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蛋白替代品發展迅猛,植物基、昆蟲蛋白為主流

2021-01-13 騰訊網

在全球糧食系統的演變中,由於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和環保,對可持續食物系統和肉類蛋白替代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據統計,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5億。在此期間,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質的消費量預計將增加70%,這將給全球食品系統帶來巨大的壓力,為了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飲食需求,必須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食品,來應對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因素帶來的挑戰,同時促進個人和集體對健康和營養飲食的需求。

人們普遍意識到,按照目前的糧食系統,實現這些目標很難,因此我們尋求可替代糧食的來源,以便滿足在未來的生產和消費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對可持續食物來源的需求

肉類含有高能量和高蛋白,幾個世紀以來,它已經成為人類飲食的標準組成部分。在過去的30年裡(1990-2019),全球肉類年均消費量增加了一倍多,達到近4億噸。

圖1:肉類的消費趨勢(來自FAOStat的數據),包括迄今的區域數據和全球數據以及對2050年的預測

從1990年到2010年,中國的肉類消費增長趨勢是最明顯的,超過了歐洲(歐洲是世界上肉類平均消費最高的地區)和亞洲其他地區,其次是美洲地區。肉類消費的增長歸因於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這表明了人們對可持續的蛋白質來源有很大的需求,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可以通過替代蛋白質來源(如植物和昆蟲)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會隨之改變。

蛋白質替代源

隨著現代文化中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的興起,消費者對更健康、更實惠的食物來源越來越感興趣,對植物性食品和替代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

圖2: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間,歐洲食品和飲料產品產量百分比

圖2突出顯示了過去5年歐洲新食品和飲料產品的增長,這些產品分別被標記為素食(增長3%)、純素食(增長5%)和無乳製品(增長1%)。常見的植物蛋白來源包括豆腐、大豆、鷹嘴豆、亞麻籽、小麥、豆類和堅果等。

另一種高質量的蛋白質來源是昆蟲。在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吃昆蟲是一種常見的文化習俗。在北美、英國和歐洲等更成熟的西方市場,這種吃法也在慢慢地被接受。Eat Grub(英國)是一個打破常規的新型可持續食品品牌,旨在通過引入昆蟲作為其產品的材料來源,革新西方的飲食文化。該公司稱,全球食用昆蟲市場預計將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1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僅歐洲就有望達到2.25億美元。Grub進一步表示,根據2017年Mintel的報告,在參與調查的人員中,有27%的歐洲消費者從未吃過昆蟲,而他們表示有興趣嘗試可食用的昆蟲。

圖3:100克蟋蟀與傳統蛋白質來源(雞肉、牛肉、豬肉)的營養分析

從圖3可以看出,與雞肉、牛肉和豬肉相比,蟋蟀的平均蛋白質含量多出73%,鐵含量多出87%,鈣含量多出90%。昆蟲的營養價值更高,可以吸引大眾市場,前提是昆蟲的味道、質地和食用體驗能夠讓消費者忽略他們正在食用昆蟲的事實。一般可食用的昆蟲包括蟋蟀、水牛蟲、粉蟲和蚱蜢——它們的口味和調料包括燒烤味、甜辣椒、酸橙和五味子等,這些調料能夠豐富人們的味覺體驗。在蛋白質能量棒中還有另一種富含蛋白質的成分,那就是磨碎的昆蟲和昆蟲粉末,它們具有蔓越莓、橙子、杏仁、藍莓、可可豆和椰子等風味組合,能夠增加吸引力。

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改變

在2019年,影響消費者購買食品的主要因素是個人對健康和幸福感的總體影響。2019年影響消費者食品購買決策的主要因素是個人對健康的關注。現代消費者越來越喜歡營養豐富、能滿足日常飲食需求、能降低平均死亡率的食品和飲料。

圖4:額外攝入不同蛋白質替代品(Godfray)對健康的影響

根據圖4的結果,植物和昆蟲蛋白源對死亡率變化百分比的影響較低,它還含有人類所需的基本營養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的危害是最低的,如果長期添加到主食中,還可以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圖5:每200千卡蛋白質替代品當前的價格(美元)估計

推動消費者消費的另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是價格。在低收入市場(如南美、非洲和亞洲),價格更低廉的蛋白質來源,是新型食品和飲料進行生產的最普遍的選擇。而在收入彈性較高的市場(如北美、加拿大和歐洲),消費者優先考慮的是健康,而不是價格,因而在新型食品的材料選擇上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植物和昆蟲蛋白的優勢是:在進行生產時,對資源的需求更低,從而能夠降低產品的總體成本和市場價格,增強了可持續性。如圖5所示,與牛肉(每200千卡約7.00美元)和雞肉(每200千卡約3.00美元)相比,小麥、豆類和豌豆等植物的成本是最低的(低於0.50美元)

環境的可持續性

現如今對肉類生產的大部分爭論集中在它對環境的影響上,尤其是它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牲畜類型和生產系統之間的差異很大。紅肉(牛、羊和山羊)生產排放的溫室氣體約佔人為排放量的15%,導致森林遭破壞最主要的因素是放牧和開墾耕地,它直接影響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生物多樣性。

圖6:生產1公斤蟋蟀、雞肉、牛肉和豬肉所需的水和飼料的比較

根據Eat Grub的說法,他們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1升水和1700克蟋蟀蛋白,相當於普通生產1公斤牛肉所需的0.004%的水和17%的飼料。蟋蟀蛋白的可持續性遠遠超過了牛肉、雞肉或豬肉蛋白,因而蟋蟀蛋白是製造商更經濟可行的選擇,同時消費者也消費得起。

圖7:不同蛋白質來源每200千卡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

選擇蛋白質替代源能夠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使用植物和昆蟲作為蛋白質替代源。目前雞肉和牛肉的等蛋白質來源的二氧化碳排放估計表明只能適度減排,但在生產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大幅減排的可能性。如圖7所示,植物蛋白和昆蟲蛋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傳統蛋白和肉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少75% -90%,顯著降低了食品生產行業的全球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計算方法是產品或服務生命周期(材料生產、製造、使用階段和報廢處理)各個階段的排放總和。

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或生命循環中,可能會排放不同的溫室氣體,如甲烷和氧化亞氮,每一種都或多或少地能在大氣中吸收熱量。

圖8:美國不同食物的溫室氣體排放比較

平均而言,美國家庭食品消費每年排放8.1噸二氧化碳,佔排放總量的83%,而交通運輸佔11%。與糧食生產有關的排放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O2),這些排放主要來自農業生產。肉類產品每卡路裡的碳足跡比穀物或蔬菜產品大,因為植物能量進行轉化時效率低下,碳排放少。在生產過程中,有機食品通常只需要30-50%的能源,但與典型的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它需要多三分之一小時的人力,這使得它價格更昂貴。作為食品發展的一部分,全球製造商正在集體尋求減少碳足跡的方法,政府和機構也實財政措施,以激勵社會,進行最佳的生產實踐。

總結

全球糧食的演變有許多因素,其中包括生產和消費周期。現有的食物系統將無法滿足人們對蛋白質和其他飲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尋找食物替代源——如植物和昆蟲,對食品和飲料生產來說,是一種經濟實惠、營養有益和可持續的方法。隨著人們增進對食物替代源的了解,以及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全世界的消費者對新的、可替代的、健康的食物替代源會越來越感興趣。

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採用向食品替代源(或全球採用),這樣的話,更多的農民會尋找替代源,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如果增加食品替代源的供應量,食品和飲料製造商可以為現有產品的開發引入新配方,甚至推出新的產品概念,以便加強品牌的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感。

全球糧食系統的演變對生產者、製造商和消費者都有內在的責任,並且能夠開創一個綠色、可持續和更健康的未來。

https://kdocs.cn/l/srFaDPoRf?f=111

聲明:本文來自35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造肉行業深度報告:蛋白新能源,探索人造肉行業革命之路
    目前人們所熟知且本文所 提到的人造肉屬於植物蛋白肉的範疇,是四類「替代蛋白」趨勢下發展最為可觀的一類。1) 昆蟲蛋白:以昆蟲為原料,從昆蟲的各個生長階段,如卵、幼蟲、成蟲、蛹、蛾等提 取的蛋白質。由於昆蟲數量大,繁殖快,且高蛋白、低脂肪,營養結構合理,肉質纖 維少,又易於吸收,為世界各國所關注。
  • 植物性蛋白?不夠!蛋白質+強勢來襲
    也正是因為消費者態度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植物性蛋白蓬勃發展。然而,僅僅是植物性蛋白或許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了,未來蛋白質產品、植物性產品將如何發展呢? 今天我們共同聚焦植物性蛋白產品。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諸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 OATLY針對消費者需求,打造植物蛋白飲品的選購指南
    與會嘉賓圍繞植物蛋白各個創新營銷趨勢、消費者需求、行業標準定義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分享,並表達了對植物蛋白品類未來向上發展的一致看好。OATLY率先發聲,向與會的植物蛋白聯盟成員發出倡導:以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秉承共創、共享和共贏的目的,促進美好消費。共同攜手推動植物蛋白品類發展,造福環境和人類。
  • 天貓攜業內標杆齊聚OATLY,促植物蛋白品類爆發
    OATLY率先發聲,向與會的植物蛋白聯盟成員發出倡導:以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秉承共創、共享和共贏的目的,促進美好消費。共同攜手推動植物蛋白品類發展,造福環境和人類。    近年來,隨著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消費升級引發飲料產業革命,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開始迅猛發展,2020年成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元年。
  • OATLY領銜行業升級,集結行業巨頭共策植物蛋白未來
    與會嘉賓圍繞植物蛋白各個創新營銷趨勢、消費者需求、行業標準定義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分享,並表達了對植物蛋白品類未來向上發展的一致看好。OATLY率先發聲,向與會的植物蛋白聯盟成員發出倡導:以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秉承共創、共享和共贏的目的,促進美好消費。共同攜手推動植物蛋白品類發展,造福環境和人類。
  • 鷹嘴豆是植物蛋白的未來之星
    鷹嘴豆蛋白含18種胺基酸,總胺基酸含量為每克869毫克,必需胺基酸含量為每克353毫克,接近WHO/FAO推薦的理想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每克360毫克。同時脂肪含量較低,所含脂肪中75%為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和亞油酸。此外,鷹嘴豆還富含鈣、鉀、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纖維等,鈉含量較低。鷹嘴豆的升糖指數GI也較低。
  • 中國植物蛋白聯盟天貓美食峰會召開 共論植物基飲品未來
    與會嘉賓圍繞植物蛋白各個創新營銷趨勢、消費者需求、行業標準定義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分享,並表達了對植物蛋白品類未來向上發展的一致看好。OATLY率先發聲,向與會的植物蛋白聯盟成員發出倡導:以營養、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秉承共創、共享和共贏的目的,促進美好消費。共同攜手推動植物蛋白品類發展,造福環境和人類。
  • 年產6萬噸黑水虻蛋白飼料,全球最大昆蟲蛋白飼料工廠啟動
    美國ADM,法國InnovaFeed共同宣布,將在伊利諾州迪凱特Decatur,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蛋白工廠,該項目建設計劃於2021年開始。建設和生產將分為兩個階段。當兩者都完成後,該工廠年計劃生產能力為6萬噸黑水虻幼蟲蛋白飼料。
  • 全球疫情打擊進口肉類供應~~五類!植物蛋白可供優選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表示,到 2050 年,肉製品市場需求缺口將達到 3800 萬噸,植物肉、細胞培育肉與傳統肉製品之間是協同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存在;而替代蛋白創新是符合未來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的,消費者對各種替代蛋白,尤其是肉類替代品的興趣將空前高漲。
  • 全球綠色蛋白前景廣闊,從技術開發和市場培育分享新產業價值
    在技術的推動下,綠色蛋白作為全球的最新選擇衝擊著傳統食品行業,諸多企業紛紛在這片新興領域開拓嘗試,其中研發替代蛋類食品的明星公司JUST皆食得主打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以綠豆作為原材料生產的液體蛋,已經可以像普通雞蛋一樣烹炒蒸煮,並因此收穫了李嘉誠的青睞與投資加持,但目前綠色蛋白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們能否改變飲食習慣,以綠色蛋白替代肉類食品,還需要應對一系列複雜深刻的變革。
  • 乘風破浪的植物蛋白,誰將是替代大豆、豌豆蛋白的新生代原料?
    此外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蠶豆是大豆最有前途的可持續性蛋白替代品,它能提供比大豆更好的蛋白替代作用。鷹嘴豆蛋白:營養全面型的優質擔當鷹嘴豆蛋白是近年來新興的且關注度極高的替代蛋白,它有很多天然優勢。如營養價值高,它含18種胺基酸,總胺基酸含量為869mg/g,必需胺基酸含量為353mg/g,接近WHO/FAO推薦的理想蛋白質胺基酸組成(360mg/g)。鷹嘴豆蛋白的體外模擬消化率為97.9%,胺基酸評分為60.5,其蛋白質總體營養價值高於常見的谷薯類及雜豆類植物蛋白,是僅次於大豆蛋白的雜豆類植物蛋白來源。
  • 小鮮豆的誕生|蛋白 · 大豆蛋白PK動物蛋白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來看看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區別: 動物蛋白是完全蛋白,也就是說動物蛋白中包含了所有的胺基酸,也就必然包含了必需胺基酸(包括BCAA)。主要來源有紅肉(豬牛羊)、家禽、海鮮(魚類、貝類)、牛奶、雞蛋等,其中紅肉是最差的蛋白質來源; 植物蛋白不是完全蛋白,不同來源的植物蛋白包含的幾種胺基酸不同,因此要不同種類的植物搭配著吃,才能保證人體對必需胺基酸的需求。
  • 昆蟲蛋白 閃蒸乾燥粉碎系統 | 粉碎
    由總部位於荷蘭的細川密克朗集團開發的由閃蒸乾燥機DRYMEISTER®為核心單機的昆蟲蛋白生產系統,用於處理昆蟲蛋白
  • 專注於可持續發展,北歐食品創新孵化器十大入圍項目揭曉!
    例如,在以色列海法創建的孵化器項目中,入圍的Redefine Meat公司在孵化器項目之後籌集到了超過500萬歐元的資金,並計劃將其用於3D列印生產肉類替代品。 AEF的適用範圍幾乎涵蓋了食品產品的各個品類,包括魚類和海鮮、肉類和禽類、即食食品、糕點糖果、乳製品、部分蔬菜水果等。這一新技術可保證長期儲存式產品的新鮮、美味和安全,無論是對生產者、經銷商還是消費者都大有益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2020植物基爆發年,你不知道的植物蛋白都在這裡
    結果顯示,52%的美國消費者更喜歡植物來源的食品和飲料,幾乎60%的受訪者表示向植物基飲食轉變將會是永久的;其中一個鮮明案例就是曾經選擇以乳清為主要成分的蛋白粉的消費者正在逐漸偏向植物來源,比如豌豆來源或大米來源等。
  • 2020植物基爆發年,植物蛋白市場分析與應用趨勢
    植物蛋白發展有哪些推動力?2020年,植物蛋白未來的應用趨勢是什麼?請隨小編一探究竟。 1. 全球植物蛋白市場情況 據Markets and Markets, 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場預計價值185億美元,預計從2019年開始以14.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達到406億美元。
  • 植物蛋白真的比動物蛋白更好嗎?
    將動物蛋白替換為基於植物的替代品的人通常最終會吃更健康的飲食,但在假設植物蛋白質總是更健康之前,您需要了解一些事項。「蛋白質」這個詞意味著兩件不同的事情。蛋白質是一種常量營養素,是由胺基酸組成的分子家族。從這個意義上講,蛋白質存在於許多不同的食品中。肉有很多。豆類和豆類一樣。穀物和綠葉蔬菜有一點點。
  • 英國素食品牌 Better Nature 以大豆為靈感的視覺設計 | 靈感漫遊
    ,以大豆等各類豆製品和堅果類產品為原料製作的植物蛋白食物,富含高蛋白、高纖維和各類維生素,採用真空包裝,為短保新鮮食品。品牌的使命是讓 tempeh 這一天然健康食物成為主流,並為更多的人提供有益健康、營養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產品,以使整個食品系統對人類、地球和動物更加友好。Better Nature 總部位於倫敦,聯合創始人Driando Ahnan 是印度尼西亞食品科學家,執行長 Chris Kong 來自香港。Tempeh 是什麼?
  • 一周大事件丨國內首款火麻蛋白奶VITALBOX即將面世、「墨爾本機器」勇奪斯諾克英錦賽冠軍……
    VITALBOX即將面世4、到2021年,植物香腸市場將激增至10億美元5、美國肉類替代品的普及率在2020年達到463%6、荷蘭公司Mosa Meat完成2000萬美元融資7、漢堡王在墨西哥首推純素漢堡Whopper Vegetal8、純素網球運動員尼爾·羅伯遜奪英錦賽冠軍9、樂斯福推出高營養、純素食、無異味的酵母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