁,身材不高,而且很瘦弱,不禁暗想:這個人不太合適,看來幹不了重活,直接打發他走不行,還是找個藉口。於是負責人說:「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不如你過一個月再來看看。"松下點點頭:「好的。」
  • 王國維《人間詞話》成大事者三種境界的那三句詩你讀懂了嗎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曾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成大事者,不糾結
    羅振宇有一本書,叫做《成大事者不糾結》,裡面講了一些破除糾結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人走茶涼,沒有這個榮譽在身,有人向皇上說我壞話怎麼辦?腦海中蹦出各種想法,讓張廷玉糾結不已。於是,他返回皇宮,向乾隆討要保證書。結果,&34;沒要到,之前封賞的爵位也被收回。盛怒之下,乾隆還派人搜查他的家,好在沒查出什麼大問題。
  • 孤獨,是一個人最昂貴的自由(深度好文)
    獨有之人,是謂至貴。」熱鬧是別人的狂歡,孤獨是自己的自由。一個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處;和別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時的孤獨。有智慧的人,都喜歡獨處,內心清靜,便是自由。相聚短暫,孤獨綿長,學會與孤獨為伍,才能找到浮世清歡。《莊子·天運》中講:「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不是在乾涸的池塘裡相濡以沫,而是在各自的江河裡盡情暢遊。
  • 孤獨背後有清歡
    有些孤獨,並不是本身的孤獨。而是因為需要選擇一個人的行走,所以孤獨。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當所有的人都朝一個方向奔跑時,唯有你把熱鬧的結果看懂後,轉身離去,不入流便與眾不同。之後,徑直的走向一個人的心靈修行。當所有的人都拼命追逐時,獨行的人成了正果。
  • 一生必讀一次的巨作《百年孤獨》,濃縮成這10句精華,道盡真孤獨
    喜歡讀書的人說,有一類名著,充滿了「榴槤味」。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世界名著,也一定聽過這本《百年孤獨》,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有深度的心情好文)
    你在這複雜世界裡獨自舔傷,你不想說話,你也不想找誰傾訴,只想自己安安靜靜地孤獨著。可內心的悲傷還是溢於言表,你連微笑都懶於在嘴角上漲幅度。你在在失去自我的路上,逐漸消沉。你不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的,你沉迷於當下的悲傷世界,你無法走出那些被傷害過的瞬間,你在他給的痛苦中無法自拔,他卻在當下和你規劃著未來前景。
  • 真正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深度好文)
    真正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深度好文)在生活中,曾經我一直認為,合群是必要的,合群可以每天有朋友玩,從而過得不那麼孤獨,可是後來才發現,一味的「合群」並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焦躁不安。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群看似讓我們不脫離大眾,不丟掉友情,實際上是在以打亂自己的節奏為代價,做著最無用的社交。人與人的情誼不是「合群」影響的;人脈關係不是「合群」得到的。
  • 古訓: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深度好文)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放眼古今成大事者,為人處世皆有妙方。先賢的人生經驗,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具有非凡的教育意義。總結起來,古人的人生智慧,都凝結在這九個字裡。01事不拖是人都會有惰性。誰都有累了、乏了的時候,免不得會想停下來偷會兒懶、歇一歇。但做事最忌的便是一個「拖」字。
  • 成大事者的六個品質,九種心態,九種能力,九種手段
    9、要專心地做好一件事 如果大多數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他們都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最成大事者的商人是能夠迅速而果斷作出決定的人,他們總是首先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併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朝這個目標努力。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希望它成功,這樣你的心裡就不會感到筋疲力盡。
  • 成大事者,臉皮很厚,看似「薄情」
    大學之後加入各種社團,都要做自我介紹什麼的,這樣好的機會,我是從來不會放過的,再後來上臺說話也就沒那麼緊張了。二:多跟女生去聊聊天,能讓自己臉皮變厚。臉皮薄的人,是不敢跟女生說話的,不敢直視眼睛,不敢上去搭訕,更不敢在她面前展現自己。英雄難過美人關,要想讓自己臉皮變厚,那麼就必須過掉這一關。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純淨無霧加溼器,每天盡享活氧「SPA」
    不,你錯了,讓我來告訴你顏值和實力並存的舒樂氏無霧加溼器都有哪些黑科技~可直接從頂部加入自來水,它會通過4重深度淨化直接過濾至皮膚可直飲的純淨度。釋放的1000+萬的負離子可以擴散全屋,讓室內環境更加純淨,更清新。冷蒸發加溼,沒有煙霧繚繞,只有淨海般舒適自然。緩釋的銀離子還能有效從源頭消滅細菌,安心。
  • 敗也孤獨,成也孤獨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確定兩則材料有交集,那就是「孤獨」,只不過一個肯定,一個否定而已,最後綜合立意為,關於孤獨,我們怎麼看待。可以辯證而論,可以單向立意,肯否都可以。寫作:下筆的時候能夠抓住其中一個方面立意並言之成理即可,注意應重在精神層面,比如思想獨立、人格獨立或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等。
  • 遇事不會瞻前顧後,有勇氣「斷舍離」的星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主筆:Miya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01射手座 很多人會覺得像射手座玩心這麼大的人,向來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他們的注意力似乎從來就不在做什么正經的事情上
  • 給生活一個微笑(深度好文)
    給生活一個微笑(深度好文)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文|長夜醬關注長夜醬,為您帶來更多精彩!時勢造英雄,同樣時代的大背景也成就了多篇不朽的世界經典。布恩迪亞家族雖然同在一篇屋簷下,但每個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島。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
  • 鬼谷子馭人術:成大事者,或許都是這樣駕馭人心的……
    反之劉邦知天命之年起義,本是泗水一亭長,農家之子弟,身無將勇帥才,項羽分天下也封了一漢王,所據之地偏僻險阻,統一天下顯然並與他無關,然歷史逆轉,項羽兵敗自刎,劉邦囊括四海,併吞八荒,統一天下,依筆者之見,高祖之成不愧應了一句老話:「帝王之道,馭人之術」。
  • 比起孤獨,害怕更讓他們絕望(深度好文)
    哲學閱讀中國人必備閱讀寶庫,涵蓋人生哲學、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我們討厭的話不敢說,我們不喜歡的事不敢做,就連想對我們好,都要看眼色。生怕一不小心,就惹了我們不高興。比起孤獨,害怕更讓他們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