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 ▏宋瓷之冠:雨過天青雲破處

2021-02-11 美樹嘉文藝志

——————

汝窯無大器

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

——————

汝瓷:雨過天青雲破處

汝瓷,全稱為「汝色」瓷器。

汝色,在唐代非常開放的時期,也隱晦地稱為秘色瓷。

汝:女「想」入之產生的「水」色。(前漢•地理志)陽,女隂,與汝同。又爾女亦作爾汝。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為。一語道破,人人想為之。(書·益稷)

汝瓷是宋代汝窯燒制的青瓷統稱,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其窯址在汝州境內(今河南汝州、寶豐一帶)。汝窯創燒於北宋晚期,為宮廷御用瓷器。金滅北宋後,汝窯也隨之消亡。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由於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瓷已經非常稀有。

現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Art)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汝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諸品。汝窯的青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有「雨過天青雲破處」之譽。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釐米之間,超過20釐米的已屬極其個別,超過30釐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

南宋以降,更因汝窯釉色獨特而傳世作品稀少,後世對於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之美譽。

宋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處各凸起弦紋兩道,腹中部凸起弦紋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裡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

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

宋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承盤圓口,淺腹,平底,下承以三足。裡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外底滿釉,有5個細小支燒釘痕。乾隆皇帝曾為其題詩一首,由宮廷玉作匠師以楷書鐫刻於器物外底。詩曰:「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辭本契退藏理,宋詔胡誇切事談」。後署「乾隆戊戌夏御題」。

此器造型規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溫潤。它應與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

宋汝窯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盤口微撇,圈足外撇。盤身滿釉,開細碎紋片。底有5個支燒釘痕,並刻有「壽成殿皇后閣」六字。

此器製作工細,釉質純淨,開冰裂紋片,是宋代汝窯瓷器中的上品。其題字表明此器為當時供奉宮廷的器物。

北宋汝窯青瓷盤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4.4釐米,深2.8釐米,口徑21.4釐米,足徑15.5-15.7釐米。底部鐫刻的御製詩中,乾隆皇帝以「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來形容宋瓷獨特的質感,讚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6.1釐米,深3.8釐米,口縱15.8釐米,口橫23.1釐米,底縱13釐米,底橫19.5釐米。

傳世唯一無開片紋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碗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10.1-10.5 釐米,深7.6釐米,口徑15.9-16.2釐米,足徑8.1釐米。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器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造型不僅是宋朝的經典,它同時也深受高麗人士喜愛,成為高麗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北宋汝窯青瓷奉華碟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1.9-2.1釐米,深1.6釐米,口徑12.8釐米,足徑10.1釐米。底刻「奉華」兩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證南宋劉貴妃善畫,號奉華,又擁有大小兩枚奉華印,從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傳經過。

北宋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1987年,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天藍釉成品率極低,傳世極少。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4件;而在汝官窯遺址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天藍釉作品,獨此一件。

在5件天藍釉作品中,這件鵝頸瓶,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日本私人藏品)

徑寬 13.5 公分,精緻小巧,為古時文人洗筆之用。原為艾弗瑞•克拉克伉儷舊藏,後轉日本私人收藏。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以2,680 萬美元(合2億790 萬港元)成交,刷新宋代陶瓷世界拍賣紀錄。

宋汝窯天青釉碗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曰:「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後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並鈐「古香」、「太樸」二印。

這件汝窯碗造型規整,胎質細膩,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目前所見傳世宋代汝窯碗僅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北宋汝窯青瓷洗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3.5釐米,深2.5釐米,口徑12.9釐米,足徑9釐米。乾隆皇帝在御製詩中,以「趙宋青窯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油」來說明汝窯的生產背景,具體地表達皇帝對汝窯的認識。

宋汝窯天青釉盤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盤撇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外撇。通體內外施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因採用「裹足支燒」,因此外底留有3個細小支釘痕。

這件汝窯青瓷盤釉質瑩潤,其質感似絲綢般柔美。

北宋汝窯青瓷橢圓洗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高2.7釐米,深2.1釐米,口縱9.8釐米,口橫14.2釐米,底徑4.2釐米。

汝窯作品中,極少出現模印圖案的裝飾技法。和此品一樣者,分別典藏於英國倫敦大衛德基金會和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文字來源:百度,百度百科


❤想買最美的世界名畫和室內裝飾畫?想要詩意或靈魂的房間?找我們美樹畫行就好了。

【往期回顧】

199期:

[電影海報]宅女始祖的故事

[攝影作品]你的沉默明亮如燈

[色達]他們終日只是修行

[古建築]如鳥斯革,如翬斯飛

[文藝啊?]我又不是吉本芭娜娜

200期:

[皮娜]我舞蹈,因為我悲傷

[城市]柏林很窮,可是柏林很性感

[劈腿或出軌]湯姆多麼可憐啊

[大島茂]內斂而又誠摯的做派

[徐訏]那時不叫文藝,叫文學

TIP: 加好友後分別回複數字「199」和「200」即可閱讀以上文章

隻言片語


好看麼?我們改期再來《金繕》專題。

❤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可得「宋徽宗的現代極簡主義」

相關焦點

  • 汝瓷鑑賞
    汝瓷是宮廷的御用之物,始於唐,盛於宋,她簡約、自然、典雅的藝術魅力讓宋朝以來歷代皇帝都十分痴迷,尤其是明朝的宣德、成化、正德皇帝,以及清朝的雍正、乾隆皇帝等,與宋徽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把青瓷之美推向極致,青色釉方面巧奪天工般的鐵還原燒制技藝,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裡程碑,她工藝精湛,技藝超群,各地窯口,競相爭輝,至今將近1000年的歷史,她不但擁有了工匠的燒制技藝,並且融入了文人的思想修養,形成了宋瓷的美學精神,這種極簡的藝術支撐了其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地位。
  • 中國之冠——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因為汝瓷稀少,李苦禪先生曾說「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盡美也」;在民間,更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件)」的說法。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不重裝飾,以釉色取勝。該瓶造型秀麗,釉面光亮,器表配以若隱若現的刻花裝飾,是汝窯傳世品中唯一的一件,從而豐富了人們對汝窯的認識。
  • 真相:天青色不是汝瓷的專屬
    據說古人無法改變溼度,青花瓷中的最上等的天青色只有在煙雨天才能燒制而成。等一場雨畢竟是碰運氣的小概率事件,那歌詞中的等人怕是也很難等到,這首歌真是暗戳戳地藏了刀子。自然中,天青色自然是在煙雨之後,通常出現在暮春到初秋這段時間。在此期間,氣象變化快,雲來雲去,雨走雨停。
  • 天青色究竟是什麼色?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人們都說方文山寫的這首《青花瓷》歌詞裡,嵌滿了東方瓷之意蘊。可殊不知,這以「天青色」著稱的瓷器並非是青花瓷,而是汝瓷。【天青色之韻】水氣氤氳的青空,皎皎如水的白月,素有「汝窯為魁」之稱的汝窯瓷,其釉色大多以天青色、月白色為主。月之皎白尚可理解,可何為天之青色呢?
  • 宋瓷,真美!
    ,就是宋瓷。對精緻生活的執意追求,便成就了宋瓷經世之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宋瓷那種樸素無華而蘊含獨特的氣韻,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宋 汝瓷天青釉花口注碗汝窯一向被人們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中就有論述。有著「青瓷之首,汝窯為魁」之稱的汝窯藝壓群芳,脫穎而出,成為皇室專用貢品。
  • 東溝窯瓷器有的類似汝瓷嗎?
    值得一提的是, 大峪東溝窯址出土的碗、盤、盞等主要日常生活類器皿與汝窯器物差別較大, 同時, 又與北宋晚期民用瓷的器物群也有較大的差別。 因此, 筆者認為金人佔領中原之後, 宋室南遷, 社會經濟相繼得到發展, 各地競相仿燒汝瓷, 各具特色。
  • 宋瓷的審美意象
    宋瓷藝術以其端莊典雅, 清新質樸, 含蓄雋永的美學特徵著稱於世,與唐瓷的恢宏富麗, 恣縱豪放形成鮮明的對照。沉著靜斂,慎獨幽思的人格化魅力,較之元瓷的俗情又多出幾分文人雅士的矜持與高逸。論瓷者如是評論: 「宋瓷藝術的格調是高雅的。」
  • 【汝瓷芳華如故押窯】 | 瑪瑙入瓷不僅成就了汝瓷 還帶來如此神奇的養身功效!
    但自汝瓷之前,從未有過將寶石入釉,將瑪瑙入釉只是為了彰顯汝瓷不惜工本的身價嗎?其實,並非如此……汝窯的珍貴在於它的造型和釉色。汝窯瓷的光澤是非常含蓄、內斂的,如絲綢般柔和和玉石般溫潤,這符合中國人謙遜含蓄的傳統觀念。
  • 千年汝瓷與抖音創造者——汝瓷傳承人李廷懷其人其夢
    一日之計在於晨,李廷懷的汝瓷夢正是從他人生的清晨開始萌芽。無論歲月交給過他什麼,他都萃取其精髓,以養護自己的夢。在37度的體溫與1200度的汝瓷燒制溫度之間,李廷懷的汝瓷夢恆定如一。  年過半百的李廷懷從這時起,開始從仿古走向創新,企圖在汝瓷燒制傳統中,增進新的色彩與器物功能。他燒制的作品開始流向更廣闊的世界,屢屢獲獎,並被宋瓷愛好者與各國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 藝術|天青色是什麼顏色?
    素來覺得,天青色是極其出塵、淡雅的顏色,無需贅述,單就天青二字,脫俗於世間。一如以天青色著稱的汝瓷,高雅、澄淨,令人神往。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汝瓷的存在,一直是中國瓷器史上的神話。夢裡雨過天晴,天空飄滿了朵朵雲彩,忽然一陣清風吹過,他在雲隙之間看到一抹神秘的天青色。醒來之後,宋徽宗對那抹天青色念念不忘,便寫詩一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隨後下旨令工匠燒制出這種顏色。然而,太過美麗事物的背後,都存在著假象,如同這場天青色的夢。所謂雨過天青雲破處,不僅不是汝瓷的起源,最初也不是形容汝瓷的。
  • 追夢汝窯——汝瓷女傳人孟玉松的藝術人生
    宋靖康之變後,窯毀煙冷。汝官瓷斷代800餘年,歷代仿燒不斷而終未成功,窯匠們發出了「造天青釉難,難於上青天!」的慨嘆。「家有汝瓷一片,勝過家產萬貫。」孟玉松自小受到汝瓷文化的耳濡目染。她至今還記得母親講「一個汝瓷碗富三家」的故事。
  • 摔破的汝瓷杯,才懂得什麼叫品質!
    看到碎掉的瓷塊時,心是痛的,不過因為這個小契機,讓我明白什麼叫禍兮福相依。我買回來的菊瓣杯,杯色如「雨過天晴雲破處」,觸感也是「似玉非玉而勝玉」,但一直不知內部品質好壞。從碎瓷處可發現很明顯的香灰胎,且瓷質確實比其它家的汝瓷胎質細膩許多,難怪此杯聚香效果特好,讓茶湯無比柔和悠揚。能達到這般瓷質效果的,不僅需優良的泥土原料,若沒有精湛的工藝條件,不經1300以上高溫還原燒燒制,也很難達此種效果。
  • 2.943億港幣天價成交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為何這麼貴
    拍賣現場緊張時如同空氣凝固  10月3日上午10點20分,「俊雅清凝——樂從堂藏宋瓷精粹」專場舉槌開拍,15件宋瓷精品一一亮相,前4件宋瓷亦拍出了不俗的價格,汝窯天青釉洗第五位「出場」。到場觀眾驟然增加,不少人都是滿懷興奮地期待此件珍品能再創奇蹟。
  • 純正的宋瓷:如美味佳餚,越品越有味
    瓷,關乎生活,中國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國人的審美追求是一種意境的表達,而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發揮到極致的,就是宋瓷。對精緻生活的執意追求,便成就了宋瓷經世之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宋瓷那種樸素無華而蘊含獨特的氣韻,深深地吸引著世人。
  • 北宋汝瓷:千年淬鍊的驚鴻一瞥,夢裡鏡中的剎那芳華
    文/墨華不冷方文山的歌詞「天青色在等煙雨,而我在等你」,說的不是青花瓷,而是汝瓷,天青色是汝瓷最受歡迎的經典顏色。「天青色」一詞的誕生,據說源於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許多人認為,此詩句,出自藝術型皇帝宋徽宗趙佶。
  • ——天青色等煙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然而,你知道《青花瓷》背後的故事嗎?天青色等煙雨,不是真的等煙雨,它的原意等的是一種瓷器的顏色。
  • 拍賣前瞻 | 犬養毅為何那麼鍾愛羅振玉所出的「瓷碟」?
    有點矯情的宋徽宗某一天做了一個夢,醒來就嚷嚷著讓大臣燒造出一種「雨過天青雲破處」顏色和質感的瓷器。……畢竟沒有人進入過宋徽宗的夢境中,這種顏色和質感究竟是什麼?宋徽宗當時沒有形容出來具體的顏色,在翻閱了大量研究者文獻之後,故宮博物院的呂成龍先生的措詞最為清晰:「隨著燒成溫度的不同,顏色和深淺略有差別,但卻不偏離淡天青這個基本色調,淡天青色介於藍、綠二色之間,綠色是一種充滿靜謐感的溫和色彩,而藍色則是帶有神秘感的冷色,淡天青色既有藍色之冷,又具綠色之暖,是一種冷暖適中、優雅和諧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