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千平方米舊廠房變身網紅打卡點!中山這位90後做到了……

2020-12-14 騰訊網

「我喜歡我的小鎮,

我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改變得更好。」

中山90後暖男

梁莊

一口氣把家族7千平方米閒置舊廠房

活化改造為小欖網紅打卡點、文化創意園區

他是怎樣做到的?

改造者:梁莊

改造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

初期投資:1600萬

改造措施:工業舊廠房拆改、翻修、招商

保育措施、用途:文化創意園區

抵達小欖鎮聚龍創意谷的時候,正值烈日當空。夏天書店門前一片綠植,讓人忍不住推門入內。在這清涼世界裡,坐滿了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以書店為中心,周邊分布著寵物貓店、精緻甜品,以及日式、意式、東南亞美食等潮流餐飲,一隅的辦公大樓內藏眾創空間孵化器,多家設計服務類和電商類的創業公司駐紮其中。

△改造前留影/2015年

聚龍創意谷總經理梁莊回憶道,那時,26歲的他從加拿大留學回國不久,便接到了父親梁伯強的電話,說是「家裡有一塊地需要你回來處理一下。」——這位創造了「非常小器」指甲鉗和井田商業模式的人物,他的理念無疑影響著晚輩。

梁莊坦言,創業初期他壓力不小,整個運營團隊僅有自己和另外一個同事兩人,一身兼任考察、招商、運營、維護,想著要還1600萬元銀行貸款,他這個不愛說話的理工男也要逼著自己每天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聚龍創意谷俯瞰

「開書店並不能賺錢,卻是一個文化園區不可或缺的元素。」梁莊說。這位90後海歸,5年前回歸小鎮,酷愛藝術與植物的理工男,以書店為載體,以文化活化家族舊廠房,以求在自己的家鄉實現嚮往的生活。

△梁莊,小欖聚龍創意谷改造者/夏天書店主人

「非常小器」廠房舊址變身網紅店集聚地,

是否注入前輩「井田商業模式」理念?

整個聚龍創意谷佔地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20年前,這些建築原本是聚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舊廠房,工廠搬遷到工業區,廠房曾經出租給知名洗護品牌「澳雪」。2015年,合約租期期滿,聚龍回收廠房進行升級改造。

△升級中和升級後

最初,他們希望通過投資孵化新型產業的方式促進自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正好遇上國家的創業號召,便決定將舊廠房改造成為眾創空間孵化器。前期計劃以辦公出租和科技企業孵化為主,但後來發現科技企業在小鎮較難落地,便將定位調整為文化創意園區,目前的辦公創業公司也由最初的科技類轉向了設計服務類和電商類居多。

△綠植、藝術、色彩軟化工業建築線條,表達時尚調性

同業競爭加大,聚龍創意谷在體量和模式上,都不算龐大,更需要突出特色。從一開始,梁莊他們就希望給小欖帶來不一樣的東西,無論從招商引資和設計上都希望通過學習和參考一線城市的文化。前期的入駐商鋪都經過他們的精挑細選,保持著時尚小資的調性。「我們的商鋪有一整年都是空著,身邊的人不理解,為什麼不便宜出租。」梁莊始終堅持自己的招商定位。

「希望來小欖遊玩的年輕人能在頭十秒中想到這裡。當時我們挑選的都是小欖還沒有的網紅餐廳。」

梁莊認為,小欖人不缺消費能力,同樣追求品質與特色。而這些網紅餐廳自帶流量,能為園區帶來人氣。將街區活化了,自然會吸引年輕人前來消費。

一年後,園區出租率超過90%,超乎了他們的預期。

△如果小鎮青年想去哪裡玩的頭十秒有一秒是」聚龍「,梁莊的心願便達成了,而且是要永遠佔據在頭十秒裡。

文化創意園區

無論如何要有一間書店做靈魂

改造之前,「聚龍」乃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廠房,隔壁是爛尾的商業區。為營造朝氣蓬勃的創意園區,梁莊認為首先要在硬體上扭轉人們的既成印象。保證物業的安全性是改造第一要義,他們將岌岌可危的破舊鐵窗換成現代感的落地大玻璃窗,翻新了剝落嚴重的牆體。路面仍維持原樣,但添置了許多花草,給園區帶來生機,在辦公大樓頂層,梁莊還精心打理著一個洋溢著東南亞風情的小花圃,大量的巨型鹿角蕨令人嘆為觀止。

園區對廠房的空間架構也有所保留。「因為廠房需要承重機器,所以多採用T型柱。」這些特色結構在園區中的夏天書店中一覽無遺。

夏天書店位於園區的黃金地段,於2018年8月正式營業。它前後有兩扇門,通達方便,兩邊皆為落地玻璃窗,光線明朗,它最初的定位是分享空間,後來從原計劃的60平方米擴展至400平方米。

梁莊希望通過它給園區注入文化的靈魂。他為此一擲千金,精心設計,以長達8個月的時間裝修布置。「這裡投入了一臺保時捷。」

店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從頭頂垂下的大片藍白色布條,隨風而動,如海浪翻滾。「這些布都是我們自己剪出來的。」腳下的水磨石很不起眼,其實是他們專門請老師傅度身定做,書櫃也都是實木製作。

店中約四分之一的區域為閱讀區,坐滿了正在看書的年輕人,六七隻流浪貓氣定神閒踱步徘徊,或在角落伸著懶腰,仿佛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知識照亮世界,也照亮這個創意谷。

傳統書店中可以盈利的教輔類、成功學等暢銷書,這裡一本不見,更多是生活美學、文史哲、藝術類等書籍,梁莊希望提供給顧客的不是填鴨式的教育,而是他們感興趣的文化。

書店內還設有開放式的畫室,石膏像下,油畫顏料擺滿一桌。在兒童閱讀區和展覽區,展示有精美的架上繪畫、編繩掛件,竟都是出自電子工程專業出身的梁莊之手。

△夏天書店供人坐下閱讀學習的區域幾乎佔總面積的一半,位置也隨著書架細心安設。

今年,夏天書店獲得市圖書館授予的「中山書房」稱號。自成立起,它還是當地社區的文化中心。一年近二十期的活動主題,涵蓋了文藝青年所感興趣的方方面面。梁莊的團隊還經常去一線城市考察,將當地的藝術展覽、創意市集、文創產品等引進小欖。

「我們不做廣告,廣告費都投入到文化上面。」梁莊說,當年引入園區的網紅店現在看來在小欖已不算新潮,但夏天書店的文化輸送仍是園區的亮點所在。

△今年,夏天書店獲得市圖書館授予的「中山書房」稱號

梁莊看好小欖的未來發展——

「很多年輕人畢業後會首選到一線城市發展,可我更願意回到我的小鎮,一方面是大城市的發展空間已趨於飽和,不一定能給予我們很多機會;一方面是出於歸屬感,我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變得更好,在小鎮同樣大有可為。」

統籌策劃:詹琪琳 廖薇

文/記者 廖薇

圖,視頻/記者 孫俊軍

視頻後期:陳晨 阿佔

編輯:曾淑花

二審:張 鵬

三審:程明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相關焦點

  • 尋找中山最美背影丨突然間,中山出現了一批網紅打卡點
    9月10日,中山市文明辦、中山市志願者聯合會聯合南方日報、中山日報、中山電視臺發起尋找「中山最美背影」活動,向公眾徵集為市民服務、為城市建設默默付出的志願者們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背影照。活動自發起以來,收到了來自各方的踴躍投稿,現南方日報將所徵集到的作品在南方+客戶端進行展示。
  • 中山也有798,老廠房改造的創意園,文藝與創意碰撞出網紅打卡地
    說到創意園,很多朋友會想到北京的798、廣州的紅磚廠、上海的M50、重慶的黃桷坪、成都的東郊記憶……,其實類似這樣集文藝與創意於一體的園區在全國還有很多,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文創園,位於珠三角的中山市也不例外,當地的760創意園便是中山版的798.
  • 尋找中山最美背影|突然間,中山出現了一批網紅打卡點
    9月10日,中山市文明辦、中山市志願者聯合會聯合南方日報、中山日報、中山電視臺發起尋找「中山最美背影」活動,向公眾徵集為市民服務、為城市建設默默付出的志願者們見義勇為、樂善好施的背影照。活動自發起以來,收到了來自各方的踴躍投稿,現南方日報將所徵集到的作品在南方+客戶端進行展示。
  • 日本「網紅」設計師,把老廠房改造成咖啡館,千萬人打卡
    日本「網紅」設計師,把老廠房改造成咖啡館,千萬人打卡 2021-01-18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白雲這7個地方上榜網紅打卡點,你去過幾個?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100個廣州網紅打卡地名單,配上精選的百條旅遊精品線路。白雲區有7個地方榜上有名。各位親,快來打卡,玩轉白雲還可領取消費券。第一批廣州網紅打卡地名單優選了最具人氣的景點景區、美麗鄉村、人氣餐廳、風味小吃、品牌酒店、特色民宿、紅色旅遊點、文化藝術場館、文旅小鎮/創意園、文化歷史/商業街區共10個類別的TOP10,合計百個網紅打卡點。
  • 變身最in文創空間!蕭山這個老廠房超有範兒
    變身最in文創空間!以文創產業「賦能」,湖東村的這座老廠房正在上演「文藝復興」。「當時我們走進廠房一看,覺得就是它了!」正當街道在為老廠房找「伯樂」之際,擁有兩年多網紅商業空間運營經驗的幻行文化創意(杭州)有限公司 團隊,也正在找更為開闊的新場地,幾乎一眼就認定了它。於是,以「喚醒」之意,「WAKE UP」幻行藝術空間項目在這座7000平方米的老廠區,開啟了新旅程。
  • 深圳破舊宿舍變身「高大上」綜合體 舊廠房「華麗轉身」
    從破舊的工廠宿舍樓,變成涵蓋公寓、酒店、loft工作室、咖啡廳等多種功能的綜合體;從通風採光差的舊廠房,搖身一變成為集3D列印、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型中小微企業孵化示範基地……這些低碳城內的既有老舊建築,在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的神奇「大手筆」下,完成了華麗轉身。
  • 昌平又多了一「網紅打卡點」!
    除了目前已經完成的500平方米3D立體畫牆外,村內還有150平方米的立體畫尚未完工,陸續將於市民見面。 圖文/孫靖近日,位於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村東的3D彩繪牆成了「網紅打卡點」。 為了進一步提升村莊環境,仙人洞村投資10餘萬元專門打造了趣味3D彩繪牆。
  • 開園10天 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來源標題:開園10天累計接待遊客17.8萬人次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國慶長假期間,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迎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可租帳篷、扎帳篷的綠洲營地,更是成為新晉的遊客打卡地。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僅僅開園10天,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就已經成為北京市的「網紅」打卡點。
  • 北京100個網紅打卡地公布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官宣2020年首屆網紅打卡地榜單自然景區·人文景觀·文化藝術·街區園區閱讀空間·餐飲及創新零售·住宿7大主題榜單|100個推薦打卡點///742萬人次參與投票北京網紅打卡地都推薦了哪裡自然景區類-①-
  • 中山探店 | 八家中山新晉的網紅咖啡館,你都打卡了嗎
    而最近中山精品又小資的新咖啡店多得讓人挑花了眼小探為你們走商場鑽舊樓而重新打卡這裡,首選肯定是它們家的檸檬蘇打冰美式。總的來說是家環境很好適合拍拍拍的精緻小店,歡迎你們打卡後幫小探種草它們家的其他飲品哦。
  • 品河鮮、賞落日,中山這個網紅點等你來打卡
    每天下午3點左右,在中山市板芙鎮四聯村十三頃水閘一帶,前來購買魚蝦的市民絡繹不絕,這裡儼然成了一個小型集市。新鮮的西江漁獲,附近村民的蔬菜、瓜果、雞鴨鵝,品類琳琅滿目。在短視頻平臺上搜索十三頃水閘,可以看到大量到訪打卡的視頻,這裡已是中山市民周末出行的網紅點之一。一到周末,十三頃水閘一帶車水馬龍。十三頃水閘旁原來是個渡口,現已停運多年,如今不少漁船在此停靠兜售魚產品。
  • 一個小漁村如何變成「網紅」打卡點?
    新華社福州11月9日電 題:一個小漁村如何變成「網紅」打卡點?  新華社記者秦宏  作為國內外知名灘涂攝影勝地,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東壁村的灘涂海景隨季節和漁民作業隨時變幻,美不勝收。這像極了近年來東壁村的發展,每天都有美美的改變。
  • #澳門銀河十大網紅打卡點#發現創意新美景,遊澳門這裡超讚
    在澳門銀河,近期有十大網紅打卡熱點出爐,你想知道都是哪兒嗎?透明滑水道是「天浪淘園」的網紅打卡熱點。澳門JW萬豪酒店的雲石階梯是熱門打卡點。 ▋ 打卡熱點7:麗思酒廊 麗思酒廊位於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51樓,坐擁路氹城迷人景致,打造了精緻尊尚的餐飲享受。這裡提供華麗的下午茶及各款精心調配的招牌雞尾酒,愜意的氛圍讓賓客放鬆身心,享受悠閒時光。
  • 賦能高質量營城 大運會前成都將新增30個網紅打卡點
    記者了解到,到大運會前,成都將完成「七大行動」制定的目標任務,實現環線100公裡一級綠道貫通,打造出30個網紅打卡點。根據今天公布的《「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總體行動方案》,到2021年8月,成都將重點實施公園城市示範場景營造、社區環境品質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提升、社區 「愛成都·迎大運」、城市文明素質提升、平安守護、青年友好城市營造等7大共建共治共享行動。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均已制定完成。
  • 探訪濟南老廠房:部分變身文化創意園,有的拆遷改造待重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於悅 實習生 董一揚 蘭曉儀一座座老廠房,記載城市的發展變遷,承載幾代人的記憶。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記者對市區的老廠房進行探訪發現,目前它們的保護現狀不一,有些已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還有的正在經歷改造等待重生。
  • 武漢老廠房變身潮人打卡勝地,逛街都像在走秀
    ,而位於江漢經濟開發區的「紅T時尚創意街區」則是一小撮時尚潮人才懂的小眾打卡地。高顏值好出片在紅磚建築裡找到7大打卡地時尚創意街區」共有7棟樓,全部都是框架建築,外立面運用紅磚、採用8種不同砌法去體現開埠時期的風格。
  • ...你眼中的高檔酒店、商品房、創意園區……原來都是廠房|睡前分享
    與上海有色金屬冶煉廠同期關廠建住宅的廠家,長寧全區有近百處基地,如中山西路油漆倉庫和464弄內711所建材倉庫外遷後,建造了10萬平方米的職工住宅。遵義路天山路口的上海探礦機械廠翻砂車間併入安亭總廠後,建起多、高層住宅樓。在住房商品化尚未實行的改革初期,這百處關廠建住宅面積總計70餘萬平方米,按戶均50平方米計,解決了14000戶職工的居住困難,並有效改善城區大氣汙染狀況。
  • 中山最新「網紅」景點你打卡了嗎?全部免費玩
    原來10月1日推薦給大家岐澳古道五桂山精華段,已經成為國慶假期的網紅勝地!中山有那麼多獨具匠心的地方還可以去哪裡領略中山的另一面?小布哥這次幫你整理了這一份「中山網紅打卡勝地大全」,收好不謝!大型3D塗鴉牆萌萌的小黃人▼憨態可掬的大臉貓▼屎殼郎推糞球▼視覺逼真的山體隧道▼憂鬱的少女▼色彩豔麗的3D塗鴉作品給老社區增添了時尚氣息成為中山一大網紅景點讓很多人忍不住駐足拍照留念水鄉風情·農業生態島
  • 中山這條網紅美食街,吸引珠三角遊客紛紛前來打卡!你吃過幾家?
    崖口煲仔飯4年前,年近五旬的崖口人孫廣亮,放下做了10多年的燒豬生意,轉型做煲仔飯,在崖口沙頭湧邊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廣亮煲仔飯,沒想到引來7個跟風者,形成煲仔飯一條街,附近還冒出一些移動奶茶店。清早5點多,崖口雲吞煲仔飯店老闆譚衛林就起床採買。午飯時間還早,譚衛林和太太、老母親就在店裡忙開了,他的父親午餐時間趕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