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網友們驚了!韓國泡菜、日本棺材、美國龍門吊原來通通中國造……

2021-01-07 上觀

說起泡菜、辣白菜,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韓國的飲食文化代表。然而,根據韓國亞洲經濟新聞報導,一向以泡菜自豪的韓國,竟然成為泡菜貿易中嚴重赤字的一方,泡菜出口數量不及進口的十分之一。

 

這是為何呢?原因無它,因為近鄰中國的泡菜功夫也十分了得。

 

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27萬噸中國泡菜輸入韓國,佔韓國泡菜進口的99%以上,出口卻只有2.43萬噸,不到進口數量的十分之一。價廉物美的中國泡菜,已經完全佔據了韓國人的餐桌。

 

連韓國媒體都無奈地感嘆道:韓國的泡菜文化再不好好保存,今後再也不敢自稱泡菜宗主國了。

  

首爾某市場一位賣手工醃泡菜的67歲大媽朱貴順很冷靜地分析到,「作為泡菜從業者,看到我們韓國自己的餐館和家庭裡都在用中國泡菜,我心裡很不是滋味。但這也是沒法的事情,中國經濟對韓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太大了,離開了中國商品,我自己也難以生活。」

 

從韓國關稅廳自2000年起單獨統計泡菜貿易額以來,韓方原本的貿易順差一路縮小。隨著中國泡菜大舉進入韓國市場,2006年之後,韓國的泡菜貿易進入逆差時代,並且進口規模不斷擴大。

 

以2014年為例,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泡菜共計16439美元,而中國輸出到韓國的泡菜總值高達1.04億美元,兩者相差6340倍。

  

迄今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遺產名錄中總共包含了7項飲食文化遺產,韓國泡菜就和法國大餐、地中海飲食等同樣名列其中。需要說明的是,在韓國當年申遺過程中,強調的並不是泡菜的製作手藝和風味,而是「越冬泡菜文化」的內涵。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韓國的泡菜文化正在逐漸消失,傳統的家庭作坊氛圍在現代社會也越來越難以見到。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韓國辛奇公司CEO洪金寬表示,小時候韓國的街坊鄰居都會互相交流幫忙製作泡菜,很少有人會想到泡菜還用去外面買這回事。但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了,人們下班後實在沒有精力自己醃製泡菜,已經習慣了購買包裝好的成品泡菜。

 

「我一直為泡菜文化感到驕傲,但事實就是泡菜正在失去它在韓國社會中的地位,這讓我略有感傷。」

 

因使用中國礦泉水,「澳網」被球迷批不愛國

 

韓國正在為逐漸失去的泡菜宗主國的地位憂心,而澳洲民眾也在為另外一種商品傷神。今年澳網公開賽,有些澳大利亞觀眾就格外「上火」,他們發現澳網的官方指定贊助飲用水,換成了「中國製造」。

 

網友曬出本次澳網官方用水

 

不少網友覺得自己國家也不缺飲用水,為什麼要從中國進口?簡直是個「笑話」。

 

「從中國來的水,這簡直就是個笑話,大家不要喝。」

 

「賽事組織者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都是為了錢!」

 

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採訪了澳大利亞知名商人迪克·史密斯,他表示這項舉措「完全是瘋了!」

 

「常規下,我們會購買中國的電子產品,因為他們製造這方面的產品很成功,但是我們擁有世界上最乾淨的水,我們應該向澳大利亞和海外提供我們的水。」

 

面對各方的評論,澳網官方回應稱:

 

「澳網公開賽是一個與國際優質品牌有著長期合作關係的全球性賽事。此次合作的中國礦泉水品牌就是這樣的一個優質品牌。」

 

其實,並不是所有澳大利亞的小夥伴都不明事理。對於中國瓶裝水事件,很多網友也給出了中肯的評論:

 

「你們這樣太虛偽了吧!你在家裡看一圈,家用電器、手機、筆記本、衣服……再看看自己的車、割草機……這些東西都來自哪裡?都是中國製造!再去超市看看,海鮮、蔬菜……還要說瓶裝水嗎?」

 

網友說,澳大利亞的小夥伴只要在家裡四處看看,應該會發現每個角落都有「Made in China」。

 

也有澳大利亞網友稱,從中國進口是正常的貿易往來,怎麼就不行了?

 

 「那又怎樣?中國也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國。想要享受雙邊經貿帶來的好處,只反對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出口就是不講道理了。」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去年10月,澳網主辦方特意到上海召開發布會,宣布與百歲山、攜程和愛奇藝三家中國企業合作,其中與百歲山籤訂5年的合約,既是澳網與中國企業最大的合作,也是澳網第一次與中國食品飲料品牌合作。在澳網喝中國製造的水,對澳網來說是正常的市場策略。

 

「中國球迷對於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世界頂尖的網球選手以及對國際化大都市墨爾本的濃厚興趣,是對我們的極大褒獎。」澳網賽事總監克雷格·泰利說。

 

其實,早在2006年,澳網的球場就已經出現了中國品牌。自從海信進入澳大利亞市場,澳網的2號球館也被改名為海信球場,保留至今。此外,海信還成為澳網公開賽的電視、冰箱等產品的官方贊助商。

 

根據商務部統計,自2009年起,中國連續8年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雙邊貿易額佔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1/4以上。中國對澳出口主要產品有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家電、玩具、運動用品、服裝和家具等。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澳投資快速增長,去年增幅高達56%,連續三年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各類投資累計超過900億美元。

 

去年兩國雙向人員往來約200萬人次,其中中國公民首站赴澳旅遊近120萬人次,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最大旅遊收入來源國。

 

日本路人:不用「中國製造」,結果脫下羽絨服一看……

 

與韓國相鄰的日本,「中國製造」也充斥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日本來說,中國是其第二大貿易國,從食用的竹筍、禦寒的羽絨服到玩具乃至棺材,都通通從中國進口。

 

據觀察者網報導,去年12月,日本東京電視臺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推出特輯,調查「中國製造」的影響力。節目先後採訪諸多東京街道的路人,有一些表示「中國生產許多山寨品,不喜歡『中國製造』」。

 

節目中三位路人稱中國一些絲綢是滌綸。

 

隨後又採訪一位單獨行動的女士,她表示「我從不買寫了中國(製造)的東西。」

 

綜藝節目截圖 來源:觀察者網

 

隨後節目組問那能給我們看看你這件羽絨外套的標籤嗎?

 

她表示這有什麼,給你們看!

 

結果……羽絨服標籤赫然寫著「中國製造」。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日本民眾稱自己不愛吃中國產的食物。然而事實上,由於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不符合竹筍的生長條件,民眾食用的幹筍大多來源進口,這其中有90%都是產自中國。

 

令人意外的是,節目組還到山東省菏澤市採訪了一家製作棺材的工廠,最後結果更加令人震驚,那就是日本約九成的棺材都是中國製造。

 

商務部的公開數據顯示,日本是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日本第二大貿易夥伴。

 

在2017年上半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402.1億美元,增長8.8%。其中,中國對日本進口618.2億美元,增長16.8%,主要產品是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對日本出口784.0億美元,增長3.3%,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

 

在日本市場上,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佔有較大優勢,如紡織品及原料、鞋靴傘和箱包等輕工產品,這些產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佔有率均在60%以上。

 

「中國製造」席捲美國:川普、歐巴馬的尷尬一幕

 

中國製造鋪天蓋地攻城略地,歐美本土商品難以抵擋,也開始全面退卻。

 

2016年11月,川普在競選美國總統時曾喊出「美國工廠僱傭美國工人為美國人生產產品」的口號,從而贏得了不少支持。

 

但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川普競選集會上「應援」所用的帽子、衣服、小旗子之類的幾乎全部產自中國。

 

除此之外,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川普在梅西百貨旗艦店中出售的時尚單品沒有一件是美國製造的,大部分為中國或越南製造,這與其父親川普在競選中強調的美國製造恰恰相反。

 

這種尷尬的境地歐巴馬也遇到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3年3月的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當地時間29日在南部邁阿密港口發表演講,他提到要鼓勵私人企業與資本投資美國基建,為當地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更廣泛地使用「美國製造」。

 

但是演講期間,一陣風將歐巴馬身後一架龍門吊上的美國國旗吹掉,下面竟然露出了「振華」(一個中國企業)的商標。

 

 

振華重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海良後來還曾開玩笑說,當時就想給歐巴馬總統打廣告費。

 

除此之外,在高端產品領域,中國製造也在不斷攻城略地。

 

比如,中國高鐵也是歐美人羨慕並積極引進的技術;中國各大手機品牌早已逐鹿全球市場;中國電商建設了全球平臺,行動支付技術更是令人稱奇,領先全球......

 

所以,外國朋友們不要再拒絕「Made in China」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離了中國製造,還真的玩不轉.....

相關焦點

  •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像我們中國一直都是美食大國,尤其是我們中國本來就地大物博,每一個小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驕傲,不過很多沒有來過我們中國的外國朋友,就會很疑惑中國到底有什麼好吃的,也從來沒見過沒吃過啊,甚至有些外國朋友還會懷疑,中國的美食之國的名頭是不是真的,畢竟他們有最好的牛排,中國有什麼?
  • 日本是「壽司國」,美國是「漢堡國」,中國是什麼?網友:聽好了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外國的標誌性美食,日本是「壽司國」,美國是「漢堡國」,那中國是什麼?網友:別吵,聽好了!日本—「壽司國」日本的文化和我們中國的文化很相似,但是在飲食方面,日本人除了喜歡吃生魚片和拉麵之外,壽司也是他們平時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食物之一。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辱罵:「不要臉的中國人,泡菜是韓國的!」
    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視頻,評論區卻被很多韓國網友「攻佔」了……原因就是李子柒在裡面展示了醃白菜————一種韓國網友們覺得「是韓國的、且只能是韓國」的食物。來一起看看韓國網友們的憤怒:「真的已經到了讓人厭惡的程度了,中國為什麼一直都沒有改變?就那麼喜歡我們韓國的文化嗎?」
  • 被外國網友集體圍攻,只因一句「泡菜屬於韓國」
    被外國網友集體圍攻,只因一句「泡菜屬於韓國」說到我國有影響力的網紅,李子柒當屬其一,她以自己淳樸獨特的風格博得了大眾的喜愛,近幾年她的事業蒸蒸日上,甚至國外網友都對她讚不絕口。但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就在近日,李子柒遭到了外國網友的圍攻,原因只因一句:泡菜屬於韓國。
  • 美國有漢堡可樂,日本有壽司,韓國有泡菜,那麼中國有……
    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們足不出門就可以吃到來自海外的一些美食,這些美食們讓我們了解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但是我們中國上下5000年的飲食比起國外來說更為豐富。中國八大菜系加上各種小吃美食多達幾十萬種,這些美食讓老外也深深地喜歡。那麼你覺得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美食是什麼呢?
  • 又來搶中國文化!李子柒做中國泡菜,卻被韓國網友圍攻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瑰寶,這是外國不可比擬的。而近日,李子柒做中國泡菜的短視頻上了熱搜,卻被上萬韓國網友圍攻!然而,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卻炸了,因為李子柒的視頻中出現了泡菜:「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泡菜是韓國人天天都在吃的東西,我們還有專門放泡菜的冰箱,李子柒連個泡菜冰箱都沒有,還敢稱是中國的食物?」。視頻下韓文評論佔據了大量篇幅,因為發酵到了微博,也有很多中國同胞專門到YouTube和韓國人對罵。
  • 韓國是泡菜,日本是壽司,我國的代表性美食是什麼?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相較於過去人民的生活而言,現在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許多,不僅出現了許多以前所沒有的高科技,還有各式各樣的美食,每個國家都有他代表性的食物,韓國的是泡菜,日本的是壽司,我們國家的代表性美食是什麼呢?
  • 李子柒做了次泡菜,結果評論區被韓國網友「圍攻」了:泡菜是我們的!
    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視頻,評論區卻被很多韓國網友「攻佔」了……圖源:YouTube視頻截圖,有道詞典翻譯「泡菜是韓國的靈魂美食。你們怎麼能聲稱它屬於中國文化呢?丟臉!」「別說謊了中國人。泡菜不是中國的食物。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泡菜是韓國的傳統美食。」
  • 李子柒做了次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
    ,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目前,東坡泡菜產品已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了,忘了說一句,李子柒,1990年出生於四川省綿陽市。若要再往大了說,中國泡菜的歷史,就更久遠了。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武丁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雛形——鹽漬菜。到了秦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明確提出,菹者,酸菜也。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
    YouTube受到歡迎,目前已經近300萬次觀看,然而,韓國網友看到這條視頻卻炸了,因為李子柒的視頻中出現了泡菜:「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還有一些韓國網友的角度更清奇,認為從李子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她根本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目前,李子柒這條視頻的熱評區幾乎被韓國網友的類似言論給佔領了。去年年底,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這意味著,以後中國能夠制定泡菜行業國際標準。為什麼是四川眉山?
  • 韓國的飲食文化真的很差嗎?韓國專家:中國泡菜根本不符合標準!
    對於亞洲來說,韓國是一個經濟水平非常不錯的國家。儘管人均比不上日本,總體比不上中國,但是和大部分的亞洲國家比起來,韓國已經算是一個發達國家。不過這些年韓國在網上一直有一個問題遭到吐槽,那就是他們的飲食文化非常差。當然這一點只是其他國家的網友給出的評價,韓國人自己一點也不這樣覺得。
  • 為啥感覺只有中國、美國、韓國在「造手機」,日本的手機品牌呢?
    為啥感覺只有中國、美國、韓國在「造手機」,日本的手機品牌呢?大家都知道,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由於網絡的普及,對於人們的生活而言,手機確實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而在全球範圍內,有很多的手機品牌,只不過在銷量榜前十名中,主要都是中國、美國和韓國的手機品牌,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也是一個科技大國,但在國內市場,我們基本上看不到來自日本的手機品牌。
  •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漢堡,韓國有泡菜,德國有香腸,外媒:中國呢
    隨著開放式美食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國外的美食走進了中國的大街小巷,收穫了不少吃貨的認可。比如說日本的壽司。壽司,作為日本的傳統美食,種類、口味也比較多,在國內壽司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脆脆香香的紫菜,包裹著糯香的大米,裡面還有豐富的配料,再加上厚厚的肉鬆,卷的緊緊的,切開,擺盤,然後淋上沙拉,確實美味健康還扛餓,深受吃貨們的喜愛,是路邊攤常見的美食!還有美國的漢堡。
  • 李子柒做了個泡菜而已,為何韓國網友把評論區攻佔了?
    文 | 安若兮 泡菜到底是中國的,還是韓國的? 2017年,「東坡泡菜」銷售收入達165.8億元。時至今日,東坡泡菜產品已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口罩90%本國造變95%外國造」 美國開始焦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口罩90%本國造變95%外國造」,美國開始焦慮【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除了中國外,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日趨嚴峻,截至17日,美國50個州已全部「淪陷」,死亡人數破百。為了更好、更快地應對此次疫情危機,美國宣布將加大馬力生產口罩,在本土新建一間霍尼韋爾的口罩工廠。同時,白宮官員還表示正準備一項總統行政令,欲將供應鏈從中國等外國遷回美國。對此,美國經濟學家分析稱,用行政手段強迫供應鏈回歸美國,不一定有利於美國的經濟利益、國家安全和公共衛生。
  • 韓國被稱為「泡菜國」,日本是「壽司國」,那中國是什麼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差距最明顯的就是飲食了,美國人喜歡吃熱量高的食物,大多都是一些牛排還有漢堡之類的,而韓國則喜歡吃一些泡菜,被稱之為是泡菜國,日本人喜歡吃壽司,被稱之為是壽司國,那中國是什麼國呢?
  • 問題來了: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你有專門的泡菜冰箱嗎?
    但是,與此同時,韓國網友看到這段視頻時心態崩了,紛紛留言吐槽和炮轟。明代時期,中國開始大規模種植白菜,也是在這時,白菜由中國傳入了韓國。關於韓國泡菜的起源有這樣一個說法,唐朝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攻破高句麗首都平壤,有幾位部下是重慶人,會做重慶泡菜,韓國泡菜由此而來。
  • 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猛烈抨擊,稱「泡菜是韓國的」
    近日,李子柒在社交平臺新發布了一段視頻,講述蘿蔔從長大到被做成泡菜的「一生」。本來只是簡單的分享,卻遭到不少韓國網友吐槽,並稱「泡菜是韓國的」。李子柒是國內最炙手可熱的視頻博主之一,她的視頻展現了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田園生活,由此也火到了國外,在YouTube上吸引了1400萬粉絲,分享生活日常的同時也傳播了中國文化。但前幾天,就因為在視頻中做泡菜,李子柒受到了很多韓國網友的刷屏抨擊。「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也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討論。
  • 李子柒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坐不住了!
    做頓泡菜就受到韓國網友圍攻,這是李子柒沒有想到的。 1月9日,李子柒在Youtube個人帳號更新了則名為「蘿蔔的一生」的視頻。視頻中,李子柒詳細展現了四川地區醃製泡菜的手法。
  • 李子柒做泡菜視頻遭韓國網友圍攻!中國網友:emmm……
    最近李子柒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是被韓國網友給鬧的。 韓媒《韓國先驅報》也對此事進行了詳細的報導。該媒體表示,雖然中國有自己的泡菜,但中國泡菜的醃製方法和食材選擇卻有所不同。而李子柒視頻中原料選擇和製作方法顯然與韓國泡菜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