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40年:不惑鵬城,華麗轉身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今年,深圳迎來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40年來,深圳從小漁村成長為我國最具市場活力的城市之一,依靠金融體系走上世界舞臺,並擔負起展現改革現行示範的重任。而40年來,一直不變的是「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性,讓無數創客為夢想紮根深圳;是把企業放在心上的政府服務,讓中小企業充滿生機;是迸發著創新和活力的市場氛圍,讓企業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業界巨頭。

不惑之年,鵬城深圳在變與不變中華麗轉身。

40年,市場活力不減

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一直充滿創新動力。作為經濟特區發展的生力軍,深圳企業的活力離不開政府、市場和企業共生共榮的良好生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深圳民營隨著經濟特區的設置而起步,在中國21世紀初加入WTO後快速崛起,服務體系和營商環境逐步優化。近年來,深圳繼續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陸續出臺營商環境改革20條,推出40餘項秒批等舉措。

「人們經常提起『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創新』,對於企業來說,深圳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資源的創業之都。」總部位於深圳的土巴兔負責人說,「比如企業設立、變更營業執照等工商業務已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當天審批完成,第二天就可領取營業執照,在全市形成優良的創業大環境。」

此外,深圳的活力還體現在對新業態的探索上。深圳這塊「試驗田」上分出了許多小塊「試驗田」,為企業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提供條件。

2013年,高速發展的深圳開始重新審視「慢」的好處,提出完善慢行系統。藉助2016年末爆發的共享單車熱潮,深圳政府聯手共享單車企業,探索政府、社會和企業三者之間實現共管共治新模式,推動深圳邁入共享單車3.0時代。

2019年,哈羅單車在深圳寶安區燕羅、松崗獲得試運營資格,應用 4G Cat.1 通訊網絡加強精細化運營,與相關街道探索共管共治的新機制。這一模式下,政府完善慢行設施和管理政策,輔助企業技術落地,兩者相互促進,打造出智慧出行的「深圳模式」

而深圳在生產、供應鏈和發貨速度上的優勢,讓物流企業加快迭代,探索配送新模式和新業態,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比如同城急送,這類物流形式能促進商業良好運轉,涉及市民飲食起居的方方面面。」順豐同城急送的負責人表示,「在技術方面,則需要智慧物流和數據生態賦能配送,才能形成覆蓋全程的高效運力網絡。」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技術的發展,諸如順豐等傳統快遞物流開始轉型成為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服務型企業,同城配送、即時物流等一批新業態誕生。

今年,深圳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和市場體系建設,將現代物流業發展成為深圳經濟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戰略目標,成為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重要的物流基地。作為我國第一個將物流業確定為支柱產業的城市,深圳所制定的政策法規將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鑑。

40年,創新成就矚目

精準的服務體系和營商環境是深圳的軟實力,引來企業、人才和資源紮根深圳,激活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原動力。

40年,深圳承擔起全國改革開放探路者的重要使命,發展成為國際化創新城市,這驚人的轉變背後,離不開創新二字。「創新」成為深圳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深圳基因」。

1987年,華為在深圳創立,從代理通信交換機業務起家,發展成為如今全球5G技術的領跑者,是深圳發展的縮影。「深圳基因」成就了華為等科技巨頭企業,這些企業也成為深圳奇蹟的助力者。

「華為作為一個科技企業,大力投入ICT行業的基礎研究,以創新的應用方式,去賦能城市各行各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

1988年,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在深圳華強北二樓租了一角,聯合其他創業者,從電視遙控器切入,掘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創維沒有就此止步,通過技術積累,生產出中國第一臺屏變技術液晶電視,研發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視晶片,直到近幾年開始積極布局智能化轉型升級。

目前,深圳正實施「雙區驅動」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著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40年來的技術積累,讓這座城市面對外界轉型壓力時更加從容。

從福田的華強北,到南山的粵海街道,從深圳加工到深圳製造,再到深圳創造,一批批幾乎與深圳經濟特區一同成長起來的企業成為深圳產業升級史的見證人:40年來,以「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代工製造「起家」,這座城市的經濟終於踏入位於價值鏈頂端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地帶。如今,一批剛嶄露頭角的「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為深圳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的後續動力,而華為、騰訊、中興、大疆、創維等王牌科技企業,已經成為深圳創造蜚聲國際的「名片」。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深圳又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使命。回首過去,如果說中國的發展是全球發展的奇蹟,那麼深圳的發展就是奇蹟中的奇蹟。展望未來,站在新起點上,深圳將繼續書寫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蹟。

(編輯:曹靜 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2020年深圳特區40周年活動匯總(持續更新)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年來,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用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彰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都說,「來了就是深圳人」,口說無憑,咱測一測才知道!小編精選了1980年-2020年深圳年度大事記中的40件大事,作為考試判斷題,考題隨機生成10道題目,答對6道以上就算及格,即可領取一張深圳經濟特區的「通行證」。
  • 深圳音樂廳13場演出悠悠樂韻,致敬特區風雨兼程40年
    據悉,這一系列演出將以不同主題、不同形式,展示深圳經濟特區40年裡的音樂發展篇章,並邀請來自深圳本地優秀的演出團隊及在國際享有知名度的華人藝術家,共同講述深圳音樂故事。市民可通過這一系列音樂會,共同分享深圳特區40年的音樂碩果。
  • 深圳特區,40歲生日快樂!
    高新技術產業雨後春筍般林立:40年,他孵化出了無數的高科技企業,速度令全世界為他動容。截至2019年底,前海經認定的總部企業有74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累計359家,內地上市公司投資企業累計936家(數據來源:深圳特區報)。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40年城市蝶變,創造世界奇蹟;40年創新不息,書寫壯麗史詩;40年人才驅動,厚植髮展沃土。今天,「人才深圳」特別邀請了各年齡段在深工作的40位人才為深圳送上祝福寄語,衷心祝福特區生日快樂!共同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
  • 柔宇科技CEO劉自鴻參加深圳特區40周年大會
    來源:華牛商業評論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相關領導人出席會議,對深圳特區40年過往進行總結,並為深圳經濟特區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40年,深圳特區從落後的小漁村,成長為具有科技集聚力的現代化都市,從0到1 ,從無到有,這是各行各業努力的結果,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科學家等起著重要作用。為表彰他們為40年特區發展做出的貢獻,本次大會邀請了科學家、科技企業家參加,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博士作為深圳企業家代表參加出席大會。
  • 6家物流類企業入圍,「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出爐
    8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聯合富途證券等第三方評審機構共同打造的「特區40年:深圳獨角獸TOP40」榜單正式出爐。榜單主要從定性、定量兩個維度打分確認。其中,定性環節主要考察公司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性,看重企業如何通過效率提升為產業創造價值;而在定量方面,則會考慮企業所在行業的市場空間,企業的估值、營收、業務量的規模及增速。
  • 深圳,你好|銥星視頻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美食紀錄片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2019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值此深圳特區40周年之際,銥星視頻歷時兩個多月,走訪曾經是深圳地標國貿旋轉餐廳、中國內地首家麥當勞-光華店等極具歷史價值感門店,以及面點王、奈雪的茶、喜茶、gaga鮮語等植根於深圳的代表性品牌,特別製作深圳美食紀錄片《食在深圳》,以光影的形式致敬特區的光輝歲月,探索深圳美食新貌,呈現深圳城市最美印記,為深圳特區4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 40年實現騰飛,深圳的「魔法」是科技產業
    深圳特區40年,就是一部產業升級發展史。前半程,深圳完成了從「三來一補」加工製造到「世界工廠」產業鏈條的巨大飛躍;後半段,深圳又完成了從「山寨之都」模仿跟隨到「科技之都」引領創新的華麗轉身。特區40年,深圳以製造業立市的主基調,一直都未曾動搖過。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大舉外遷的同時,真正擁有高新技術和科研能力的先進位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始成為深圳新的「時代驕子」。十多年前,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遠未像今天這般火熱,深圳同樣走在了所有中國城市的前列。
  • 光峰科技李屹入選深圳特區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
    來源:新浪證券10月2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評選結果公示,其中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07.SH,以下簡稱:光峰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李屹博士榮獲表彰。
  • 深圳破舊宿舍變身「高大上」綜合體 舊廠房「華麗轉身」
    從破舊的工廠宿舍樓,變成涵蓋公寓、酒店、loft工作室、咖啡廳等多種功能的綜合體;從通風採光差的舊廠房,搖身一變成為集3D列印、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型中小微企業孵化示範基地……這些低碳城內的既有老舊建築,在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的神奇「大手筆」下,完成了華麗轉身。
  • 深圳特區40年|郭萬達、廖令鵬:制度創新如何影響企業家創新?
    文/郭萬達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廖令鵬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黨辦主任深圳特區經過40年的發展,從一個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2019年深圳GDP達2.69萬億元,高新技術企業1.7萬家,專利授權達16.66萬件,佔全國的6.4%,PCT國際專利申請1.75萬件,佔全國的28.7%。深圳特區40年發展的歷史,就是企業家創新和制度創新演進的歷史。深圳誕生了一批世界級創新型企業,企業家創新精神是驅動「深圳奇蹟」的主要動力。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什麼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
  • 特區40年:珠海為什麼能?
    1979年7月,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被批准試辦出口特區。次年5月,這4個出口特區正式改稱為經濟特區。四個特區中,如果說深圳書寫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奇蹟,而珠海,則是以獨特方式奏響了向「海」而興的時代強音。
  • 深圳特區40年 春秋航空與深圳共奮進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4日消息: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1980年設立的深圳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整整40年的崢嶸歲月,一路騰飛的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縮影和窗口。40年來深圳已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蹟。
  • 特區40|華商律所主任高樹:深圳律師是城市奮鬥史的書寫者
    張喆 實習生 王舒蕾 廖章霖)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我在深圳30年了,對深圳律師事業的發展很有感觸,也對這個行業、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感激。」高樹1990年來到深圳,第一年就參加了律師資格考試,是深圳第119名律師。高樹的從業經歷圍繞著法律,畢業後分配到司法行政機關從事律師行政管理,幾年後到國辦律所,再到創辦合夥制律所,他從律師做到律所主任,從律協副會長做到會長,經歷並參與了深圳律師行業大部分改革事件。
  • 深圳特區永不停歇的奮鬥之光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建築在深圳特區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特區速度,為弘揚特區精神創造了輝煌。為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年,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建築旗下中建交通華南公司繼承了中國建築的精神衣缽,在建設新深圳的過程中勇當先鋒。
  • 萬家MART快閃活動深圳開跑 華潤萬家復古派對獻禮特區40年
    萬家MART快閃活動深圳開跑 華潤萬家復古派對獻禮特區40年來源:聯商網2020-08-26 14:43具有歷史感的雜貨鋪裝飾,手寫的價格牌,大白兔奶糖、健力寶汽水、老冰棍棒冰等懷舊小零食,地板上畫的跳房子格子,復古的迪斯科音樂
  • 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你所不知道的金融事|深圳農村商業銀行
    你知道深圳網點最多的銀行是哪家嗎?你知道中國內地最早做房貸按揭的銀行又是哪家嗎?……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重磅推出"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你所不知道的金融事"專題策劃,為您講述深圳金融業那些不為人知的奮鬥史、改革史;有趣事、感人事。今天,讓我們認識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原深圳農村信用社)。
  • 【特區從這裡起步】深圳華強北 總站在風口
    深圳經濟特區創立40年來,從初創到探索,從發展到突破,從轉型到升級……對市場極為敏感的華強北,跟著深圳一起,一次又一次地華麗轉身,引領潮流。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華強北,尋訪陪伴華強北一同成長的親歷者,探尋中國改革開放前沿深圳經濟特區的精彩縮影。
  • 深圳40年成就綜述|傳奇深圳 勇立潮頭
    40年,傳奇深圳初心未改: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沒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沒有如今的深圳,40年裡,產業巨變、創投爭先、財富積累、綠化無限、城市提速……深圳在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同時,也在體制機制上勇於創新,樹起中國高質量發展「一面旗」。
  • 特區40年|平均每3天舉辦一次展覽,深圳會展業進入全速發展期
    立於特區40年潮頭,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崛起必將成為灣區經濟發展加速器,並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徵途中貢獻重要力量。萬丈高樓平地起。20世紀末,深圳會展業的基礎便在逐漸夯實。1988年6月28日,深圳市舉辦首屆荔枝節(高交會的前身),也被視為是深圳會展業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