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新文化商業,作者 | Amy Wang
網絡電影跌跌撞撞七年,是一段內容生態從零到有,再到成林成海,納百川容千木的完整歷史。從被大導演大明星看低,怪獸片「橫行」,到各種創新商業模式匯聚、大公司大平臺爭相布局、青年創作者首選職業路徑,網絡電影在一點一滴的進化中完成了從草根嬰兒到英姿綽約少年的蛻變。
2021年伊始,網絡電影顯現出明顯頭部力量積蓄爆發的態勢。一方面源於,愛奇藝等孵化平臺對火車頭內容大力傾斜的平臺主策略轉變,另一方面源於頭部內容在C端細分賽道強勁的付費轉化實力。
1月4日,愛奇藝發布全新的網絡電影分帳規則,宣布原有A、B、C、D、E級,調整為S、A+、A、B級,且S級內容可應用單點付費模式。同時S級參加PVOD模式的影片除了與平臺按比例分帳外,還將獲得平臺聯合營銷資格,獲得院線級影片的宣發資源;此外A+級、B級項目內容分成單價也做了更大劃分,分別提升至3元、下降至1元。
也就是說,越是頭部內容將獲得越高的收入。
此外,當網絡電影原有的分帳商業模式與PVOD的高端點播付費模式兼容後,這個市場的容量被提升到一個全新水平,天花板再次被打破。
而我們發現擁有3部前作鋪墊的《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上周已經在愛奇藝「超級影院」以單片付費模式進行了發行嘗試。
網絡電影+單點付費,大潛力與高要求
一面是高分帳誘惑,一面是對作品質量的更高要求。
12月30日,《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在愛奇藝上線。值得一提的是,這雖然不是第一部PVOD模式發行的電影,但卻是首部進入愛奇藝超級影院的網絡電影。
這意味著,在商業類型院線大片《徵途》《我們永不言棄》《肥龍過江》,以及《春潮》《春江水暖》等文藝類型片試水之後,高品質的網絡電影也有了採用高端付費點播形式發行的機會。
相比於以往網絡電影VIP會員免費觀看的模式,高端付費點播這種純to C的付費模式明顯對影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單片付費就是要把一部影片單獨拿出來,接受市場上觀眾真金白銀的檢驗,這需要製作方對自己的內容有足夠的自信。
如果了解了「陳翔六點半」以往的作品,就會明白《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為什麼第一個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由「陳翔六點半」的短視頻IP衍生。「陳翔六點半」在微短劇中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在愛奇藝號上,「陳翔」IP有著近300萬的精準觀眾群,在社交平臺,其微博粉絲高達410萬。短視頻App裡,「陳翔六點半」的話題播放量高達144億,截至發稿「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的話題播放量也高達8.2億,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從短視頻到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已經完成了IP的孵化和升級。即便拋開短視頻本身的影響力,《陳翔六點半》系列電影也已經是網絡電影行業最具影響力的頭部IP之一。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已經是「陳翔六點半」系列電影的第四部作品,前三部作品無一例外,均呈現出了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2017年,「陳翔六點半」第一部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廢話少說》以1312萬票房分帳,闖入年度票房榜TOP5。2018年,投資300萬的《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最終分帳突破3000萬,成為了愛奇藝網絡電影年度票房榜亞軍。而2019年的《陳翔六點半之重樓別》以2189萬票房分帳高居2019愛奇藝網絡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此次的《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將國球桌球與功夫元素巧妙融合,無論是演員表演、動作特效,還是笑點包袱,都讓人驚喜滿滿,頗有些星爺《少林足球》的味道,在劇作、製作上都有了明顯的優化升級。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講述了兩代人在民間桌球賽上過關斬將,經歷各種爆笑曲折的囧事,最終收穫愛情與成長圓夢的勵志故事。其表達的核心依然是現實小人物的堅持與夢想,這也是「陳翔六點半」系列電影一直堅持和努力的方向,在《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既保證了品質,還兼具情懷,不管是選題還是立意都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臺階。
從以往的票房成績來看,《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在2021年分帳票房依舊值得關注,選用單片付費模式,這更像是「種子選手」在單片付費新賽道上接受的一次試車,其釋放的信號值得行業關注——
無論成功與否,2021網絡電影在內容品質和收益空間上,都到了一個頂破天花板的新階段。
高端付費點播拓寬網絡電影賽道
目前視頻平臺的用戶主要分為免費用戶、會員用戶、單片付費用戶,與之相對應的點播模式分別為AVOD(廣告型視頻點播)、SVOD(訂閱會員視頻點播)、PVOD(高端付費點播)和TVOD(單片付費視頻點播)。
對於大多數網絡電影來說,都會先採用SVOD模式,在3-6個月付費期結束之後則將進入免費期,提供給所有用戶免費觀看。
這種較為單一的發行和盈利模式,也給網絡電影行業帶來了一些局限。從這幾年的票房表現來看,網絡電影目前的最高票房是5600萬,這也是網絡電影目前的票房天花板。在這樣的天花板之下,5000萬投資以上體量的影片基本上不會考慮通過純網絡發行。而因為沒有優質影片,所以網絡發行一直無法打破天花板。這就造成了一個局面——大片不敢參與,高質量小片稀缺。
此次《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或者其他院線轉網絡的電影,先採取PVOD單片付費模式,待單片付費周期結束之後再進入SVOD模式,這無疑給優質影片帶來了更具誘惑力的商業空間。
今年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多個重大場合均提到了影視內容的D2C(Direct-to-Consumer)。如今看來,D2C這套電商邏輯,放在視頻平臺也同樣適用。在D2C規則下,視頻平臺不再只是通過版權採購或內容自製內容來決定用戶看什麼,而是更注重提供公共服務,賣家和買家在這個平臺上,直接產生銷售關係,買家可以在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片庫裡進行選購,由消費者直接決定供給方是好還是壞,這才是未來網際網路內容最公平的交易方式,也是網絡視聽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方向。
其實在D2C方面,網絡電影有著天然的優勢。一來網際網路時代本來就是一個壓縮一切行業中間渠道的時代,去「去中間化」是必然趨勢;二來網絡電影就是為網際網路而生,是通過網絡付費點播的影視作品。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付費習慣已經在逐步形成,網絡電影的行業認知度和大眾美譽度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只是在過去,網絡電影還一直都是一個「半2C」狀態。因為在SVOD的模式下,多數用戶並非直接為某部作品買單,而是用戶先購買會員權益,然後才去片庫裡選擇性觀影。相應的,網絡電影的分帳也並非來自於用戶購買影片的票房,而是平臺通過影片定級、觀看時長、有效點擊,來測算這部片子在VIP會員中的消費程度,然後來決定片方分帳金額。
相比之下,需要用戶針對內容單獨付費的PVOD模式,明顯更接近於D2C。在PVOD模式下,單部影片就像電影市場一樣由用戶買單,這樣的模式一來可以解決題材同質化缺乏創新性的問題,在豐富品類、題材多樣性方面具有優勢;二來讓作品直面市場的檢驗,票房上限完全取決於影片內容,商業模式也更加良性、健康。
事實上,不僅電影市場,網劇市場也已經在驗證著D2C模式可行性。
從2014年免費播出的初代網劇《靈魂擺渡》到2015年首部付費網劇《盜墓筆記》,再到2019年底《慶餘年》開始嘗試「VIP付費超前點播」,2020年的迷霧劇場,網劇的播出模式經歷了從AVOD到SVOD再到單集付費以及多種模式相結合的變化過程,而這種模式的變化過程也正是網劇品質日益提升的過程。如今網劇在品質上已經與臺播劇無異,網劇的市場影響力也絲毫不差於臺播劇,這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於播出模式的不斷「改良」。
如今的網絡電影,也正在經歷著這個過程。本質上,劇集的「付費超前點播」和電影的PVOD模式,在底層的商業邏輯上一致的,都是對D2C理念更進一步的深層探索。在D2C的大趨勢下,網際網路內容的商業模式已經在發生變革,而且這種變革將是長期而且深遠的。
就網絡電影而言,PVOD這種模式層面的突破,必然會吸引更多優質的影片入局。原本以SVOD模式存在的網絡電影,也能因為內容質量足夠好而吸引用戶單片付費,從而從SVOD模式向PVOD付費模式進階。
商業模式持續升級加速市場提質減量
網絡電影新模式的推出,也代表著愛奇藝等平臺已經在付費的大基礎架構下,搭建起了開挖純網內容金礦的多層次商業模式,頭部內容可以通過單片付費實現多路徑變現,中腰部內容也能更有效找到自己的受眾。
這是優質內容創作者應當抓住的新機會。
早前,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在接受新文化商業(Ent-Biz)採訪時曾就表示:「愛奇藝最終將成為內容與用戶連接的交易平臺。D2C會打開好內容的想像空間,目前電影領域我們嘗試超級影院PVOD,劇集領域我們嘗試超前點播,發現觀眾還是願意為好內容買單,只是現在付費人數還不夠多,但是我們找到了一批願意單片付費的觀眾。」
最終網絡電影、分帳網劇等純網內容能否脫離大平臺襁褓,獨立與院線頂級大片、美劇一起按照D2C模式實現高收益,決定性因素還是品質,目前這些內容依然有成長空間和時間。
毫無疑問,PVOD模式是未來網際網路內容D2C大勢所趨中的典型商業模式。目前無論是平臺技術的支撐,抑或是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都已經給PVOD模式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但這還遠遠不夠。
網絡電影要進入單片付費時代,還面臨著兩方面的突破,一個優質內容的持續供給,一個是用戶付費習慣的持續養成。
某種程度上來說,優質內容是推動單片付費的核心驅動力。
從SVOD模式到單片付費模式,對於片方來說,最本質的變化就是,從吸引「付費用戶」,到吸引「用戶付費」。這多少有點從吃「大鍋飯」到包產到戶,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的意思。
純to C的單片付費模式,會讓整個市場環境越來越公平,也越來越殘酷。所以,作為首部選擇PVOD模式上線的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尤其在網絡電影拉新能力普遍遭受質疑的情況下。
對於優質影片來說,單片付費模式可能產生更大的傳播力量和商業價值,但對於濫竽充數的影片來說,也可能面臨原形畢現的窘境。
同時,一個新的影視消費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時間。雖然目前單視頻平臺付費會員已經破億,網友對於高質量內容的付費意願也越來越強烈,但面對高端點播可能還會有部分觀眾感覺不適應。
一旦網友們適應了這種不適應,將會有更多的「民間高手」去探索付費模式的可能性和邊界。到那時以單片付費為主的良性的可持續的網絡院線市場才可能形成。當然,這需要平臺與片方的共同努力。
可以預測的是,接下來的網絡電影必然是多元商業模式共存的宏大市場。一邊是網絡電影原有VIP付費模式的日益成熟,破千萬影片數量與日俱增,一邊是單片付費等新模式的不斷試探,網絡電影的付費疆域還在持續升級與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