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設計師,把老廠房改造成咖啡館,千萬人打卡

2021-02-08 澎湃新聞
日本「網紅」設計師,把老廠房改造成咖啡館,千萬人打卡

2021-01-18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提到日本的「爆款」設計師

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

原研哉、深澤直人、草間彌生...

但,現在是時候增加名單了

長坂常

日本設計界的「金字招牌」

經由他設計的店鋪

無一不是「網紅」打卡聖地

藍瓶咖啡、Aesop、New Balance...

這些當紅大牌都搶著找他合作

如此牛b的設計師

我不允許你還不認識他

一手「捧紅」藍瓶咖啡

說到他對藍瓶咖啡的影響

好比深澤直人於MUJI

這家成立僅19年的公司能迅速走紅

一躍成為咖啡界的「Apple」

在全球開設100多家店,市值高達47.6億

叫板星巴克

少不了長坂常的功勞

▲藍瓶咖啡外賣店,當摺疊門打開時,可以讓人們短暫的休息

自2015年開始

長坂常為藍瓶咖啡設計的18家店

都成了日本新一批的打卡聖地

門口的「長龍」絡繹不絕

▲藍瓶咖啡三清洞店

區別於傳統咖啡連鎖店

「千店一面」的單調形象

長坂常真正地做到了「千店千面」

每一家店都融入了當地的風景文化

又保留了品牌原有的簡約中性風

擁有獨樹一幟的風貌

可以說是「僅此一家,絕無二店」

▲藍瓶咖啡漢城店

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位於東京中目黑的店

和長坂常頗有緣分

9年前,他和朋友創辦的辦公室

就位於這棟老廠房的斜對面

如今能親自改造熟悉的建築

對他來說

可謂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發電廠原有鋼筋結構的基礎上

長坂常設計了一個大型天窗

減弱了內部空間的邊界感

構建出一個錯落有致的綜合空間

店內的樓層被分隔成階梯狀

階梯上方僅設置8個席位

騰出了更多自由開放的空間

階梯下方則成了儲藏室

這種組合板式的室內設計

完美地呼應了商店街小而密的特色

一樓大廳則是簡約時尚

最吸引人的即是

正門玻璃立面的橫向旋窗

建立起一種「看與被看」的視覺聯繫

使人們無論身處何處

都能感受到彼此

散發「禪意」的咖啡店

所謂近朱者赤

這家位於南禪寺旁的京都1號店

在百年古寺的薰陶下

處處都散發著一股日式禪意

古樸的木樑搭配大片玻璃窗

增強了空間的通透感

內部空間透過白色石板向外延伸

鵝卵石鋪就的庭院

恰似一片銀色的海洋

包裹著這棟2層樓的百年老屋

為了保持建築的「原汁原味」

長坂常保留了傳統的木質結構和土質牆體

細看,牆面上仍留有歲月的痕跡

在極簡的現代家具的襯託下

更凸顯了歷史沉積的厚重感

和簡約的外觀不同

店裡的空間結構非常複雜

但榻榻米、綠植等傳統日式元素

宛如神來之筆

使得內外氣質能融通一致

配合店內舒緩自然的氣質

軟裝全部翻新古董家具

在這片慢格調的空間裡

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

鬧市裡的「世外桃源」

在商業街的某處死胡同裡

三軒茶屋店棲居於此

四周綠植環繞,成了天然屏障

鬧中取靜

頗有世外桃源的意味

死胡同自商店街起

一直延伸至住宅區的花園

為了延續這種深層空間序列

店內空間被設置成迂迴狀

如置身於日式花園一般

在喧鬧中享受片刻的寧靜

捨去了牆面的裝修

混凝土粗糙的紋理突顯了

工業風的粗獷、復古

日本雪松木家具

又似一抹暖黃的著色劑

衝淡了灰色調的冰冷感

在長坂常的設計裡

除了亮眼的小藍瓶logo外

很難再看到冗雜浮誇的部分

設計沒有喧賓奪主

服務於人,給人舒適、自然感

不多一分,不少一釐

一切都剛剛好

▲藍屏咖啡京都店

「夢想」改造家

除了細緻入微的設計手法

稍微了解長坂常的人會知道

在改造設計方面

長坂常也是首屈一指的

無論是舊倉庫,還是舊旅館

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同時

又能形成其獨特的設計風格

▲JINS上尾店,長坂常於品牌12周年進行的更新設計

概念店T-HOUSE

T-HOUSE是新百倫

在日本開設的全新概念店

和往常的改造不同

這家店鋪是組裝而成

而組件來自一個破舊的傳統倉庫

僅從外觀看

純白色填塗的外牆

彰顯著極簡美學的魅力

但走進室內又是別有洞天

現代工業和日式傳統

2種風格相碰撞,至繁歸簡

整棟樓的木製結構

參照著埼玉縣

擁有122年歷史的倉庫框架

再結合日本木匠的傳統工藝

進行了全新的設計

賦予了空間獨一無二的特性

膠囊旅館℃

介於新舊之間的改造

難度係數極大

故意保留原有的老氏米色

作為旅館內部的底色

以消除對現有膠囊冷淡的印象

復刻日式旅館的傳統風格

添加桑拿浴

重新創建桑拿+旅館的典型圖象

讓膠囊旅館擺脫「髒亂差」

帶有階梯式地板

讓人們可以根據地板高度

享受不同的熱量強度

公共區域鋪陳灰色的冷色調

以提升人們的注意力

而休息區則180°轉彎

暖黃色的色調

舒緩著人們緊繃的神經

超市 Ginza LOFT

褪去了「地攤」風的外衣

位於安靜后街的福島超市

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其時尚的設計感、極致的體驗感

無疑是日本生鮮超市的典範

不同於之前

整個空間營造出更深的空間深度

不同的「邊界」被明晰起來

以劃分各個功能區

一樓的咖啡館被綠植簇擁

更加愜意、悠然

6層樓的超市

每層展示架都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自由搭配、相互疊加

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商品和特定需求

同時,地面設置了流通路線

沿著路線走到盡頭

會有一份「驚喜禮物」等著你

值得學習的是

長坂常對建築的改造

不是大刀闊斧地全然翻新

而是保留大量原有的肌理特徵

只使用少量的加法設計

讓原本的陳舊升華成為新式復古

同時,在細節處體貼入微

給予人無微不至的關懷

▲Aesop銀座店

跨界的「老頑童」

如果你見到了長坂常

一定不會把眼前

這位頂著「爆炸頭」的設計師

和其冷淡的設計風格聯想在一起

1971年,出生於大阪的長坂常

在小時候,痴迷於熱血漫畫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二病少年

追求個性化的事物

曾花25萬日元購買過一輛大牌自行車

可惜不到3周,車就被偷了

慘痛的「教訓」讓他從此崇尚樸素

生活用品一切從簡

而這一點

也深深影響著他日後的設計風格

▲長坂常為Renova Ring工作室設計的車間家具

1998年,長坂常大學畢業後

早早地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但他卻又像個長不大的「老頑童」

不斷地嘗試跨界設計

從建築、室內、產品到概念展

盡情地「遊戲人間」

▲長坂常在3M™DI-NOC™建築飾面啟動展的項目

他還曾從日本色情文化

「繩縛」中汲取靈感

通過改變泡沫的摺疊和綁紮方式

設計了可攜帶的泡沫椅

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

長坂常開始思考設計和人的關係

他嘗試減少刻意的設計噱頭

讓設計成為項目的輔助

以用戶的真實體驗作為真正的核心

打造出讓人感到舒適、愜意的空間

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

▲Koganeyu澡堂

之前,我們曾盤點過

一些設計大於人的「殺人」建築

評論裡大家都各抒己見

顯然,設計與人的關係

這道命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但長坂常卻有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人們需要一種歸屬感

才會覺得自己和空間有聯繫」

那麼,你呢?你又是如何認為的?

資料來源:スキーマ建築計畫 - Schemata Architects

- END -

原標題:《叫板星巴克!日本「網紅」設計師,把老廠房改造成咖啡館,價值47億,吸引千萬人打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日本設計師,網紅,老廠房,咖啡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老舊廠房改造成網紅咖啡館,廢墟美學的吸引力竟然這麼強
    工業時代所建設的許多廠房,現在都成了廢墟,處於被忽視甚至被破壞的狀態,靜靜地停留在被荒廢的那一刻時空裡。而「廢墟」這個詞,在某種程度上會刺激到建築設計師的敏感點。通過它,能看到這個地方過去的經歷,也能在這個基礎上預想將迎接的未來。這裡所蘊含的文化與自然力量就像是個寶藏,只要加入了創新的力量,就能變廢為寶。
  • 把老廠改建成網紅咖啡廳 引千萬人打卡
    提到日本的「爆款」設計師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原研哉、深澤直人、草間彌生...但,現在是時候增加名單了長坂常日本設計界的「金字招牌」經由他設計的店鋪無一不是「網紅」打卡聖地藍瓶咖啡、Aesop、New Balance...
  • 中山也有798,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文藝與創意碰撞出網紅打卡地
    中山760文化創意園不大,佔地2萬多平方米,2013年由幾棟日先陳列展示用品(中山)有限公司幾乎棄置的老廠房改造而成,據說當時的總投資是1000多萬元,聘請國際著名設計機構「BLUE-DOT」精心設計。
  • 「可以吃的肥皂」讓上海多了一處網紅打卡地,背後的推手竟是它
    記者走進咖啡館,發現咖啡館在地下一層。項目現場負責人章琳琳介紹說:「這裡原本是制皂廠的生產車間,咖啡館是利用生產車間的次氯酸鈉池、生物轉盤池、氣浮池等水處理系統改造的,所以在地面之下。」為了保留原先生產車間的印記,他們在咖啡館外牆上設計了二維碼,「掃一掃」能看出咖啡館的前世今生。入座後,記者選擇了咖啡館的兩款招牌產品:「白七咖啡」和甜品「上海制皂」。
  • 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在濟南,有不少老廠房像山東造紙廠一樣被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例如濟南市皮鞋廠改造而成的西街工坊文化產業園、「民國」時期的英美菸草行改造的老商埠九號創意產業園、濟南變壓器集團廠房改造的紅場·1952文化產業園、原重汽離合器廠廠房改造而成的JN150文化創意產業園、濟南啤酒廠廠房改造的D17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等。
  • 濟南老街復古改造升級 網紅打卡好去處
    說起老濟南最有名的街巷,最常提起的就是芙蓉街和曲水亭街,每逢節假日時街巷裡擠滿了遊客。隨著街巷復古改造的結束,連接芙蓉街和曲水亭街的東花牆子街和軲轆把子街穿上了復古的外衣,原來的沿街居民住宅逐漸改造成小商鋪,經營美食和特寫小商品,晉升為外地遊客網紅打卡街巷。
  • 廢廠房大改造,整個城市的創意全在這裡
    直到2012年,它被改造成了全國首個海濱LOFT藝術園區。面朝大海,三面環山,置身與一片蘆葦叢中。設計師們不願破壞它原有的歷史風貌,決定將這裡進行空間的完美利用與改造。於是,舊車間變成了藝術畫廊,沒有天花板的廠房變成了最佳的觀星地,破舊的倉庫開個小型音樂會也是不錯的體驗。
  • 蕭山這個老廠房超有範兒
    在蜀山街道湖東村施家河南畔,有一座20世紀70年代的老紡織廠,從其斑駁的磚牆裡,我們可以窺探出蕭山工業的輝煌。40年後的今天,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追逐藝術的創業熱地,迎來了一撥撥時髦的都市男女爭相「打卡」。
  • 7千平方米舊廠房變身網紅打卡點!中山這位90後做到了……
    中山90後暖男 梁莊 一口氣把家族7千平方米閒置舊廠房 活化改造為小欖網紅打卡點、文化創意園區 他是怎樣做到的?
  • 武漢老廠房變身潮人打卡勝地,逛街都像在走秀
    近幾年,武漢誕生了不少由老廠房改造而成的創意園區,而位於江漢經濟開發區的「紅T時尚創意街區」則是一小撮時尚潮人才懂的小眾打卡地。它的前身是一家始建於1994年的老廠房,正面看有中式花紋、盤扣,在背面是10種不同面料拼接成的東方風韻圖,有點兒酷哦。
  • 大連新增一條網紅小吃街
    激情四射的演藝近百款的網紅小吃一個月十餘場的熱播電影……有百年歷史的大連水泥廠舊址一改往日寂靜景象黃泥遍地的土路消失了廠區內遍地的雜草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攤位、平整的路面、古樸的街區破亂不堪的老廠房和泥汙遍地的地面變為具有大連老街建築風格的特色商業區
  • 美出天際的網紅打卡攻略,拿走不謝
    旅日愛好者又有網紅打卡新去處啦!同在的澀谷區的網紅打卡點如數家珍,比如「SHIBUYA STREAM」,其最大特色在於重現澀谷川水流,打造成休閒娛樂的河畔空間。可在河岸的露天咖啡館享用美食、逛集市或參與活動,盡享河畔的美妙一刻。
  • 蝸居新年大改造,網紅咖啡館的7個「整容級」家居攻略請收藏
    好想住在咖啡館,每天早晨在咖啡的清香裡醒來。咖啡館作為城市的第三客廳,其設計即包含了當下的流行趨勢,又帶有個人的獨特魅力,是一個源源不斷的靈感場所。如何打造彰顯個性的私人空間?不妨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7家風格迥異的咖啡館裡找找靈感。
  • 中國人的老房舊屋 日本人的改造計劃
    無印良品Compact Life in China展覽現場,其中一戶「家」的入口 圖片來源:無印良品想讓老房變廢為寶?找日本人!說到老房子改造,不少人可能都會想起一檔叫作《夢想改造家》的綜藝節目。但更多時候,日本籍設計師在中國老建築改造翻新這一市場頗受歡迎——在網絡上稍加搜索便會發現,用「扎堆」來形容日本設計師改造中國老房子的狀況一點不為過。除了青山周平和無印良品團隊,全球聞名的建築師隈研吾和藤本壯介都曾受邀改造北京的老四合院。
  • 廣州這幾家網紅咖啡店,春節必須去打卡!
    「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是不少年輕人的內心寫照。近年來,廣州等城市的咖啡文化越來越濃厚。喝一杯咖啡,不是僅僅在某幾個全球大品牌的選擇,一些小眾並擁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咖啡店逐漸成為年輕人周末休閒的打卡地。
  • 帶你打卡鄭州最新網紅地——二砂文創園
    在這個深秋,伴著飄零的黃葉,跟隨大河網的鏡頭,走進二砂文創園,帶你打卡鄭州最新的網紅地。來到華山路與伊河路交叉口,記憶中的圍擋早已消失,一座掛在空中的巨大金屬圓環映入眼帘,與遠處的紅色復古建築相得益彰。園區廣場前,工業風濃鬱的「中國二砂」金屬雕塑十分搶眼。
  • 她把嶗山北頭村的破舊老房改造成咖啡館,去過的人都不捨得離開……
    珊秀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一些小夥伴總趁閒暇時光往山裡或者村裡跑去打卡一些咖啡館、民宿等「改造前的房子」小然一來到這兒,就被這裡這種自然的氣息所吸引了,與房子的主人幾經商討,終於租下了這間農舍,開了這家咖啡館。因為本身就很喜歡自然的環境,所以在裝修這間咖啡館的時候,小然也儘量保留了很多房子原來的東西,在不做大改動的基礎上搭建了一個陽光玻璃房。
  • 為什麼藍瓶咖啡館在日本開一家火一家?建築比咖啡更吸引人!
    隨著大眾旅遊、休閒旅遊時代的到來,各種咖啡館不斷湧現,打卡咖啡館也正成為人們追捧的旅行方式。而在眾多網紅咖啡館中最為出名的要屬Blue Bottle(藍瓶咖啡),它是中毒頗深的嗜咖啡者的嚮往地。Blue Bottle Coffee 每開一家門店,會講究與當地文化傳統和環境的結合,獨一無二的門店也因此吸引到不少咖啡愛好者和遊客前去打卡。尤其是自2015年藍瓶咖啡在登陸日本開設第一間清澄白河店後,與眾不同的咖啡店就引發了東京的第三波咖啡熱潮,成為日本咖啡迷乃至全球咖啡迷的新時尚。這是Blue Bottle進入日本的第一家門店,由位於東京清水白川的舊倉庫改造而成。
  • 網紅打卡牆面_2020年網紅打卡牆面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通過對深圳這個新城市背景的思考,希望可以引入中國傳統的一些本土材料及元素與現代化的結構形態產生碰撞、以全新的方式將當代人們逐步遺忘掉的老元素 查看詳情 「魔都」又一網紅打卡地,創意無限的色彩設計!
  • 同仁堂養生咖啡館成網紅 枸杞拿鐵能否激活老字號潛力?
    褚英碩/北晚新視覺供圖最近一段時間,同仁堂旗下一家知嘛健康咖啡館成了社交媒體上的「新晉網紅」。傳統中草藥鋪轉型成為新潮的養生咖啡館,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中草藥元素與現代飲品的碰撞融合,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前來「打卡」。進入2019年以來,老字號同仁堂面臨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考驗,新零售能成為激活發展潛力的突破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