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動輒大魚大肉的「正餐」相比,市面上的湯粉面一直都被認為是低油低脂、避免飲食過度的不二選擇,尤其受到都市白領的喜愛。而對於春運、加班的消費者來說,一頓美味的方便麵也能起到裹腹的作用。
不過,方便和美味的背後,它們是否隱藏著一定的健康風險?
2018年2月,《選擇》對餐館常見的100款湯粉面(非預包裝)和市面主流的10款預包裝方便麵進行了鈉含量和能量值的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
100款湯粉面中,若連湯料整碗吃下,有多達76款的鈉含量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每日2000mg的攝入量,其中某款麻辣米線鈉含量更是達到驚人的6000mg,超出推薦量近3倍。
10款預包裝方便麵鈉含量均超過600mg /100g,全部屬於高鈉食品。其中農心、合味道及公仔碗面等6款產品的鈉含量更是高達2000mg /100g以上,吃下一包方便麵也超會過推薦值。
一碗湯粉、湯麵通常包括粉、面及湯底兩部分,湯底味道濃鬱,許多消費者都有連湯底一起食用的習慣。
可是粉面和湯底,它們的含鹽量如何?吃完一大碗會有什麼健康風險?
《選擇》從不同的店鋪購買了冬陰功金邊粉(河粉)、麻辣米線、叉燒拉麵、餛飩麵、擔擔麵、越式生牛肉河粉、炸排骨湯麵、紅燒牛肉麵、喇沙(馬來西亞麵食)及海鮮湯麵等10種類型共計100款帶有湯底的粉面,並測試其中的鈉含量。
測試結果發現,從平均值上來看,每碗麻辣米線的平均鈉含量最高,達到4120mg;餛飩麵的平均鈉含量則最低,為1820mg;其餘的冬陰功河粉、叉燒拉麵等8種湯粉面的平均鈉含量都在2000~3800mg之間。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消費者每日鈉的攝取量應當不高於2000mg,相當於約5g食鹽,大約剛好鋪滿一個啤酒瓶蓋的量。若以此限量為標尺,則此次測試的100款湯粉面樣品大部分都暗藏「超量危機」。
有意思的是,若只吃粉面而不食用湯底的話,能降低接近一半鈉的攝入量。消費者若從減少鈉含量等健康角度考慮的話,可以儘可能的少食用湯底。(如圖1)
若以消費者吃下一整碗湯粉面的量計算,那麼有76款樣品鈉含量超過2000mg,其中一款麻辣米線的鈉含量則高達驚人的6000mg,為每日攝入限量的3倍,對於身體的代謝會產生較大的負擔。
麻辣米線、冬陰功金邊粉(河粉)、越式生牛肉河粉等口味較重的湯粉面其含鹽量都較高,鈉含量在3000mg以上;相對來說,餛飩麵、海鮮喇沙等相對稍淡的麵食鈉含量較低。
湯底問題也需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整體上來看,10種類型的湯粉面樣本,其湯底中鈉含量佔比幾乎都在40%以上,若不想攝入太多鈉的消費者,建議不食用湯底。
除了現做的粉面,此次測試還囊括了市面上較為常見的出前一丁、農心、合味道、公仔碗面、滿汗大餐、味味一品、不倒翁、養養牌、可口(新加坡)、壽桃(港式)等10款預包裝方便麵,同樣對比了每款方便麵中的鈉含量和能量值。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的建議,若鈉含量超過600mg /100g即被視為「高鈉」或「高鹽」。
測試結果顯示,在鈉含量方面,10款方便麵的鈉含量均在1000mg/100g以上,全部都屬於「高鈉食品」。其中,公仔碗面(日式豬骨濃湯味)鈉含量最高,達到2582mg/100g;農心辛拉麵、合味道咖喱海鮮味杯麵等在大陸常見的牌子鈉含量也在2000mg/100g以上。
在能量值測試方面,每碗公仔碗面(日式豬骨濃湯味)能量值最高,達到539千卡;不倒翁辛辣杯麵則為255千卡,是最低的一款。(如圖2)
10款方便麵樣本的平均鈉含量為1900mg,如果一次性食用完一碗(杯),幾乎達到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取限量的最大限制。若考慮生活中的其他食用所含的鈉,那鹽含量的攝入將會超出中國推薦的6g最大攝入值。
而10款方便麵不僅「高鈉」還「高熱」。能量的測試結果顯示,10款方便麵為人體提供的能量平均為380kcal,而一般成年人推薦每日所需能量值約為2000kcal,即一包面就能為人體提供約20%的能量。
實際上,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並不是鹽本身,而是鹽裡面含有的鈉。過多的鈉會減少血管腔的內徑,從而引起高血壓、甚至中風和心臟衰竭等病症,所以減鈉就顯得關鍵。
以食用湯粉面為例,湯底在製作的過程本身就添加許多的調味料,包括醬油、香辛料、味精等,它們含鈉量極高且不易察覺。如果不是整碗湯喝下去,而只喝5~6勺(約90克)的話,那麼要比進食整碗湯粉面的鈉攝取量降低接近1/3,所以減少或者不喝湯底能有效降低鈉的攝入。
此外,凡是湯汁或醬汁多的其他食物也需少吃。餐館免費提供給消費者的醬汁或佐料,消費者也需適量添加或不食用。
對於方便麵的話,調味粉和醬汁可以酌情只放一半,也能減少大部分的鈉攝入。
當然,生活中還有許多食品都是屬於高鈉的(超過600mg/100g),比如臘肉、魷魚絲、肉脯、海苔零食等鈉含量幾乎都在2000mg/100g以上,而吃起來「清淡」的掛麵、山核桃、豆腐及豆乾等,也超過了600mg/100g。(如圖3)
對比之下,液態奶、酸奶、果泥、果醬、巧克力等食品的鈉含量就比較低,均在120毫克/100克以下,屬於低鈉食品。(如圖4)
消費者可根據各類食物的鈉含量來膳食安排,即可有效地控制和減少鈉的攝入,為自己的健康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