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硫河本該無憂無慮地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可是,一場災難突然降臨,因嚴重燙傷疤痕攣縮,導致右腳畸形,功能喪失,不能行動。
1962年麥收季節,小硫河跟隨母親下地割麥子時,母親將暖水瓶放在麥田溝坎旁,無意中碰倒了暖水瓶,滾燙的開水不偏不斜地澆灌在小硫河的右腳上。硫河母親放下鐮刀,抱起孩子瘋跑著趕到村衛生室,村醫簡單處理後急送當地公社衛生院救治。
6月28日上午,憔悴不堪的母親吃力地抱著小硫河坐在劉學寬醫生面前,她斷斷續續地哭述著孩子燙傷的前後經過,小硫河不時地伸手抹去母親腮下的淚珠兒,一雙黑亮的眸子緊緊地盯著劉學寬醫生。
劉醫生初步仔細檢查發現,小硫河右腳腳背和腳彎疤痕攣縮畸形,已失去功能,不能行走,遂即收入院,小硫河在母親的陪伴下住進了外科病房。
住院後對小硫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檢查,經全科醫生病歷討論,一致認為,必須儘快為小硫河施行腳部燙傷疤痕攣縮切除植皮矯形術。
劉學寬醫生切除了小硫河腳部攣縮的疤痕組織,經矯形,伸平右腳至功能位置。多次換藥後,創面形成了新鮮的肉芽組織,只待擇期再行植皮手術。
劉學寬醫生清楚地記著臨床教科書中關於皮膚移植的記載:
1、迄今能夠永久存活的只是自體植皮;
2、異體植皮由於排斥反應,皮片約經2-3周後即發生溶解脫落。臨床上用來暫時覆蓋創面,可先移植新鮮的屍體皮或親友獻皮,也可用低溫保存的皮片,對早日消滅創面、防止感染、敗血症、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有一定的作用,以後再二期移自體皮;
3、臨床上也有採用異體皮間隔移植或異體皮片開洞嵌以小塊自體皮混合移植,以便自體表皮能在臨近異體皮下潛行生長,異體皮雖遭排斥自溶,但生長良好的自體皮可使創面較快癒合。
劉學寬醫生反覆琢磨異體點狀植皮的預期效果,這種方法對病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異體點狀植皮雖然不能長久存活,但是也可起到保護新鮮肉芽組織,促進自體組織的生長,縮小創面的作用。他決定在小硫河自體皮膚移植前,先把自己的皮膚移植到小硫河腳上,他的設想得到了科內有關人員的認可,異體點狀植皮手術擇期進行。
此後,劉學寬醫生把異體點狀植皮的目的、方法和效果等情況逐一向病人的母親及其親屬做了詳細的說明和解釋,此種方法對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無任何創傷和痛苦。經硫河母親及親屬同意後,他便開始了下一步的工作。
7月下旬的一天上午,九歲的小硫河被送到了手術室,劉學寬醫生坐在手術臺上,開始為自己行取皮手術。
他消毒好右側大腿內側的皮膚後,鋪上消毒手術巾,在注射局部麻藥時,小硫河笑眯眯地問,叔叔,疼不疼?他微笑著說,打上局部麻藥一點也不痛。
小硫河好奇地看著他一步一步地進行取皮手術操作。
他左手拿直針挑起皮膚,右手拿著手術刀,依次片下6塊0.5×0.3公分卵圓形皮膚放到無菌生理鹽水盤內,取皮結束後,快速用凡士林無菌紗布和繃帶加壓包紮好傷口,隨即跳下手術臺。手術室護士唐鳳英把小硫河抱到手術臺上。
劉學寬醫生立即常規消毒小硫河的右側病腳,鋪消毒巾、手術單,把取下的6塊皮膚一一放到小硫河新鮮的肉芽創面上。在保持小硫河右腳功能位置的前提下,用凡士林無菌紗布和較厚的敷料進行加壓包紮,手術順利完成。
異體點狀植皮後,劉學寬醫生囑病人抬高患肢,並按照植皮常規天數換藥發現,小硫河腳背面新鮮肉芽組織的創面無感染,所植皮膚已經部分液化,以後再換藥發現,所植皮膚已經完全液化吸收。
實踐證明,異體點狀植皮雖然不能永久成活,但是,確實起到了保護新鮮肉芽組織,促進自體皮膚生長,縮小創面癒合,最後達到了皮膚全愈的目的。
雖然孩子的腳部恢復了基本功能,但外形並不滿意,有待進一步植皮整形。劉學寬醫生又手把手地教會了小硫河母親康復功能鍛鍊的一些方法,後來,由於分科等原因,劉學寬醫生與小硫河失去了隨診機會。
幾十年來,每當傳主看到自己大腿內側隱約的疤痕或隨手翻閱小硫河手術前後的照片時,笑眯眯的小硫河就來到了他的眼前。
今天,傳主在室內來回踱步,他自言自語道,小劉河,你現在在哪裡呢?你也得六十多了吧,假使現在能看到你正常走路該有多好啊。
劉學寬簡介
劉學寬,男,1932年5月25日出生,從醫60年。曾任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濟寧醫學院神經外科教研室首屆主任、教授、神經病學教研室主任。被國內多家專業醫學雜誌聘為編委、理事。科研成果獲山東省1992年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濟寧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學術論文獲山東省1989年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在《中華外科雜誌》、《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雜誌》、《中華小兒外科雜誌》、《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等國家級雜誌和省級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
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11項,並獲省、市科研項目成果一、二、三等獎。在國家級出版社主編出版了《三叉神經痛》等書10餘部。
獲1985年山東省教育廳教學工作三十餘年榮譽證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76年-1978年,任中國赴坦尚尼亞共和國醫療專家組副組長,在坦尚尼亞工作期間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我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並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