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內在特徵是決定其價值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說,和田玉之所以能成為「玉中之王」,是由於其本身的透明度、光澤、密度、紋理、顏色等特性所決定的。
和田玉和翡翠是玉石中最為出眾的兩個品種,根據質地和田玉被稱為軟玉,翡翠稱為硬玉。和田玉的軟,並不是真的「軟」,而是因為它的糯性和韌性比較高,這也是和田玉雕刻很出彩的原因。
但是總有人將和田玉的硬度和韌性混淆,其實不然,硬度是相對的,而韌性是絕對的。硬度是指玉石抗外來作用力,如壓、刻、磨的能力。硬度大,則玉器拋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長期保存。
硬度
衡量和田玉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看其硬度, 一般是硬度越大的玉,拋光性就越好,能夠長期保存。正因如此,業內常用硬度劃分玉器的高、中、低檔,一般來說,硬度越大則越高檔,反之則越低檔 。
和田玉的硬度在玉石當中算是比較高的,而且也是韌度最大的;通常表示硬度有兩種方法:
(1)相對硬度,或稱摩氏硬度,是一種刻劃硬度。
(2)絕對硬度,亦叫壓入硬度。是根據礦物表面上能夠承受的重量來測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為約為6.5~6.9 級之間 ,由於所含雜質成分和數量的不同,各和田玉品種之間的硬度並不相同 。
和田白玉的硬度在6.6~6.7級之間。和田羊脂白玉的硬度在6.5~6.6級之間;和田青玉和和田碧玉的硬度在6.6~6.9級之間 ;一般來說青玉硬度稍大於白玉。
珠寶業中一般把硬度作為劃分寶石和玉石的一個重要標誌。寶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稱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拋光性好,能使玉器發亮,同時也便於保存。
塊度和重量也是衡量和田玉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般相同質地的和田玉,硬度越大,就越重,品級就越高,其價格也就越昂貴。現實生活中,塊度大的和田玉非常難得,在歷史記載中,重量在100公斤以上的和田白玉屈指可數,而且這樣的白玉一般都會作為珍寶上貢給朝廷。
196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 0周年之際,和田人民將一塊重達400公斤的和田白玉作為禮品擺放在自治區黨委大院。
1976年和田將所採的重達178公斤的和田白玉,敬獻給毛主席紀念堂。1980年所採的重達472公斤和田白玉,經揚州玉雕廠磨成「大千佛國圖」玉山子,獲國家珍品金杯獎,永久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
2004年在和田又採得帶皮的和田羊脂白玉,重達80公斤。和田玉的等級標準,有其嚴格的要求。
按照不同品種細分等級。比如重量在6公斤以上的白玉就被劃分為特級白玉,3公斤以上的被劃分為一級品;1公斤以上的被劃分為二級品。
當然, 和田玉工藝品的鑑定是非常複雜的,要綜合性地對一塊玉石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而不能僅拘泥於某一方面的単純建議來衡量它的市場價格;打個比方,重達10公斤的青玉價格就沒法跟100克和田羊脂玉的價格相比。
密度
密度是指和田玉單位體積的質量,也是業內人士所說的比重。密度越高,顯得玉越重,有些玩家喜歡掂玉,其實就是在琢磨它的密度。
玉石的密度是最重要的鑑定玉石好壞的依據,一件和田玉玉器,如果它的外觀油油潤潤(不是人為打油),玉石結構不容易被看出來的話,就大致說明這件玉的密度很好的。
密度高就是一個玉石內部的礦物集合體結合的十分緊密,密度好的玉石一定是很油潤的。
經樣品測定,和田玉的密度為2.9-3.1克/立方釐米。不同的和田玉之間存在差異:和田白玉為2.922,青白玉為2.976,墨玉為2.66。一般情況下,白玉比重小於青白玉或者青玉,墨玉因含有較輕的石墨鱗片而比重較小。
在進行玉石鑑定時,密度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玉文化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和田玉的歷史是從巫玉走向神玉,從神玉走向王玉,又從王玉走向民玉,中國玉文化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無數精美絕倫的中國玉器向世人不斷訴說著中國玉文化的燦爛歷史,中國古玉器不僅散發著無限的生命力,中國現代玉器仍然釋放著難珠的民族藝術光芒。
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奧運徽寶,也就是中國印,就是用和田青玉做成的,而獎牌則是用青海崑崙玉做成的。北京奧運會將中國玉器的藝術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示給了全世界人民,也充分展示了我國人民對玉的崇尚心理。
我是藏玉小哥-新疆本地人,專注精品和田玉收藏,分享和田玉收藏和鑑別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或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