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你應該知道!

2021-02-08 創騏雲課堂平臺

是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這個習慣幾千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可是你知道筷子的長度麼?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裡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裡洗一洗,也能用。


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中國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裡面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


所以,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從小就有長輩告訴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這兩者也不能分。

微信號:nlp668

這裡的文字蘊含著智慧哲理,或能品味愛情,或能撫平傷痛,或能啟迪心靈,或能激勵人生。每日更新,精彩不斷。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筷子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
    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中國人應該知道!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 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應該讓孩子知道!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
  • 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中國人應該知道!
    更多精彩點擊上方儒林商都展示中心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
  • 【推薦】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應該讓孩子知道!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
  • 筷子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
  • 古人為什麼規定16兩為1斤,筷子的長度為7寸6分?
    據說在統一度量衡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錢幣和長度的標準比較好定,但李斯在制定統一的重量標準時犯了難,不知道應該制定一個怎樣的標準才能在實際應用中比較方便。想不出來就不想了,李斯決定去請示秦始皇,秦始皇也沒有給李斯一個確切的答案,他只需要下命令,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他來做,要不那些臣子還有什麼用呢?
  • 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7寸6分 ?告訴你使用筷子有12個禁忌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
  • 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一定要孩子知道~
    6,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疾病。7,各種原因所致不適合胃腸道給藥者。8,因診療需要的特殊情況。、婦科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宮頸炎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4.前庭大腺囊腫5.陰道炎、外陰炎6.原發性痛經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功血)四、兒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 天以內,體溫38 以下,精神狀態好。
  • 古代1斤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是如何來的,其中有何講究
    而筷子的長度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直到近代才固定下來的,取一米的四分之一,差不多就是7寸6分。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全都是「約定俗成」。有人提出筷子的長度,有「七情六慾」的講究,這是後來的人「腦補」的。關於筷子來歷、長度和古代的秤為什麼規定1斤為16兩,其實還有更多有趣的說法。
  •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
    古人為何規定1斤定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老祖宗蘊含大智慧在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經驗與智慧,上至秦皇漢武,下到民國乃至解放,其中兩千所年所形成的文化也著實是令人們震撼,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智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16兩為什麼會是一斤,又或是筷子的長度要分為7寸6。
  • 【書山碎片】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一定要孩子知道~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的七種感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 古代為何以8兩為半斤,筷子長度為7寸6分?其實這裡面大有講究
    就連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的長度,在古代也被嚴格規定為七寸六分。時至今日,大部分筷子已經"高矮胖瘦",參差不齊。為什麼古人把筷子的長度定為七寸六分,你知道這其中的真正含義嗎?[0]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古人為什麼以16兩為一斤\\。在秦朝建立之前,這一規則是不存在的。貿易往來多以數量為單位,"二"。"進"的概念尚未統一。
  • 老祖宗為什麼定半斤為八兩,筷子長7寸6分?大智慧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古代詞語,而「半斤八兩」和「七寸六分」更是耳熟能詳,可是,你真的了解其中蘊含的古代智慧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些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分別是什麼由來?那老祖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盛行「天人合一」的觀念,而古人最早發現北半球有七顆很亮的星星,排列很像過去量米和舀酒用的鬥,故命名為「北鬥七星」。再後來,人們又發現了「南鬥六星」,另外,再加上古代神話體系裡的福、祿、壽三顆非常有名的星星,正好是十六星。所以古人在設計物品城中方法的時候,就把這十六顆星作為標準,把一斤定為十六兩。
  •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其中有何道理?
    身為華夏子孫,一定要對歷史有所了解,要知道,古人的思想雖然閉塞了點,但智慧卻是無窮的。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老祖宗能憑藉觀察逐步掌握天上星辰的運動規律,單從這一點上來看,就已經算得上是「震古爍今」了。不過,對於細節的把控,古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比如「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大家知道,隱藏在其中的奧秘麼?
  • 筷子的長度為什麼是七寸六分,其中的秘密是什麼 ?
    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裡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 古人為何規定16兩為1斤,筷子長7寸6分?其中有什麼智慧和道理?
    作為華夏兒女,必須對歷史有一點了解,應該知道,古人的思想雖有狹隘之處,卻有無限的智慧。古時候,科技還不發達,老祖宗能夠通過觀測逐漸掌握天象的運行規律,單從這一點來看,已經算得上「震古爍今」了。然而,對於細節的把握,古人也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如「十六兩一斤」,「筷子長七寸六分」,大家都知道,隱藏在裡面的秘密是什麼?
  • 1斤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古人這麼定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那麼為什麼會將一斤定為十六兩呢?這樣的數字背後又有什麼深意呢?這個規定的背後還有著一段歷史淵源。那時還是秦始皇四處徵戰後剛剛平定戰亂統一六國的時候,由於國土面積過於寬廣且六國舊制各不相同管理起來頗為不便。所以他結合自己行軍中遇到的問題開始建立度量衡制度。他先後進行了文字、錢幣、道路等等各方面的統一化。
  • 個舊4分6分1寸熱鍍鋅大棚管報價
    個舊4分6分1寸熱鍍鋅大棚管報價天津闊恆興旺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供應大棚結構管直徑4分-6寸,壁厚0.6-3.0mm各種規格的熱鍍鋅帶管,熱鍍鋅方管15*15-100*100,熱鍍鋅矩管20*30-80*120。
  • 筷子: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
    筷子的由來: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我國使用筷子的時間,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宋微子世家》有這樣一段記載:「紂始為象箸」,可見從商紂王時代,我國人民就開始使用筷子吃飯了。古時候,人們把筷子稱做「筋」或者「箸」,這是為什麼呢?在古時候,箸,是飯的意思。所謂飯,就是傾側飯菜的意思,筷子所起的作用,正是把飯菜往嘴裡「傾側」,故因此而得名。
  • 筷子一般長度是多少?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注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筯」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筯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云:「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