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

2020-12-12 歷史小蟲子呀

「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

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

眾人皆知,蘇東坡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其中人物寫的是周公瑾,其中故事寫的是三國赤壁之戰,毫無疑問,其中的「羽扇綸巾」說的自然也是指周郎,表示周瑜裝束儒雅,風度翩翩,羽扇指的是羽毛製成的扇子,綸巾,指的是青絲所製成的頭巾。正是這千古名句,使得人們一提「羽扇綸巾」便想到周公瑾,而非諸葛亮可蘇軾說得對?這「羽扇綸巾」當真原本就代指周公瑾?

非也!「羽扇綸巾」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類說》卷四九引《殷芸小說》:「武侯(諸葛亮)與宣王(司馬懿)泊兵,將戰,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見武侯,乃乘素輿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軍隨其進止。宣王嘆曰:『真名士也』。」

其中說諸葛亮與司馬懿兩軍將戰,互通來使之時,諸葛亮便是乘坐代步工具,頭戴葛巾,手裡拿著「白羽扁」,從此看,「羽扇綸巾」倒像是蘇軾從此處演化而來的。也就是說,可能此詞語最早該是形容諸葛亮的。

然而,小夥伴們也無需糾結,畢竟,「葛巾毛扇」是漢末三國時期,甚至是三國以來,儒將謀士十分常有的裝扮,蘇軾刻畫周瑜「羽扇綸巾」,終究是文學作品中,並非真的說周瑜頭戴葛巾,手持羽扇,而是通過這種風度翩翩的儒雅裝束,反應周瑜赤壁戰前的胸有成竹和穩操勝券之態,由此表達對於周郎的敬佩之意。

之所以後世提到「羽扇綸巾」想到的是周瑜而非諸葛亮,這也和宋時以來,文人學習蘇軾填詞作詩有關,如:宋代呂勝已《瑞鶴仙·其四》寫「待胡塵有警,綸巾羽扇,談笑周郎事業」;宋代許月卿《用韻自述》寫「紫綬象環如魯叟,綸巾羽扇亦周郎。」;宋代趙以夫《漢宮春 次方時父元夕見寄》寫「珠簾盡卷,看娉婷、水上行雲。應自笑,周郎少日,風流羽扇綸巾。」;張埴《八月初四夜池上》寫「手中公瑾扇,皎然相發揮。風翻頭上巾,舞過池影西。」甚至還有明代方孝孺《江山萬裡圖》中寫「煙焰旌旗魏武兵,綸巾羽扇周郎策。」

這樣的「狂轟亂炸」之下,如何讓人能夠記得最早的「羽扇綸巾」其實指的是諸葛亮而非周公瑾呢?

小夥伴們覺得呢?歡迎留言同小蟲子一起討論哦!

註:較勁文學作品與正史,無異於關公戰秦瓊,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文學作品說到底主觀色彩太過濃重,借古諷今、顧左右而言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招數比比皆是,算不得真;至於正史,該是被嚴肅對待的,可是就某個基礎進行分析,但小蟲子以為絕不可二者混為一談,不但誤人子弟,且沒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古人詩文中的羽扇綸巾,一般是指周瑜還是諸葛亮?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羽扇綸巾」到底指的是諸葛亮還是周瑜?你怎麼看?前言老街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六點半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聽評書。我最喜歡的有劉蘭芳《嶽飛傳》、單田芳《隋唐演義》和袁闊成的《三國演義》。
  • 蘇軾詞中「羽扇綸巾」的形象,本指周瑜,為何後來說成孔明了呢?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各路英雄紛紛登場,周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的下場很悽慘,年僅36歲就被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留下了一句千古笑談: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麼周瑜真的是嫉賢妒能、氣量狹小,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嗎?
  • 周瑜:宋代還是「羽扇綸巾」的英雄,到了明代為何會被氣死?
    周瑜(175年-210年),三國時期著名的東吳名將,但是,因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描寫,人們一提起周瑜,大多會想到「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類的字眼,並且,還因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而笑話周瑜。
  • 周瑜出上聯嘲笑黃月英長得醜,諸葛亮的下聯讓周瑜尷尬無比
    人物形象生動,大文豪蘇東坡曾為周瑜、孫權等寫過詩。今日要說的人物,就是那個羽扇綸巾、水戰超人的吳國大將軍周瑜,以及被人們神化的諸葛亮。二人雖是敵手,卻是心相惜的朋友,況且周瑜並非羅貫中塑造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尚不氣餒的偽君子。雖然羅貫中處理人物不恰當,但是這部小說中一些有趣的關於二人的故事還是別出心裁。
  • 三國中的周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羽扇綸巾,盡顯儒將風範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也相繼催生了眾多英雄人物,比方說雄才大略的曹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風流瀟灑的周瑜,堅韌不拔的劉備等等。周瑜這個人物在正史、野史、民間故事和小說編纂中的評價褒貶不一,時下我們對於周瑜的印象無非來自於「諸葛亮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所謂的名言,好像周瑜是個氣量很小,心胸狹隘的人,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 羽扇綸巾,江左風流美丈夫的周瑜,其實是被一支筆殺死的
    再說周瑜之死。《三國演義》裡面是說,周瑜中箭之後,被諸葛亮在取南郡,假聯姻以及奪西川之時分彆氣了三次,憤懣而死,死前悲呼「既生瑜,何生亮」。還有一個野史說法,包括某影視業沿用了的,就是周瑜詐死,打算騙諸葛亮弔孝之時趁機殺之,然而這個計策被諸葛亮識破,諸葛亮在假意哭靈之時封死了棺材上的通氣孔,於是周瑜被活活憋死了。
  •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千古風流周瑜
    其中,最為出色的「儒將」,當屬三國周瑜。世人對於周瑜的形象主要來源於《三國演義》裡面對於周瑜的描述。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光輝形象,周瑜被描繪成一個嫉妒心強,極度小氣的人,甚至還活生生被諸葛亮氣死,臨死之際還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壯吶喊。事實上,《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文學作品,並沒有完全尊重正史,正史《三國志》裡面的周瑜,乃是真正的「羽扇綸巾」,幾乎接近完美的一代「儒將」。
  • ...手遊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詩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指的
    導 讀 三國殺手遊3月27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詩句:「雄姿英發。
  • 三國演義中因肚量太小被氣死的周瑜,真正人物竟然有如此風採
    三國演義裡,作者羅貫中編的一句打油詩,就使周瑜周公瑾被嘲笑了幾百年,這句詩也成為了「周瑜無才」最強有力的證明。而「諸葛亮三氣周公瑾」的故事,更是表現了周瑜的小肚雞腸,被當做他斤斤計較的鐵證。只可惜美周郎一代少年英雄,因為一個編書匠生生的承擔了諸葛孔明登上神壇墊腳石的重任,真是令人瞠目。「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盤點三國裡的5大美男,孫策排第4,諸葛亮只排到了第2!
    TOP、5呂布演義上說他帥的一塌糊塗,呂布不但衣著華麗,而且喜歡耍酷,他一出場就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簡直是酷斃了,他經常手持一口方天畫戟,腳跨赤兔寶馬,到處泡妞,當時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以致大美女貂蟬看到他後也春心萌動,最後死心塌地的跟著呂布。
  • 成語典故---羽扇綸巾
    成語典故---羽扇綸巾 20-06-08 09:08
  • 三國四大美男子:周瑜僅排第三,榜首帥到沒朋友
    早在三國時期,同樣有這樣的花邊新聞,三國四大美男子:周瑜僅排第三,榜首帥到沒朋友。 第一位,趙雲 白馬銀槍,濃眉大眼,身高八尺,這樣的形象到今天就是長了一個大高個,大眼睛、濃眉毛,騎著一匹白馬,提著一桿銀槍,很多人會想到白馬王子的形象。關鍵是每次趙雲一出場,總是能夠挽救形勢,多次救劉備於水火之中。想一想這樣一個英雄形象,長得又好,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全民偶像了。 第二位,荀彧
  • 蘇軾的這首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曾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時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語句是: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6.《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赤壁戰場上,周瑜從容嫻雅,沉著應戰,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形象: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7.
  • 弱勢的蜀漢,把諸葛亮逼成了神
    史上,赤壁之戰是周瑜指揮的。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其實,不止蘇軾。詩仙李白《赤壁歌送別》亦云: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
  • 古代時尚丨羽扇綸巾是何打扮?
    滾滾東流的江水,高插雲霄的山崖,蘇東坡在黃州城外赤壁磯的壯麗景色中,遙想周瑜當年:舉重若輕、指揮若定,「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曾經意氣風發的周郎,自然是風度翩翩的~~可這「羽扇綸巾」又是怎樣一種打扮呢?
  • 曹操讓小圈圈套巨型公仔,原以為套不中,沒想到來了周瑜和諸葛亮
    這個bug就是「百分百bug設定」(諸葛亮百分百贏周瑜)。雖然看起來這個bug讓周瑜有點悽慘,碰到諸葛亮就會輸,但是他們倆合作在一起時,那簡直就是逆天啊!周瑜和諸葛亮百分百bug設定像周瑜手裡拿的那隻小喬公仔,就是他們利用百分百bug設定,諸葛亮和周瑜進行夾娃娃比賽,誰夾到算誰輸。
  • 羽扇綸巾的周瑜,不要被小說帶跑偏,沒有他就沒有三國鼎立(上)
    《三國演義》中,把周瑜描寫成心胸狹隘的一個人,最後,愣是被諸葛亮用記給氣死了,民間傳說甚至說周瑜死於諸葛亮封死周瑜棺材的透氣孔。把周瑜描繪成了一個幾乎小丑一樣的人物。其實不然,周瑜其實可說是在哪個時代最優秀的將領和軍事家。如果沒有周瑜的赤壁之戰,劉備估計直接被曹操擒殺了。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鼎立了。
  • 歷史上周瑜是被氣死的?呵呵,周瑜:你才是被氣死的!我是帥死的
    其中周瑜和諸葛亮又聯合又鬥爭的故事,不但成為赤壁一役成敗的關鍵,而且還為決勝以後情節的發展增添了嫋嫋不絕的餘韻。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語,便是周瑜臨終前發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周瑜用盡心機謀害諸葛亮的種種打算失敗之後,應該取的正確態度是「學藝不精,技不如人,認」何況「小時候胖不算胖」,「退後一步天地寬」,「留得青山在」,「躲過初一,還有十五」為自個想開點的說詞道理有的是,何至於一而再,再而三挑戰諸葛亮,而被活活氣死呢說氣小量狹,實在冤枉了歷史上的周瑜。《三國志》特別讚許過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 王者榮耀漫畫:周瑜要和諸葛亮比說唱,子龍變身嘻哈天王來助攻!
    引言:周瑜要和諸葛亮比說唱,子龍變身嘻哈天王來助攻!聲明:(漫畫名稱:王者萌萌假日,作者:二娃,觀看網站:波動)(記得給作者點個讚哦!)#王者榮耀#周瑜跟諸葛亮要比賽吃瓜突然,劉備用嘻哈風格壓著韻腳說出來自己的地下軍團。
  • 諸葛亮擺空城計時,為何要安排4人在城門口掃地?有什麼技巧嗎?
    兩漢末,群雄紛爭,曹操比較聰明,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握了有利條件,後來三國鼎立,魏蜀吳各佔一方,諸葛亮三顧茅廬請來蜀國有,東吳有羽扇綸巾的周瑜,三國時也在爭地盤,爭人才。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崇拜的一個人,諸葛亮雖然不是神,但他的才幹仍然很高,能讓國君三顧而來的人,能差得遠嗎?正在這時,司馬懿率領大軍殺來,只見樓上諸葛亮坐在琴前,手撫著琴弦,旁邊站著兩個童子,發出的琴聲不禁讓司馬懿為之顫抖。又見城門大開,幾個仿若平民的人在悠閒地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