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2021-02-07 大醫聯盟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浮絡等組成。

表:經絡的組成

經絡經十二經脈意義-十二臟腑所屬的經脈,又稱正經


作用-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

特點-分手足三陰三陽四組,與臟腑連屬,有表裡相配,其循環自肺經開始至肝經止,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各經均有專定的腧穴

奇經八脈意義-不直接連屬臟腑,無表裡相配,故稱奇經


作用-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以調節十二經氣血

特點-任督兩脈隨十二經組成循環的通路,並在專定的腧穴,其他六脈不隨十二經循環,腧穴都依附於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意義-正經旁出的支脈


作用-加強表裡經脈深部的聯繫,以補正經在體內外循環的不足

特點-循環路線走向均由四肢別出走入深部(胸、腹)復出淺部(頭、頸)

十二經筋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筋肉體系


作用-聯結肢體骨肉,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

特點-循環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軀幹,終於頭身,不入臟腑,多結聚於四肢關節和肌肉豐富之處

十二皮部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皮膚體質


作用-聯結皮內,加強十二經脈與體表的聯繫,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應區

特點-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絡十五絡意義-本經別走鄰經而分出的支絡部


作用-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繫與調節

特點-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各有一個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共為十五別絡

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網羅全身


(一)十二經脈

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十二經脈的命名是結合臟腑、陰陽、手足三個方面而定的。陽分少陽、陽明、太陽;陰分大陰、厥陰、太陰。根據髒屬陰、腑屬陽、內側為陰、外側為陽的原則,把各經所屬臟腑結合循行於四肢的部位,訂出各經的名稱。表即屬髒而循行於肢體內側的為陰經,否則為陽經。十二經脈的作用主要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表:十二經脈名稱表


陰經


(屬髒)

陽經


(屬腑)

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手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

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

上肢前線


中線

後線

足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

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

下肢前線


中線

後線

表:十二經表裡關係表

手陰經


陽經

太陰肺經


…(外側)

陽明大腸經

厥陰心包經


…(中間)

少陽三焦經

少陰心經


…(內側)

太陽小腸經

表裡相對足陽經


陰經

陽明胃經


…(前側)

太陰脾經

少陽膽經


…(外側)

厥陰肝經

太陽膀胱經


…(後側)

少陰腎經

表裡相對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為:起於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最後又回到肺經。周而復始,環流不息。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督、衝、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脈的總稱。  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故稱「奇經」。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溢蓄、調節作用。

 任脈:為諸條陰經交會之脈,故稱「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

 督脈稱「陽脈之海」,諸陽經均與其交會,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脈均與其交會,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帶脈約束諸經。陰維脈,陽維脈分別調節六陰經和六陽經的經氣,以維持陰陽協調和平衡。陰蹺、陽蹺脈共同調節肢體運動和眼瞼的開合功能。

 奇經八脈中的腧穴,大多寄附於十二經之中,唯任、督二脈,各有其專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四經,是針灸學科內容的重要部分,由於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環路線和病候及其專屬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經絡系統的主幹,而且在臨床上還是辯證歸經(診斷疾病)和循經取穴施治的基礎。因此,學習針灸學,必須熟悉和掌握十四經所具有的特點。


(三)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15條,稱為十五絡脈。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裡的經脈,即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手太陰別絡從列缺分出,別走手陽明;手少陰別絡從通裡分出,別走手太陽;手厥陰別絡從內關分出,別走手少陽;手陽明別絡從偏歷分出,別走手太陰;手太陽別絡從支正分出,別走手少陰;手少陽別絡從外關分出,別走手厥陰;足陽明別絡從豐隆分出,別走足太陰;足太陽別絡從飛揚分出,別走足少陰;足少陽別絡從光明分出,別走足厥陰;足太陰別絡從公孫分出,別走足陽明;足少陰別絡從大鐘分出,別走足太陽;足厥陰別絡從蠡溝分出,別走足少陽。任脈、督脈的別絡以及脾之大絡主要分布在頭身部。任脈的別脈從鳩尾分出後散布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後散布於頭,左右別走足太陽經;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後散布於胸脅。《靈樞·經脈》曰:「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此外,還有從絡脈分出的浮行於淺表部位的浮絡和細小的孫絡,分布極廣,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經別絡,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


(四)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匯合成六組,在頭項部合於六陽經脈,故有「六合」之稱。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膕部分出,入走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至毛際,入走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 ,合於足陽明胃經;手太陽、手少陰經別從腋部分出,入走心與小腸,上出目內眥,合於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手厥陰經別分別從所屬正經分出,進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後,合於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手太陰經別從所屬正經分出,入走肺與大腸,上出缺盆,合於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十二經別有離、入、出、合於表裡之間的特點,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繫,更加強了經脈所屬絡的臟腑在體腔深部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由於十二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繫,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如手足三陰經穴位之所以能主治頭面和五官疾病,與陰經經別合於陽經而上頭面的循行是分不開的。此外,由於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與頭面部的聯繫,故而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布於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其循行分布均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十二經筋行於體表,不入內臟,有剛筋、柔筋之分。剛(陽)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為主;柔(陰)經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為主。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 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經筋為病,多為轉筋、筋痛、痺證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而瀉之,如《靈樞·經筋》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區域是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即十二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屬部分為依據而劃分的,故《素問·皮部論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由於十二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體機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近現代臨床常用的皮膚針、穴位敷貼法等,均以皮部理論為指導。


【全國整脊手法及影像診斷臨床實踐班】

我院於2021年1月25日在 中國廣州舉辦 三維整脊手法及影像診斷研修班!特邀請您參加!

學習內容:

①整脊手法:傳授南北正骨手法絕技。快速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胸椎小關節錯位,骨盆傾斜,腕踝關節錯位等特效矯正手法。脊柱相關疾病的手法治療:如眩暈、頭疼、血壓異常、胸悶氣短、胸痛、心律失常、性功能障礙、月經失調、痛經等病症。

②影像診斷:通過先進直觀的影像檢查和判讀(X線.CT.MR)作為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依據,在此基礎上再施以準確的診斷及治療手法,使得脊柱復位及相應臟器的疾病得以調理或痊癒。

學習費用:4000元(提前報名可以申請優惠500元學費)

時間:2021年1月25-26日(24日報到)

地址:中國廣州

電話報名:17266032219 鄭老師

微信報名:2565572130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為好友並可優惠: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學習經絡學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一、經絡的組成和作用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浮絡等組成。(表10-1)表10-1 經絡的組成經絡經十二經脈意義-十二臟腑所屬的經脈,又稱正經作用-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特點-分手足三陰三陽四組,與臟腑連屬,有表裡相配,其循環自肺經開始至肝經止,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各經均有專定的腧穴奇經八脈意義-不直接連屬臟腑,無表裡相配,故稱奇經作用-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以調節十二經氣血特點-任督兩脈隨十二經組成循環的通路
  • 經絡系統組成
    一、經絡的作用如下:一、 在生理上,經絡具有聯絡臟腑,溝通肢竅的作用;由於經絡縱橫交錯,內聯臟腑,外絡肢節,能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聯繫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周身的作用,它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能將營養物質輸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而濡養周身,從而完成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的生理功能;經絡具有抗禦外邪,保衛人體的作用。經絡系統中的絡脈為衛氣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當外邪侵犯機人體時,有著抗禦外邪的作用,是保衛人體的屏障。二、在病理上,當經絡的生理功能失調時,會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 經絡刷養生的作用和功效
    經絡刷能夠把配置的減肥精油運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不僅能夠達到減肥消耗脂肪的作用,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對人身體內部的生理調節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很多美容院裡,可以看到很多使用經絡刷來按摩美體美容的療法,其良好的效果和舒適的體驗,深受大家喜愛。接下來就來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經絡刷的具體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
  • 經絡作用與經絡養生
    近來媒體對中醫經絡學說的宣傳已經不少,健身氣功鍛鍊確實離不開經絡學說的指導,經絡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經絡至今仍然是個謎,實踐證明,企圖找到一個獨立的經絡系統,其結果是徒勞的。我們祖先能在兩千多年前創立經絡學說,那是很聰明的。但是也不要把它神秘化,單憑臆測,毫無根據地拔高是不科學的。
  • 揭秘美容院刷經絡養生的作用和功效!(收藏)
    -          應部分美容師要求,今天分享美容院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希望對想學習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的美容師有所幫助,美容師只有真正掌握刷經絡的操作方法和作用,才能真正地幫助到顧客做好保養!需要其他學習資料也可以直接回覆信息告訴我們哦,我們會儘快分享出來!
  • 2020安徽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醫-事業單位-經絡的作用和經絡...
    2020安徽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醫-事業單位-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重點知識梳理 以下是2020醫療招聘考試中醫醫學專業考試資料的具體內容: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重點知識梳理20條1.經絡的作用:聯繫臟腑
  • 如何疏通經絡?按摩經絡的功效作用?建議收藏
    ●日常生活中,體內經絡暢通,身體四肢就會變得更加靈活一些;這是由於身體四肢是肢體的末端,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如果體內的經絡不通暢,那麼血液流通就會變得緩慢,那麼身體四肢就會最先出現反應,從而引起肢體麻木,又或是肢體出現抽筋、僵硬的情況。尤其是上了年紀和不愛運動的人,很容易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頻繁出現,那麼就需要警惕中風問題了。倘若身體四肢一直都很靈活,那麼就表明你體內的經絡還是很通暢的。
  • 十二經絡作用圖解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通路,人體各臟腑之間的相互聯繫主要是靠經絡的溝通聯繫作用實現的。
  • 為什麼經絡容易瘀堵呢?推經絡有什麼作用?
    如果身體內某些經絡不通,將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經常推經絡,不僅可以避免疾病的煩惱,同時還可以起到「治未病」的作用,保持人身心的健康。
  • 12經絡的作用順口溜!
    12經絡的作用順口溜↓↓
  • 108拜和經絡氣血養生
    經絡通過特有的組織和聯絡系統來聯繫各個組織和器官,疏通人體表裡、上下、內外、左右,進而讓人體成為有機的統一體。只有經絡疏通了,人體才能成為完整的有機體,可以說,經絡就是人體的生命之路。每條經絡通過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連成有機的循環系統,這就是人體12經,分別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加上在人體中央線的任脈和督脈就組成了人體14大經脈。經絡就是連接整個人體的通道。
  • 拔罐減肥和經絡減肥
    核心提示:拔罐和經絡推拿按摩以及針灸等方法,都是常見的中醫減肥方式,拔罐減肥主要是通過拔罐將身體中的溼氣排出,這種減肥方法對於溼氣過重類型的肥胖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是對於脂肪堆積引起的肥胖,效果並不是十分明顯,如果是由於脂肪堆積同時還有溼氣過重的情況導致的肥胖,可以選擇經絡減肥的方式,因為經絡減肥是通過針刺或者推拿來提高血液循環的速度,同時還能改善人的內分泌,也能幫助排出溼氣,這種減肥方法的作用要比拔罐減肥作用更加廣泛
  • 12經絡的作用說明一覽,漲知識!
    人體十四經絡的作用、疏通方法、要穴等,集合在下面一次分享給大家—— 一、膀胱經人體有三大排毒的途徑:第一條:通過輸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這是體內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條通道 。第二條:通過大便把內體髒東西排出體外。
  • 人體的十二經絡穴位在的重要作用
    ,經絡分類名。此經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主要治療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症。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幹,心痛,口渴,目黃,胸脅痛和上肢前邊內側本脈過處發冷,疼痛,手掌熱痛等。人體主要經脈有14條,以各種臟腑為名的有12條,再加上督脈和任脈。大腸經是其中的一條。大腸經共廿穴,原穴為合谷穴,絡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為陽氣盛極的經絡,主治陽症 實症,也治發熱病,與肺相表裡。大腸經共廿穴,原穴為合谷穴,絡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為陽氣盛極的經絡,主治陽症實症,也治發熱病,與肺相表裡引。
  • 養生SPA經絡刷
    【功能】紅外線+發熱+電子肌肉刺激生物微電1、電療刷有加熱功能,在疏通經絡的同時更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事半功倍 。2、理療:人體背部經絡以督脈和膀胱經為主,用經絡刷更可增加疏通背部經絡的效果,做理療的顧客,連接好儀器後,就可拿好經絡刷輕鬆幫您做背部的經絡理療。3、後背潤膚駐顏:皮膚組織內有無數的毛細管、淋巴管和末梢神經它們參與人體代謝、排洩廢物、分泌腺體,並參與體溫調節等。
  • 經絡與時辰
    膀胱經申時  (15:00-17:00)  此時膀胱經最旺,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輪迴水液並將駢枝部分排出體外。津液在體內輪迴,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證。膀胱經膀胱最活躍的時候,適當多喝水。
  • 一文讀懂十四經絡的作用(附圖)
    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任脈巡行於腹不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一身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手三陰經借足三陰經與任脈相通,因此任脈對陽經氣血有調節作用,故有「總人諸陰」之說;調節月經,妊養胎兒:任脈起於胞中,具有調節月經,促進女子生殖功能的租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說。腹、胸、頭面和相應的內臟器官症狀,疝氣、帶下、腹中結塊症;調理衝任、可促進消化、強壯補盛。
  • 刮痧通經絡有兩種方式,作用機理分別是什麼?
    面部刮痧,為什麼不出痧也能通經絡?這其實與刮痧的作用機理有關係。眾所周知,刮痧可以活血化瘀通經絡,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活血和化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血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會周流不息循行於脈中,營養全身。活血是促進血液的流動而化瘀,指的是對於有瘀滯的血液,我們該通過什麼方法在這個部位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很多的分類。
  • 12經絡的作用說明一覽,漲知識!(附動態圖)
    道醫上講一通百通,一堵百堵,如果經絡有很多的氣節點堵塞,疏通則會一點點將經絡的氣節點化解,疏散,排出體內,從而百脈通,除百病。今天找到了人體十四經絡的作用、疏通方法、要穴等,集合在下面一次分享給大家。膀胱經是掌控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這條經絡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經是直接連接臟腑的,膀胱經是從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腳趾外側至陰穴。讓排毒通道暢通無堵,它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時刻保持膀胱經通暢,才能無毒一身輕。如果想減掉後背和臀部的墜肉,只要在後背的膀胱經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 蘭葉的組成與作用
    蘭葉主要有葉片、葉柄和葉鞘三個部分組成,其各有不同的作用及不同的功能,蘭葉多呈帶狀或狹長帶狀,葉脈平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