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外進行登山活動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從醫學角度來說,它對人的視力、心肺功能、四肢協調能力、體內多餘脂肪的消耗、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延緩人體衰老等各個方面都有直接的益處。 但登山鍛鍊仍然屬於一項高風險運動。當我們進行登山鍛鍊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以下是我們為您總結的十件登山鍛鍊不可不知的事。
1、熱身運動和循序漸進
爬山是一項耗氧較大的運動,所以當我們進行登山鍛鍊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準備活動。在爬山過程中,不要有好勝心,一旦覺得身體不適、明顯氣喘等反應,應立即停止運動。
2、大口吸氣
爬山時大口喘氣,吸進的氣越多越好,能加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採用深腹式呼吸,讓肺葉完全膨脹起來,仿佛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裡的空氣雜質少,乾淨的氧氣在體內循環就等於內部洗澡。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顎,以免被冷風噎著。
3、隨時補充水分
早晨是人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時候,也是心腦血管病復發的尖峰時段。爬山前哪怕不渴也要喝一杯水,可以稀釋血液,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在爬山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有條件的可選擇含有適當糖分及電解質的飲料,可以儘快減輕疲勞感,恢復體力。
4、氣候狀況不佳時宜改變行程
安排好的登山行程,如果遇到大雨等氣候不佳的狀況,常令人感到鬱悶難過,不過換個角度想想,此時高山上悽風苦雨,走在山坡上沒有任何遮蔽物,當風強雨急時,很容易就會陷入失溫的危機。隨著年紀增長,氣血循環不如年輕時暢旺,對於寒冷的抵禦能力也較差,如果一定要外出爬山,可以考慮選擇近郊的單日行程,即使碰到惡劣的天候,也可以在當日行程結束時返家,洗個舒適的熱水澡,並換上乾爽的衣物。
5、上山也要按時服藥
現在由於生活方式的原因,許多人都患高血壓、糖尿病等,平日需定時服藥以控制病情,有這類疾病的驢友,在安排多天數的登山行程時,要記得攜帶足夠藥量,並在登山旅途中,保持平日按時服藥的習慣,因此類的疾病如果突然中斷服藥,再加上登山時身體的勞累,很容易造成病況惡化而陷入危機。
6、避免在隊伍中落單
在登山運動時,身體會發生疾病狀況的機率,遠遠高於平時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安排登山旅程時,選擇腳程差不多及步行速度相當,旅程中可以彼此照應的夥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一旦有意外事故發生時,也能適時地留在身邊陪伴照顧。記得要避免選擇喜歡衝在隊伍前面,完全不管後面隊伍狀況的領隊或嚮導,根據歷次山難事故的經驗,當身體狀況惡化時,如果有人陪伴在身旁,當事者獲救或康復的機率較高。
7、注意穿著
登山時應注意不要穿皮鞋、新鞋、高跟鞋和涼鞋,穿這些類型的鞋不適宜走遠路、高低不平的路以及溼滑的路,而且足底易起水泡,腳部皮膚容易受傷,適宜登山的是較為輕便的運動鞋、旅遊鞋和膠底布鞋。
8、輕裝上陣
要儘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應帶手杖,這樣既省體力,又有利於安全。行路要穩,時刻留神腳下。在爬山時要注意力集中,並注意腳下石頭是否鬆動,以免蹬翻踏空。在陡坡行走時。最好採取「之」字型路線攀登,這樣可減低坡度。山中遇到雷雨,不要到山頂、高樹下躲避。以防雷擊傷人,也不要在山溝低洼處。以防山洪傷人。最好在山腰洞穴中避雨。
9、扭傷切忌局部按摩
在爬山中發生急性扭傷時,切忌局部按摩或立即熱敷,可冷敷20~30分鐘,便能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登山時可以隨身帶一些創可貼等物,以備不時之需。
10、平日注意生活作息正常-定時適度運動鍛鍊身體
喜歡登山運動的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平日的身體鍛鍊,以及定時運動習慣的養成;也要避免沒有經過適度訓練體力,就貿然進行多天數或困難的登山行程。如果平時沒有保持運動習慣,也沒有經過任何體力訓練就貿然登山,除了會對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之外,還會讓自己陷入山難的風險與危機。
文章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