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亭一榭、一船一櫓、一橋一巷、一磚一瓦,一花一世界

2021-01-08 小漠說旅行

「小橋流水人家」,對於江南小鎮的最初印象,大多如此,當流水串聯起周莊的閣樓、舟楫、古橋、老宅時,水鄉風物躍然在眼前。

無數文人墨客為周莊傾倒,留存完好的明清建築,世代枕河而居的本地居民,古鎮始終保持著最地道的面貌,迷濛的水色間,迷人的小世界讓人流連。

夢夢煙柳,玉蘭迎春,海棠垂絲;張廳庭院,逸飛筆墨,雙橋寄情。每一幕定格都猶如宣紙上活色生香的世界,被三月溫婉的風吹起,韻開一卷江南小鎮,一花一世界,寄以心曲,萬物明媚。

玉蘭迎春,玉樹芳展春暉

張  廳玉燕堂前玉蘭香。張廳玉燕堂庭院裡種有兩棵白玉蘭樹,春風起,堂前花骨朵長滿枝頭;春風吹遍,如鳥兒般展開翅膀,翩翩起舞。

據《周莊鎮志》記載,張廳為明代正統年間中山王徐達之弟徐逵後裔所建,後為張姓所有,改稱張廳。春天到,玉蘭花開放,引燕在簷下築巢,張廳主人所見,頓覺燕與玉蘭帶給張廳勃勃生機,於是有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一由。

天井院裡,徽派建築的磚雕門樓上「玉樹芳」隨千蕊同放,清韻徐來,暖玉生煙。彰顯著歷史,展現著變遷,春暉永駐,芳園涉趣。花開,張廳煥發一新,古庭的遺韻和玉蘭的風採交相輝映,固守著古鎮的文化風情。

「四水歸堂」布局的天井,成片遮陽擋雨的水廊棚和騎樓,房與房之間的馬頭牆......特色建築在粉牆黛瓦間與玉蘭形成一幅水墨卷,向遠處延伸起伏。

「庭院深深深幾許」。站於庭中樹下,與花薄醉,與清香同浴,感知一花一世界之寧靜。「轎從門前進,船自家中過」,或是乘小舟穿屋而過,亦可捕捉古時遺留的氣韻。

海棠垂絲,欣欣向榮覓回憶

逸 飛 之 家海棠花開,逸飛之家院前回憶滿載。太陽的高度將溫暖撒到小巷裡、院子裡。陽光明媚,藤綠花開,渲染著斑駁的牆瓦,滿透著精緻的萌動。一花一世界,每一個轉角都是一幅「故鄉的回憶」的畫面。

旅美畫家陳逸飛一幅《故鄉的回憶》,讓80年代還藏在深閨中的周莊走向世界,成為「東方的威尼斯」,坐擁「中國第一水鄉」的稱號。

為承先生之志,周莊將雙橋畔古宅改造為「逸飛之家」。院裡垂絲海棠枝繁葉茂,欣欣向榮。春來花展,未開時,花蕾紅豔,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於淡雅中顯豔麗。

「周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美的!」逸飛先生說過。是的,在周莊井字形的河道上,有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默默佇立。這座古鎮仍舊保持著水鄉的原貌,有一股力量讓她始終鮮活而真實。

海棠無香盛有香,垂絲海棠靜靜守著雙橋上來來往往的青春與記憶、好奇與收穫。逸飛先生將故鄉之筆給予我們眼睛,看周莊美景,將一幅獨屬於自己的畫作留在心間,這也是周莊給予每位遊人的饋贈。

「迷路原為看花開。」周莊是楊明義的「發現」,是三毛的「鄉愁」,是陳逸飛的「故鄉的回憶」......在水鄉粉牆黛瓦的古民居裡,在古色古香的明清院落裡漫行,不經意間發現,隱藏其間的景象,一亭一榭、一船一櫓、一橋一巷、一磚一瓦,一花一世界。所有的時光都輕輕地消遁了呼吸,是故事,亦是風物。

相關焦點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裡的一山一水,處處寫滿了禪意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樹一葉,一杯一盞,一石一水,一窗一門。乃至一柱燈光,一串梵音,處處寫滿了禪意,處處寫滿了真意,這難道不是我們想要追求的生活嗎?只有來到這裡才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的品味,耐心的聆聽,它的一磚一瓦,一山一石都是經過了獨具匠心的設計,悠閒漫步在小鎮的街道上,路過那一間間古樸的店鋪,仿佛回到了久遠唐宋時期,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隱約能聽見遠處傳來悠揚的古箏的聲音,深沉的梵音,能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留下來、住下來、並且樂起來。
  • 蘇州最古老的園林,一廊一窗一竹一亭,讓你讀懂野趣滄浪亭
    園內去處,本人對印象較為深刻的地方做了些梳理,主要以亭、窗、廊、竹為主。一亭滄浪亭,環山而建於山巔處,是整個園林的核心所在。一入園門,便可見山石錯落,古樹蔥蔥,幾乎遮擋住了園內所有的景色。滄浪亭最為精彩的便是園內的漏窗,整個園林共有漏窗108式,圖案變化多端,無一相同,花樣繁複,千變萬化,由此可見當時工匠的手藝之高超。同時整個滄浪亭的漏窗在蘇州園林裡堪稱一絕,可以稱之為漏窗之典範。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但從屬靈的角度,不明白屬靈的事,也是瞎眼的,只是看世界的表象,看事情的外表,看肉體的需要。世界不能給我們平安。只有在基督裡重生的人,才能從生命的角度去看,去認識世界的本像,認識真神,認識自己。求主開始我們的靈眼,能夠看清屬靈的事。曾經是瞎眼的,如今我們要看見。我們從三方面來思想!
  • 一花一世界,一器一乾坤
    花器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插花的質量,亦決定了,我們與插花之間的距離,是遠到天邊,還是近到心裡。來源:鬍鬚先生Mr_huxu不同的材質決定了花器不同的基調,而花器最常用的材料便是可塑性極強的陶瓷了,陶瓷界的藝術家們也都使出渾身解數研究創新的產品。
  • 古北水鎮:船櫓搖出光大情
    本 文 約 1405 字閱 讀 需 要4 min船櫓慢慢搖,搖出光大情。近日《北京日報》的《北京市密雲區古北水鎮船夫:船櫓搖出新生活」專題報導》,生動展示了光大集團「中國光大,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密雲古北口鎮司馬臺村,天色暗了下來,古北水鎮景區內燈火初上。「歡迎乘船,小心別碰頭!」船夫老倪站在船頭,熱情地招呼著遊客。船櫓慢慢搖,蕩開層層漣漪,「人在船中坐,船在畫中行」的風景讓人沉醉。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沙盤遊戲療法,是一種心理治療和自我體驗的方法,來訪者在治療者的陪伴下,從玩具架上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製箱子裡進行自由擺放,展現內心世界
  •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讓我們用空性去體證,用無為來感悟,那怕再小的事物都可以成為證道的載體,猶如一粒沙子、一朵花都可以印出整個世界。
  •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 一花一世界
    先輕輕按壓,讓葉鞘鬆動一點,也是把裡面的花葉稍微按扁一丟丟。然後抽出花梗,再「按照順序」把葉子一片一片排布好。順序非常重要,不然本來長在裡面的葉子跑到了外面,就如同二八女郎配了鐵板唱柳永的詞一樣——不搭。
  • 一花一世界,一書一芳香
    一朵花裡一世界,一粒沙裡一天堂,一本書裡一芳香。泡一杯清茶,捧一本厚厚的宋詞,伴著窗外紛飛的雪花,讓心在那唯美的字句裡暖軟、悸動……故國之戀皓月當空,憑欄眺望,心隨思緒飛向逝去的故園。想當初,端坐龍椅,享受萬人朝拜,那是何等的榮耀!
  • 曼陀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本草綱目》中詳細地記載了它的來歷:法華經言佛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又道家北鬥有陀羅星使者,手執此花。故後人因以名花。曼陀羅,梵言雜色也。」曼妙的名字,不由讓人迷幻神往。可是後來翻閱了書籍,才知道它劇毒無比,也有被稱為詛咒之花一說。
  • 詩詞丨一詩一畫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歡
    村上春樹說:見到你,我覺得多少適應了這個世界。而我想說:在漫山遍野處,我會奔跑著去見你。愁緒是一盞孤燈:一把瑤琴一長亭,一山霜雪一夜風。一卷老書一殘墨,一壺濁酒對孤燈。天涯海角有盡頭,愁緒愁絲卻無窮,無數個愁緒的瞬間堆積出人生巨大的孤獨,於是我們都成為了這世界中來去匆匆的旅客。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一詩一花一世界,一朝一暮一枯榮
    不如就在此刻,暫時停下匆匆的腳步,暫且放下塵世的喧囂,在詩詞世界中,尋求一方清淨,靜等一株花開。說起詩與花,宋代詩人曾瑞伯曾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不學嬌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輕浮柳絮漫天飛,只是無怨無悔的綻放於人間,努力的裝點著銀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給了別人,而將這難以忍受的巨寒留給了自己。
  • 一省一花一詩一聯,獻給當代最可愛的人
    一省一詩一聯一花,獻給當代最可愛的人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整理:艾曉東圖片:網絡江城子·舊京三百春風巷,一巷笙歌一巷花。浙江觀潮[宋] 程公許浙岸攜觴差一日,秋風吹爽軼層霄。怒濤奮擊三千裡,壯觀元同十八潮。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紫玫瑰,蓮秀峰森林公園
    玫瑰花的美麗傳說:傳說一:在很久以前。在森林的深處有一個湖,湖中住著一個仙女。傳說有心願的人把自己的心願寫在紙上折成小船放進湖中,如果小船能夠不沉而且漂的湖中心的話,仙女就會達成願望。 有個女孩一直很喜歡一個男孩,可是有一天男孩離開了去尋找紅玫瑰。那時,世界上還沒有紅玫瑰,花的顏色都是很單調的白色。
  •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境由心造,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 一花一木一世界(一)
    不知道那是一盆什麼花,也許是雛菊,也許是蒲公英。光禿禿的枝幹,蜷臥著零星幾片皺巴巴的葉子,溼漉漉的,像蛺蝶剛出繭時折在一起的,還未曬乾的雙翅。曾經嬌美一時的花朵也經不住日升日落的褪色,垂下了它們空癟的頭顱,在風中無力地原地打轉,連剩下的幹絨也是風一拂便散了。        我帶有些憐憫地望著它,弱不禁風,轉眼便可能奄奄一息的它。
  • 一花一草裝點邕江兩岸 一亭一榭見證為民情懷(7-8)
  • 詩詞丨一詩一花一世界,一朝一暮一枯榮
    不如就在此刻,暫時停下匆匆的腳步,暫且放下塵世的喧囂,在詩詞世界中,尋求一方清淨,靜等一株花開。說起詩與花,宋代詩人曾瑞伯曾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不學嬌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輕浮柳絮漫天飛,只是無怨無悔的綻放於人間,努力的裝點著銀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給了別人,而將這難以忍受的巨寒留給了自己。
  • 一戶一故事,一巷一主題——江門啟明裡
    今年9月,華達集團旗下ISTOP一匯商管,將啟明裡打造網紅影視商城和特色文化街區。令沉睡的啟明煥然一新。啟明裡,「一戶一故事,一巷一主題」,這裡每間華僑屋的故事,都記載在屋前的牌碑上。歷史悠久的古建築,搭配新鋪的青石板路面,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