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芳香的茉莉家族分類上屬於木犀科素馨屬 Jasminum,其中原產印度的茉莉與素馨,因具有濃鬱優雅的香氣,東傳入中國,最早紀錄是在晉朝就作為香花栽培;西傳入歐洲,在16世紀成為最重要的香水原料。
這裡 介紹一些茉莉家族的主要成員:
第一位:福州的市花、香花作物~~茉莉
學名:Jasminum sambac
香味濃淡:●●●●●
雙瓣茉莉 香味最濃鬱,是主要香花品種
寶珠茉莉 花瓣繁多渾圓,俗稱虎頭茉莉
茉莉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氣濃鬱,是最常見的芳香植物 ,花期4~10月。
據查,茉莉品種有這些:
大花茉莉
越南粉苞茉莉
緬甸尖瓣茉莉
桂茉莉1號
單瓣茉莉
第二位:巴基斯坦國花~~素馨
學名:Jasminum grandiflorum(Jasminum officinale)
香味濃淡:●●●○○
茉莉家族中經濟價值僅次於茉莉,是製作香水的高級原料。產於雲南、四川、西藏及喜馬拉雅地區的生石灰巖山地,海拔約1 800米。素馨與茉莉區別很大,素馨枝條柔長而垂墜,枝莖不可自豎,茉莉花則亭亭玉立,剛勁秀茂,於是有人稱素馨為「花之最弱者」。花期8~10月。
第三位:福州人熟悉的~~雲南黃馨
學名:Jasminum mesnyi
香味濃淡:○○○○○
原產中國西南各省,枝條長伸且柔軟下垂,天然分枝少。花金黃色,梅花形,沒有氣味,花期2~3月。常被誤認為迎春花。
第四位:福州沒有的~~迎春花
學名:Jasminum nudiflorum
香味濃淡:○○○○○
原產中國華西至西南冷涼地區,是茉莉家族中少數會落葉種類。開花期3~4月。
第五位:繁花似錦、轉瞬即逝的~~多花素馨
學名:Jasminum polyanthum
香味濃淡:●●●○○
原產中國西南各省,以纖細如鐵絲的枝纏繞生長。花苞紅色或粉紅色,開花極為繁盛。花香馥鬱可提煉香精油,開花期2~4月,盛花時間大概只有1~2周。
第 六位:粉苞素馨
學名:Jasminum dichotomum
香味濃淡:●●○○○
常綠木質藤本,枝條強壯且生長旺盛,長伸的枝條不具纏繞能力,只能攀附掛在支持物上或斜伸下垂。花苞時外觀呈粉紅色是辨識重點。花瓣質地厚,花朵香味較淡。開花期5~12月。
第七位:臺灣原生的~~山素英
學名:Jasminum hemsleyi
香味濃淡:●●●○○
昔稱「秀英」,早期作為茶葉窨香的材料之一。花期3~5月。
第八位:黃素馨
學名:Jasminum humile var. revolutum
香味濃淡:●○○○○
原產中亞至中國西南各省,園藝栽培以原產喜馬拉雅山一帶的捲瓣變種為主。明亮的黃色花,花瓣末端反卷,開花期4~7月。
第九位: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國花~~毛茉莉
學名:Jasminum multiflorum
香味濃淡:●●●●●
分布於印度、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開花期11~4月。
第十位:天使之翼素馨
學名:Jasminum nitidum
香味濃淡:●●○○○
原產巴布亞紐幾內亞,成長後以細莖柔軟纏繞生長。莖頂伸出花序開花,白色花朵裂成十枚左右的裂片,形似星芒與皎潔的天使之翼。花期全年。
注意 這些不是茉莉家族成員
紫茉莉 紫茉莉科 紫茉莉屬 草本植物
番茉莉 茄科 番茉莉屬 俗稱鴛鴦茉莉、雙色茉莉
長隔木 茜草科(Rubiaceae)長隔木屬 俗稱希茉莉
灰莉 馬錢科灰莉屬 俗稱 非洲茉莉
怎樣養好茉莉
八字方針:大水、大肥、高溫暴曬
光照要求:花諺常說"曬不死的茉莉",茉莉是喜光的長日照植物,光照越強,茉莉的根系越發達,植株生長越健壯,抗性越強。如光照不足或蔭蔽,茉莉葉片變大而薄,葉色淡綠,生長發育不良。
水分要求:生長旺季,要充分澆水,空氣相對溼度在75%~85%。在旱季嚴重缺水的情況下,花開不出,花形小。但土壤水分過多,也會導致根系發育不良,發生爛根和悶死現象。
溫度要求:生長適溫為25~35℃。氣溫0℃時,輕則葉片和枝梢細嫩部分枯萎,重則枝條大部分枯萎死亡。在10℃以下生長極緩慢,甚至停止生長。19℃左右可以萌芽。在25℃以下生長緩慢,25℃以上才孕育花蕾。30~40℃時花蕾形成發育較好,而32~37℃是花蕾成熟開放的最適溫度。超過37℃花雖能開放,但常發生悶黃現象,香氣差。
土壤要求: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6~6.5最適宜。
茉莉花香 人間第一香
茉莉,枝柔、葉碧、苞潤、花素、色白、香雅、品高、神清、氣正。古人有詩云:「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
茉莉的利用及文化歷史極為悠久,迄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茉莉花主要用於研製香水和窨(xun,音同燻)制花茶,窨茶投入正式生產有1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福州就是茉莉的主要栽培地和茉莉花茶的主產區。
茉莉是來自南海異邦的花卉,雖沒有牡丹的萬千儀態,桃花的風情萬種,卻是小家碧玉般清麗可人,中國人最熟悉的旋律《茉莉花》傳遞的是「清婉柔淑,風味殊勝」的東方人含蓄的美,最是符合中國人的俗世審美。
茉莉花不開不香,開久了也不香,只有開放時,才香氣四溢,可是轉瞬即逝,茉莉花茶通過採花、伺花、幹茶、窨制、周而復始……將茉莉花香封存於茶中,長長久久地保留下來。
一朵花,到一杯茶,需要經歷多少?摘花,在最炎熱的午後,制茶,則在最睏倦的深夜。四月的春茶,八月的伏花,歷半年至初秋,才泡好一壺鮮活芬鬱的茉莉花茶,抿一口,茶甘生津,花香繚繞。以花換茶,脫胎換骨,不變的,是茉莉始終清幽芬鬱的香氣。
但聞其香,何必見其花呢?香氣,是茉莉花魂,花不在,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