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睡在天橋底下的農民工 都有自己的故事(圖)

2021-01-18 搜狐網



  「我們計程車司機就應該有孫師傅這種見義勇為的精神,1000元獎金雖然並不是很多,但代表著我們大家對他的敬意,我們全公司2600多名計程車司機,都要向孫師傅學習。」早報報導了好的哥孫師傅深夜追趕肇事逃逸車的事跡,昨天,交運溫馨的士公司給予他1000元現金獎勵。記者昨到醫院重症監護室探望被撞的重傷男子,他仍未脫離生命危險。知情者稱,他之前是一名農民工,因為患病喪失勞動能力,成了靠給人擦車窗行乞的流浪者,平時就住在事發現場旁邊兩米處的橋墩下。

  見義勇為獲千元獎

  昨天,早報報導了孫師傅深夜追趕肇事逃逸車輛的事跡後,交運溫馨的士公司立即啟動駕駛員優質服務獎勵基金,對這位見義勇為的好司機給予了1000元獎勵。據交運溫馨的士公司的呂經理介紹,公司自成立以來,就專門設立了駕駛員優質服務獎勵基金,以對計程車駕駛員隊伍中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到現在已經向幾十名駕駛員發放了數萬元獎金。交運溫馨的士公司在對孫師傅見義勇為的行為進行表彰獎勵後,還號召公司2600餘名計程車駕駛員向他學習。

  據了解,好的哥孫師傅是棗莊人,從1995年就來到青島工作,2012年2月份加入交運溫馨的士公司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孫師傅從業一年多來,從來沒有接到過一起他的投訴,倒是經常有乘客會打來表揚電話。」孫師傅的同事稱,他這個人比較低調,做了好事也不張揚,這次配合交警抓住肇事逃逸車輛,公司也是從報紙上才知道的。但他做這件事大家一點兒也不驚訝,因為他平時生活中就是個富有正義感的人。

  「做好事不後怕」

  「追蹤肇事司機這事,我一直沒敢跟家裡人說,就是害怕妻子孩子太過擔心,但早上妻子看了早報後,一眼就認出照片上用手擋著臉的人就是我。」計程車司機孫師傅稱,很多朋友同事都善意提醒他,小心被肇事司機報復,但孫師傅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好司機應該做的事情,做了好事就不應該害怕。

  孫師傅告訴記者,他們計程車司機每天開著車到處走,經常會遇到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計程車司機都能伸出援手。

  「去年2月份,我們公司也有一名同事王師傅,在九水東路追蹤撞人逃逸的麵包車,用了半個小時就把肇事逃逸司機抓到了。」孫師傅稱,自己做的這件小事,其他的哥遇到了也會做出同樣選擇。

  被撞農民工家在聊城

  「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裡,知道的話就點點頭。」昨天記者來到醫院重症監護室,受重傷的中年男子有時意識比較清醒,但因為靠呼吸機維持生命,他根本就說不出話來,他也不會書寫,只能靠點頭搖頭表達意思。醫護人員再三詢問,列舉了山東省內濟南、淄博、菏澤等10多個城市,他最後點頭表示家在聊城,但仍然無法表達出其他的線索。警方和醫護人員都沒有在他身上找到身份證明文件。

  因患病他擦車行乞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事發現場,在靠近行車道位置發現了一套鋪蓋行李,除了被褥和幾件舊衣服外,記者還看到一袋餃子和土豆絲,還有喝得只剩下一瓶底的42度白酒。記者詢問周邊的小飯店,服務員稱住在橋下的男子偶爾到店裡來買點飯,但很少在店裡吃,他們印象裡這名男子挺能喝酒的。一名知情的店員稱,這名經常露宿在橋下的男子前天凌晨確實被撞,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去了。

  一名知情的市民稱,這名中年男子已經在橋下睡了有大半年了,去年冬天他就在橋下露宿,110民警勸他去救助站,但最終他換了個地方繼續露宿。這名男子是外地人,此前在株洲路非法勞務市場上打零工,後來可能是得病了,沒有了工作能力,只能靠乞討為生。他經常出現在有交通信號燈的十字路口,趁著私家車等紅燈的時候,拿著一塊抹布給人擦前擋風玻璃和後視鏡,靠這個討錢。他從沒跟別人說起過家人,他好像覺得自己又病又沒錢,不願意回老家給家人增加負擔。這名男子的酒癮挺大的,可能是因為橋底下太冷,他喝酒為了驅寒。

  農民工兄弟,你為何睡在天橋下?

  為什麼不住旅館

  剛剛在老家種完花生,29歲的孫陽印從菏澤老家趕回了青島,住在海泊河公園的橋下。他告訴記者,自己5年前剛來青島找活的時候,確實住在小旅館裡,看到同鄉們住在橋底下,他還覺得很奇怪,覺得有點丟人。但從家裡帶來的300元錢,沒幾天就花光了,他的工作還沒有著落,到最後他沒辦法也搬去了橋底下,連鋪蓋都沒有,跟同鄉們擠在一起。現在每次來青島找到工作前,住在海泊河公園的橋底下已經成了習慣。「住最便宜的旅館,一天也要花10元錢,我一天算計給自己的生活費才20元。」

  跟孫陽印一起睡在橋下的老劉42歲,他稱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出門打工就是為了掙錢,住在旅館裡花錢不說,招工的老闆也找不到他們,有好工作也會比別人慢上半拍,住在橋底下很早就能到市場上靠活,有很多工友就是靠早人一步,找到了很穩定很掙錢的工作。

  為什麼不租房住

  在中韓附近有很多平房對外出租,這些房子最小只有五六個平方,但房租也比較便宜,多則四五百元,少則兩三百元,對於很多建築工來說,這筆租房錢並不貴,但只有一些夫妻一塊出門打工或者帶著小孩的人才會選擇租房。「我們這些工人今天在嶗山,明天就可能去平度,根本不可能在哪個固定的地方租房住,找到工作之前,我們臨時在橋底下睡幾天。」昨天晚上,記者在中韓附近一家小飯店裡看到兩名正在吃麵的農民工,他們的鋪蓋就放在飯店門口,他們稱,大部分住在橋底下的農民工都能喝上兩口,而且是喝高度白酒,因為晚上橋底下實在太冷,水泥地凍得大家骨頭縫裡都打哆嗦,一兩層鋪蓋根本沒有用,喝白酒既能夠驅寒,又能夠讓人趕緊入睡,睡著了就不冷了。但也有些打工者因此染上了酒癮,為此受傷或者被車撞的事情經常發生。

  為什麼不去救助站

  去救助站這個問題記者詢問了很多露宿者,他們全都當成一個笑話。「我們有手有腳,又不是乞丐流浪漢,為什麼要去救助站。」來自四川的方先生稱,他知道救助站裡管吃管喝,住的條件肯定比橋底下好,但沒人願意去那裡享福。「出來打工最怕就是生病,打工受了傷,有老闆賠錢,但生了病,可就沒人管了。」方先生稱,偶爾有點頭疼腦熱,喝點開水就能好;但橋底下住時間長了,有些老人家也得了關節炎風溼病,他們大部分選擇回老家去,實在沒錢回家的才會去救助站蹭一張回家的車票。

青島論壇熱帖青島列中國十大吹牛城市榜首,山東佔了仨名額
[網爆青島求實學院院長,包養情婦誘姦女學生] [東北人哪裡得罪了山東半島啊 這樣對我們]
[作為一個東北人,我要冒著生命危險說出真相] [青島男子公交上公然露下體 猥褻年輕女子]

相關焦點

  • 橋底下的人|為了不被拖欠工資,他們寧願蹲在天橋底下……
    你的城市是否有「天橋底下的人」他們是城市的獨行者,他們是被遺忘的旅人,他們是寒風中飄零的雪花,他們是繁華中散落的柳絮。我剛來南寧的時候,發現這些攬活的人們是站在馬路上的,最近幾年,南寧修了很多高架橋,天橋下便給這些他們工提供了庇護,他們站在橋底下。冬天可以遮擋風雪,夏天可以遮陽,雨天可以擋雨。在這裡的人們,什麼活都可以幹,家裝技術活,搬磚扛水泥出力活,樣樣都可以幹。
  • 橋下的人為了不拖欠工資,寧願蹲在天橋底下……裡
    你的城市裡有沒有「天橋底下的人」他們是城市的獨立旅行者,他們是被遺忘的旅行者,他們是寒風中飄落的雪花,他們是散落在繁華中的柳絮。當我第一次來到南寧時,我發現這些人正站在路上,近年來,南寧構建了很多高架橋,在天橋下,他們為這些工人提供住所,他們站在橋下。冬天,夏天可以遮陽,雨天可以擋雨。這裡的人可以做任何工作,他們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工作,如家裝、搬磚、扛水泥苦工。
  • 天橋底下躺著一男子
    今天上街,在天橋底下看到有一個人躺在天橋底下的柱子旁,由於天氣太冷,他的身上蓋著兩個棉大衣,頭上戴著回民帽,冷的蜷縮在一起,半個頭都包在棉衣裡,面前擺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黑色的字體,說他身體有病不能幹活,希望好心人能給點零花錢。紙上有一元錢,旁邊還放著一個裝著東西的塑膠袋。
  • 農民工返城,為啥寧可在人手底下打工,也不願意當老闆做小生意?
    雖然打工要看老闆顏色,但是有時候農民工朋友卻甘之如飴,寧願在包工頭手下做事,也不願意自己當小老闆做點小生意營生,這裡面的原因也並不複雜,農民工朋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一、 收入雖然高,但是風險大。雖說是小生意,但是投入對於農民工朋友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有些農民工朋友為了做個小買賣,把能借的都借個便。
  • 天橋八大怪:清代雜耍人在天橋底下是如何討生活的?
    天橋有不少評書茶館,不少提籠架鳥等閒散階級人物到那喝清茶、聽評書。這些茶館屋內寬闊,大的有三百多書座,能來此說書的人,技藝要求高超。也有一些清茶館,分樓上樓下兩層,環境清雅,常有買賣發達者來此喝茶,店裡白天賣清茶,夜裡則為客棧,是瓦木匠、拉車的老哥兒們盤踞之所。
  • 你認真的樣子好像天橋底下貼膜的~
    2.我連答應都比不上~3.有沒有見多識廣的人給我普及一下這是啥車?4.鑑定一下,這是真跡嗎?5.你認真的樣子好像天橋底下貼膜的~昨晚在同學聚會上,這位前敵人不得不坐在我旁邊,盯著我臉上的粉刺,說她現在不吃肉了,皮膚也好了。
  • 還記得,天橋底下那個收酒瓶子的大叔嗎?
    範煒與程渤智 - 西安人的歌 (鈴聲)(1)00:14來自富爸爸財商小編生活在千年古都——西安,這個神奇的城市有一個人流攢動且經常被掛在嘴邊的坐標——小寨,小寨天橋底下總是會看到一些大叔坐在路邊,各種回收(舊手機、名煙、名酒等),還收一些名酒的酒瓶子,大家知道收回去以後是幹什麼用的嗎?
  • 老家的天橋下,有你的童年嗎
    ◆ ◆ ◆ ◆我們江湖相逢不尋來路,不問歸處◆ ◆ ◆ ◆論起天橋,誰不知道北京天橋吶,電影《霸王別姬》一開頭,戲班在天橋表演,熱鬧又繁雜,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可謂:「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
  • 過一次天橋相當於爬7層高樓 設計缺陷讓過街天橋"不受待見"
    在四路通路口,也就是馬家堡東路與西羅園路的交叉路口上,最近新建了一座天橋。天橋的設施很新,看上去質量也很好,塑膠步道受到了附近居民的交口稱讚。只不過,這座天橋似乎成了個空擺設。一整天下來,走天橋的也沒幾個人。下午4點半,記者來到天橋下探訪。此時正是放學時分,下課的孩子們和家長們一起,都要穿過馬家堡東路。
  • 網易雲熱評:我剛從天橋底下算命,老頭看了我的手相,突然跪倒在地……
    網易雲熱評:我剛從天橋底下算命,老頭看了我的手相,突然跪倒在地……高中時,交了一個女朋友。我們的QQ網名都很情侶,她的是「傷心小螞蟻」,我叫「傷心大螞蟻」。可是好景不長,班主任發現了我們的戀情,擔心影響我們的學習,立刻棒打鴛鴦,我們被迫分手。過了幾日,上網,發現班主任的QQ網名也換了,他的是「快樂食蟻獸!」
  • 「追蹤」記者探訪貴陽小學生被車撞事發地,走天橋過馬路需步行半...
    一位橫穿馬路過來等公交車的市民告訴記者,他在馬鞍組租房子住,每天都要在保利雲山公交站乘車上班,之所以選擇橫穿馬路,一是因為黔靈村馬鞍組沒有公交車站,二是附近沒有人行天橋和斑馬線。「我也不想橫穿馬路,這裡前面是隧道,又是下坡,路過的車輛速度都很快,要是知道交通這麼不方便,我根本不會在這裡租房。」市民正在事發地橫穿馬路事發地有沒有過馬路的安全通道?
  • 海南1人在天橋下死亡,警方介入
    每個城市基本都會有一些拾荒者,他們出現於街道、商場、住宅後巷、垃圾堆填區等,晚上基本都是住在人行天橋底下,或者在橋底下。今天(9月3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海南海口府城瓊州大道明珠天橋附近,一名男子在天橋底下死亡,據附近居民稱,該男子在此居住倆月,年紀大概50歲左右。目前,警方介入,案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
  • 成都一環路最老天橋「退役」!
    「天橋怎麼不見了?」「20多年的老建築了……」12月2日,不少經過一環路建設路口的市民,都將目光投向了路口被拆除的天橋處,有的甚至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攝「消失了的天橋」。「小時候就是在建設路長大的,這個橋有20多年了,突然拆了有點不習慣。」住在附近的謝阿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馬路兩側的華聯商場還很繁盛的時候,天橋上人來人往,有過街的,也有從天橋進入商場二樓的。「之前這裡是下穿通道,後來修了天橋,現在天橋拆了,也是為了周邊發展的需要吧。」謝阿姨說。
  • 繼過街天橋之後,中山路又有大動靜!
    △6月9日深夜,青島最老的過街天橋——34歲「高齡」的中山路人行天橋正式啟動拆除。(資料圖) △中山路天橋呈「丫」字形,由丫形主梁和三組橙色樓梯通道組成。20世紀80年代,中山路人氣很旺,橋上人來人往,橋下車輛穿行。
  • 每年春運農民工都是背著大包小包回家,為何農民工的行李這麼多?
    每年春運農民工都是背著大包小包回家,為何農民工的行李這麼多?文/農夫也瘋狂距離春運沒有幾天了,如今各大車站的客流量也是明顯增多了。無論是在汽車站,還是在火車站,到處都能看到不少農民工兄弟姐妹的身影,他們普遍都是一個個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每一個包裡都是裝的慢慢的。
  • 天橋下修人行橫道市民難理解 深圳有關部門作出回應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山區東濱路南山黨校公交站修了一座人行天橋,但人行天橋幾乎無人行走,如同虛設。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離人行天橋幾十米處,設有有斑馬線的人行橫道。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過往車輛多,行人紛紛在此過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瞬間敞亮,成都一環路26歲「最老」天橋拆了
    去年年初就有市民建議拆除這座人行天橋華小峰/攝影建設路人行天橋可以說是見證了成都東郊的發展變化它由成都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於1994年出資修建的當時的成都華聯商廈是成都東郊最有名氣的大型商城華小峰/攝影12月1日建設路人行天橋的四個入口都相繼立起了隔離欄張貼了溫馨提示的告市民書:建設路人行天橋將在今日起進行拆除華小峰/攝影下午3點半施工人員就開始對橋上的不鏽鋼護欄
  • 人行天橋下又設斑馬線,深圳多個路口「重複組合」是否資源浪費?
    近日,記者收到市民反映,深圳南山區東濱路南山黨校公交站修了一條人行天橋,但人行天橋幾乎無人行走,如同虛設。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天橋不遠處就有斑馬線。既然可以直接走斑馬線,為啥還要費勁走天橋呢?記者在現場看到,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過往車輛多,行人卻紛紛選擇斑馬線。
  • 湖南長沙半年多的農民工生涯,讓我有感之農民工的偉大
    圖: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是隨著朋友走進了農民工行列,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以前很少涉及。農民工,又稱外來工,是指為了工作從農村暫時漂流到城市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員。他(她)們就像無根的浮萍,在城市這個大池塘裡到處漂流,哪裡有髒活哪裡有累活哪裡就有他(她)們勞動的身影。「農民工」的稱謂是在改革開放後眾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才出現的,他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為城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3月13日,我進入長沙XX公司,開始了我農民工生涯,我懷著謙虛謹慎的作風向一些資深的老農民工請教和學習,慢慢的融入農民工生活。
  • 農民工的苦,農民工的累,農民工的心酸又有誰能體會?
    做為一個打工的農民,有多苦,有多累,還有太多的心酸沒法訴說,因為我們是男人,只能咽在自己的肚子裡,獨自承受。在以前,我們農民有三大寶,老婆,鹼地,熱炕頭,我們貧窮但沒有壓力。如今,我們農民有三座大山壓在頭上,孩子上學,結婚,還有就是醫療!每天,都壓的人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