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木除了製作檀香,還因木質堅硬、木紋清晰美觀、香味持久而成為製作家具和工藝品的上等材料。 檀香木家具擺放家中,芳馨經久,蟲蠹不生。檀香木製成的工藝品,如佛像、念珠,筆筒、檀香扇等,造型古雅,氣味香濃,是工藝品中的上品。
1、禮佛香
檀香在宗教領域被稱為 "神聖之樹",佛家稱之為 "旃檀",素有香料之王和綠色黃金的美譽。最古老的梵語手稿中指出,檀香是引導人與神交流的神秘物質,虔誠的佛教徒在敬佛拜神時,點燃小塊檀香木或含有檀香成分的香燭,向佛祖祈福。在他們看來,檀香會發揮不可思議的能量,推動人們實現美好願望。 由於佛寺常用檀香禮佛,因此佛寺也常被尊稱為「檀林」。
2、傅身香粉
檀香香味濃鬱且持久,歷來被視為製作香料的首選。 古代女性常以檀香等香料製成的香粉遍搽身體。相關記載宋代文獻中所記錄的當時女性的傅身香粉一「梅真香」是用零陵香葉、甘松、檀香、丁香、白梅末及腦麝等混合研末而成。據記載,宋代後婦女使用的烏髮香水、洗澡的澡豆、敷足的蓮香散等都或多或少用到檀香。
3、祭祀香
檀香也是祭祀祖先的上等香料。 古時每逢清明、除夕,人們都會燒檀香以祭祀祖先,以致大街小巷都瀰漫著淡淡的檀香味。相關記載 許多西方國家在婚嫁祭祀時都有焚燒檀香木的習慣。在古老觀念中,檀香可通神靈,在婚嫁時可為新人祈福,在為亡者祭祀時可使亡者靈魂超脫。 皇家盛典中,檀香是必備側品,因為它象徵著一種專注的意念和最至誠至聖的希望。
4、燻焚香
檀香也是燻焚香的上等香料之一。檀香燃燒時所散發出的香味清甜而帶異國情調,餘香嫋繞,其高雅、沉靜之氣,可使人祥和、平靜。檀香還可使人呼吸舒緩,增加防病能力。品茶會友之時,燃燻檀香能給人寧靜、聖潔、愉悅之感。古今多有愛好檀香的文人,如近代學者聞一多便有焚檀默坐的習慣,他認為凝神靜氣焚檀香易使人思緒飛揚,乃東方人所特有的妙趣。
5、文房清供
明清時,檀香木被大量用於製造家具和文房清供,如几案、書桌、畫案、筆筒、筆管、硯盒、文具匣、香扇、印章等。這一時期的檀香木製品,或依其天然形狀略加雕琢,或精雕細刻,紋樣繁多。剩下的邊角料則用作書房燻燃的香料。相關記載 清代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均酷愛書法,他們寫字的毛筆筆管多用檀香木製成,筆管裝飾精美,有鏤雕、彩繪等。乾隆皇帝還曾命人用檀香木刻成「皇帝之寶」印,在詔書上使用,由此可見檀香木的珍貴。 現存的大量清宮文物中,許多文房用具都是用檀香木製成。
6、家具香
檀香木材質堅韌緻密,色澤紅潤,花紋瑰麗,香氣持久,常用於製作高級家具、樂器和雕刻工藝品。許多古代的廟宇和家具,都是用檀香木所造,因為檀香除了氣味芳香外,還可防蟻。相關記載 我國使用香木做建築及家具材料的歷史可謂悠久,戰國時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就曾記載湘君用各式香木、香草蓋起一座華堂,等待湘夫人的到來。 《杜陽編》中亦有載,唐朝文臣楊收曾用檀香木修建亭閣、製作家具。 明代鄭和遠航,從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帶回大量的檀木,開啟了我國大規模用檀香木製作家具的時代。
檀香文化已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提高了生活品質的同時,還豐富了精神世界,所以檀香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