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數位化和自動化的進程,以及一些未來工作
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雲計算和API的動態增長標誌著物流業的新常態
量子計算、區塊鏈和空間物流的突破為物流供應商解決大規模問題、開拓新服務提供了新的契機
可持續性是一個跨行業的要求,包裝、規劃、優化和設施管理上的創新需要加速以實現減排
在第五版《物流趨勢雷達》中,DHL再次揭示了未來幾年將影響物流行業的29個關鍵趨勢。這份報告是對宏觀和微觀趨勢進行廣泛分析的結果,同時也是來自包括研究機構、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和客戶在內的大型合作夥伴網絡的見解。
「對我們這些物流專家來說,預測未來的挑戰和設想可能的解決方案非常重要,這樣我們才能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建議。引起我們持續關注的大趨勢其實並不陌生:新技術、不斷增長的電子商務和可持續性。但是,有些領域的發展速度將比其他領域更快,因此有必要了解潛在趨勢及其對物流的影響。尤其是疫情對全球商業和整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作為服務世界的物流公司,我們擁有評估形勢的洞察力和專業知識。」
——DHL首席商務官
Katja Busch
在過去兩年中,超過20,000名物流專業人員和技術專家參觀了DHL創新中心,分享了他們對該行業未來的看法。這些見解被整合併反映在《物流趨勢雷達》中,其作為一個動態的戰略預見工具,可以跟蹤過去版本中發現的趨勢的演變,並通過每次的更新確定當前和未來的趨勢。
DHL創新和商業發展全球主管、高級副總裁Matthias Heutger表示:「下一個重大挑戰將是在技術日益複雜化的情況下,通過培訓和提高技術水平,使物流勞動力更好地面向未來。這將成為未來幾年供應鏈組織戰略議程的中心議題。《物流趨勢雷達》是未來趨勢的地震儀。根據過去7年的數據,我們可以做出較長期預測,從而支持我們的合作夥伴和客戶為他們的業務制定路線圖,並幫助構建和推動行業領先的研究和創新。在這一版中,我們已經看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加快了一些已經形成的趨勢:大數據分析、機器人、自動化以及物聯網,所有這些都建立在人工智慧穩步發展的基礎上。」
加速轉型過程
第五版《物流趨勢雷達》表明,過去四年的趨勢總體穩定。然而,隨著物流業受到當前全球疫情的考驗,轉型進程已經加快。新冠疫情加快了現代物流創新、自動化和數位化的變革,並且加快了多年來的行業數位化進程。
DHL亞太區客戶解決方案與創新中心負責人Justin Baird表示:「在很大程度上,人工智慧的進步是推動物流業發展趨勢的潛在動力。例如,機器人和自動化、物聯網和數據分析正在大規模實施,因為物流公司正在從傳統系統向自動化流程過渡。隨著各個組織了解了創新帶來的真正價值、敏捷性和彈性,我相信,我們會看到當前創新技術的成果和許多令人興奮的短期趨勢,如智能貨櫃化、綠色能源物流和關節式機械臂給行業和社會帶來的高效和進步。」
相反,許多最初被視為顛覆性的趨勢,對物流行業來說,尚未發揮其顛覆性潛力。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繼續受到立法和技術的挑戰,以及有限的社會接受度的阻礙。物流在一些領先的電商平臺上趨於穩定,老牌的貨運公司也加入了這場遊戲,提供他們自己的數字產品,並有強大的全球物流網絡作為後盾。從雲計算到協同機器人、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物流專業人士必須理解一個龐大的新興技術市場。實現供應鏈各個接觸點的現代化,從完善的數位化或客戶之旅,到履約服務和最後一公裡遞送,都是確保長期成功的新要求。那些以最快的速度採用和擴大新技術提高勞動力技能的企業,將在市場上擁有競爭優勢。
電子商務的增長繼續推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電子商務仍在快速增長,但僅佔全球消費者零售支出的一小部分。B2B電子商務也將緊隨其後,消費者市場的規模相形見絀。新冠疫情不僅加速了電子商務增長以及供應鏈創新議程。規模化和採用新技術的關鍵舉措,如智能物理自動化、物聯網驅動的可視化工具和人工智慧的預測能力,將最終決定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以及確保未來行業領導地位的能力。
隨著政府、城市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承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浪費,可持續發展現已成為物流業的當務之急。減少浪費、利用新的推進技術和優化設施等可持續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表明這也是供應鏈議程的重中之重。今天,有90多個國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而大件貨物包裝造成40%的包裹空隙,使人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包裝。可持續物流(對流程、材料、新型推進技術和智能設施的優化)為物流變得更加環保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交通運輸中的智能貨櫃化對於在擁擠的城市中發展環境友好的運輸模式也很重要。
DHL定期發布《物流趨勢雷達》,將其作為全球物流界的關鍵工具。無論是在DHL內部還是整個行業,它都已成為戰略和創新方面備受讚譽的基準,同時也是塑造具體趨勢方向的關鍵工具,最近的趨勢包括包裝、5G、機器人技術和數字孿生(數字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