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窯無大器
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
——————
▍汝瓷:雨過天青雲破處
汝瓷,全稱為「汝色」瓷器。
汝色,在唐代非常開放的時期,也隱晦地稱為秘色瓷。
汝:女「想」入之產生的「水」色。(前漢•地理志)陽,女隂,與汝同。又爾女亦作爾汝。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為。一語道破,人人想為之。(書·益稷)
汝瓷是宋代汝窯燒制的青瓷統稱,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其窯址在汝州境內(今河南汝州、寶豐一帶)。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
現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Art)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汝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諸品。汝窯的青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有「雨過天青雲破處」之譽。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釐米之間,超過20釐米的已屬極其個別,超過30釐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
南宋以降,更因汝窯釉色獨特而傳世作品稀少,後世對於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之美譽。
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處各凸起弦紋兩道,腹中部凸起弦紋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裡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
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
宋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承盤圓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足。裡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外底滿釉,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乾隆皇帝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玉作匠師以楷書鐫刻於器物外底。詩曰:「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誇切事談」。後署「乾隆戊戌夏御題」。
此器造型規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溫潤。它應與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
宋汝窯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盤口微撇,圈足外撇。盤身滿釉,開細碎紋片。底有5個支燒釘痕,並刻有「壽成殿皇后閣」六字。
此器製作工細,釉質純淨,開冰裂紋片,是宋代汝窯瓷器中的上品。其題字表明此器為當時供奉宮廷的器物。
北宋汝窯青瓷盤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4.4釐米,深2.8釐米,口徑21.4釐米,足徑15.5-15.7釐米。底部鐫刻的御製詩中,乾隆皇帝以「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來形容宋瓷獨特的質感,讚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6.1釐米,深3.8釐米,口縱15.8釐米,口橫23.1釐米,底縱13釐米,底橫19.5釐米。
傳世唯一無開片紋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碗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10.1-10.5 釐米,深7.6釐米,口徑15.9-16.2釐米,足徑8.1釐米。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型不僅是宋朝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北宋汝窯青瓷奉華碟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1.9-2.1釐米,深1.6釐米,口徑12.8釐米,足徑10.1釐米。底刻「奉華」兩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證南宋劉貴妃善畫,號奉華,又擁有大小兩枚奉華印,從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傳經過。
北宋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1987年,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天藍釉成品率極低,傳世極少。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4件;而在汝官窯遺址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天藍釉作品,獨此一件。
在5件天藍釉作品中,這件鵝頸瓶,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日本私人藏品)
徑寬 13.5 公分,精緻小巧,為古時文人洗筆之用。原為艾弗瑞•克拉克伉儷舊藏,後轉日本私人收藏。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以2,680 萬美元(合2億790 萬港元)成交,刷新宋代陶瓷世界拍賣紀錄。
宋汝窯天青釉碗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曰:「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後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並鈐「古香」、「太樸」二印。
這件汝窯碗造型規整,胎質細膩,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目前所見傳世宋代汝窯碗僅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北宋汝窯青瓷洗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3.5釐米,深2.5釐米,口徑12.9釐米,足徑9釐米。乾隆皇帝在御製詩中,以「趙宋青窯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油」來說明汝窯的生產背景,具體地表達皇帝對汝窯的認識。
宋汝窯天青釉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盤撇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外撇。通體內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因採用「裹足支燒」,因此外底留有3個細小支釘痕。
這件汝窯青瓷盤釉質瑩潤,其質感似絲綢般柔美。
北宋汝窯青瓷橢圓洗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2.7釐米,深2.1釐米,口縱9.8釐米,口橫14.2釐米,底徑4.2釐米。
汝窯作品中,極少出現模印圖案的裝飾技法。和此品一樣者,分別典藏於英國倫敦大衛德基金會和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文字來源:百度,百度百科
❤想買最美的世界名畫和室內裝飾畫?想要詩意或靈魂的房間?找我們美樹畫行就好了。
【往期回顧】
199期:
[電影海報]宅女始祖的故事
[攝影作品]你的沉默明亮如燈
[色達]他們終日只是修行
[古建築]如鳥斯革,如翬斯飛
[文藝啊?]我又不是吉本芭娜娜
200期:
[皮娜]我舞蹈,因為我悲傷
[城市]柏林很窮,可是柏林很性感
[劈腿或出軌]湯姆多麼可憐啊
[大島茂]內斂而又誠摯的做派
[徐訏]那時不叫文藝,叫文學
TIP: 加好友後分別回複數字「199」和「200」即可閱讀以上文章
隻言片語
好看麼?我們改期再來《金繕》專題。
❤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可得「宋徽宗的現代極簡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