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線上二手買貨已成為一件平常的事。據阿里巴巴2020財報顯示,閒魚2020財年交易金額破2000億元,賣家超3000萬。在無錫,有不少人活躍在線上二手平臺淘貨交易,人們的消費理念也從「佔有」轉變為「使用」,二手消費漸漸成為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那麼線上二手買貨,究竟圖啥呢?記者多方採訪,「掃描」這一社會現象。
為收集 交易的不是舊物,是情懷
「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除了南禪寺商城的古玩集市,在閒魚「文玩奇石集散」「古玩天天見」「紫砂壺的那些事兒」等魚塘中,有很多來自無錫的買家和賣家。在閒魚平臺上發現,閒魚ID為「紫砂壺原礦紫砂」的宜興賣家,銷售成績已達3500多件寶貝,如今正低價掛出一款全手工製作的原礦泥料紫砂壺,目前有700多人表示「想要」。另一位ID為「知之為知之」的無錫賣家以34000元掛出了一件清晚期的藍地織錦吉福袍,有11位買家表示「想要」。據了解,在無錫的二手古玩古董交易中,古錢幣、舊藏瓷器、銅器、玉石訂單較多,價格從萬元到百元不等。買家儲先生表示,在二手平臺淘貨,買的是個情懷,而賣的也不全是舊物,成交與否講緣分,好這口的多數是為了收集。
論收集,小年輕們也有愛好。「很多人淘二手都是為了Molly玩偶盲盒。」95後的董玥花費3000多元在閒魚集齊了一整套職業系列Molly玩偶。她告訴記者,Molly的形象是一個傲嬌又才華橫溢的小畫家,彰顯年輕人的個性與生活態度。而盲盒所代表的不確定性消費和消費者想要收集全套玩偶的迫切心理,使得閒魚二手盲盒市場十分火爆。像過去人們集郵一樣,盲盒成了如今年輕人的收藏品,閒魚也取代了曾經的跳蚤市場。根據閒魚的統計顯示,二手限量款的盲盒漲價幅度最大。如原價59元的潘神聖誕隱藏款,閒魚均價為2350元,溢價39倍;Molly胡桃夾子隱藏小王子,均價1350元,溢價22倍。
為嘗鮮 二手彩妝走俏,男性消費比例攀升
職場新人孫敏今年已在閒魚買了四支口紅、兩盒眼影、一個粉餅。為什麼愛買二手彩妝?孫敏表示,自己一方面想要採購知名品牌彩妝,又覺得櫃檯價偏貴。在二手平臺,一些所謂的二手彩妝大多是只用過一兩次的閒置品,有的甚至並沒拆封,價格卻能低至三五折,「能試到更多的顏色和品牌產品,價格也可以接受。萬一不喜歡,也能迅速轉賣。」據了解,和孫敏有相同想法的年輕人不少。從閒魚平臺了解到,無錫二手彩妝賣家不在少數,如家住錫山區的「倩囡囡童鞋」就以120元成功轉手原價320元的全新嬌蘭口紅;惠山區的「小米丸子90後」以288元轉手原價為580元的未拆封阿瑪尼粉底液。
阿里系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妝天然有潮流屬性,意味著新品市場背後的二手市場巨大。閒魚數據顯示,2019年美妝交易量已破50億。從人群看,在校生、初入社會者構成的95後是絕對消費主力,買走了52.8%的二手口紅。今年因疫情影響,口罩遮蔽口紅,快速出閒置的「二手口紅經濟」顯現出來。今年一季度疫情最嚴重期間,口紅交易就比之後的二季度高出21.1%。從成交看,閒魚上閒置口紅成交前十大品牌為魅可、蘭蔻、迪奧、聖羅蘭、紀梵希、湯姆福特、香奈兒、雅詩蘭黛、嬌蘭、植村秀,「都是年輕人青睞的時尚品牌」。對體驗消費的需求日增,推動著二手美妝市場發展。有閒魚買家一年在口紅上花了23928.52元,而最牛的口紅賣家,一年賣了93019.26元。閒魚運營小二認為:「這樣的消費強度,幾乎能集齊市面所有當紅的口紅色號。」
有意思的是,二手口紅交易中,11.6%的購買者是男生。家住濱湖區的海外留學生劉佳琪是一名二手平臺海淘博主,她告訴記者,口紅已取代巧克力成為了年輕人的社交手段,「十動然魚」的現象卻層出不窮。一些女生收到禮物後「十分感動」,然而因不喜口紅色號等原因,轉頭就掛上了閒魚,所以二手全新口紅以低價優勢吸引了一些男性買家。這些男性買家會在二手平臺求購商場斷貨、色號難買的二手全新口紅,作為紀念日、母親節或情人節的禮物。
為流轉 卡券書本發力熱拍
更多的人是真的本著出售閒置、回籠資金或賺取差價去的。數據顯示,江蘇省城市肯德基門店數量排行中,無錫繼南京、蘇州後位列第三,可見K記餐飲在錫城的覆蓋面之廣。在閒魚平臺上發現,閒魚有不少無錫賣家以超低價轉讓K記優惠券。95後陸怡晴是K記的早餐常客,購買的優惠卡每日享早餐六折。「卡包含的每日2次點餐免外送費對我而言是閒置的,但正常K記外送費高達9元一次,是普通外賣的兩三倍,我通過代下單低價將優惠轉讓給有需要的人。」小陸說,閒魚平臺上也有很多下午茶、小食等代金券的二手交易。
健身卡、遊泳卡等也是閒魚二手平臺上賣家、買家源源不斷的商品。家住惠山區名園小區的錢煜博介紹,因為流行健身,去年夏天他在小區對面的省錫中遊泳館辦了一張次卡。「後來因為要考稅務師證,沒時間遊泳,就把還剩50多次的遊泳卡八折掛到閒魚上,沒想到兩天後就賣掉了。」錢煜博表示,備考時,他也從閒魚上低價購入了一些二手參考書、電子講義和視頻題庫,省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錢。他說,簡約消費和循環物品買賣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通過少量的現金流轉,以實現物品的使用價值。
為分享 尋找共同愛好的 情感互遞者
二手平臺上還有一些買賣有著天然的分享基因,漢服就是其中之一。家住新吳區的00後奚楠是一名漢服愛好者,她每拍一次寫真,就會把相關漢服掛到閒魚上二手轉賣,經常會通過平臺進行同城線下交易和衣服交換。她常逛的魚塘「漢服復興」,目前已有五十多萬塘民。無錫的漢服愛好者還自組了一個三百多人的「無錫漢服」魚塘。「漢服愛好者的一大訴求,就是穿上款式更多、型制更多的漢服,全靠買一手和定製,成本實在太高,二手交換成為一個好渠道。」她說,自己每月能換上一兩套漢服,每次拍寫真和參加活動,都能穿上各種漢服和戴上不同首飾現身,感覺太棒了。
除了服飾物件,花植鳥魚的二手市場也是風生水起。惠山區一家花圃的老闆葛先生告訴記者,他關注的「多肉植物館」魚塘已擁有1.4萬多肉買家,他自己是「水國魚邦」二手魚塘的16000名「魚屎官」之一。「閒魚上還有無錫人同城轉手鸚鵡,也有人為家裡的貓狗幼崽找同城的新主人。」他說,除了現金交易,交換和贈送也是二手交易的一種,此時人們更傾向於分享,尋找共同愛好的情感互遞者。
(記者 金恬伊 實習生 黃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