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絡學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2021-02-12 針灸平臺交流
一、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浮絡等組成。(表10-1)

表10-1 經絡的組成

經絡經十二經脈意義-十二臟腑所屬的經脈,又稱正經
作用-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
特點-分手足三陰三陽四組,與臟腑連屬,有表裡相配,其循環自肺經開始至肝經止,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各經均有專定的腧穴奇經八脈意義-不直接連屬臟腑,無表裡相配,故稱奇經
作用-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以調節十二經氣血
特點-任督兩脈隨十二經組成循環的通路,並在專定的腧穴,其他六脈不隨十二經循環,腧穴都依附於十二經脈十二經別意義-正經旁出的支脈
作用-加強表裡經脈深部的聯繫,以補正經在體內外循環的不足
特點-循環路線走向均由四肢別出走入深部(胸、腹)復出淺部(頭、頸)十二經筋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筋肉體系
作用-聯結肢體骨肉,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
特點-循環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軀幹,終於頭身,不入臟腑,多結聚於四肢關節和肌肉豐富之處十二皮部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皮膚體質
作用-聯結皮內,加強十二經脈與體表的聯繫,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應區特點-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絡十五絡意義-本經別走鄰經而分出的支絡部
作用-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繫與調節
特點-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各有一個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共為十五別絡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網羅全身

(一)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即手三陰(肺、心包、心),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足三陰(脾、肝、腎)經的總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十二經脈的命名是結合臟腑、陰陽、手足三個方面而定的。陽分少陽、陽明、太陽;陰分大陰、厥陰、太陰。根據髒屬陰、腑屬陽、內側為陰、外側為陽的原則,把各經所屬臟腑結合循行於四肢的部位,訂出各經的名稱。(表10-2)即屬髒而循行於肢體內側的為陰經,否則為陽經。十二經脈的作用主要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表10-2 十二經脈名稱表


陰經
(屬髒)陽經
(屬腑)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手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上肢前線
中線
後線足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下肢前線
中線
後線

十二經脈的循行特點是:凡屬六髒(五臟加心包)的經脈稱「陰經」,它們從六髒發出後,多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部,上肢內側者為手三陰,下肢內側者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的經脈標為「陽經」,它們從六腑發出後,多循行四肢外側面及頭面,軀幹部,上肢外側者為手三陽經,下肢外側者為足三陽經。十二經脈的頭身四肢的分布規律是:手足三陽經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側),「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為「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

十二經脈通過支脈和經絡脈的溝通銜接,形成六組「絡屬」關係。即在陰陽經之間形成六組「表裡頭系」。陰經屬髒絡腑,陽經屬髒絡髒。(表10-3)。

表10-3 十二經表裡關係表

手陰經

陽經太陰肺經
…(外側)
陽明大腸經厥陰心包經
…(中間)
少陽三焦經少陰心經
…(內側)
太陽小腸經表裡相對足陽經

陰經陽明胃經
…(前側)
太陰脾經少陽膽經
…(外側)
厥陰肝經太陽膀胱經
…(後側)
少陰腎經表裡相對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為:起於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最後又回到肺經。周而復始,環流不息。(表10-4)。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督、衝、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故稱「奇經」。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溢蓄、調節作用。

任脈:為諸條陰經交會之脈,故稱「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

督脈稱「陽脈之海」,諸陽經均與其交會,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脈均與其交會,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帶脈約束諸經。陰維脈,陽維脈分別調節六陰經和六陽經的經氣,以維持陰陽協調和平衡。陰蹺、陽蹺脈共同調節肢體運動和眼瞼的開合功能。

奇經八脈中的腧穴,大多寄附於十二經之中,唯任、督二脈,各有其專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四經,是針灸學科內容的重要部分,由於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環路線和病候及其專屬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經絡系統的主幹,而且在臨床上還是辯證歸經(診斷疾病)和循經取穴施治的基礎。因此,學習針灸學,必須熟悉和掌握十四經所具有的特點。

(三)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15條,稱為十五絡脈。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裡的經脈,即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手太陰別絡從列缺分出,別走手陽明;手少陰別絡從通裡分出,別走手太陽;手厥陰別絡從內關分出,別走手少陽;手陽明別絡從偏歷分出,別走手太陰;手太陽別絡從支正分出,別走手少陰;手少陽別絡從外關分出,別走手厥陰;足陽明別絡從豐隆分出,別走足太陰;足太陽別絡從飛揚分出,別走足少陰;足少陽別絡從光明分出,別走足厥陰;足太陰別絡從公孫分出,別走足陽明;足少陰別絡從大鐘分出,別走足太陽;足厥陰別絡從蠡溝分出,別走足少陽。任脈、督脈的別絡以及脾之大絡主要分布在頭身部。任脈的別脈從鳩尾分出後散布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後散布於頭,左右別走足太陽經;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後散布於胸脅。《靈樞·經脈》曰:「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此外,還有從絡脈分出的浮行於淺表部位的浮絡和細小的孫絡,分布極廣,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經別絡,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

(四)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匯合成六組,在頭項部合於六陽經脈,故有「六合」之稱。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膕部分出,入走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至毛際,入走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 ,合於足陽明胃經;手太陽、手少陰經別從腋部分出,入走心與小腸,上出目內眥,合於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手厥陰經別分別從所屬正經分出,進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後,合於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手太陰經別從所屬正經分出,入走肺與大腸,上出缺盆,合於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十二經別有離、入、出、合於表裡之間的特點,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繫,更加強了經脈所屬絡的臟腑在體腔深部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由於十二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繫,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如手足三陰經穴位之所以能主治頭面和五官疾病,與陰經經別合於陽經而上頭面的循行是分不開的。此外,由於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與頭面部的聯繫,故而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布於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其循行分布均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十二經筋行於體表,不入內臟,有剛筋、柔筋之分。剛(陽)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為主;柔(陰)經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為主。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 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經筋為病,多為轉筋、筋痛、痺證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而瀉之,如《靈樞·經筋》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區域是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範圍,即十二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屬部分為依據而劃分的,故《素問·皮部論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由於十二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體機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近現代臨床常用的皮膚針、穴位敷貼法等,均以皮部理論為指導。

明天精彩繼續……

通知-第25期全國李新吾蝶顎神經節針刺術高級班【4.17北京】


聯繫人:崔老師

電   話:15036363314

地   址:北京東城區

郵   箱:820521299@qq.com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2、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
  • 拉筋方法,中醫經絡學,拉筋伸展運動,健身,氣功,易筋經
    拉筋方法,中醫經絡學,運動養生,健身氣功,易筋經,手起莫往空裡落,遠進一丈步法奇,步位之法,精之到人間,能一思進,莫一思退。拉筋伸展運動,進步起勢把、翻身把、左右把如猛虎下山。兩手出洞入洞要隨身,身起足不起是枉然,足落身不下亦是枉然。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就是通往五臟六腑的主要幹道,絡則為連接各幹道的支線。
  • DDS經絡按摩儀
    DDS經絡儀電療法簡介:人體的經絡有決生死、除百病的作用,就是說人體的疾病均可通過對經絡的調理來使人體得到康復
  • 經絡系統組成
    一、經絡的作用如下:一、 在生理上,經絡具有聯絡臟腑,溝通肢竅的作用;由於經絡縱橫交錯,內聯臟腑,外絡肢節,能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聯繫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周身的作用,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能將營養物質輸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而濡養周身,從而完成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的生理功能;經絡具有抗禦外邪,保衛人體的作用。經絡系統中的絡脈為衛氣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當外邪侵犯機人體時,有著抗禦外邪的作用,是保衛人體的屏障。二、在病理上,當經絡的生理功能失調時,會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 經絡學自學快速入門(經絡初解)請轉發
    這條經絡走在手臂的外側,屬於陽經,與膀胱經是相連的,是陽經與陽經相連,組成一條長長的、完整的太陽經,小腸經在前,膀胱經在後。小腸經是膀胱經的源頭,當膀胱經不舒服時,就會有頸椎病、腰痛、腿痛時,除了按摩膀胱經以外,按摩小腸經同樣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 揭秘美容院刷經絡養生的作用和功效!(收藏)
    -          應部分美容師要求,今天分享美容院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希望對想學習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的美容師有所幫助,美容師只有真正掌握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才能真正地幫助到顧客做好保養!需要其他學習資料也可以直接回覆信息告訴我們哦,我們會儘快分享出來!
  • 經絡作用與經絡養生
    近來媒體對中醫經絡學說的宣傳已經不少,健身氣功鍛鍊確實離不開經絡學說的指導,經絡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經絡至今仍然是個謎,實踐證明,企圖找到一個獨立的經絡系統,其結果是徒勞的。我們祖先能在兩千多年前創立經絡學說,那是很聰明的。但是也不要把它神秘化,單憑臆測,毫無根據地拔高是不科學的。
  • 古法經絡王洪剛是真的嗎
    記憶力不好的人可以學習嗎?如果非常年輕記憶就不好了,那就更要去學習,如何提高記憶力。記憶力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腦供血不足,頸椎壓迫所導致的,氣血上不去,已經堵了,學習古法經絡先改善記憶力,順便改善頸椎,腰椎,胸悶咳嗽,滑膜炎,女性婦科,乳腺等,20多種不適問題。
  • 2020安徽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醫-事業單位-經絡的作用和經絡...
    2020安徽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醫-事業單位-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重點知識梳理 以下是2020醫療招聘考試中醫醫學專業考試資料的具體內容: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重點知識梳理20條1.經絡的作用:聯繫臟腑
  • 經絡刷養生的作用和功效
    經絡刷能夠把配置的減肥精油運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不僅能夠達到減肥消耗脂肪的作用,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對人身體內部的生理調節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很多美容院裡,可以看到很多使用經絡刷來按摩美體美容的療法,其良好的效果和舒適的體驗,深受大家喜愛。接下來就來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經絡刷的具體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
  • 春天 | 最佳「養生季」,經絡瑜伽讓你洩掉全身「毒素」!
    而經絡瑜伽:將東方傳統的五行學,十二經絡學和印度瑜伽體位法融合,運用專門的瑜伽體式去幫助疏通經絡。風吹樹式、天線式,疏通肺經,排毒清濁,改善暗黃臉色;經絡瑜伽的習練,精準疏通經脈、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體內垃圾毒素的排出。
  • 【手法視頻】十二經絡理療手法!
    今天給大家準備了【十二經絡理療手法】▼
  • 中醫經絡講人體脾胃
    說到人體脾胃,大家都知道其作為後天之本的重要作用。在我們中醫經絡理論中,把人體脾胃直接比作身體能量的轉換器。相信大家在沒有看到內容之前,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也非常容易猜到我們的脾胃就是身體能量的轉換器。中醫經絡講人體脾胃是從整個人體系統全局給脾胃做了一個定位,不能分開談脾胃。
  • 經絡牛角松筋丨何謂牛角松筋保健術?
    體肌肉組織是由許多平行排列的肌纖維組成,各肌肉外包被筋膜。
  • DDS課堂:DDS經絡按摩儀
    DDS經絡儀電療法簡介:人體的經絡有決生死、處百病的作用,就是說人體的疾病均可通過對經絡的調理來使人體得到康復。 DDS經絡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為原理,生理學為基礎,把古老的中醫學同現代西醫的反射學、生物電學技術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結合傳統的中醫理論,經絡學、臟腑學、解剖學、病理學、陰陽五行學等於一體,運用推拿按摩手法而精心總結創立的一種醫療技術。
  • 人體經絡與人體之「氣」的奧秘(收藏研究)
    經絡學的正確推廣,將得到全人類的認可,與經絡學相關的健康產業也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 經絡學是人類醫學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也是每個生命必須了解的知識。人類了解經絡,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把握自己的健康與生命。
  • 經絡拍打效果這麼好!怎麼學?學習經絡拍打入門知識!
    拍打期間排出的大小便、汗液都比平時氣味更大,這是排毒現象,也是「氣衝病灶」現象,俗稱好轉反應,說明體內病毒和藥毒都在被拍出,是療效顯示,此時更應加緊拍打拉筋。理論上全身都可被拍打。但一般人都希望提高療效,找到與自己的病相關的重點部位拍打。所以最常見的問題是:我的病該拍打哪裡?既然凡病皆為經絡不通,則打通經絡即可治病。人們又會問:我的病究竟是哪條經絡不通?
  • 經絡學自學快速入門
    這條經絡走在手臂的外側,屬於陽經,與膀胱經是相連的,是陽經與陽經相連,組成一條長長的、完整的太陽經,小腸經在前,膀胱經在後。   與膀胱經相連的腎經走到胸中後,就與手厥陰心包經相連,是陰經與陰經的相連,可它們一個叫少陰,一個叫厥陰,名字不一樣,陰氣的程度不一樣,經絡走到這裡,好像與剛才在四肢繞了一圈的作用與關係不一樣了,為什麼呢?
  • 人體經絡圖,十二經絡,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高清圖
    人體的經絡由十二條正經和奇經八脈構成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 12經絡的作用順口溜!
    12經絡的作用順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