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妖墓」,出土眾多國寶,很多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

2020-12-23 騰訊網

時間最神秘的地方應該就是它的不可逆性吧。時光從來不會倒流,過去的發生的事情也難以重複,尤其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之後。當下,人們對於古代的探尋也只能停留在書本上的隻言片語以及一些文物之上,而這些資料的來源,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對古墓的發掘。因為一座座古墓被成功打開,讓歷史的真相逐漸呈現在我們眼前,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困惑。或許這就是人類不斷探知,不斷進步的根本所在吧。

中國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盜墓賊肆虐,導致許多文物墓穴被毀,但也有不少被政府及時發現,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將歷史的神秘呈現在人們面前,其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應該就是長沙馬王堆漢墓了吧,一個時隔兩千多年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墓穴,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震撼,甚至有人將這裡稱之為「世界第一妖墓」,因為它出土的太多東西都太讓人震撼了。

1971年末,一個平常的日子裡,當地工人在為了366戰備醫院改造的事情而繼續工作著,但突然一股不知名的氣體出現。恰在此時,不遠處的另一位工人準備吸菸解乏,突然爆炸聲響了,傳說中的「鬼火」出現,即使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也讓人們四處逃竄。而馬王堆漢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在人們面前的。

是的,你沒有猜錯,突然出現的「鬼火」以及爆炸聲就是馬王堆漢墓的自我保護機制。而這一消息一經傳出之後,當地博物館館長立刻查詢了相關資料,最終確定這裡將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墓葬群,而在時候的進一步考察中確實如此,它是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而這個墓葬群的主人就是當時幫助劉邦成功奪取天下的著名道人利倉。

馬王堆漢墓總共有三處墓坑,從1號到3號分別是辛追夫人、利倉自己以及利倉的兒子。而在這三個墓坑中,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而且需要表明一點的是,這已經是在被部分破壞的情況下了。因為在當時由於技術有限,加上時代的特殊原因導致人手和勞動力有限,從而沒有將本來保存2000多年完好的馬王堆墓被完整地呈現出來。

不過即使如此,馬王堆所出土的文物依然令人震撼不已,其中甚至有一些物品以當下的技術水平都無法模擬出來。也正是因此,第一妖墓的稱號逐漸流傳出去。不過馬王堆墓其實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列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了。

在馬王堆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處處都透露著神秘。絲織品、帛書、帛畫、中草藥乃至一些食物,其保存手段以及生產手段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就在其中發現了兩千多年前人類所食用的藕片,至今依然清晰可見。不過相比於藕片而言,這三件文物更富有傳奇色彩,令馬王堆漢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最令人震驚的應該就是辛追夫人的遺體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即使是過了兩千多年,辛追夫人重新回到世人面前的時候,其毛髮尚存,指紋依然清晰,軟組織富有彈性,甚至手足關節都可以活動。而當時人們為了更好地保護辛追夫人的遺體,進行了防腐液的注射,結果發現其內的毛細血管都是清晰可見的。這不得不讓人驚奇,因為兩千多年的女屍剛出土的時候,與死亡了兩周的女屍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不禁令人驚奇無比。

當然了,對此,專家的解釋自然就是因為密封完好了,因為辛追夫人的屍骸一共有九層保護,最外層有著絕佳的吸水性以及吸潮性,防止水分和氧氣的進入,也正是因為最外面兩層的存在,才保護了辛追夫人完整的屍骸。不過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兩種防水防潮的材料在當下都難以製造出來,那麼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又為什麼會出現呢?

其次便是神秘的素紗襌衣了,這是國家一級文物。一件古代的衣服有什麼令人震驚的呢,看樣式的話確實沒什麼值得震驚的地方,但是其重量卻成為了千古謎題。因為專家發現,這件保存完好的素紗襌衣僅有49克重,也就是說一件衣服可以存放在一個火柴盒裡,就是現代也無法達到這樣的紡織工藝。

當然了,之後有專家提出,這是因為他們採用了三眠蠶蠶絲這種特殊的材料,而三眠蠶早已滅絕了,當下主要是四眠蠶。但在三眠蠶被重新培育出來後,人們將袖子和領子去掉後才勉強接近這件素紗襌衣的重量,所以現在的科技技術是無法複製素紗襌衣的。天下「第一妖墓」,出土眾多國寶,很多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

最後便是神秘的《德道經》一書了。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疑惑,我們聽過《道德經》,《德道經》是什麼東西啊?其實《德道經》是《道德經》的原版,或者說《德道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經》。因為後世所流傳的《道德經》都是經過帝王修改,便於自己對國家進行統治的。那麼作為輔佐帝王的利倉雖然是道人,為什麼能保留這樣一本書呢?要知道,此前可是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而且那時候的文化流傳並不像當下這麼廣泛便利。

3件稀世珍寶出土,讓這座「第一妖墓」蒙上神秘面紗,至今無解。長沙馬王堆披著一層又一層神秘的面紗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去探尋歷史的真相。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國寶「馬踏飛燕」從武威出土,絕非是一種偶然
    國寶「馬踏飛燕」自甘肅武威出土,並非是一種偶然。銅奔馬的形象與漢武帝苦苦的追尋的「天馬」形象非常接近,因此,銅奔馬也常常被稱作是「天馬」。有學者結合出土的《天馬行空圖》及長沙馬王堆帛書《相馬經》,甚至提出了應該將其改名為「天馬逮烏」。然而,「天馬」究竟來自何方?
  • 古墓出土27噸國寶,墓主身份成謎,圍觀老農大喊:我知道!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座墓穴,被盜後出土27噸國寶,墓主身份成謎,圍觀老農大喊:我知道!陝西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統計西周、秦、漢、唐等十四個朝代,都曾設此都城。陝西文物和古建築數量眾多。據統計陝西各類文物點3.58萬處、博物館151座、館藏各類文物90萬件。自秦始皇陵被發現後,考古工作就在陝西持續進行著,除此之外盜墓事件也不斷發生。
  • 西安出土一唐墓,專家誤以為發現「外星人頭骨」,結果卻令人意外
    二、意外發現唐墓,其內竟出土「外星人頭骨」眾所周知,自古以來西安這個地方便是眾多朝代的都城,也因此在西安的地下曾經埋葬了無數的王公貴族,所在在後來人們也經常能夠在西安發現一些極具價值的文物。不過,也好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這處古墓群並沒有被盜墓賊所發現,因此墓中的文物也依舊留在原地,完整的保存了下來。而經過保護性挖掘之後,考古學家們在李倕公主的墓穴之中發現了數量眾多的文物,這樣的情況無疑是令他們感到非常興奮的,因此將這些文物挖掘出來並保護好,是他們所肩負的使命!
  • 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的一隻玉杯,卻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中國考古史上很多著名的國寶擁有濃厚的傳奇意味,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在城建、農耕或者開山等作業中無意被發現的,今天要說的這件國寶,就是在挖地基的時候閃耀登場的。
  • 剛出土時差點被扔掉!這件2500多年前的國寶為何像現代水杯?
    而其中有件國寶的畫風明顯不一樣,它的造型,在如今任何一家超市都能看到,和現代水杯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戰國水晶杯。 人們馬上意識到這下面可能有墓,因為石塘村歷來遺址豐富,前些年還有村民偷挖到編鐘被抓了起來,磚瓦廠負責人意識到問題特殊,為免節外生枝,便立即上報給考古單位。
  • 絲綢國寶,每一件都讓你讚嘆不已!
    中國上千年的人類文明歷史,雖有文字記載,但能抵達記憶深處的,也許只有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了。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影響著世界,沿路出土的千年前的絲綢,無一件不讓人瞠目結舌,每一件都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素紗禪衣素紗禪衣是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的絲質文物,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迄今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製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衣服,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 武義三國墓中出土的五管瓶 為啥是個胡人形象
    武義三國墓中出土的五管瓶為啥是個胡人形象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浙萍 通訊員 胡露武義縣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三國青釉伎樂俑五管瓶,造型十分另類獨特。浙江新聞客戶端《八婺之寶》第九期,武義縣博物館館長傅毅強將帶大家感受這件國寶魅力,揭開神奇五管瓶神秘面紗。三國伎樂俑五管瓶造型獨特,做工精巧傅毅強介紹,武義縣博物館館藏文物眾多,尤其堆塑精品引人注目。其中有一對三國時期的五管瓶,則當之無愧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這對五管瓶,出土於武義履坦棺山2座三國墓中。
  • 不能直立的酒杯,卻異常精美華貴,出土後立即被定為國寶
    在它們之中,有些文物異常精美,比如說1983年在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山出土的西漢角形玉杯就是一例。  那時候,當地正在興建公寓,突然發現地基之下還有石板,顯然挖到了古代墓葬。施工隊是國有企業,紀律性非常強,現場逐級上報,終於驚動了當地的文物機構。沒想到,這還是座巨型墓葬,墓主人是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所以被稱為西漢南越王墓。
  • 當年秦始皇祖母墓現世,出土神秘頭骨,證實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
    在數千年時間的流逝中,很多過去的生命都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得知一二。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那些深藏在地底的秘密也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而這些秘密將對後世有巨大的意義。當年,秦始皇祖母墓在我國西安現世,墓中出土一塊神秘的頭骨,中國學者認不出來,美國人速度一眼看出來,後來證實這是已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遺骸。
  • 戰國古墓出土現代水杯,被當廢品隨手扔掉,後被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
    隨著《國家寶藏》的熱播,人們越來越能感受到來自地下的魅力,諸多國寶經過考古人員的努力而重見天日。眾所周知每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有一個鎮館之寶,杭州作為六大古都之一,當然也不例外。時間還得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候全國都在搞建設,對磚的需求量非常大,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有一個磚瓦廠裡,此時正在趕任務,工人忙於取土燒磚。但是突然有人發現一個缺口,大概有一米多長,因為本地之前就有過古墓存在,於是趕緊給文物局打電話。文物局的專家到來之後經過勘探發現此處有戰國古墓,於是開始進行挖掘。
  • 我國現存六件「逆天」文物,技術早已失傳,高科技也無法復原
    而中國現存的很多文物都可謂是價值連城,有六件寶物堪稱是逆天文物,其製作技術早已失傳,用現代的高科技也無法復原這六件逆天的文物。一、清代的象牙劈絲織席象牙的質地並不是特別堅硬的,所以只能用來做一些雕刻品。但古人卻可以做到將象牙劈成一條一條極細無比的牙絲,然後用這些牙絲編成蓆子。
  • 揭秘曹操高陵發現過程,墓中出土曹操遺物,那麼遺骨是他本尊嗎?
    這位愛才惜賢,以齊桓公、晉文公為榜樣,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追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壯士暮年,烈心不已」人生境界的一代梟雄,不但生前攪動天下,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死後還要留下謎案,考驗世人的智慧。關於他的死因以及陵墓所在,一直是中國帝王陵墓史上的一大疑案,據傳說,曹操設置了「七十二疑冢」。此事到底是真是假?在這「七十二疑冢」中到底有沒有曹操的真墓?
  • 河南出土蘇妲己墓,揭開其真實面目,專家:我們冤枉了她幾千年
    引言 「狐狸精」一詞在現代並不是什麼褒義詞,而大家聽到這個詞後,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名字就是妲己。其實歷史上確有妲己此人,而她也的確是數一數二的美女。但是妲己並不像我國傳統文化《封神演義》裡那般魅惑人心,更沒有禍亂朝綱的通天本領。
  • 南宋17歲名媛墓出土「貼身衣物」,從背心到長袍,最薄一件16.7克
    很多關於古代的推理都需要文物加以佐證,同時很多文物的發現又能作為歷史研究的補充,因此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文物是相當重要的資源。 很多文物的出土都源自古代墓葬的發掘,而在古墓的發掘過程總充滿著未知和離奇,福建地區曾出現過一座南宋古墓。
  • 1982年甘肅出土了17塊石板,專家丟在倉庫,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現代考古發現中,便在沿路地區挖掘出非常多重大的歷史研究信息。1982年,甘肅天水石馬坪正在修建水利工程,工人的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隊聞訊立即趕到現場,專家在挖掘過程中發現了17塊石屏風,屏風上帶有壁畫,其中還包括一些石棺床,考古學家們推斷這是一座隋唐時期的貴族古墓。
  • 【千秋萬飾】如此奢侈品,明代藩王墓出土金玉器精品
    據史料記載:在明朝皇帝分封的眾多朱姓藩王中,分封於江西的藩王世系有三支: 他們是,南昌府的寧王、饒州府(治今鄱陽縣)的淮王和建昌府(治今南城縣)的益王三府。三大王府宗支蔓延,人口眾多,他們所享有的封建特權,給明代江西地方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他們利用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嚴重幹擾地方政治,對當時社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以寧王府的危害最烈。 一、寧(藩)王系: 第一代是寧獻王朱權,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王。
  • 專家挖掘戰國墓,竟發現穿越者留下的寶物,科學無法解釋
    這件文物的出土,令無數人瞠目結舌,因為,這件文物根本不可能是戰國時期的產物!戰國水晶杯戰國時期距今已經兩千多年,當時還沒有玻璃和水晶成熟的生產技術,於是,當專家們看這這件如玻璃般透明的水晶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怎麼這麼像現代科技所做的玻璃杯!
  • 湖北發現地下水墓,墓中出土一件逆天神器,專家:鎮國之寶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時候是非常盛行厚葬的,因為古人們覺得人在死了之後,就是去到了另一個世界進行生活,他們覺得自己有必要享受生前的生活待遇,所以他們就會在死後在自己的陵墓中放置許多的珍貴文物,特別是那些身份顯貴或者是皇室家族的人,他們的陵墓會修建的,超級豪華,而且在墓葬中的陪葬品也是極其眾多的。
  •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
    考古隊挖到湖北大墓,竟出土一件「英文磁帶」,專家:太丟人了! 現在提起中原地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地方在古代的輝煌,事實也確實如此,中原地區如今的經濟雖然遠遠比不過沿海地區,但在歷史方面卻是毋庸置疑的豐富,就拿湖北來說,它古稱荊州,是個「三楚明星市,十代帝王都」,地下埋藏的王公貴族數不勝數,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湖北又發現古墓的消息,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北就曾出土過一座唐墓,但裡面發現的一件「古物」卻讓專家們汗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什麼是半山戰國墓水晶杯?
    從文物介紹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這隻戰國水晶杯是1990年10月在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一號墓出土的,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墓中出土的原始瓷編鐘鎛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與鐘磬配合使用,一般只有貴族在宴饗和祭祀時才使用。半山鎮為什麼會出土珍貴的原始瓷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