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慘的和親公主,因為太美被皇帝夜夜寵幸,3個月死在了床榻上

2021-03-05 王翊說歷史

在古代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國家,特別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各個國家之間為了爭奪利益,戰火不斷。當一些小國無力抵抗或者兩個國家為了聯盟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和親這種方式來平息戰火。和親一般都是有皇家子女或者有些皇帝捨不得女兒遠嫁也會選擇一名漂亮的女子認作乾女兒嫁過去,王昭君就是這樣選擇送去和親的。

這個公主是齊國皇帝的掌上明珠,從小就機靈過人,可是也因為名氣太大,晉國公就聽聞了,於是向齊國提出了求娶的想法,只是晉國公的年紀已經過了五旬了,都足以當齊國公主的爺爺了,所以齊國公自然是不同意的,但是再三思量之下,還是將公主嫁了過去!

既然齊國已經拋出了橄欖枝,晉國也沒有不收的理由,況且哪怕娶了齊國公主,他日若想要滅掉齊國,不也是隨手的事情嗎?等這位齊國公主到了晉國之後,晉國國軍就發現齊國的這位公主雖然年紀小,樣貌也很稚嫩,但是依稀已經能看出美人胚子了,同時臉上總是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因此不能盛寵這位齊國公主,甚至還是獨寵!

從此之後的三個月時間,晉平公一直不理朝政,整日不出齊國公主的房門。導致三個月還沒到的時間,齊國公主暴斃,至今沒有死因。然而可想而知,若不是晉平公索取無度,齊國公主又怎麼可能死去呢?但是晉國公並沒有任何羞愧之色。因為在春秋時期又或者在歷史上的每一個時期,強者為大!齊國公哪怕再痛心女兒死在了晉國公的手上,但是也不敢對晉國發兵,因為兩國之間的國力存在著很大懸殊。

經過一番舟車勞頓之後,公主終於入了殿堂,果然如同傳聞所說的那般,公主雖然才10歲,但是已經初顯露了少女的容顏,這讓晉國公對她神魂顛倒,於是當晚就強行寵幸了公主。可憐這位公主才10歲,尚且不懂人事,就要遭受這樣的侮辱,最終3個月後,公主死在了床上再未醒過來!

相關焦點

  • 命運悲慘的和親公主,甚得帝王寵愛,為何不足3月就香消玉殞?
    前言:在古代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的和親,書籍記載中不計其數,出現這種和親的情況是皇帝為了鞏固和穩定國家的政治局面,安邦定國避免外來侵入戰爭帶來的災難,通常都會選擇用和親的方式,與其他的友國建立關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但是往往對於和親者來說,她們中大多數不受掌控的命運是悲慘的。
  • 史上最命苦的公主,年僅10歲遠嫁和親,3個月後因過度受寵去世
    歷史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歷程,其中有著很多優秀的文化值得我們學習,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悲慘的事情和陋習,我們也可以以很直觀的感受到當時人們的不幸與無奈。和親就是我國古代非常常用的一種外交的政治手段了。雖然是為國為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可是對於當事人而言有時卻是一個悽慘故事的開始。
  • 北魏公主元玉儀,坎坷悲慘的命運
    她是歷史上命運悲慘的公主,先淪為大臣的通房丫環,還被迫和親姐姐共侍一夫。公主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十分高貴的,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著人間最美好的東西,不過她們也是有自己的使命的。眾所周知,歷史上的諸國都是通過聯姻的政策來建立盟國的關係,所以公主就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可以說她們的命運也是十分悲慘的。而我們今天所講述的這位公主,可以說就是歷史上最悲慘的一位公主。
  • 史上最悲慘的和親公主,遠嫁西域,一習俗讓人聽後全身發麻!
    在古代,貴族公主的生活有多美美妙,榮華富貴,錦衣玉食,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有一類公主卻十分悲慘,那就是和親的公主!由於國家需要,你就得上,沒得商量。而對於和親公主來說,生活環境巨大的改變,會讓她們痛苦萬分。但最重要的是道德倫理上的顛覆,更讓她們陷入絕望!
  • 最悲催的唐朝公主:遠嫁回紇,為保貞潔自毀容顏
    古代的和親政策,簡單地說,就是以公主下嫁番邦國主或者王子,以換取暫時的和平。漢唐時期,一般都是以宗室女子,或者宮女代替公主,很少以正宗的公主去和親。如漢朝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的王昭君,本為宮女出身,唐朝出嫁吐蕃松贊幹布的文成公主,是李唐遠支的宗室女子。
  • 清朝和親公主有話說:誰說我們下嫁蒙古命運悲慘?不懂不要亂講
    總有些人罔顧史實,拿個例以偏概全,去杜撰假歷史,說清朝和親公主都是被皇帝拋棄的犧牲品任由蒙古王公折磨,很多公主因此婚姻不幸、命運多舛、鬱鬱而終,真的是這樣嗎?說清朝嫁到蒙古和親的公主都是犧牲品、命運多舛的依據,大致有兩條,一是和親公主的壽命多數短暫,二是根據一條斷章取義的史料。
  • 皇帝不知節制,接連一周寵幸宮女,最後吃「藥」過多直接猝死
    古代的時候,王朝不相同,每個皇帝的治國風格也是不同的。在這些皇帝中,很多之所以沒有好的名聲,都是因為自己做了很多混帳事情。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因為自己沉迷美色,所以才會在自己的王朝自然滅亡之前就直接滅亡了。
  • 只見中國公主和親番邦,為何不見外國公主和親中國?
    武則天白撿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還願意出兵,幫助武則天討伐死對頭契丹。武則天很高興,派遣使者冊封默啜為左衛大將軍、遷善可汗。默啜打契丹,立了大功,武則天加封默啜為立功報國可汗。
  • 和親公主誰更無奈?徽柔絕望,《東宮》雙殺,《如懿傳》慘不忍睹
    最近《清平樂》的劇情算是到了一個巔峰,因為隨著徽柔的出嫁,這個劇的悲劇就要正式的爆炸而來了。按照道理來說,徽柔並不能算在和親公主這一類裡面,但是因為我覺得比起和親,其實被一個想要「盡孝」的官家當做「禮物」送給自己的母家人,並且是下降給一個庶子當老婆。
  • 一位和親公主的戲劇人生
    3.他們還長期採用外交和賄賂的手段來守衛邊境,和親便是其中一項策略。 4.7世紀時,一名突厥可汗要求唐朝派皇子迎娶他的女兒,惹怒了朝廷。有官員諫稱 :「自古未有中國親王娶夷狄之女者。」 5.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統治風雨飄搖,最顯著的一點是,唐朝開始抵制包括胡人在內的所有域外事物。
  • 宋朝最美的公主,被皇帝灌醉送給金兵,最後谷道破裂而死
    她是宋朝最美的公主,但也是宋朝最悲慘的一個公主,她被自己的皇帝父親和哥哥送到了金兵那裡,飽受屈辱,最後更是谷道破裂而死。那麼,「谷道破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宋朝最美公主這位宋朝最美的公主就是宋徽宗的女兒茂德帝姬兒趙福金,初封延慶公主,後改封康福公主,政和三年,最後改公主號為帝姬。這位宋朝公主長得國色天香,是宋朝最美的公主,深得宋徽宗的寵愛。後來,宋徽宗將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自己的寵臣蔡京的第五子蔡鞗。
  • 宋朝公主,被皇帝灌醉送給金兵,最後谷道破裂而死
    引言在古代,不是所有的皇后都有好下場,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好下場,更不是所有的皇親都有好下場。就拿茂德帝姬帝姬來說,此人作為宋朝最美公主,她的結局就非常悲慘,先是被皇帝灌醉送給金兵,後來谷道破裂而死。茂德帝姬,又叫延慶公主,宋徽宗趙佶五女兒,深得父親寵愛。
  • 唐朝皇帝寵幸完日本公主,為何直接關籠裡?網友:是你也這樣做
    這是出自於唐朝詩人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的詩篇,通過上早朝的百官走進輝煌的宮殿,同來自萬國的使節向加冕的皇帝道賀,用以表示當時唐朝的繁華盛世景象。當時的唐朝,無論是從經濟上,文化上還是科學技術上,都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受到各國的朝貢,受到各國的讚揚。但日本國獻上的兩位公主卻被關進牢籠,這是怎麼回事呢?
  • 道光帝最悲慘的皇子,因母親的野心降世,又被皇帝父親一腳踢死!
    皇帝的兒子叫皇子,但是歷史上出名的皇子卻沒幾個。畢竟成王敗寇,當他的兄弟繼承皇位之後,除非他於國家有功,估計就會成為一名閒散王爺度過一生。道光帝有一個兒子叫愛新覺羅·奕緯,對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沒有什麼印象。但是看他的一生,卻十分悲慘,生死不由命!
  • 百年嫁六位公主,西漢和親:打不贏的仗,化作和親公主的眼淚?
    中國公主的和親歷史,從西漢開始。這和當時的國力現實情況是分不開的。西漢王朝建立時,窮得很。開國皇帝劉邦的儀仗隊,要找幾匹毛色相近的白馬拉馬車,都沒有辦法湊齊。民間百姓的窮苦就更不要想了。要把這種家族的觀念帶到草原上,顯得不切實際。同時,漢朝每次都慷慨大方地提供各種財物,在匈奴人看來是軟弱的表現。大量財物得來全不費工夫,匈奴人的貪慾更甚。比如,漢武帝在位期間,匈奴人數次入侵中原地區,殺伐搶掠,一如過去,就可見和親效果了。最悲傷的還是這些和親公主。
  • 穿成和親公主,她未過門就先害喜,冷麵王爺:孩子是我的!清穿文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推薦3本清穿文,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腳印,記得關注小編哦!希望小夥伴們會喜歡!比心!穿成和親公主,她未過門就先害喜,冷麵王爺:孩子是我的!第1本:《和親王妃:冷麵王爺麼麼噠》——作者:禾汐簡介:一朝穿越成和親公主,朱漁發現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未和親先失身,未過門先害喜。世人唾罵她毀王爺聲譽,汙王爺聖名。其實她也不想嫁啊,逮個空拔腿就逃。
  • 和親的公主為何很少生下孩子?有三個原因
    但這種情況在古代公主們的身上正好反過來。公主是金枝玉葉,即便結了婚,跟自己的丈夫也是先君臣、後夫妻,享有婚姻的主動權。而礙於妻子的皇室身份,駙馬也是不能輕易納妾的,而是要守著自己的妻子,盡好自己作為丈夫的本分。但做一個公主,也不是沒有風險。只有很少一部分公主能夠獲得幸福的婚姻,她們中的大部分享受了皇權帶來的奢侈生活,自然也要付出代價。
  • 王昭君被迫和親,嫁父子二人命運太悲慘?不,其實是匈奴人救了她
    史書上最有名的與親事件大概是王昭君出獄,王昭君出身貧寒,漢元帝時期,以民間女子身份入宮,成為宮女,史書上記載王昭君長得非常漂亮,但在宮裡,王昭君卻一直得不到皇帝賞識,甚至根本沒有機會認識他。根據目前一致認為,漢元帝時期後宮美女眾多,皇帝沒有時間一一去觀察每一位女子的樣子,於是就命畫師將新入宮的女子畫出來供皇帝觀賞。很多人都趁機賄賂畫師讓自己畫得更好一些,昭君因為天資出眾,人品清高,不願做這樣的事,所以得罪了畫師,故意把她畫得很醜,等到皇帝看見後自然就提不起興趣,所以就失去了見君王的機會,從此獨守清宮漫漫長夜。
  • 唐朝送出去和親的,大部分都是假公主,藩國為何也不揭穿
    ——杜甫在中國古代當中,編制問題一直是歷朝歷代最為頭疼的,為了能夠維持邊塞安全,通常都會派遣大量的士兵在那裡駐守,而有一些朝代處理的方法更為乾脆,要麼發動戰爭,要麼和親,和親是一種很方便維持和平的手段,歷史上也有很多和親比較成功的案例,比如金城公主和親還有很多優勢,它能夠促進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 唐朝和親公主都是「冒牌」的,就不怕被發現,影響國與國關係嗎?
    和親派出的公主不是皇帝親生女兒,甚至跟皇帝沒有半點血緣關係,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 實際上,和親這種事,只涉及政治,無關血緣。雙方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只要彼此都承認,究竟是不是皇帝的女兒,一點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