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吃得不夠,就需要補充
最近,大家可能已經了解到,有人建議,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提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力,甚至還有應用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的。這些做法是不是靠譜,有沒有科學依據?如果補充維生素C,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維生素C的認識過程,有著數百年的曲折經歷,特別是15世紀之後,開始出現較多對於海員中的壞血病記載。長期漂泊在大海上,船員會出現四肢無力、煩躁不安、皮膚紅腫、肌肉疼痛、牙齦出血、牙齒脫落、疲憊、腹瀉、呼吸困難,最後死去。有航海家偶然發現,檸檬等水果以及蔬菜,能夠預防壞血病。到了18世紀,英國海軍軍醫林德通過試驗 ,確認壞血病與飲食的密切關係,並且製備橘子汁治療壞血病,但是,由於氧化失活,效果不佳。
探索了100多年後,1907年,2個挪威生理學家,終於成功地在小鼠身上,建立了動物模型。1928年,這種抗壞血病因子,被正式命名為水溶性因子C。隨後,匈牙利生化學家聖喬其,從辣椒中分離出己糖醛酸,並發現這種提取物可以合成維生素C,他因此獲得1937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同年的化學獎頒給了另1位描述維生素C結構的生化學家,這2位科學家共同給維生素C起了1個別名,抗壞血酸。
維生素C,容易被氧化,在鹼性和高溫環境中會被破壞,咱們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由於缺乏洛糖酸內酯氧化酶,不能通過糖醛酸途徑從葡萄糖和半乳糖合成維生素C,因此,只能從食物中攝入來補充生理需要。目前,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量90毫克,最高容許攝入量為2克。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可以隨尿液排出,因此,不良反應較少。但是,過多攝入維生素C,會增加腎結石風險。
維生素C,可以稱為細胞的必需食物,在物質合成、抗氧化、基因表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維生素C對先天和後天免疫應答都有助力,可以增強免疫和相關調節,對維持上皮屏障完整性、促進免疫細胞活性、免疫分子表達等具有影響。有研究發現,健康成年人每天增加1克維生素C攝入,感染時T淋巴細胞增殖以及細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產生增多。相關研究也證實,大劑量維生素C,對於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白內障、黃斑變性、心臟病等具有輔助作用。因此,近期有醫療團隊,採用每天2次、每次12克、使用7天的方案,正在進行新冠肺炎治療觀察,但是,具體的效果還有待檢驗。
維生素C,是否可以增強免疫力,並且預防病毒感染,這是1個有爭議的問題。曾經有位叫鮑林的諾貝爾獎得主,看到早期維生素C研究的論文後,認為維生素C可以幫助預防感冒,這爺們的宣傳,使得補充維生素C的人群急劇增加。不過,這爺們的研究領域是經濟學,相當於獸醫學專家帶領大家防疫那意思,您懂的吧?2013年發表在循證醫學系統評價資料庫的論文,涵蓋了72個研究的數據,得到的結論是,維生素C對感冒的發病率沒有影響,只對參與極端體力活動者,比如馬拉松運動員、極地演習士兵等,可以減少52%的感冒發生風險。因此,補充維生素C預防病毒感染,沒有科學依據,不靠譜。
維生素C,不能幫助咱們抵抗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對人體還是有益處的。特別是現在出門或採購不方便,如果家裡沒有儲備足量的水果和蔬菜,維生素C的攝入量就可能不足,這種情況下,吃點維生素C補充劑,是必要措施,建議攝入量為200毫克,選擇泡騰片也可以。但是,需要特別提醒,維生素C會對多種藥物的藥效產生影響,比如某些抗生素、維生素K、複合維生素B、鹼性或弱鹼性藥物、口服避孕藥、鈣片、抗凝血藥、阿司匹林等。因此,服用維生素C前,要了解其他用藥的禁忌,或者向大夫諮詢。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