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部委工作會釋放多重惠企...

2021-01-09 經濟參考網

  近期,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科技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個部委密集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部署2021年工作重點。

  部委工作會傳遞出明確政策信號,「十四五」開局建設圖已然徐徐展開,同時,也派發出新一年惠企利民的多個政策大禮包。

  擴內需位列多個部委工作要位

  在多個部委的工作會議中,擴內需都列入2021年工作要位。包括著力挖掘新興消費潛力,圍繞「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啟動一批重大工程建設等都將成為重要發力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完善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方面透露:著力挖掘新興消費潛力,制定出臺《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推動養老、託育、家政等服務標準化、品牌化;建設輻射帶動能力強、資源整合有優勢的區域消費中心,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圍繞「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快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實施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加快推進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水調水等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商務部

  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打通內循環堵點,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搭建消費升級平臺,優化流通網絡布局,培育壯大流通主體。

  財政部

  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和引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優化投資結構,積極拓展投資空間。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促進擴大居民消費。落實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文化和旅遊部

  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

  住建部

  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建設完整居住社區。

  市場監管總局

  在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升級上發力見效。

  解決「卡脖子」問題 創新驅動成關鍵詞

  從加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到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從大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到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高地……「創新驅動發展」成為不少部委工作會議的關鍵詞。

  國家發展改革委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精準施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構建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科技部

  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發布「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高新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建設區域創新高地。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

  工業和信息化部

  推動基礎和關鍵領域創新突破。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對產業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大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精準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創新產品應用生態。

  財政部

  堅持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國資委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優化研發支出結構,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性、標誌性重大成果。

  確保不「掉鏈子」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確保不「掉鏈子」,多個部委作出部署。

  工業和信息化部

  著力穩定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聚焦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命脈的重點產業領域,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全面系統梳理我國製造業發展狀況,開展製造業強鏈補鏈行動,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國資委

  加快補齊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基礎技術等短板弱項,著力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培育更多「鏈主」企業,把產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

  財政部

  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農業農村部

  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市場監管總局

  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支持科技創新上發力見效。

  「降碳」列入今年多部委新任務清單

  按照「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到203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各部委加快謀劃碳達峰時間表和路線圖,「降碳」將成為產業轉型和能源結構調整主題。

  生態環境部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啟動,標誌著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

  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部署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持續推進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

  國家能源局

  進一步明確了2021年能源發展路線圖:力爭開工建設川氣東送二線、西三線中段等一批重大項目,積極推進東北、華北、西南、西北等「百億方」級儲氣庫群建設。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積極推廣生物質、地熱、核能等供暖新模式,確保2021年實現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70%的目標。

  財政部

  堅持資金投入同汙染防治攻堅任務相匹配,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強汙染防治,推進重點生態保護修復,積極支持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

  防範和化解風險成重點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市場化法治化手段處置企業債務違約、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在推進各項改革工作的同時,防範化解風險也是多個部委2021年工作清單上的重點項目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

  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指出,「完善風險防範處置長效機制,壓實金融機構和股東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和最後貸款人責任」、「加強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金融活動的審慎監管」以及「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

  前瞻性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運用改革思路和市場化法治化手段處置企業債務違約問題。

  財政部

  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確保財政經濟穩健運行、可持續。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國資委

  堅持穩健財務策略,確保不發生債券違約,嚴禁逃廢債。嚴禁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的投資行為,嚴把高風險領域項目投資,嚴防PPP、墊資建設等業務風險。

  國家外匯管理局

  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加強外匯形勢監測評估,密切關注疫情等外部衝擊影響。

  派發惠企政策「大禮包」

  從減稅降費、降低物流等成本,到信貸政策精準滴灌,再到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反壟斷……2021年,企業將收穫降成本續釋紅利、營商環境再優化等多重禮包。

  財政部

  持續推進減稅降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交通運輸部

  進一步推動貨運物流降本增效。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快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系統建設。有序推進江海運輸發展。加快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快遞進村」工程。

  中國人民銀行

  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工業和信息化部

  加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圍繞「政策、環境、服務」三個領域,聚焦「融資、權益保護」重點工作,實現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提升目標等。

  市場監管總局

  要堅決落實黨中央關於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重大決策,切實提高反壟斷工作能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

  一系列民生紅利加速釋放

  2021年,一系列民生紅利仍將加速釋放,這在不少部委工作會中都有體現。

  從農產品保供穩價,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從就業到增收,從發展民生科技到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一樁樁、一件件,更為明細的民生清單正在展開。

  農業農村部

  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

  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更好發揮雙創對就業的支撐作用,支持發展靈活就業。做好糧油肉蛋菜等農產品保供穩價。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將研究制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方案;針對「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研究提出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還要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以大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人社部

  著力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工資收入分配結構,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財政部

  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支持發展文化事業產業。

  科技部

  大力發展農業和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民生福祉。

  交通運輸部

  著力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建設300個「司機之家」。

  住建部

  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強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重點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市場監管總局

  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認真做好進口食品冷鏈「物防」,強化疫苗質量安全監管。

相關焦點

  • 韓正:堅定不移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原標題:韓正:堅定不移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 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中共中央政治 局 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3日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座談會。
  • 減稅降費絕不能打折扣更不能虛晃一槍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稅降費工作。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著力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但是,一些地方在執行政策過程中仍存在不落實、虛落實的情況。
  • 住建工作會議再提房住不炒!租賃住房成調控重點
    來源: 北京商報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提出了2021年房地產8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在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除了重申「房住不炒」外,「租房市場」也著墨頗多。可以預見的是,租房市場整治將成為2021年調控的重點。此外,會議也提出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並且首次透露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框架內容。
  • 丹鳳縣稅務局減稅降費助力營商環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彭朝輝)今年以來,丹鳳縣稅務局按照「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質,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打造「應知盡知一戶不漏、應享快享一刻不緩、應減盡減一分不少」的「三應」減稅降費品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
  • 再提房住不炒 大城市、租賃住房將成調控靶心
    ,提出了2021年房地產8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大力發展租賃住房。未來住房租賃發展將在增加租賃房源供給、租賃權益的保障及擴大、規範及支持租賃企業的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屆時租金更平穩,租住真正成為一種長期居住選擇。」他說。我國租房人數已經超過2億人,年輕化是新生代租客標誌性的特徵之一。根據9月發布的《2020中國青年租住生活藍皮書》,在城市租住人群中,30歲以下佔比超過55%,其中26-30歲(1990-1994年)的租客佔比達到31.48%。
  • 事關菜籃子、教育、住房……2021「民生清單」快查收
    近期,中央部委密集召開工作會,總結上一年度工作,規劃部署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新舉措,其中的不少「民生清單」值得關注。南方省份要想方設法鞏固雙季稻面積,增加冬油菜種植;東北和黃淮海地區爭取增加玉米面積,大豆、棉花等大宗農產品該擴大產量的要抓緊落實。農業農村部表示,要穩定生豬生產恢復勢頭。2021年還要繼續穩定養殖用地、環評審批制、抵押貸款等主要扶持政策,給養殖主體吃下定心丸。同時,努力穩家禽、增牛羊、興奶業,推進漁業提質增效,穩定蔬菜、水果等生產,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
  • 社論: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關鍵在規範租賃供給
    指出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對此提出了2021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眾所周知,大城市住房問題的根源是房價過高。
  • 北大光華報告:推進租賃住房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改革舉措
    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 四部門發通知要求減稅降費、猛降成本 企業將獲哪些福利?
    減稅降費、猛降成本……企業將獲哪些福利?乾貨來了!今天(28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從多方面猛力降成本,進一步助推經濟回暖。政策出臺後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物流等行業將迎來直接利好,製造業、小微企業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 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明確2021年整頓租賃市場秩序
    本報記者 杜雨萌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本次會議在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基礎上,提出2021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指出,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
  • 前三季度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 製造業減負明顯
    製造業減負明顯前3個季度出口成交額達到3.5億美元,同比增長38%——面對國際市場風雲變幻,山東豪邁科技公司立足主業,堅持依靠自主創新實現逆勢上揚,而減稅降費力度的不斷加大,更給了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充足動力。目前,豪邁科技公司旗下又一處工業園區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公司規模持續擴大。
  •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
    (經濟觀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篇幅談及房子相關問題,並且首次明確提及「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 市相| 租賃住房補短板集結號吹響 房企租賃業務或將迎價值重估
    租賃市場將迎「強管控」12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出「十四五」期間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的5條舉措。相比之下,「整頓秩序」成為上海的關鍵詞之一,同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進一步就整頓規範上海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進行了部署,會議原則上同意《關於進一步整頓規範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實施意見》。同樣是在12月29日,深圳也對租房市場釋放利好信號。
  • 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15%……今年《政府...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對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進行回顧,對下一階段工作任務作出部署。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亮點多多,而且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哦。
  • 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讓居民有錢花有房住
    同時,住房市場的供給約束了人口的集聚,限制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在談及租賃住房建設影響居民購買力時,張宇提到,居民自由支配收入,即個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應納所得稅、社會保障性消費以及日常生活必須消費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後所剩餘的收入部分,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的經濟工作中,更為恰當的「需求側管理」居民購買力衡量口徑。
  • 山東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記者獲悉,「十三五」時期,山東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將達約5800億元。「十三五」期間,山東做出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確保減稅降費落地生根、企業輕裝上陣。稅費負擔明顯降低。「十三五」期間,年均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千億元左右,特別是近兩年力度遞增,去年山東省新增減稅降費1641億元,拉動GDP增長約0.75個百分點,今年又新增減負規模預計達1850億元。市場信心明顯提升。
  • 2021年住房租賃市場建設會有大手筆 規範發展需要多措並舉精準施策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全面加速,城市租住需求進一步釋放,激發租房市場潛力。但是,在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所存在的一些痛點也急需解決。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鮮明地提出「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多重信號:明年A股哪些板塊投資可期?
    袁東陽進一步指出,投資方面,會議提及核心技術科技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國企改革、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等概念,接下來國家一定會在上述領域加大政策和投資支持力度,並且更依賴於資本市場所提供的融資和風險分擔渠道。因此,與這些領域相關的版塊,將大概率會成為投資熱點。
  • 海南省上半年新增減稅降費106.6億元
    海南省上半年新增減稅降費106.6億元 2020-08-11 21:06:11 106.6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69.8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36.8億元。
  • 六穩六保|1至7月河北邢臺為企業減稅降費27.8億元
    落實各項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1至7月邢臺為企業減稅降費27.8億元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謝曉英)「今年,公司增值稅預計減稅265.7萬元據了解,今年以來,清河縣稅務局不折不扣地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1至7月,該縣共計減稅降費8721.6萬元。該縣稅務局還為河北宇騰羊絨製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協調辦理納稅信用貸款2.24億元,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