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瓶裝咖啡的逆襲啟示錄!罐裝咖啡是怎麼過氣的?

2021-02-07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清晨街道上,穿著西裝提著公事包的他走向販賣機,按下罐裝咖啡的按鈕,在晨光中舉起一罐小小的黑漿緩緩一飲而盡——罐裝咖啡是每位日本上班族的日常補給。是的,10年前也許是這樣,但現在,它已經再也不是日本年輕人的選擇了。


  這兩年,日本便利店架上開始多了一群佔空間的神秘客:瓶裝咖啡。它們以塑料瓶包裝。透明瓶身、略寬、不滿15公分高。裡頭裝著黑色、棕色、棕白、黑中透紅的各式咖啡。它們與短小精幹的罐裝咖啡,在外型上幾乎沒有一處相似,甚至內容上也有點不同:「手作」(craft)、「冷泡」(cold brew)這些罐裝咖啡不太常見的名詞,以文青風的字體印在透明塑料瓶上。



  瓶裝咖啡的崛起並非偶然,它是精密分析客群下的產物,但它卻的確是大勢所趨下的幸運兒:日本年輕人正遠離罐裝咖啡,正如遠離啤酒一般。


  這說來詭異,咖啡幾乎是全球人類的合法毒品。對很多人來說,攝取咖啡因,是一種生命必需。輕薄短小到可以直接塞進西裝口袋的罐裝咖啡,比海洛因針筒還好攜帶、而且隨處可見的販賣機就買得到——毒品獲取太麻煩了。那麼,它為什麼會被捨棄?它的原罪說來尷尬:它已經暢銷太久了。但是另一方面,人們仍然渴求著咖啡,因此,瓶裝咖啡乘虛而入。


  80年代隨著日本自動販賣機風潮等等因素,罐裝咖啡開始向日本、乃至亞洲民眾伸出它令人上癮的魔爪,至今已經將近40個年頭。對日本年輕人來說,他們父母天天喝、當水喝的罐裝咖啡,在耳濡目染之下,已經成為一種過氣的代名詞。


  加上它又是鐵鋁罐裝,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罐頭——原本罐裝咖啡的誕生,就是為了滿足「更長地保存咖啡」的目的,它原本就是一種罐頭。可是在罐頭文化已經逐漸沒落的今日,罐頭被認為是添加防腐劑與其他化學成分的不健康食品,它持久保存的特點,在年輕人心中保存的似乎已經不再是美味,而是某種不老不死的詭異氣味,這大幅影響了購買時的意願。



  瓶裝咖啡不是新鮮構想,但過去它在日本一直不受待見。對日本人來說,它透出黑黝黝咖啡色的透明瓶身,讓它看起來像小瓶醬油;它無法輕巧地塞進公事包,會拖累企業戰士們「帶著就跑」的進軍速度。誰會想買瓶裝咖啡?其實這麼多年來,即便在亞洲的其他地區,瓶裝咖啡能夠存活下來的品牌也不多,這種瓶裝咖啡的困境好像是共通的。


  但是時代悄悄地轉變中,2017年,三得利(SUNTORY)的「BOSS」咖啡品牌,逆風推出了大瓶身的瓶裝咖啡「手作BOSS」(Craft Boss),瞬間引爆了熱銷風潮。


  它在短短9個月中賣出了2億4千萬瓶,咖啡市場中較難討好的女性客群竟然是它的主力客源。BOSS這一招,改變了市售咖啡市場的樣貌:原本日本可口可樂的「Georgia」品牌盤據著咖啡市場,三得利開始靠著BOSS展開逆襲,而包括UCC、Asahi等飲料公司也全力跟上,甚至連日本可口可樂也得追隨。



  過往瓶裝咖啡的缺點,現在變成優點:在養生風潮下,看得到內容物成為健康品質的保障之一——儘管事實上似乎沒有差異。


  現在沒人覺得透明瓶身的咖啡看起來像醬油了,因為如今連醬油都因為要強調保鮮,紛紛把自己包得宛如百毒不侵。反過來,瓶裝咖啡全面透明化,瓶身印刷也沒有那些五花八門的設計——比起來,一些老牌的瓶裝咖啡外裝太繁雜花俏了。


  這種透明設計仿佛在向顧客喊話:瓶裝咖啡一清二白,跟你爸愛喝、卻永遠看不清罐底多年沉渣的罐裝咖啡不一樣喲。


日本街頭販賣機中的罐裝咖啡


  再者,這代年輕上班族也不再是企業戰士,他們更追求的是自我滿足、而非為了企業奉獻生命。罐裝咖啡的簡便性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不用放進口袋就跑了。相反地,原本這種一飲而盡的小罐咖啡,不適合長時間坐辦公桌、需要大量咖啡因的上班族生態。大瓶裝對他們來說可以喝得更久,相形更加划算。


  等等,那那些仍然需要天天往外跑的業務呢?罐裝咖啡對需要常常移動的他們來說,這種輕便機動性應該還有誘因吧?很可惜地,過去你在日劇裡看到的,業務被客戶罵到臭頭之後,一邊喝罐裝咖啡、一邊在販賣機旁向前輩(可能是筱原涼子或天海佑希)訴苦的情景已經不在。可惡的便利店咖啡熱潮,成為業務們的最愛:便利店裡有冷氣、販賣品項多、還有機器現泡咖啡。相形之下,罐裝咖啡與販賣機看起來就沒有那麼迷人了。


  很多死忠罐裝咖啡粉絲繼續無謂的抗爭,說瓶裝咖啡喝起來太薄、太甜、太「不像咖啡」,但這卻偏偏是它刻意設計的特點。因為它大瓶,喝起來似乎同時意味著攝取過量的咖啡因。瓶裝咖啡這種喝起來不濃的咖啡,弱化了妳咖啡因中毒的疑慮,相對地,它也能吸引到原本不敢喝咖啡的客群。罐裝咖啡過往為了強調功能性,紛紛強調「喝了再上」的提神功能,但這隨之而來的苦、酸、澀等等「良藥苦口」的不佳口感,也阻擋了年輕人愛上它的機會。



  簡單說,有些人抱怨瓶裝咖啡就像「咖啡水」,但對它來說,這反而是一種讚美。


  現在的瓶裝咖啡,不再強調咖啡豆產地或品種,強調的是「冷泡」「手作」這樣的調理方式,或是「某某咖啡大賽烘豆師/咖啡師監製」。這些都同時意味著,瓶裝咖啡要想盡辦法改頭換面,避免讓人聯想到罐裝咖啡。它們甚至不想取代罐裝咖啡,它們想成為一種全新的產品,一種你可以一瓶喝一天、一瓶擺在辦公桌上很美、一瓶可以跟上最新文藝潮流的飲料。


  如今,市售咖啡市場的霸主已經不再是罐裝咖啡,瓶裝咖啡與便利店咖啡是市場上的兩強。雖然瓶裝咖啡仍然缺乏便利店咖啡現煮的新鮮優勢,但它也同時擁有好攜帶的簡便性。不認前輩的瓶裝咖啡取代了罐裝咖啡,繼續在每天清晨,努力滿足每一位咖啡因上癮患者。


‍【推薦閱讀】:

分析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成份,這些「咖啡」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2019年咖啡趨勢 即飲咖啡還有哪些創新點

咖啡攪局者:冷萃咖啡將改變即飲市場遊戲規則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冠影響新說:你許久沒喝過的罐裝咖啡正在漸漸消失
    「咖啡」,作為日本社畜們的醒腦神器,其普及程度幾乎是所有超市、便利店、自動販賣機都可以看到、買到的程度,但是截止到目前,新冠疫情也整整來臨快1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以前上班常喝的罐裝咖啡正在漸漸變少…
  • 被好咖啡「寵壞」的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喝罐裝咖啡?
    但根據《日本咖啡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周喝掉的約11杯咖啡中,罐裝咖啡的比例高達20%,平均每年每人會喝掉約91瓶罐裝咖啡。哪種罐裝咖啡?就是遍布日本街巷便利店和自動販賣機裡那些花花綠綠的罐裝咖啡。
  •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喝罐裝咖啡
    大到星巴克、藍瓶子等連鎖品牌,小到層出不窮的精品獨立咖啡館,論咖啡店數量和品質,日本完全可以躋身世界前列。但根據《日本咖啡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周喝掉的約11杯咖啡中,罐裝咖啡的比例高達20%,平均每年每人會喝掉約91瓶罐裝咖啡。
  • 罐裝咖啡,咖啡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沒錯,被現磨咖啡市場所輕視的「歪門邪道」罐裝咖啡,自60年代開創以來,正在迎來它最好的時代:咖啡市場持續發力,然而在瓶裝飲料行業,咖啡類的飲料市場卻僅佔到總份額的2%,巨大的市場缺口紛紛引起眾多飲料廠的關注,並成為投身首選。
  • 一直想問,日本人這麼愛喝罐裝咖啡是為何?
    但根據《日本咖啡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周喝掉的約11杯咖啡中,罐裝咖啡的比例高達20%,平均每年每人會喝掉約91瓶罐裝咖啡。哪種罐裝咖啡?就是遍布日本街巷便利店和自動販賣機裡那些花花綠綠的罐裝咖啡。
  • 分析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成份,這些「咖啡」的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
    特別是瓶身上印的 「直火焙煎」、「使用進口奶源」、「藍山風味」、「曼特寧風味」 一類字眼,相比較部分沒有太多添加劑,用了生牛乳和咖啡萃取製作的罐裝咖啡,換快捷便利的罐裝咖啡飲料又是怎麼樣? 罐裝咖啡飲料             首先,先介紹一下市面上的罐裝咖啡主要分類。
  • 一直想問,日本人為何這麼愛喝罐裝咖啡?
    \ 日本罐裝咖啡簡史 /最早的罐裝咖啡,是1959年日本明治制果會社推出的一款無糖咖啡,但真正作為商品大規模販售的,卻是1959年日本明治制果株式會社推出的咖啡飲料在當時,日本罐裝技術已經十分先進,可以將穩定的咖啡風味保持半年以上。最初,罐裝咖啡主要由UCC公司壟斷經營。
  • 一瓶罐裝咖啡裡裝著多少秘密?
    ,但是在便利店和超市裡低調的罐裝咖啡,才是這個市場上最受寵愛的選擇。眼下雖然咖啡市場異常熱鬧,但你可能沒發現,能讓你在便利店裡拿起就走的即飲咖啡(RTD Coffee),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罐裝/瓶裝咖啡,才是中國咖啡市場增速最快的品類。在市場諮詢公司英敏特2018年的報告中,中國即飲咖啡零售市場的銷售量增速將超過非液體咖啡(速溶和現衝)市場。
  • 罐裝咖啡飲料 星巴克、雀巢、貓屎咖啡三大咖啡品牌深度測評
    而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快捷便利的罐裝咖啡飲料就是不二選擇!從口味上來說,那些年我們喝過的罐裝咖啡,喝下去的都是些什麼?喝起來和現磨咖啡區別大嗎?隨著人類科技的日新月異,這中間有沒有值得一喝的後起之秀呢?作為資深的咖啡控,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測評前,先介紹一下市面上的罐裝咖啡主要分類。罐裝咖啡有黑咖啡和牛奶咖啡,黑咖啡有咖啡豆萃取而成,也有使用速溶咖啡粉製作的。
  • 別小看罐裝咖啡,它比你想像的更與時俱進 | 咖啡三十年 No.1
    💬那麼,罐裝咖啡會消失嗎?其實未必,畢竟咖啡在大多數人心中被視為快消品,即開即飲的罐裝咖啡非常符合都市人民快節奏的生活習慣。而且,很多飲料品牌仍在拓展罐裝咖啡的領域。精品咖啡Blue Bottle也有推出鋁罐裝的冷萃咖啡。
  • 咖啡 | 「咖啡好喝嗎?」 一條由罐裝咖啡販賣機發來的消息
    而在平均每23個人就擁有一臺販賣機的日本,比起那些店裡的招牌濃縮和滴濾,罐裝咖啡波及的範圍可謂無限寬廣。可以說,它們隨處可見。但一直到1966年,上島咖啡公司(UCC)才在大阪的日本世博會上推介了他們的產品。憑藉著人人叫好的口碑,罐裝咖啡立刻走俏。1969年,上島成為第一家成功讓罐裝咖啡暢銷的公司。與此同時,百佳(Pokka)又推出了冷熱飲販賣機。於是,日本消費者只需要輕輕按個鍵,就能買到熱氣騰騰的罐裝咖啡,在嚴寒的清晨也不是問題。
  • 【特寫】一瓶罐裝咖啡裡裝著多少秘密?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牙韓翔眼下雖然咖啡市場異常熱鬧,但你可能沒發現,能讓你在便利店裡拿起就走的即飲咖啡(RTD Coffee),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罐裝/瓶裝咖啡,才是中國咖啡市場增速最快的品類。在市場諮詢公司英敏特2018年的報告中,中國即飲咖啡零售市場的銷售量增速將超過非液體咖啡(速溶和現衝)市場。
  • 職人必備進口罐裝咖啡大盤點!教你選對不選貴!
    日本是罐裝咖啡的消費大國,有數據顯示:日本人平均每周喝掉的約11杯咖啡中,罐裝咖啡的比例高達20%,平均每年每人會喝掉約91瓶罐裝咖啡。 據說最早的罐裝咖啡是1959年日本明治制果會社推出的一款無糖咖啡,真正作為商品大規模售賣是在1969年由UCC上島咖啡公司推出的牛奶咖啡
  • 別小看罐裝咖啡,它比你想像的更與時俱進
    其實未必,畢竟咖啡在大多數人心中被視為快消品,即開即飲的罐裝咖啡非常符合都市人民快節奏的生活習慣。而且,很多飲料品牌仍在拓展罐裝咖啡的領域。精品咖啡Blue Bottle也有推出鋁罐裝的冷萃咖啡。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 到2022年,全球瓶裝即飲咖啡將實現31億美元增長,複合年增長率為7.5%,市場需求比軟飲和瓶裝水高出不少。」
  • 別噴我:日本咖啡文化如此繁榮,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喝罐裝咖啡?
    別黑我,客觀的說,日本的咖啡文化是非常發達的,除了星巴克這樣的連鎖企業,各種精緻的獨立咖啡館也是非常多,而且就品質來講,也能算是世界前列。根據日本咖啡協會的數據統計,日本人平均每天喝咖啡1.6杯,是每天!中國人年均喝咖啡是0.45杯,是年哦!
  • 日本新晉網紅罐裝咖啡!比現磨貴,但為啥賣得這麼火?
    DyDo罐裝咖啡憑什麼俘獲了日本民心呢?難道只靠廣告?為了搞清楚這款「 雞血 」咖啡的來龍去脈小編在網上百科了許多資料~據悉DyDo是日本第一家致力於開發罐裝咖啡的品牌專注研發「 Blend調和咖啡系列 」有42年之久並帶領罐裝咖啡lifestyle風靡了全日本
  • 星巴克:切入即飲市場的罐裝咖啡,或是一匹「黑馬」
    ▲速溶、現磨、瓶裝即飲咖啡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的發展趨勢而在中國,鄙視鏈的各層不約而同將星巴克作為咖啡行業的「風向標」:星巴克在中國默默進行咖啡市場教育近 20 載,截至目前,在中國 140 多個城市開了 3400
  • 「特寫」一瓶罐裝咖啡裡裝著多少秘密?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牙韓翔眼下雖然咖啡市場異常熱鬧,但你可能沒發現,能讓你在便利店裡拿起就走的即飲咖啡(RTD Coffee),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罐裝/瓶裝咖啡,才是中國咖啡市場增速最快的品類。在市場諮詢公司英敏特2018年的報告中,中國即飲咖啡零售市場的銷售量增速將超過非液體咖啡(速溶和現衝)市場。
  • 日本咖啡編年史
    ,這也可以說是罐裝咖啡的鼻祖。△ 當年的 Mira 咖啡海報,圖片來自網絡 △1969年 UCC 開始出售加了奶的罐裝咖啡。與之前咖啡多是瓶裝出售不同,這是真正的「罐裝」咖啡。第二年,罐裝咖啡借著大阪萬博會的東風爆火。1970年 咖啡在日本的進口量第一次突破 10 噸,咖啡開始真正在大眾中普及。Seattles Best Coffee 的前身 Stuart Brothers Coffee 開業。
  • 透明可口可樂、星巴克罐裝新品星倍醇、韓國針筒氮氣咖啡 | 一周新品
    本周新品:1、星巴克中國罐裝濃咖啡新品星倍醇上市2、星巴克臺灣推出限量咖啡油香氛蠟燭3、Nespresso與郵局合作回收膠囊4、康師傅「芝士奶茶」新品上市5、東鵬推出一款油柑檸檬茶新品,主打吸油脂功效6、可口可樂史上最矚目「透明可樂」問世7、可口可樂首款含酒精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