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聽完《滿江紅》,興奮地問道:嶽飛是誰?能讓他幫我寫歌詞嗎

2020-12-15 史海殘雲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曲《滿江紅》承載著多麼沉重的愛國情懷,感染了多少中華兒女,這位曾經在歷史上連結河朔,積極與義軍聯絡抗金,收復復襄陽六郡,北伐中原的南宋統帥,這位母親在其背上刻上「盡忠報國」的英雄,這位文才卓越,在歷史上留下千古傳誦的詩篇的愛國詩人,他就是嶽飛。

中國人之所以敬佩嶽飛,是因為人的情感是可以超越任何阻礙,包括時空,所以嶽飛身上強烈的愛國感情是可以和現代每個中國人在心靈上達到一種共鳴。

但是,曾經在一檔節目上,歌后李玟在讀完《滿江紅》後被深深打動,無比激動,但下一秒卻問道:「嶽飛是誰?能請他幫我寫歌詞嗎?」此話一出,讓很多觀眾網友都一時語塞,竟然有人連嶽飛是誰都不知道?

李玟不知滿江紅

李玟的那一句詢問嶽飛是誰,不少網友都為之震驚,大部分中國人就算不了解嶽飛生前的具體壯舉,但也知道他是一位南宋的著名將領,但是李玟竟然絲毫不知。

其實,這也不能說是李玟的無知,因為李玟雖然出生於中國香港,但是她在9歲的時候就已經移民到了美國加州舊金山,可以說從小接受的是美國的教育,對此,我們也無法苛責她,但是作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知嶽飛這一事透露出的是她對中國文化的陌生,這實在是有些唏噓。

如果說從小移民的李玟不能說是無知,那麼當時在網上的「不知李商隱」實在就像一位跳梁小丑,當時在微博上李商隱被一位網友大罵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還痛斥這位李商隱碰瓷非物質文化遺產。

卻殊不知這是我們從小就背誦過的詩句,這位晚唐的著名詩人才是被碰瓷的人,借用卻不知出處,實在是可笑極了,更可笑的是,這位網友很快在次日發出道歉,稱自己並不知道這是一位冷門詩人。

李商隱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的詩詞可謂是廣為傳頌,怎會是冷門詩人?這已經不是可笑了,這簡直是可悲了。因為這種事情可以說並不在個例,難道我們對中華文化的漠視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嗎?

新世紀的新文盲

舊社會的人因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原因,不認識字的人大有人在,整個社會,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睜眼的瞎子,這是舊社會的文盲。而現在中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基礎教育建設可以說搞得非常成功,那麼,文盲是不是已經很少了?

恐怕不是,我們是認識字了,但是我們有沒有淪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文盲,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走進了文化的荒漠裡,怎麼走都走不出來。

其實可以問一下自己,有多久沒有翻開過一本書了,翻開的又是一本什麼書,我們說義務教育給我們帶來的知識很多是一種填鴨式學習,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們讀了很多本書,學習了很多知識,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這種學習作為一種求學的敲門磚,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後果就是易忘。

我們將考試作為知識的終點,那麼一旦我們卸下了重壓,這些知識很快就會從腦海裡流失。也就是說我們要充實我們的精神文化,之後的自主學習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看書。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現代人的消遣娛樂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人的時間被很多的短視頻等佔據,所有的閒暇時間都是用來娛樂,沒有了思考的時間。這樣,很多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新的文盲。

莫要葉公好龍

其實對於李玟不知嶽飛,大問嶽飛是誰這事,其實也沒有那麼令人生厭,因為她不知便是不知,被嶽飛的詞折服就問嶽飛是誰,這種坦蕩也是現代人逐漸失去的。

而反觀現在所謂的古風圈,原本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件極其美好的事,但是為什麼現代很多人不愛聽那些所謂的,標榜著古風的音樂,不能一竿子打死,好的古風歌曲自然有,但其中必定包含創作者的匠心。

而現在很多流行的古風音樂的創作背後是幼稚的團隊,毫無意義的歌詞,矯揉造作的編曲,俗不可耐的作曲。

這些創作者不在乎詩詞之間的聯繫,不在意語法語境,只求把那些古韻的字詞生搬硬套的湊在一起,為了順口為了押韻,可以什麼都不顧,很多古風歌裡「殤」字的出場率可以說不要太高,這裡也「殤」,那裡也「殤」,「殤」來「殤」去卻不知道在為何而感傷,矯揉造作極了。

這不是真古風,也不是真正的熱愛古風。

真正的熱愛是少不了鑽研的,必定不會做出這種粗製濫造的歌曲,這只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商業化操作,拿熱愛做文章,這是走不長遠的。

其實不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卻偏偏要裝知道,不喜歡卻偏偏要裝喜歡,這就很可怕了。這種事情並不少,翟天臨博士學位不知道知網,靳東為角色看了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小作文從中收穫良多,但是諾貝爾沒有數學獎,他到底收穫了什麼誰也不知道,還有馬思純看《第一爐香》的讀後感,被被人指出解讀有誤,諷刺她將「哈姆雷特解讀成了哈利波特」。

無知並不丟臉,只要有學習的決心,都是值得尊敬的,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輸出的熱情高於輸入的熱情」,這樣就會鬧笑話了。

加上文化軟實力

有人說,我雖然不是美國人,但我知道麥可傑克遜。無奈之處就在這,李玟是華人,但卻不知道嶽飛,是中國人,卻不知道李商隱。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奢求別人了解嗎?

這就體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需要加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值得後人研究品味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任拿一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

但是我們要把這東西學活了,要讓這些知識和文化從紙頁上活過來,讓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生活,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才是活的傳承。

同時中國要加強文化輸出的能力,為何現在世界對中國有那麼多的偏見和扭曲,根源就是因為不了解。

我們要讓世界看到我們的文化,這樣才能打破那些將中國妖魔化的媒體的謊言,這是一種自己強大的象徵,這樣即便是在外的華人,也能不忘祖先,不會有炎黃子孫再不知道嶽飛是誰。

小結:

相信這種對傳統文化不了解甚至是完全陌生的現象並不在少數,李玟只是因為作為公眾人物,這種效果便在她的身上被放大了。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看到了對於重新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已經是一件迫不容緩的事情了,一個民族只有懂的傳承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定位。並且這種傳承不能是做做表面樣子,學個皮毛就稱大師,這種事是不道德也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的是從上到下的一種喚醒,一種拯救,請不要成為新時代的文盲,不要成為中華文化的文盲。

相關焦點

  • 李玟聽完《滿江紅》後,興奮地問道:嶽飛是誰?能找他幫我寫歌嗎
    一次無意中在車上,李玟聽到了歌曲滿江紅,對漢文化,中國古代歷史不是很了解的李玟卻瞬間被滿江紅豪邁而激昂的情緒所感染,興奮的向索尼唱片主管詢問滿江紅的詞作者。    何先生和他說作者就是嶽飛,李玟興奮的表示,她很希望和嶽飛先生合作,她喜愛先生的填詞,筆者看來,這並不是笑話,  這是藝術不分時代和國界,直接在人們之間產生共鳴的最直觀的表象,這是民族的才更是世界的概念的最完美的詮釋
  • 李玟聽完《滿江紅》,興奮地問:嶽飛在哪?我能請他幫我寫歌嗎
    是不是看著詩句都能哼唱幾句,實在是耳熟能詳啊!而著名歌手李玟在節目中,偶然聽到了《滿江紅》為詞改編的歌,被深深吸引,要知道作為一個音樂人,能遇到一個好的作品可是求之不得的。於是非常興奮,激動地問道:「嶽飛是誰?可以請他幫我寫歌嗎?」
  • 李玟讀完《滿江紅》,激動的問:嶽飛是誰?能請他幫我寫歌詞嗎
    因此,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論述那些能夠被稱之為民族英雄的人,嶽飛的大名絕對位列前茅。 事實上,嶽飛並不只是一個能徵善戰的軍事家,他並不是人們所想的一個單純的「武夫」,他還是一個文學素養相當高的人。從嶽飛所作的《滿江紅·寫懷》一詞,便可以看出他的文學素養水平絕對是驚人的。只不過,他的文學素養水平,跟他在抗金方面的壯舉相比,就顯得太過微不足道了。
  • 李玟聽完《滿江紅》激動地詢問:嶽飛是誰?可以請他幫我寫歌詞嗎
    "嶽飛是誰",這個問題在很多人心裡根本就不能算作一個問題,就算在大街上隨便拉過來一個小學生,大概也能說上兩句。 但是,有些"無知"往往突破了人們的想像,身為臺灣歌壇翹楚的李玟,竟然會在鏡頭前一臉無辜的問出來"嶽飛是誰"這樣的話,引得輿論譁然。
  • 李玟朗讀《滿江紅》,大喜過望道:嶽飛是誰?我要請他給我寫歌詞
    前些時候,coco李玟曾在一次節目中,朗讀了嶽飛的作品《滿江紅》。李玟讀完後大喜過望,於是問主持人:「嶽飛是誰?我要請他給我寫歌詞。」李玟作為一個9歲就移民到美國的華人,不知道嶽飛可能還情有可原。但那些在土生土長,接受了9年義務教育的中國明星,他們知識水平的低下,就實在讓人無法理解了。
  • 著名歌手李玟聽過《滿江紅》後表示:嶽飛是誰?我打算請他寫歌
    正是因為嶽飛這種強烈的愛國感情,歷史上人們都很佩服嶽飛,嶽飛的精神即使到了現在,依舊值得大家去學習,相信他的愛國之情,在每一個中國人心靈上都可以達到一種共鳴。嶽飛不僅是一個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還是一個書法家、詩人,一首《滿江紅》感染了無數兒女,這是嶽飛最為經典的一首詞。
  • 知名歌星被《滿江紅》打動,表示要找嶽飛合作寫歌詞,引發熱議!
    嶽飛精通韜略,也精於騎射,同時書法詩詞也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妻子李娃萬分寵愛,還生下了五個孩子。除了驍勇好戰之外,嶽飛還是一個充滿著書生氣息的文人,他曾經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滿江紅》,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激勵著後人,要心懷不畏艱難困苦,自強不息的精忠報國情懷。
  • 李玟:嶽飛寫歌這麼好,能請他給我寫首歌嗎
    李玟是娛樂圈中出道很早的前輩,不管是抒情歌曲還是快節奏舞曲,李玟的演繹都是那麼經典,那麼吸引人。對於做音樂,李玟自己是非常認真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會擁有眾多至今都不過時的經典歌曲。她不僅關注歌曲的作曲,也很關心作詞,因為歌詞是這首歌格局、文化內涵的體現,作為認真如李玟的音樂人,自然是分外關注的。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原作者是「明朝的冒牌貨」,你信服嗎
    嶽飛英名流傳千古,除了他在抗金事業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和不朽功勳,也和他的文學作品相關。其所填作品《滿江紅·怒髮衝冠》可以說是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心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而赴湯蹈火。然而,關於他的這首《滿江紅》,在學界是有爭議的,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詞不是嶽飛寫的,而是明朝人寫的。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英雄詩必須英雄寫,句句凝聚志士豪情
    是嶽飛寫的,我沒有懷疑的理由。一、沒有真情實感,寫不出如此豪情的詞嶽飛在紹興六年(1136年)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正值他第二次北伐受挫。先後攻佔了河南的伊陽(嵩縣)、洛陽、商州(陝西商洛)和虢州(河南靈寶),接著嶽飛想圍攻並收復蔡州(湖北棗陽西南),但州城防守嚴密,很難攻下。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以下文章來源於敘拉古之惑 ,作者朱志遠敘拉古之惑土木堡之變後——嶽飛《滿江紅》詞再辨偽文/ 敘拉古之惑 朱志遠提起曹操,人們難免想起「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曠世名言,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躍然紙上
  • 嶽飛的《滿江紅》其實是近代人偽作?37年前,浙江一古籍揭曉實情
    嶽飛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他還是一個出色的詩人。但是近年來關於嶽飛的英雄事跡的爭論越來越多,以致有人想將他從歷史中移除出去,甚至連他下面這首《滿江紅》的詞都說是明代有人冒充嶽飛而寫的。
  • 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這合理嗎?
    所有的英雄都應該被銘記,而作為英雄的他們也許會將心中的熱血化作文字,這些文字雖然有力量,卻鮮少能被放到教材裡,嶽飛便是其中的例外,但是近年來,嶽飛的《滿江紅》卻成為了教材書上的過去式,它被同名的詞所替代,這究竟合不合理呢?
  • 嶽飛的《滿江紅》其實是後人偽作?37年前,浙江一古本揭曉實情
    然而在上個世紀30年代,學者餘嘉錫卻提出《滿江紅》,這首詞的真正作者並不是嶽飛,而是在明代時有人以嶽飛的名字偽作。從此就這個話題,眾多學者展開了長久的爭論,夏承燾、孫述宇、以及李敖等著名學者,都認為《滿江紅》一詞並非嶽飛所作。
  • 讀古詩詞一起《滿江紅》,唱不出英雄的激情和愛國主義
    遙感歷史,那首歌《滿江紅》,讓多少人流淚,讓多少人感慨。他總是「壯懷激烈」,或「躊躇滿志」。熟悉《滿江紅》當然從嶽飛開始。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太明白,但我也感到興奮,我搖搖頭,背誦了一首歌《滿江紅》,令人耳目一新。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可以隨時脫口而出,不是為了別的什麼,而是為了愛國的熱情和驅趕韃靼人的野心。
  • 嶽飛兩版《滿江紅》流傳千古,此人山寨其中一首,被稱最強模仿作
    但吳佩孚本人並沒有個人自立的政治野心,其平生視關羽、嶽飛為偶像,以忠義自許,追求「精忠報國」。 有識之士曾這樣評價:「(吳佩孚)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關、嶽,他在失敗時,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
  • 嶽飛《滿江紅》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到底何意?不少人理解錯了
    顯然,嶽飛的《滿江紅》就是這樣的作品。雖然近幾年,有學者稱這詞可能不是嶽飛寫的,但他們給出的理由顯然無法說服所有人,所以目前多數學者還是認為是嶽飛所作無疑。這是一首通篇都是千古名句的作品,它的存在讓我們明白了宋詞也能寫得如此豪邁,它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錚錚鐵骨。
  • 《滿江紅》——千古名將嶽飛,為何會死於秦檜這種小人手裡?
    ——《滿江紅》嶽飛壯志未酬的嶽飛,最終沒能完成內心的夙願,被小人秦檜設計陷害致死,可秦檜怎麼有這麼大的權力,能殺死這位大將軍呢?公元1141年,南宋和金紹興和議時,當時掌握金國軍政實權的金兀朮對嶽飛取得郾城大捷,恨之如骨,在和談中金兀朮明確提出:達成和議的前提就是殺掉嶽飛。金兀朮提出這個要求,不僅是因為恨嶽飛,更是因為他怕嶽飛!
  • 誰說《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來看看嶽飛填詞過程及時人的品評
    除了將牛皋、董先撥歸嶽家軍統屬外,趙構考慮到嶽飛任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全面負責淮南西路舒州和蘄州的防務,兵力嚴重不足,便再命江南西路兵馬鈐趙秉淵將駐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一萬多兵馬併入嶽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