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今年,深圳迎來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40年來,深圳從小漁村成長為我國最具市場活力的城市之一,依靠金融體系走上世界舞臺,並擔負起展現改革現行示範的重任。而40年來,一直不變的是「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性,讓無數創客為夢想紮根深圳;是把企業放在心上的政府服務,讓中小企業充滿生機;是迸發著創新和活力的市場氛圍,讓企業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業界巨頭。
不惑之年,鵬城深圳在變與不變中華麗轉身。
40年,市場活力不減
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一直充滿創新動力。作為經濟特區發展的生力軍,深圳企業的活力離不開政府、市場和企業共生共榮的良好生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深圳民營隨著經濟特區的設置而起步,在中國21世紀初加入WTO後快速崛起,服務體系和營商環境逐步優化。近年來,深圳繼續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陸續出臺營商環境改革20條,推出40餘項秒批等舉措。
「人們經常提起『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創新』,對於企業來說,深圳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資源的創業之都。」總部位於深圳的土巴兔負責人說,「比如企業設立、變更營業執照等工商業務已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當天審批完成,第二天就可領取營業執照,在全市形成優良的創業大環境。」
此外,深圳的活力還體現在對新業態的探索上。深圳這塊「試驗田」上分出了許多小塊「試驗田」,為企業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提供條件。
2013年,高速發展的深圳開始重新審視「慢」的好處,提出完善慢行系統。藉助2016年末爆發的共享單車熱潮,深圳政府聯手共享單車企業,探索政府、社會和企業三者之間實現共管共治新模式,推動深圳邁入共享單車3.0時代。
2019年,哈羅單車在深圳寶安區燕羅、松崗獲得試運營資格,應用 4G Cat.1 通訊網絡加強精細化運營,與相關街道探索共管共治的新機制。這一模式下,政府完善慢行設施和管理政策,輔助企業技術落地,兩者相互促進,打造出智慧出行的「深圳模式」
而深圳在生產、供應鏈和發貨速度上的優勢,讓物流企業加快迭代,探索配送新模式和新業態,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比如同城急送,這類物流形式能促進商業良好運轉,涉及市民飲食起居的方方面面。」順豐同城急送的負責人表示,「在技術方面,則需要智慧物流和數據生態賦能配送,才能形成覆蓋全程的高效運力網絡。」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技術的發展,諸如順豐等傳統快遞物流開始轉型成為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服務型企業,同城配送、即時物流等一批新業態誕生。
今年,深圳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和市場體系建設,將現代物流業發展成為深圳經濟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戰略目標,成為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重要的物流基地。作為我國第一個將物流業確定為支柱產業的城市,深圳所制定的政策法規將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鑑。
40年,創新成就矚目
精準的服務體系和營商環境是深圳的軟實力,引來企業、人才和資源紮根深圳,激活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原動力。
40年,深圳承擔起全國改革開放探路者的重要使命,發展成為國際化創新城市,這驚人的轉變背後,離不開創新二字。「創新」成為深圳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深圳基因」。
1987年,華為在深圳創立,從代理通信交換機業務起家,發展成為如今全球5G技術的領跑者,是深圳發展的縮影。「深圳基因」成就了華為等科技巨頭企業,這些企業也成為深圳奇蹟的助力者。
「華為作為一個科技企業,大力投入ICT行業的基礎研究,以創新的應用方式,去賦能城市各行各業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
1988年,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在深圳華強北二樓租了一角,聯合其他創業者,從電視遙控器切入,掘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創維沒有就此止步,通過技術積累,生產出中國第一臺屏變技術液晶電視,研發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視晶片,直到近幾年開始積極布局智能化轉型升級。
目前,深圳正實施「雙區驅動」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著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40年來的技術積累,讓這座城市面對外界轉型壓力時更加從容。
從福田的華強北,到南山的粵海街道,從深圳加工到深圳製造,再到深圳創造,一批批幾乎與深圳經濟特區一同成長起來的企業成為深圳產業升級史的見證人:40年來,以「三來一補」的勞動密集型代工製造「起家」,這座城市的經濟終於踏入位於價值鏈頂端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地帶。如今,一批剛嶄露頭角的「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為深圳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的後續動力,而華為、騰訊、中興、大疆、創維等王牌科技企業,已經成為深圳創造蜚聲國際的「名片」。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深圳又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使命。回首過去,如果說中國的發展是全球發展的奇蹟,那麼深圳的發展就是奇蹟中的奇蹟。展望未來,站在新起點上,深圳將繼續書寫中國改革開放的奇蹟。
(編輯:曹靜 李海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