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我的小鎮,
我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改變得更好。」
中山90後暖男
梁莊
一口氣把家族7千平方米閒置舊廠房
活化改造為小欖網紅打卡點、文化創意園區
他是怎樣做到的?
改造者:梁莊
改造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
初期投資:1600萬
改造措施:工業舊廠房拆改、翻修、招商
保育措施、用途:文化創意園區
抵達小欖鎮聚龍創意谷的時候,正值烈日當空。夏天書店門前一片綠植,讓人忍不住推門入內。在這清涼世界裡,坐滿了安靜閱讀的年輕人。
以書店為中心,周邊分布著寵物貓店、精緻甜品,以及日式、意式、東南亞美食等潮流餐飲,一隅的辦公大樓內藏眾創空間孵化器,多家設計服務類和電商類的創業公司駐紮其中。
△改造前留影/2015年
聚龍創意谷總經理梁莊回憶道,那時,26歲的他從加拿大留學回國不久,便接到了父親梁伯強的電話,說是「家裡有一塊地需要你回來處理一下。」——這位創造了「非常小器」指甲鉗和井田商業模式的人物,他的理念無疑影響著晚輩。
梁莊坦言,創業初期他壓力不小,整個運營團隊僅有自己和另外一個同事兩人,一身兼任考察、招商、運營、維護,想著要還1600萬元銀行貸款,他這個不愛說話的理工男也要逼著自己每天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聚龍創意谷俯瞰
「開書店並不能賺錢,卻是一個文化園區不可或缺的元素。」梁莊說。這位90後海歸,5年前回歸小鎮,酷愛藝術與植物的理工男,以書店為載體,以文化活化家族舊廠房,以求在自己的家鄉實現嚮往的生活。
△梁莊,小欖聚龍創意谷改造者/夏天書店主人
「非常小器」廠房舊址變身網紅店集聚地,
是否注入前輩「井田商業模式」理念?
整個聚龍創意谷佔地面積約有7000平方米。20年前,這些建築原本是聚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舊廠房,工廠搬遷到工業區,廠房曾經出租給知名洗護品牌「澳雪」。2015年,合約租期期滿,聚龍回收廠房進行升級改造。
△升級中和升級後
最初,他們希望通過投資孵化新型產業的方式促進自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正好遇上國家的創業號召,便決定將舊廠房改造成為眾創空間孵化器。前期計劃以辦公出租和科技企業孵化為主,但後來發現科技企業在小鎮較難落地,便將定位調整為文化創意園區,目前的辦公創業公司也由最初的科技類轉向了設計服務類和電商類居多。
△綠植、藝術、色彩軟化工業建築線條,表達時尚調性
同業競爭加大,聚龍創意谷在體量和模式上,都不算龐大,更需要突出特色。從一開始,梁莊他們就希望給小欖帶來不一樣的東西,無論從招商引資和設計上都希望通過學習和參考一線城市的文化。前期的入駐商鋪都經過他們的精挑細選,保持著時尚小資的調性。「我們的商鋪有一整年都是空著,身邊的人不理解,為什麼不便宜出租。」梁莊始終堅持自己的招商定位。
「希望來小欖遊玩的年輕人能在頭十秒中想到這裡。當時我們挑選的都是小欖還沒有的網紅餐廳。」
梁莊認為,小欖人不缺消費能力,同樣追求品質與特色。而這些網紅餐廳自帶流量,能為園區帶來人氣。將街區活化了,自然會吸引年輕人前來消費。
一年後,園區出租率超過90%,超乎了他們的預期。
△如果小鎮青年想去哪裡玩的頭十秒有一秒是」聚龍「,梁莊的心願便達成了,而且是要永遠佔據在頭十秒裡。
文化創意園區
無論如何要有一間書店做靈魂
改造之前,「聚龍」乃是一片雜草叢生的廠房,隔壁是爛尾的商業區。為營造朝氣蓬勃的創意園區,梁莊認為首先要在硬體上扭轉人們的既成印象。保證物業的安全性是改造第一要義,他們將岌岌可危的破舊鐵窗換成現代感的落地大玻璃窗,翻新了剝落嚴重的牆體。路面仍維持原樣,但添置了許多花草,給園區帶來生機,在辦公大樓頂層,梁莊還精心打理著一個洋溢著東南亞風情的小花圃,大量的巨型鹿角蕨令人嘆為觀止。
園區對廠房的空間架構也有所保留。「因為廠房需要承重機器,所以多採用T型柱。」這些特色結構在園區中的夏天書店中一覽無遺。
夏天書店位於園區的黃金地段,於2018年8月正式營業。它前後有兩扇門,通達方便,兩邊皆為落地玻璃窗,光線明朗,它最初的定位是分享空間,後來從原計劃的60平方米擴展至400平方米。
梁莊希望通過它給園區注入文化的靈魂。他為此一擲千金,精心設計,以長達8個月的時間裝修布置。「這裡投入了一臺保時捷。」
店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從頭頂垂下的大片藍白色布條,隨風而動,如海浪翻滾。「這些布都是我們自己剪出來的。」腳下的水磨石很不起眼,其實是他們專門請老師傅度身定做,書櫃也都是實木製作。
店中約四分之一的區域為閱讀區,坐滿了正在看書的年輕人,六七隻流浪貓氣定神閒踱步徘徊,或在角落伸著懶腰,仿佛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知識照亮世界,也照亮這個創意谷。
傳統書店中可以盈利的教輔類、成功學等暢銷書,這裡一本不見,更多是生活美學、文史哲、藝術類等書籍,梁莊希望提供給顧客的不是填鴨式的教育,而是他們感興趣的文化。
書店內還設有開放式的畫室,石膏像下,油畫顏料擺滿一桌。在兒童閱讀區和展覽區,展示有精美的架上繪畫、編繩掛件,竟都是出自電子工程專業出身的梁莊之手。
△夏天書店供人坐下閱讀學習的區域幾乎佔總面積的一半,位置也隨著書架細心安設。
今年,夏天書店獲得市圖書館授予的「中山書房」稱號。自成立起,它還是當地社區的文化中心。一年近二十期的活動主題,涵蓋了文藝青年所感興趣的方方面面。梁莊的團隊還經常去一線城市考察,將當地的藝術展覽、創意市集、文創產品等引進小欖。
「我們不做廣告,廣告費都投入到文化上面。」梁莊說,當年引入園區的網紅店現在看來在小欖已不算新潮,但夏天書店的文化輸送仍是園區的亮點所在。
△今年,夏天書店獲得市圖書館授予的「中山書房」稱號
梁莊看好小欖的未來發展——
「很多年輕人畢業後會首選到一線城市發展,可我更願意回到我的小鎮,一方面是大城市的發展空間已趨於飽和,不一定能給予我們很多機會;一方面是出於歸屬感,我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變得更好,在小鎮同樣大有可為。」
統籌策劃:詹琪琳 廖薇
文/記者 廖薇
圖,視頻/記者 孫俊軍
視頻後期:陳晨 阿佔
編輯:曾淑花
二審:張 鵬
三審:程明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