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據,奧斯卡大熱的1917為什麼能贏敦刻爾克,三大缺陷

2020-12-16 寫個影評

承接上文,為什麼我說《敦刻爾克》不如《1917》,以下是三大缺陷。

(1) 諾蘭結構:非線性敘事是諾蘭電影的特點,也是影迷們喜歡談論的地方。他經常用多行甚至時間倒轉的敘述來描述一個故事。如果用這種敘事方法製作科幻電影或懸疑電影,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盜夢空間》和《星際迷航》的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

然而,將這種敘事方式移植到史詩戰爭電影中,很容易讓人感到尷尬。整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它描繪了二戰期間英國和法國軍隊在敦刻爾克的撤退。諾蘭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拍攝了這部電影:陸地,海洋和空氣。這三條線是一周一天一小時。有些觀眾非常喜歡這種三線敘事,但我不喜歡這種戰爭電影的「盜夢空間」形式。

比如,當軍隊場景即將達到高潮時,突然切換到空軍,整部電影頻繁密集切換,讓人們更容易看到場景。另外,裡面的時間是不同步的。當你晚上在這裡看到軍隊,當你轉投空軍時,已經是早上了。當觀眾不明白面前「一小時、一天、一周」的含義時,他們會感到困惑。即使這樣,他們也很容易感到困惑。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更傾向於理解諾蘭複雜而奇特的敘事結構,而不是陶醉於電影中的故事。我不反對諾蘭用這種方式拍戰爭片,但在我用它之前,我必須把整個故事講出來。

(2) 弱小情節:據說《敦刻爾克》是一部相當於《拯救大兵瑞安》的戰爭片,可以載入電影史經典。我覺得有點誇張。充其量,這是一個戰爭版本的逃生室。諾蘭通過電影清晰地刻畫了戰爭中的壓迫和緊張,但不幸的是,人們很難將情節和人物塑造融合在一起。

最少的對白和缺乏情節準備,使人物臉色有點蒼白,也使三行的故事內容顯得很差。即使你看到士兵被殺,也很難感到遺憾。一般來說,它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圖片和發人深省的內容,更沒有戰爭中的同情心以及戰爭與史匹柏這樣的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老平民船主和他的兒子的故事,表現了戰爭的無奈,但僅此而已。

(3) 疲憊的原聲轟炸:我認為從《黑暗騎士》的崛起來看,諾蘭對如此大場景的控制力非常弱。這個缺點在敦刻爾克被放大了。如果觀眾用「血戰鋼鋸嶺」式的形象來觀看戰爭電影,追求那種形象和視覺衝擊力來觀看電影,他們會失望的。影片中的戰爭畫面乾淨整潔,沒有任何混亂、血汙。

為了彌補這種尷尬,製造那種「緊張」和「震驚」,我們只能靠幾十個孤獨的叔叔。起初,孤獨的叔叔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但這種持續、密集、貫穿始終的音樂轟炸,以及迫於音樂所營造的情感和緊張的感覺讓人感到噁心。雖然槍聲和裡面的引擎聲很好,但並不能消除整部劇密集的配樂帶來的疲勞。

諾蘭從不讓人失望,這次可能會。

相關焦點

  •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從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和《戰馬》、梅爾·吉勃遜的《鋼鋸嶺》,到諾蘭導演著名的《敦刻爾克》,我們看到的都是普通士兵和平民在戰爭中的遭遇。(三)一鏡到底在今年的奧斯卡獎評選中這部獲得多項提名的作品與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主要獎項擦肩而過,最終獲得的竟然是最佳攝影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這兩個技術類獎項,原因是《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來拍攝這部戰爭電影。
  • 《1917》的「一鏡到底」:成也真實,敗也真實
    今年金球獎中,《1917》取得最佳影片被視為爆冷之舉,面對一眾強勁對手,以歷史、戰爭、「一鏡到底」這套組合成功突圍而出,亦完全擊中了筆者的口味。緊接著《1917》又在奧斯卡以10項提名而大熱,之前預測有說過,可能會憑藉此片的「一鏡到底」讓導演斬獲「最佳導演獎」。
  • 如果讓我選,我選《1917》拿奧斯卡最佳電影
    大家好,我是天朝人民的老朋友張大戶今天說說拿下3項奧斯卡大獎的《1917》震撼,沉浸本來《1917》是最有希望得到奧斯卡最佳電影大獎的。不僅在頒獎季收割了眾多獎項。更是被大多數媒體看好。可惜《寄生蟲》神兵天降,1917遺憾沒能奪得大獎。
  • 《1917》影評: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它就是美國2020電影金球獎最佳影片:《1917》。金球獎,又被稱為奧斯卡風向標,在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是獲得金球獎在先,隨後又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比如去年的《綠皮書》。毫無疑問,《1917》是當下最為熱門的一號種子,也就是我標題裡的意思,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受武漢疫情影響,這場防疫攻堅戰聚焦了人們百分八九十的注意力,就連《歌手2020》悄然開播,都少有人討論,那麼一定更少人知道,2月10日是美國奧斯卡頒獎的日子吧。
  • 全片只有一個鏡頭的《1917》,為什麼會是奧斯卡電影的最大熱門
    倘若下個月,《1917》真的拿下最終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它會是影史最易懂的一部奧斯卡最佳電影。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勝的電影,因為恐怕一個10歲孩童也能輕易明白它在發生著什麼。GQ說它是一部技術至上的命題作文,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 「相約影院,依舊一起」,奧斯卡獲獎電影《1917》《小婦人》等陸續...
    《1917》發回歸邀約「依舊一起」據悉,《1917》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影片講述了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在一戰時期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險穿越敵境傳遞重要情報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1917》基本採用手持攝影,整部影片就是一個長鏡頭。
  • 《敦刻爾克》與《戰狼2》根本區別:不是娛樂片,是嚴肅題材大作
    《敦刻爾克》,是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時隔三年的第一部執導電影。與中國大熱的《戰狼2》相比,這不是一出娛樂動作片,而是嚴肅戰爭題材影片!這是諾蘭首次嘗試二戰題材,是否能獲得像他以往作品那樣的巨大成功呢?諾蘭再次動用了奧斯卡獲獎水準的電影配樂團隊。為了凸顯戰爭情緒,以緊湊的背景音樂,加強電影感染力,呼應劇情帶來的不安與緊張。《敦刻爾克》沒有一位真正統治全局的主角,每個撤退士兵都只是普通軍人,但故事主體依然非常清晰。啟用的多位新人演員,表現非常出色。其中部分是首次參與電影拍攝,諾蘭可謂是慧眼識珠。
  • 2020奧斯卡A-Z,26個字母看透今年奧斯卡
    G 希爾迪·居茲納多蒂爾 Hildur Gu nadóttir 這是這位37歲的冰島音樂家第一次提名奧斯卡,她也成為了歷史上第4位獲得最佳原創配樂的女性作曲家。去年大熱的劇集《車諾比》也是她的作品。
  • 結局眾人皆知,但《敦刻爾克》贏的恰恰是未知感
    結局眾人皆知,但《敦刻爾克》贏的恰恰是未知感 時間:2017.08.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ucky 分享到:
  • 小丑奪影帝《1917》成大贏家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92nd Academy Awards)將於北京時間星期一早上舉行,許多人都十分關注這場頒獎禮的各大獎項最終會花落誰家。然而,奧斯卡官方Twitter昨日公開一張獎項結果預測的圖片。
  • 大膽預測奧斯卡獲獎名單!《1917》拿最佳影片,斯嘉麗或無緣影后
    其中,《小丑》打破此前《蝙蝠俠:黑暗騎士》(8項)保持的漫改電影奧斯卡提名紀錄,以11項提名領跑。而《1917》 《愛爾蘭人》 《好萊塢往事》更以10項提名緊隨其後。這無疑是奧斯卡獎的最大懸念之一。此外,「奧斯卡最後的風向標」英國電影學院獎也於2月3日決出勝負,《1917》攬獲包括最佳影片、導演、攝影等在內的7項大獎。半路殺出的《1917》隨著金球獎所謂的「爆冷」,到如今狂攬各項大獎,奧斯卡獎似乎志在必得。
  •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1917》的長鏡頭為什麼還不夠好?
    長鏡頭在電影中不是一種新鮮的表現手法了,最初的長鏡頭只是機械的記錄畫面,如今科學的進步使得長鏡頭可以長到「一鏡到底」,《1917》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也充分肯定了利用科技與電影語言的結合所帶給大家的視覺享受。
  • 2小時一鏡到底,全片只有一個鏡頭,《1917》差點就是奧斯卡最佳
    電影《1917》豆瓣評分8.5,IMDb評分8.3,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9%,在2020年92屆奧斯卡擁有10項提名,是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最大熱門。導演 薩姆·門德斯也幾乎要把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拿回家中,但沒想到92屆奧斯卡給了全世界觀眾一個驚喜,韓國電影《寄生蟲》成了奧斯卡的「史無前例」,將最重量級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收入囊中,此前最熱門的《1917》只能陪跑,最後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攝影、視覺、音效三項大獎,成了奧斯卡的璀璨遺珠。
  • 「奧斯卡探秘」透過「一鏡到底」優與劣,評說《1917》的優與劣
    第92屆奧斯卡落下帷幕,登頂之前的猜測與最終問鼎的結局兩相對照之下,幾無「非分操作」,唯一讓人稱奇的兩個點在於「《1917》得獎之少」與「《寄生蟲》得獎之多」。提名上《1917》10項,《寄生蟲》6項,最終結局《1917》得獎3項、《寄生蟲》得獎4項,奧斯卡創立的92年歷史上《寄生蟲》憑此一戰便足以擠入豐碑前列。
  • 《八佰》上映前,獲奧斯卡三大獎的《1917》,是今年最好的戰爭片
    奧斯卡獲獎巨作——《1917》在內地萬千觀眾的期待中,近日終於正式登陸國內影院,吸引了大批影迷重返影院。首周票房3686萬,成為影院復工後第一周票房最高的新片。在豆瓣,超過24萬名觀眾為這部電影打出了8.5的高分。
  • 戴錦華:奧斯卡為什麼要下《寄生蟲》這劑猛藥?
    之前我們說奧斯卡的評選具有穩定的主流性和保守性,是因為它規定看完每年2/3的美國院線上映電影的評委才有投票資格,而能滿足這一條件的惟有退休的昔日好萊塢從業人員,我們常開玩笑說奧斯卡實際上是在比弗利山的豪宅裡投出來的,是那些有錢有閒的好萊塢成功專業人士的選擇,而非一線影人。而流媒體則令大家只要有心觀影,便可以通過種種方式觀看,不必進影院,不必在檔期內。
  • 不要錯過這幾部奧斯卡巨作
    趁著今年奧斯卡的餘溫,小編把今年奧斯卡BP的幾部提名影片都看了,影片的整體質量比去年高。其中,《1917》帶著點樸素的英雄主義的戰爭片,影片張馳有度,有大作之風。《小丑》和《寄生蟲》不用多說了,都是類型片裡的傑出之作,這兩部電影都是被誇了一年的頒獎季大熱門,特別是《寄生蟲》,奧斯卡四個獎項得主。《愛爾蘭人》是大師大秀功力,觀影過程很享受;《好萊塢往事》則是名導展現內心,倒是《小婦人》雖然工整,完成度很高卻少了些翻拍應有的新意,但也值得一看。
  • 第92屆奧斯卡頒獎猜測:《1917》或成最大贏家,「小丑」是影帝熱門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將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9日(北京時間2月10日)舉行,此次頒獎將聚焦在多部強片對決,包括《1917》《寄生蟲》《小丑》等,堪稱「奧斯卡大年」。
  • 奧斯卡獲獎影片《1917》8月7日上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7月24日,獲今年第92屆奧斯卡獎的《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正式宣布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1917》海報該片由美國夢工廠影片公司、美國信實娛樂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譯製,上海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協助推廣。這也是阿里影業繼《綠皮書》、《何以為家》、《徒手攀巖》後,協助推廣的又一奧斯卡熱門佳片。
  • 不要戰爭——2020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1917》
    電影《1917》,講述了兩位年輕的英國士兵在一戰期間,為拯救1600名士兵性命,穿越敵境至前線,傳達停止進攻消息的故事。影片已獲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獎,同時也獲得了頒獎季多個獎項和提名,是即將到來的奧斯卡頒獎禮中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