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n在澳門,五歲以內的孩子打點滴是犯法的,不允許的,成人輸液一次,縮短壽命七天左右,孩子輸液一次,大腦七天不發育,而且免疫力下降,藥物的毒素要2~4年才能排出體外中國每年輸液104億瓶以上,平均每人8瓶,多麼可怕的數據,為了孩子和我們的親人,把它分享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給孩子多提高免疫力才是聰明的選擇父母無知的愛,就是最大的傷害,你認同麼?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2我國人均輸進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3數據顯示,我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中國抗生素人均年銷售量達到了138克,而美國只有13克,是美國的10倍。4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5在我國,每年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有60%左右是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發生的。 因此,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央視新聞:輸液=自殺?53種疾病不準輸液 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就是會讓人體產生抗藥性。你以後生病,再用抗生素,就可能效果不好了,甚至沒有效果了。究竟哪些疾病需要靜脈輸液?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對靜脈輸液「談虎色變」,以後需要對它敬而遠之?Too young too simple!(敲黑板,劃重點!)專家說,不能「一刀切」地反對靜脈輸液,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靜脈輸液是可以使用的: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出現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這三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具體使用指徵如下:1,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用於治療燒傷、失血、休克等。2,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節或維持酸鹼平衡。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脫水、嚴重嘔吐、腹瀉、大手術後、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3,補充營養,維持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經口攝取食物、管飼不能得到足夠營養等。4,輸入藥物,以達到解毒、脫水利尿、維持血液滲透壓、抗腫瘤等治療。5,中重度感染需要靜脈給予抗菌藥物。6,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疾病。7,各種原因所致不適合胃腸道給藥者。8,因診療需要的特殊情況。這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根據《通知》,門、急診原則上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如下:一、內科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2.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 以下3.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4.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5.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6.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宭迫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8.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9.高血壓亞急症10.慢性淺表性胃炎11.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12.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13.輕度結腸炎14.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15.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16.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17.急性膀胱炎18.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19.單純的房早、室早20.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21.無特殊併發症的、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22.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23.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症候群、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二、外科1.體表腫塊切除術後2.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3.輕度軟組織挫傷4.小型體表清創術後5.淺靜脈炎6.老年性骨關節炎7.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8.閉合性非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9.慢性勞損性疾病10.慢性膀胱炎11.慢性前列腺炎12.前列腺增生13.無合併症的腎結石14.精囊炎15.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16.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三、婦科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宮頸炎3.無症狀的子宮肌瘤4.前庭大腺囊腫5.陰道炎、外陰炎6.原發性痛經7.不合併貧血月經不調(功血)四、兒科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 天以內,體溫38 以下,精神狀態好。2.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4.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是世衛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醫院當保健院、抗生素當消炎藥,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不會殺死身體裡的病毒,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長!bsp;01. 祖先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過去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那麼老祖囘宗為什麼定十六兩為一斤呢?
這裡面有大智慧!
傳說我們的先人觀察到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旁邊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鬥七星主亡、南鬥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他們在天上看著人的一切。
所以說:人在做,神在看。
據說做買賣的人,如果稱東西,短斤少兩,都要受到懲罰。賣東西少給人一兩,福星就減少這個人的福;少給二兩,祿星就給這個人減祿;要少給三兩,壽星就給這個人減壽。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
02. 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有些人很羨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飯,覺得這種姿勢和儀態有品位。但學了之後也只是偶爾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國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術成熟以後才有的用具。而冶金術是十五世紀才發明的,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實是用手吃飯。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關鍵是,筷子是兩根,稱呼卻是一雙。在餐廳裡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裡洗一洗,也能用。
中國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
中國沒有。中國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裡面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
所以,中國人不需要到專門的地方去清洗靈魂。從小就有長輩告訴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這兩者也不能分。
我們現在很多人,每天握著筷子指指點點,譏諷同胞沒有信仰,其實是有所不知。
今天社會的癥結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丟掉了老祖宗的智慧。
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觸、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東西在幹擾我們的價值判斷,以致亂花漸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無主。
尼克森80年代出了一本書叫《1999,不戰而勝》,很出名。他在書中的最後部分說了這麼一句話:
「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青松有挺拔美,鮮花有嬌豔美。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是花開兩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顧此失彼。我們是中國人,表達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我們生活在自己的信仰裡。
一雙筷子,不僅僅是飲食餐具,更承載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許多前人智慧。作為中國人,這項傳統不可廢止,也將繼續弘揚下去。
一、總論大小乘修空,及密乘修大手印、大圓滿、禪宗,皆屬解脫道。解脫道對貪道而言。此二分道雖在密乘,然大小乘修空,亦屬密乘解脫道之基礎。解脫道所重者在見,貪道所偏者在氣。故須了解解脫道、貪道修法之差別。(一)當先知小、大、密三乘各種見地之不同1、小乘修空根據人無我見——了知補特迦羅無有自性。從此修證,得解脫四果,取偏空涅槃。2、大乘修空根據無生見——了知一切法無自性。用多門觀察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破小乘之專執人無我,而於四諦十二四緣著為真實。又破大乘唯識宗之執著識相,而決定:心、境一切諸法,唯是無生。3、大手印根據俱生智見——此見亦名法身見。了知一切諸法,即此無生、俱生之明體。於此明體,保持之、堅固之、運用之、純化之,不必別修轉舍轉得之各種對治,亦不用八不爭多門輾轉觀察,一切法從其明體,本為俱生智故。4、大圓滿根據本淨見——此見亦稱大圓滿見。一切諸法從本清淨,無有生死涅槃等分別垢染。無縛、無解、無修、無證,自生自顯,任運自如。即見、即修、即行、即果,即於諸法起時,剎那自性大圓滿。5、禪宗不立任何見,有以果德機用顯露——禪宗不立文字語句,不許有肯路,不許有遲疑,不許有定功,不許有領會,直以證量授受,以證量顯現體用。(二)次當知小、大、密乘各種修空的作風不同1、小乘修人無我空,重在分析。2、大乘修空,因同時必修六波羅蜜及四攝,故成就時間甚長,接近眾生甚密,故染汙緣重,易生魔障。如遇犯戒眾生,與彼同飲一河之水,經雲亦受染汙,然在菩薩,明知如此亦甘為之。又以救贖眾生,不惜生命,世世為救他人而犧牲自己,故令時間拖延。此其修空之作風本身有別於密乘也。3、大手印修空之作風,有教授,有傳承,有灌頂,亦有次第,分四階段以修習之。與雙身法配合,則使身體化光。4、大圓滿不立四瑜伽,極其頓超,但重在本來清淨見。與脫噶配合,亦能使身體化成虹光。5、禪宗重在機用透徹,連本來清淨見亦不用之,捧喝之下,令人立地成佛。如上見地、作風兩者,為此五事綜合地、粗淺地分辨。茲特於下列分論中,作分級地、微細地分辨。二、分論此中顯密修空之分辨,小、大乘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圓滿之分辨,大圓滿與禪宗之分辨,層層比較,高下、頓漸、半滿,自然明剖徹見矣。(一)顯教修空與密教修空之分辨 治學有兩重功夫,皆不可少。首當會通,了知各各之同相、總相。譬如五事中,皆以空性為唯一條件。小乘修空。其空性之性質,非不同於大乘;密乘中三種修空,亦非別有一空性之性質。故宗喀巴祖師竟敢言小大乘之差別在福,不在修空性。然彼只知會通,故次當明辨。經過博學、審問、慎思,然後有才能智力去明辨之;明辨有素,切知各別之異相、別相,乃能把握其特優之點,身體力行之,故終之以篤行。是故在篤行之先,必須過一番明辨功夫,才知自己之足跟,究竟能夠點在何等田地,方不自欺,方不自誇,方不自餒。顯教修空,是依戒、定、慧通常進程,可謂因乘修空;依八不、四句,如理推究之。故其為其期甚久,為力甚多,為效甚微。密乘修空,有灌頂及果位方便,故稱果乘。由上師成就果位之功德,施以果位之灌頂,傳以佛在果位證取空性時之最大經驗、最近證量、最快方便,使弟子立地得見明體,而且趨大印。則空性不屬理論而屬證德,是以快捷。有如火箭、雷達、飛機,此其大別者一。顯教修空,而同時在緣起上修六度、四攝,與空性配合;試試錯錯,不必絲絲入扣,針針見血。菩薩犧牲生命多歷年劫,以能先度他人為主旨。密教修空,同時在緣起果位實德上,有各種手印、咒語、方法、觀想。凡佛在證果時所有經驗,皆在密乘中傳授,因顯教所未曾聞,所未曾見,所未曾行者,不一而足;故於緣起上,密教尤快於顯教者萬萬倍。且顯教所有特點,實已作為密教之基礎。但有修顯而不修密者,絕無修密而不先修顯者,此其大別二。(二)小乘修空與大乘修空之分辨1、小乘修空重分析,大乘修空重當體。小乘因重分析,分至極微不可破,於是極微之執猶存。又有二語為小乘慣用者:「外境極微無方分,能持心亦剎那無分。」於是內外皆不可破。在時間上,則唯許過去、未來為空,而現前之時間為實有。大乘則一切法當體全空,三世皆不可得。其空性不待分析方空,其自性從本以來為空性。故曰:「一切有為法,本來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真實義」。不待分析,當體本空。小乘所舉瓶碎則瓶空,心所執此瓶相亦空,此種分析之空,大乘不取。2、小乘因配四諦之苦、集,而欲借空性之觀,以逃避有苦;或配無明系統之十二因緣,而修逆行之滅諦,亦必借空性以滅之。此為一種消極空性之修法。故《俱舍論》及馬鳴(小乘)所造《淨化論》,所引佛聖教量修空各喻,如牛、嬰、火等,皆有逃避之辭。如云:「某家見牛在途,誤為已有,其後發現此牛實官家所放,非實我牛,急將牛放釋,而自逃避,恐被官家擒去。」比喻我法本空,今執無我,必被人擒。此蓋與苦果二諦配合,謂無明我執,實為苦本,故必除此我執,以免苦集。然大乘修空,重在空性同體,而配合無我利他,以發起同體大悲、無緣無悲。於是行六度,以三輪皆空;用四攝,而小我自滅,故有積極之修法。3、小乘依業感緣起而配合空性,重在守戒。大乘用真如緣起,而出生如華嚴宗所提倡之緣起實德十種玄門,由是積集福慧資糧而圓滿菩提;故所證者為大乘涅槃,而非小乘羅漢四果可以比擬。按緣起與性空,一而二、二而一者,未有修性空而不修緣起者。亦未修緣起而不修空性者;惟其修空性有差別,是以修緣起亦有差別。(三)大中道修空與大手印修空之分辨大中道一名詞,見諸貢師主譯《祝拔宗大手印解析》文中,彼中云:「大中道為因,大手印為道,大圓滿為果。」其所謂大,蓋配合下二者而言,實則即指般若乘之中道也。然就此因、道、果三字,已有極強烈之比較觀矣。顯教屬因乘,密教屬果乘,已見顯密修空之分析中,不必再贅。然以祝拔宗等大手印書,每每以顯混密,故不得不詳為指出。1、般若乘大中道依八不、四句、十八空、八喻等方法修習。由理推究,即境作觀。大手印以顯教修空作基礎,進而取得如法灌頂,而依加持力得見明體;由此起修,故為果位修持,功德大異。2、般若乘必雜修四攝、六度,方與所發菩提心,令他先成佛,我後成佛主旨相合。金剛乘則重徹底出離,閉關專修,發「為度眾生願成佛」之心,務令剋期證得,究竟利他。故不雜修治病、同事等染汙因緣。具詳《蘇悉地經》,以九斷修空,十分嚴格,故能取證。3、般若乘依漸次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此屬通途。及其修止,亦必先修止,後修觀,最後止觀雙運。金剛乘之大手印,得見明體,方可起修。明體之中,止觀本來雙運,明即為觀,體即為止;故在初修專一瑜伽時,已屬止觀雙運矣。《祝拔宗大手印》以專一瑜伽為止,離戲瑜伽為觀,實屬大錯。依拙見:專一者,謂專心住於大手印之明體上,此中並無能修之止,及所修之境。明體自生自住於其本體上,故為果位修空之法。離戲者,雖執著明體之戲論,而非離空性觀察尋伺上之戲論。4、依止、觀雙運起修,則屬直徑式之進行,前後相續進行故。依明體起修之大手印,是圓周進行。每一瑜伽是一圓周。初依明體時,即具有法身見等流因,其後每一瑜伽,依次實現。初於空性法身之範圍無可增加,特於空性法身之內有智力光明,逐漸增進,乃至成就真正法色二身無分之佛位。其明體之體,即法身;其明體之明,所起緣起智光,即色身。顯教中道修空,修一分,證一分。故菩薩初地,不知二地境界。通常所謂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故其因乘路運,不可與密宗金剛乘大手印道相比擬。如乘汽車,各站各地明顯經歷,此屬顯教;如乘噴氣式飛機,則鳥瞰大地,一目了然,不勞各站仔細留戀觀覽也。5、又密教所採之喻與顯教者「能喻」雖相同,如大手印一味瑜伽所引水波、水冰、睡夢等喻,雖亦見諸般若經中,然其「所喻」則大有別。《祝拔宗大手印》及紅教無垢光尊者之《虛幻休息法》未曾指明,致令黃教批評。拙書《大手印教授抉微》則已指明。其「所喻」者,在道即指空性而已,實為純理的;而《祝拔宗大手印》之「所喻」,則指明體與妙用,實為證量的,而非惟純理的。所謂水波者,水指明體,而波指一味之妙用。6、大手印之無修,指在光明空性緣起妙用上之無修垢。中道亦稱無修,指在空性上之無修,指在斷煩惱證菩提上之無學位。其證德必接近成佛之位,極難達到。大手印由灌頂力、加持力、法身果位實德之力,直接加持,其無修之位較易接近。無修之理論相同,無修之內容大異。若配三灌之空樂不二而進入無修,則果證大樂智慧身佛,根本為中道之顯教所未曾聞,所未曾證。7、般若乘修空性,配合三輪體空之四攝六度修,既將修時展緩,不依令他先我成佛之願力無盡,更無意樂將成佛之期縮短。反之,金剛乘修空性,除免於上述之遲緩原因不計外,又有其他加速方便,為般若乘所絕無者。如大手印之四灌,有初灌、二灌之加速果位方便,不惟具足般若乘修空依心方便,亦且加上金剛乘果位依氣方便。如專論解脫道,亦必經初二灌之各種方便乃直修大手印;如兼及貪道,則更有第三灌之陰陽二氣之方便,加速之力更強。大手印雖屬解脫道之一,然第四灌者,原本第三灌出生,則貪道亦非無大手印也。特諸大手印加行中,方可列入初、二、三灌等法,不可如各譯本中,直以修氣為大手印正行,此點拙著《大手印教授抉微》已詳述矣。8、般若乘真如緣起,雖不如唯識宗之賴耶緣起,偏重在心,而真如之理雖不限於心,然而真如妙心等詞,在在皆與心配合而言。竊嘗解此種心字,但指真如之精華,非專為心靈之心,而自別於他物也。真如緣起,本指萬法,非一指心法。色法心法,皆包括在內。是以在般若乘中觀理論上,非別色法而專指心法,乃心法、色法兼具。餘所謂「三界唯緣,萬緣唯空」,以顯然別於唯識家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然而在實修上,並無建立五大氣修法。大手印雖屬解脫道,亦未必修五大氣法。然其階次,在初灌、二灌,或經三灌,或不經三灌,總有修氣之加行。全其哲理,明明屬金剛乘而金剛乘則明明標舉六大常瑜伽,亦稱六大緣起。故大手印在正行中雖不修氣,在加行中,早有修氣之基礎。加以大手印定力加被,開中脈,融五氣,化五光,亦果上必有之事,非般若乘所可樂受也。(四)大手印與大圓滿修空之分辨大手印、大圓滿二法,皆屬無上瑜伽修空果位方便。在傳承上言,大圓滿出自紅教庫藏之法,黃教認為非真正印度之傳承,而否認之。大手印在黃教雖不輕易談及,然非不承認。庫藏之法,非全不可信,亦非全然可靠,因後世偽造者,亦復有之。然吾人可以理觀察,依法推究,其真正之法寶,固自不同。本文非專論庫藏之真價值,特因大圓滿本身,屬紅教庫藏之法,不可不略論及。作者欲令讀者對於大圓滿能生信心,故先為介紹如此。至其優於大手印處,觀貢師所云:「大手印屬道,大圓滿屬果」。可以想見大概矣。」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