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家都迷戀曾國藩?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2020-12-15 小段給你說娛樂

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家都迷戀曾國藩?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在中國,很多企業家都十分迷戀曾國藩。比如柳傳志、馬雲、郭廣昌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公開或半公開場合,讚揚曾國藩的精神和思想,有些創業者還會將曾國藩的一些語錄掛在辦公室,時刻激勵自己。

有一份報告中指出,國內外一批高端人士,既包括知識分子,更包括企業家,都將曾國藩的思想智慧奉為圭臬。

曾國藩身上到底有什麼特殊的魅力,能讓一眾企業家和創業者心悅誠服呢?看看他做的這3件事,就明白了。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曾國藩長大後,仕途並不順利,雖然讀書刻苦,卻在科舉一途上走得很艱辛,而且曾國藩年輕的時候還染上了菸癮。後來他抽菸的事情被老師發現,被老師一頓批,曾國藩決心戒菸。

曾國藩原先名字叫曾子誠,為了以示決心,曾國藩將名字改為現在這個名字,號也改為「滌生」,表示浴火重生的意思。結果沒堅持幾天,曾國藩的第一次戒菸行動就宣告失敗了。在這之後他的戒菸一直反反覆覆,一次次以失敗告終。

直到32歲的曾國藩進了翰林院後,他猛然醒悟,如果戒菸這件小事都克服不掉,這輩子還想幹什麼大事呢?此後,曾國藩再也沒有吸過煙,一口也沒碰過。

改變人生,從自律開始。掌握了自律的力量後,曾國藩宛如開了掛一般,人生逐漸有了巨大改變。

守恆是曾國藩身上最貴重的品質之一,一個人能不厭其煩地堅持幹一件事,十分不容易,故此曾國藩也說「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如果一個人要想成功,必定要有恆心,要堅持。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道理人人都懂,但能遵循的卻沒幾個。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曾國藩的祖父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的父親是私塾老師,六歲的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在私塾讀書。曾國藩的天賦不太好,別人讀十遍就能背下來的內容,曾國藩要背五十遍。

曾有一個小偷伺機等候曾國藩的房間外,準備等其熟睡後,就下手偷東西,結果曾國藩為了背一篇詩文,一直不睡覺,反覆的讀,不厭其煩。

夜已經很深了,曾國藩還是沒能背下來,這給小偷氣壞了,從沒見過這麼蠢笨的孩子,氣得這位小偷跳下房梁,在曾國藩面前將詩文背了一遍,撂下一句「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隨後揚長而去。

曾國藩信奉「勤」字,堅信天道酬勤,他也曾說「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曾國藩一生,年輕時雖然有諸多陋習,卻從未忘記勤學,兒時的天賦不佳,也被其用勤字化解。普通人沒有資源沒有人脈,如果還不努力不勤勞,又談何逆襲呢?多幹事,少說話。

吾日三省吾身

人都會犯錯,犯錯不可怕,就怕你不知道悔改。曾國藩也非天生完人,他在後半生通過每日反省的方式,對自己提要求,自己批判自己,以求不斷的進步,最後才能獲得巨大成就。

他每天記日記,對每天言行進行檢查、反思,一直貫穿到他的後半生,一代豪傑,尚要每日反思,一個普通人又如何能驕傲自大呢?

曾國藩逆襲的最大秘訣就是懂得反思,他在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和陋習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曾國藩身上還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值得學習,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吃透這三點足以受用終生。

曾國藩,沒有顯赫的家世,天賦堪稱晚清同時代大人物當中最差,卻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在複雜的時代變局中超越眾人,成就最大,被譽為大清「中興第一名臣」,且最後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經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給人以特別的啟示。

這本《曾國藩傳》講述了曾國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揭露了諸多細節:一生遭遇過五次重大挫折;二次出山前蟄伏在家為什麼讓其性格大變;與左宗棠、沈葆楨等晚清名人一生恩怨糾葛;一心為國卻成為「賣國賊」等。

既寫曾國藩的文韜武略,也寫他的待人處事與生活態度;

既寫他的困厄與成功,也寫他的得寵與失寵。

曾國藩制勝的兵法、治軍行政的方針,他獨特的人生觀、處世哲學,很值得我們學習。

有人說:了解曾國藩,這一本就夠了。

一本書89元,普通人的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學習到為官處世之道!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品圖書

相關焦點

  • 曾國藩:想成大事者,一輩子不要瞎忙,做對這3件事就夠了
    有一天他問自己的師父:「師父,我每天這麼忙,怎麼什麼都沒做成?」師父笑了笑,就讓小和尚把化緣的缽拿過來。師父先在碗裡放滿核桃,又灑進去大米,最後才倒水,然後缽就滿了。師父又取來一直缽,這次先放水,然後再放入核桃和大米,水就溢了出來。生命就像是這隻缽,如果被細碎的小事填滿,雖然每天忙碌凡事依然會感到焦躁不安。
  •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
  • 曾國藩智慧:一輩子別瞎忙,要想家庭幸福,先做好這3件事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忙碌勤勞的人,一定會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真正需要的事情上,這就是智慧的體現。曾國藩就曾說過:「一個人要想讓家庭幸福,就必須做對這4件事。」有句歌詞唱得好:「朋友一生一直走……」曾國藩對朋友的相處之道十分重視,總結了很多原則,明確給我們指出,哪些人適合做朋友,哪些人不能交,在曾國藩的仕途中就有很多人對他給予了幫助,所以曾國藩才會事業順利,一路高升。
  •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四件事
    舒適幸福的家,是快樂的源泉。可是,現今很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全投入到事業上,忽視了家庭的存在。我們建立家庭是靠半生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但我們似乎背離了成家的初心。因為事業的需要,就把家庭閒置在一邊,那是得不償失的。家庭是由多人組成的,一個人的家庭很難稱之為家庭,而往往家庭成員越多,這個家庭就越活躍,越有生命力。
  • 曾國藩:沒錢沒人脈不要怕,做對這2件事,即使落魄也能出人頭地
    倘若一個人不經歷過幾次坎坷,都是沒有辦法蛻變的,尤其是男人,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柱,如果不經歷一些挫折困難,那永遠只能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被譽為「千古完人」的晚清名人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跌倒之後再爬起來的成功例子。他就曾告誡過他的後人們:一個男人落魄到沒錢沒人脈並不可怕,做到這2點,一樣能出人頭地。
  • 曾國藩做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竟毀了他一生!
    今天我們講曾國藩是如何處理天津教案的事跡。給他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曾國藩奉旨赴津外國列強在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兩次都取得了勝利,於是他們開始在中國設置天主教堂,進行教義的傳播。天主教是主張仁愛之心的,但是驕傲自大的洋人根本沒有把中國人放在眼裡,加上他們總是不分對錯就對自己的教民加以維護,幹擾地方政府。
  • 中國特色的生存哲學——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如果大家有讀過曾國藩家書的,首先一定會感覺到曾國藩對家族極強的責任心,並且曾國藩作為曾氏家族的家風塑造者,他一生都在做4件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年家風文化,這個概念特別火,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方面的內容也是很有必要,就算不為別的,給你增加一點談資也不錯對吧?
  • 曾國藩提醒:你要是聰明,就不要幫朋友這5件事,不然出大問題
    曾國藩提醒:你要是聰明,就不要幫朋友這5件事,不然出大問題曾國藩可是在晚清時期的影響力很深,這不僅是他嚴於律己,更對人做事十分的有一套,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能在什麼事情上失去一個平衡點。要知道人們有時候太過於仁慈的去幫助朋友,不是什麼好事,就像這5件事中,就能看出來你聰明不聰明,我們一起去了解一番吧。
  • 領域內的頂尖高手只有1%~3%,他們教會了我這8件事
    雖然術業有專攻,每個高手擅長的技能都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就是一整年都在做這8件事。01、不是在學習,就是走在通往學習的路上香港的李嘉誠眾人皆知,有位記者曾經採訪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道:「依靠知識」。
  • 曾國藩: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
    這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可很多人研究了一輩子,也未能找到玄機。曾國藩33歲這一年,才真正和道光皇帝身邊的人打交道,而且,他總結出,和領導身邊的人打交道,無論對方的職位有多低,也不能看不起對方,尤其是這兩件事情,千萬不要去做,否則,就很有可能讓你前面的一切努力歸零。那麼,這兩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首次和領導身邊兩個小人物交往的過程談起。
  • 曾國藩人生智慧,自己努力能做好的就這兩件事,功名富貴不能自主
    人生在世千事萬事,不如做好這兩件事,曾國藩一生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用他那獨到的人生智慧,告訴我們人生自己能把握的,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進德和修業,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同您一同感受曾國藩過人的處世智慧和人生哲學。
  • 曾國藩一生吝嗇,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願意跟隨他?
    曾國藩對自己到了吝嗇的地步,可是對周圍的人,尤其是對他的手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全力無私進行幫助,大方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地步。這也是曾國藩的手下為什麼人才濟濟,心甘情願跟隨他一輩子的原因。011851年(鹹豐元年),曾國藩已經是內閣學士署禮部侍郎,官至正二品。
  • 這3件事,成功人士不喜歡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
    這3件事,成功人士不喜歡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我們經常會說,這個老闆格局大,這個老闆格局小。我們有時候可以聽到很多這種話,有的時候,我們看到某個企業的老闆做了一件什麼事情,也會誇對方格局大。因此很多人都想成為一個格局大的人,因為只有你的格局變大了,你的目光才能夠變得長遠,才能夠變成一個成功人士。你的目光變得長遠了,才能夠在職場獲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機會。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些成功人士,我們去觀察,就可以發現,這些成功人士都不喜歡幹這三件事,希望你沒有幹過。
  • 功名利祿都是天定的,唯有多做這2件事,才能多積累福報
    曾國藩人生真正起步也是從30歲開始的,他有一句名言叫:「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走,絲毫不能自主。」 這番話是曾國藩在困苦當中領悟出來的心得體會,大概意思是說:功名利祿都是天定的,一點也不能自主,我們這輩子能賺多少錢,能成就多大事業,都是天註定的。我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進德」與「修業」。
  • 曾國藩的心理操縱術:想讓別人主動幫助你,自己要先主動做兩件事
    然而就像孟子說的那樣,古今英雄大多只有經歷了磨難的考驗,才能煥發出奪目的光芒,曾國藩的一生同樣充滿了磨難,聞者心酸。他這一生先後有過三次牢獄之災,但他每次在關鍵時刻,都有人出手相救,主動幫助他渡過一次次危機。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討人厭,希望你不是
    一個人品行的好壞,不會寫在他的臉上,同時有些人還會刻意地隱藏自己的壞品行,他會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品行高尚的好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雙能夠看穿別人的眼睛,這樣的話,選對交往的人,我們的人生之路會走得更順利一些。
  • 左宗棠和曾國藩晚年決裂,左宗棠曾孫告訴你,其實這是一場表演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四大中興之臣,又都是湖南人,有很多共通之處,兩人曾經是一對好朋友,互相幫助,但晚年卻針鋒相對,老死不相往來,那麼兩人為什麼失和呢?其中以左宗棠的曾孫左景伊的說法最有代表性——這是一場表演!真的是這樣嗎?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事情開始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只是把小事做好,把平常的德行修為好,那麼他們就能夠成就大的功業了。企業家董明珠曾經在採訪中也表示:「企業家不是管大事,我一直認為企業家是管小事,你把小事管好了,合起來有什麼大事嗎?」
  • 曾國藩經典語錄:這三件事,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格局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最看重的就是格局。有個人買了一件衣服,回頭跟朋友炫耀,發現自己多花了10塊錢,於是耿耿於懷,過不了心裡的這道坎,那麼這人的格局就只值20元錢了。無木不成林,如果一個人的格局不大,往往很難成事。格局就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氣度和膽識。下棋的時候,真正的高手都要在腦中構思好接下的落棋步驟,提前考慮到對手接下來可能會在哪裡落子。並找到對應的方法破解,而沒有格局的人,只會走一步算一步。一個人看得遠,才能行的遠。謀大事者首先要擅長下人生這盤棋,有足夠大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人生。
  • 稻盛和夫:聰明的人,一輩子不做這3件事,別等多年後才知道
    出身平凡卻能創造奇蹟,明明是個企業家、資本家,卻讓國學大師季羨林感慨:「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自稻盛和夫始。」除了在商業上的成就外,稻盛和夫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在人生上感悟,他說: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做,40歲以後再明白就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