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將於3月8日至6月15日在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B3層展出。如果你之前不了解莫奈卻又想去看展的話,沒關係,看完下面這篇文章,十幅畫讓你了解莫奈的作品。
莫奈這一生只畫過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CamilleDoncieux,以下簡稱卡米爾,那段艱難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厭其煩的畫著卡米爾,後來卡米爾不幸盛年病逝,莫奈就此擱筆轉而痴迷沒有人物的大自然,雖然莫奈畫作也曾出現過後妻艾麗絲和女兒們的身影,但人物的臉部十分模糊,似乎給人感覺,那飄動的仍然是卡米爾的身影,莫奈晚年一直不厭其煩地畫著睡蓮,靜謐虛幻而悽美,其實這何嘗不是卡米爾的化身呢。一個女人的驕傲不在於擁有多少愛慕者,而在於是否有一個男人終其一生為她弱水三千卻有隻取她一瓢,卡米爾無疑是令人豔羨的。
那麼,卡米爾究竟有多大的能耐能讓莫奈如此著迷呢?莫奈如此思念卻為何要再續弦呢?
一、不被看好的愛情
作品:《草地上的午餐》
1865那年,莫奈25歲,卡米爾18歲,因為《草地上的午餐》巨幅畫作,他們在塞納河邊相遇了,那時卡米爾是他的模特,畫中與其說有多位女子,不如說就卡米爾一人,數位女子五官身材並無多大區分度。畫中的卡米爾是如此的溫婉嫻靜,難怪莫奈會如此的著迷。儘管莫奈也不過是雜貨商出身,身份不見得有多高貴,然而他的家人並不接受這位模特兒,他的父親為了表示反抗,一度切斷了莫奈的經濟來源。現實的艱難並不沒有夭折他們的愛情,反而日後證明卡米爾是愈發的旺夫女。
《綠衣女人》
事實上,《草地上的午餐》從來就沒完成過,然而也正因這幅巨作遲遲未完成,為了趕上年度官方沙龍展(這個平臺很牛逼,在當時沒有大眾媒體的情況下,要想出名就只能靠它了),莫奈竟然短短四天完成這幅《綠衣女子》,並且還意外的受到好評,其實仔細看畫作,你也可以發現與眾不同。相比過去以貴族男女為主角的畫作,莫奈的這幅實在是很突破,首先卡米爾不是貴族,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子,站在一個角落裡,穿著一件平常的衣服,隨意擺著一個動作,在當時實在是很突破當然也很革新。
二、先上車後補票了
作品:《搖籃裡的傑·莫奈》
現實總愛跟人開玩笑,《綠衣女子》的無心插柳卻成蔭了,而莫奈大受鼓舞、費盡心力創作的大型油畫《花園裡的女子》卻沒有被官方沙龍接納,經濟窘迫事業挫折的雙重夾擊,莫奈的心情可想而知,不過我們善解人意的卡米爾卻並沒有因此而離棄莫奈,相反在這些艱難的日子,總是默默地在身旁支持他,充當他的模特。甚至還在莫奈連最起碼的名分都沒法給她的情況下,為他生孩子。1867年,莫奈大兒子出生了。
三、有情人喜結良緣
作品:《特魯維爾沙灘上的卡米爾》
事實上,只要感情深,鐵杵都能磨成針。他們的愛情終於感動了莫奈的家人,1870那年,莫奈30歲,卡米爾23歲,孩子3歲,他們終於結婚了。並且在特魯維爾海濱城市度過了甜蜜的蜜月。說到這個小鎮,這可是法國著名女作家杜拉斯筆下曾經多次描寫過的那個小城,她曾說「待我一離開特魯維爾之後,我就有陽光亡失之感……」小意猜想,蜜月期的卡米爾該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暫時逃離了歲月的繁雜瑣碎,而在這短暫的時光,莫奈也不厭其煩地畫著卡米爾。
作品:《散步:撐陽傘的女子》
婚後,他們搬到了巴黎近郊一個叫阿爾讓特伊(Argenteuil)的地方,那個時候莫奈的事業還是處於不被認可的狀態,生活充滿困頓,特別是有了孩子後,柴米油鹽成了不可迴避的現實。不過那些艱難的日子並不妨礙卡米爾滿心歡喜,真愛、陽光、草地、花香,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美好就都是免費的,不是嗎?人生之花如此芬芳,又有誰會會想到幾年後,她的生命會是這般悽涼的凋零呢?
四、第二個孩子誕生
作品:《捧紫羅蘭的卡米爾》
1877那年,卡米爾第二次懷孕,那年她30歲,懷孕期間,身體愈發不好,特別是生下孩子後,家裡開銷越來越大,更加不幸的是這一年莫奈的資助人徹底破產了,而且還拋家棄子,至此消失了蹤影。在這種艱難情況下,莫奈反而主動擔起了贊助商妻子愛麗絲及6個孩子的庇護人,生活困窘可想而知。
莫奈迫於生計不得不輾轉到巴黎工作,他曾在給作家左拉的信中說,家中無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錢。卡米爾本來身體就羸弱,加上長年的勞累,又沒有錢得到良好的治療,健康每況愈下,只能臥病在床。這幅畫作是莫奈在阿爾讓特伊為數不多的日子裡,為妻子卡米爾畫的。
五、一代芳華玉殞了
作品:《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
《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據說是莫奈用十年時間完成的,他十分珍愛這幅作品,一直收藏在身邊。從這幅畫,可以隱約捕捉到卡米爾的生活氣息。
畫中,帶著紅圍巾的卡米爾,從門外匆匆經過,怕是趕著操持永遠也忙不完的家務吧,而門內專注作畫的莫奈讓她忍不住駐足瞥一眼,分明是憐愛的眼神,然而歲月的艱難也銘刻上些許疲憊。也許此時的莫奈也剛好抬起頭,彼此目光交匯,他被這一瞥深深牽引,然而或許是遲遲沒有找到讓這種瞬間定格的方式,畫作就這樣一直擱著。
這幅畫作最終完成於1978年,彼時卡米爾身患重病,生命岌岌可危。是的,是雪景映襯下的那一抹紅,這樣的色彩基調大概是莫奈多麼希望此時的卡米爾能像熊熊烈火持續燃燒下去的吧。
作品:《臨終的卡米爾》
然而,上天並沒有眷顧為愛而生因愛所累的卡米爾,生命之火日漸微弱了。守護病中妻子的莫奈,極力想挽住妻子的容顏,於是忍著極大的悲傷為她畫了《臨終的卡米爾》。他後來回憶說,在卡米爾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對那已無表情的年輕面孔仔細端詳,觀察搜索死亡在她面孔上引起褪色的跡象,看到的是藍色、黃色和灰色的細微變化。於是,萌生出一個念頭,要為這即將離開我的愛人畫最後一幅畫。
1879年的9月5日,卡米爾終因盆腔癌不治身亡,時年僅32歲。這位一生無怨無悔支持莫奈的女子,生前不曾擁有一件首飾。入殮時,莫奈將一枚剛剛從典當行中贖回的獎章掛在她的脖頸上,作為最終的安慰。
六、睡蓮中的卡米爾
作品:《花園裡的愛麗絲·奧修德》
卡米爾病逝後,贊助商的妻子愛麗絲主動擔起照顧莫奈和他兩個孩子的責任,1883年,那年莫奈43歲,他們搬到塞納河邊一個叫做吉維尼的小鎮上,至此再也沒有搬離過,從此莫奈的畫作鮮有人物出現,有的是漫無邊際的大自然,雖然莫奈和艾麗絲生活的時間,比卡米爾還長,不過莫奈並不愛畫她,目前能找到的也只有這幅《花園裡的愛麗絲》了,這樣熟悉的身軀又讓人忍不住想起卡米爾。直到年過花甲,也就是1892年,莫奈52歲那年,才與愛麗絲結婚。如果說早期,莫奈與卡米爾的結合是出於愛情,那後期與愛麗絲的結合更多是出於責任,還有一種婚姻是最經濟的生活方式考慮在裡頭,畢竟那個時候莫奈也還沒有出名,經濟並不寬裕。
作品:《睡蓮》
1890年,莫奈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創作,1911年愛麗絲去世,緊接著3年後大兒子年紀輕輕不過37歲不幸去世,莫奈視力急劇下降。諷刺的是,莫內到此時才算是成功畫家,作品開始受到國家收藏,並有錢建了大型畫室。他開始畫大型的睡蓮壁畫。莫奈這一畫就是近30年,畫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為止,此時莫奈享年86年。
或許暗香浮動的睡蓮,就是莫奈無數次在夢中出現的卡米爾,卡米爾並沒有離開,一直活在莫奈的心裡,永遠都在。
————————————————————————————
Tips:
1. 喜歡我們欄目內容,
請右上角點擊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2. 掌握高考第一手資訊、喜歡「杭州吳越畫社」
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關注「吳越畫室」。
我們將為您送上更多高考資訊,
推薦更多書畫大師。
我們吳越畫社教學理念:
只為培養真正會畫畫、會觀察的學生。
關注我們的網站:http://www.wuyueart.com/
我們的新浪微博:@吳越畫室
我們的微信號:art0571
楊校長新浪微博:@吳越藝術-楊超凡
楊校長微信號:wuyuea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吳越畫社教學團隊
全國知名美術培訓學校——杭州吳越畫社美術培訓
杭州畫室杭州美術培訓杭州美術培訓班杭州吳越畫社美術培訓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