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小和尚每天從早忙到晚。有一天他問自己的師父:「師父,我每天這麼忙,怎麼什麼都沒做成?」師父笑了笑,就讓小和尚把化緣的缽拿過來。
師父先在碗裡放滿核桃,又灑進去大米,最後才倒水,然後缽就滿了。師父又取來一直缽,這次先放水,然後再放入核桃和大米,水就溢了出來。生命就像是這隻缽,如果被細碎的小事填滿,雖然每天忙碌凡事依然會感到焦躁不安。
曾國藩說過:想成大事者,一輩子不要瞎忙,做好這3件事就夠了,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必要的事情上。
1、找準自己的位置
最難的事就是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瀟灑,活得有意義,但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隨處是風景。有時候努力並沒有沒有達到預期,可能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現了偏差。
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別人怎麼想,而是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適合什麼。生活就像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曾國藩說:「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從丁憂的侍郎到湘軍的統帥,因為曾國藩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成功打開了一片天地。
2、交對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跟誰交朋友,可能就會決定你最終能達到什麼高度。朋友分很多種:點頭之交、酒肉之交、患難之交等。所以一定要選對朋友,因為朋友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真正的友誼不是平平淡淡的,而是患難之交。真正的友誼總能預想到對方的需要,而不是宣揚自己需要什麼。
曾國藩有著自己的交友標準與要求:「八交九不交」,「交德盛者;交直言者……不交好佔便宜的,不交忘恩負義的……」。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多次提到朋友的重要性,強調交朋友要謹慎選擇。
3、照顧好身體
健康的價值,非常貴重。健康值得人類付出時間和財富甚至是血汗。身體不好,其他的都不用說了;只有身體健康,生活才能過得有滋味。財富通過努力就能達到,可是人一旦失去健康,只靠努力是無法恢復的。
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人到中年,照顧好身體,才是最好的投資。想要身體好,就必須要保持好心態,堅持鍛鍊,接觸新鮮的事物,少生氣、多開心,才能過好每一天。
曾國藩非常注重養生。同治年間,曾國藩提出「養生六事」,認為「養生以少惱怒為本」,志強而身不弱,才是家中振興之象。
古人曾用一副對聯,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閱讀《曾國藩全書》,品讀曾國藩人生!從字裡行間體會他的專注,感受他的耐心,學習他的智慧,學習他的處世大智慧。即使你無法像曾國藩一樣有一番作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會因吸收了《曾國藩全書》的思想精粹後,有所改觀。
減少可有可無的瞎忙,將時間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忙要忙到點子上,別讓瞎忙害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