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塞
西班牙被人們譽為「旅遊王國」,它浪漫迷人的建築和熱情似火的多元宗教文化,都讓人為之深深著迷,每年的西班牙鬥牛節盛況現場,更是惹得無數遊人群情激狂。不過今天,阿塞要帶你去看的並不是喧鬧的西班牙鬥牛,而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這座城,雖然並不繁華熙攘,但它卻因純粹的西班牙建築風格,而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它就是西班牙文藝復興小城——烏維達。
烏維達所在地省會是哈恩省,喜愛三毛的人都知道,三毛的老公荷西,他的故鄉就在哈恩省。齊豫曾經演唱過一首《橄欖樹》,優美的曲調和詞風一度風靡了當時的樂壇,這首歌的歌詞就是三毛在西班牙偶獲靈感所作。
烏維達小城在安達盧西亞地區,擁有數量龐大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它和巴埃薩一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寬闊的廣場、古老的教堂、奢華的豪宅,這一切都讓烏維達充滿了浪漫的情懷。每一件保存完整的建築瑰寶,都向人們展示了烏維達的輝煌歷史。
烏維達城市的歷史很久遠,真要追溯的話大概要從古羅馬時期說起。在近代工業化之前,人類最發達的就是手工業。勤勞智慧的阿拉伯人憑藉當時處於領先的手工業,給這座小城帶來了無限的繁榮,也因此引來四方的覬覦,摩爾王阿布拉得曼二世不得不建造了城牆和城堡,期望以此來進行自我保護和防禦外敵,這就是烏維達城市的前身雛形。
在16世紀光復戰爭結束後,查理五世致力於恢復烏維達以往的輝煌。紡織品貿易在全球繁盛起來,這裡也逐漸發展成為安達盧西亞最富有的城市。大量的錢財流入這裡,人們漸漸富裕起來。穩定的財富和安逸的生活,使得貴族們不再滿足於相對落後的居住環境,於是他們聘請了藝術巨匠建造了大量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烏維達。
烏維達小城相比西班牙的其他城市,更顯得宏偉壯闊。它的入口處就是現在烏維達的圖書館和文化中心,也是曾經的聖地牙哥醫院。要進入烏維達,只能步行進入遊覽,這就讓遊人能夠盡興的細緻觀賞,同時也給了當地的環境和歷史建築很大的保護。
西方的作息和我們東方不同,在中午的時候,你很少能在大街上看到當地居民的身影。又因為它並不是著名的遊覽勝地,通常連遊客的身影也很少能看見。所以,喜歡安靜氛圍的你們,可以選擇中午的時候在大街上慢慢尋覓,在小巷中瀟灑漫步,盡情聆聽教堂響起的鐘聲和噴泉的潺潺水聲。
烏維達城內的建築保存相當完好,在這些古老的建築物身上,我們甚至可以看到西班牙以前的輝煌。烏維達新建的建築都在城外,城內的建築統一都是土黃色的地基。這大概是為了符合遺留下來的建築的審美。想想我們有些地方,為了招攬遊客,不惜毀壞古老的建築,真是莫大的諷刺。
烏維達古城的中心是瓦斯凱斯.德莫利納廣場,莫利納是個人名,據說是烏維達古城的守護神,就跟雅典娜是雅典的守護神一樣。西方的一些國家,國土面積都不大。西班牙也是這樣,所以德莫利納廣場與其說是廣場,不如說是一個花園更貼切。就是這不大的廣場周圍卻集中了幾座最重要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一眼望去,一片土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一種耀眼的光澤。
廣場旁邊布滿了古老的建築,其中最高大的哥德式教堂,據說是在以前的阿拉伯清真寺的基礎上修建的,不過,外表上看,幾乎看不到清真寺的痕跡,只能說,修建的建築師真的是個鬼才。教堂的主建築師叫安德列斯·德瓦德爾維拉,廣場周圍幾座文藝復興建築和巴埃薩大教堂,也是出自他之手。教堂的對面是鎖鏈宮,這個名字來源於宮殿表面獨特的鎖鏈浮雕裝飾,所以當時的人一切從簡,直接命名為鎖鏈宮。
被公認為是整個西班牙最重要的文藝復興建築的是聖薩爾瓦多教堂,它是由三位西班牙和法國建築師共同設計完成,凝聚了不同文化的設計理念。這座教堂在當時只充當了卡洛斯五世秘書私宅附屬的小教堂,不過,後來被一場大火燒毀,人們又在殘餘建築的基礎上,重修了這座教堂。
當然,除了具有西班牙風格的建築,烏維達還有一些極具北非風情的陶瓷店,遊客們可以隨意走進去觀看。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歐洲陶瓷是非常精緻的,但這裡的做陶手法完全區別於歐洲的陶瓷風格,誇張的色彩,奔放的造型,浪漫而獨特的花紋,就像北非這個民族一樣,自由奔放又不失熱烈的浪漫幻想。
在這個純粹的西班牙建築風格的烏維達小城裡,沒有汽車的尾氣和鳴笛,沒有熙攘的人群擁擠,空氣清新,時光愜意,還有帶著濃厚歷史氣息的建築群,漫步小城,你會真切的感受到何謂歲月靜好。好了,我們今天的西班牙之旅就到這裡結束啦,如果你也對烏維達感興趣的話,那還等什麼呢,趕快收拾行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西班牙文藝復興之旅,探尋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獨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