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巖蕙 李炳
社會保障就像陽光,細緻入微地灑進百姓的柴米油鹽,體現在百姓的衣食住行。「十三五」時期,臨澤縣始終秉承愛民、利民、惠民理念,不斷加大社會保障工作力度,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不斷推進社會保障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居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十三五」期間,臨澤縣積極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進樓入戶,多措並舉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新模式,健全完善為老服務體系,推動全縣養老服務事業實現健康發展。
「為什麼產生動脈硬化了?大家都知道,我們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血壓、血脂、血糖,這些一定要控制好......」
近日,臨澤縣沙河鎮頤和社區在「愛心驛站」開展老年人健康知識宣講,醫生結合老年人的生活身體實際,從日常飲食、合理運動、心態調整等方面,通俗易懂地講解了如何預防疾病等知識,提醒老年人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注意保養,發現問題要及時治療。
「社區組織的這些活動,符合我們中老年人的心態。以前沒有人組織,我們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活動,現在我們有了固定的活動場所,各種娛樂活動都有,還請醫生給我們開展健康講座,免費測血糖,測血壓,各方面都很好。」公安局家屬樓居民李正章為社區服務點讚。
自「愛心驛站」成立以來,吸引了不少居民前往休閒娛樂,一間小小的房子,變成了社區老人們的「樂園」。
「今年,我們頤和社區新打造建設了市民驛站,使原有的居民群眾上社區找服務,變為社區各項服務事項延伸到了居民身邊,極大的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頤和社區黨委書記何慧介紹說。
五年來,臨澤縣積極推動社區管理和服務力量下沉,按照行業相近、區域相鄰、興趣相通的原則,指導組織專業協會、居民志願服務隊、文體娛樂隊等黨小組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義診、法律諮詢、文化藝術、愛心募捐等服務,滿足了社區群眾多層次、全天候需求。
「十三五」時期,臨澤縣殘疾人殘疾人事業也在穩步推進。康復訓練室裡,孩子們跟著老師做著康復訓練課程,小朋友的笑臉映襯著我縣殘疾人事業的「多點開花」。五年來,臨澤縣不斷強化殘疾人事業保障機制,堅持用政策為殘疾人辦實事,用項目為殘疾人做好事,用智慧為殘疾人解難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提升殘疾人幸福感,殘疾人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今年11歲的鄭潔,9歲時因患病毒性腦炎,導致中樞神經性癱瘓,生活無法自理。2019年4月,鄭潔開始在臨澤縣殘疾人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在近兩年的治療下,鄭潔智力基本恢復正常,能進行正常溝通表達,生活質量有了大幅提高。
「這裡的康復效果不比大醫院的差,課程安排比較合理,康復過程也相當人性化,鄭潔的病情恢復得相當快,剛來治療的時候整個四肢都是痙攣狀態,現在在人的輔助下,已經能簡單行走幾步,對未來的康復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有望到學校上學。」鄭潔母親張麗娟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五年來,臨澤縣充分挖掘縣殘疾人康復中心專業康復資源,在全市開設了首個殘疾人心理諮詢室、治療室、多感官訓練室,配套各類訓練設備50餘件(套),實現了殘疾人康復工作各領域同步協調發展。
「『十三五』期間,建成殘疾人託養中心,先後有80多名殘疾人得到託養照護,全省首家建成的縣級殘疾人康復中心為150多名殘疾兒童實施免費康復訓練。多方爭取支持,發放價值3260餘萬元的輪椅、助聽器、盲杖、護理床等輔助器具及衣物。建成殘疾人就業基地4個,新增殘疾人就業157人。」臨澤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賈宏偉說。
在縣殘疾人康復中心的輻射、示範、帶動下,全縣各鎮衛生院殘疾人康復服務站覆蓋率達100%,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服務點覆蓋率達95%以上,構建了完善的殘疾人託養服務體系,滿足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的特殊服務需求,融入社會資本建成的集生活照料、康復養護、技能培訓、文體娛樂、休閒農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縣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正常運行,同時,我縣爭取被列為全國100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創建試點縣之一,殘疾預防能力明顯提升。
風勁揚帆再起航。展望「十四五」,臨澤縣將一如既往著眼群眾需求,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用心用情用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創新,讓社會保障更有溫度,群眾生活更有質感,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