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想像力都被這個扼殺,你還敢教給孩子嗎?

2021-02-18 幼師口袋

很多家長都喜歡問老師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老師都不教簡筆畫了。不教簡筆畫,孩子畫的亂七八糟的,孩子把顏色都塗在了框框外面也不去管。明明能畫的很整潔,卻什麼都不要求。難道就是要逼我們花錢把孩子送到外面的美術班嗎?

我們來告訴你怎麼回答:簡筆畫有毒,教孩子示範畫,就是在吸毒!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請拿出一張紙,在紙上隨意畫一個房子。如果你畫的房子如下圖所示,那麼恭喜你成為99%群體中的一員,你們都中了美術教育毒。

不知道畢卡索在世,是不是能根據上圖抽象出下圖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現象很神奇,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很少能看到三角形屋頂冒煙的房子,但是從孩子到大人,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全國人民在畫房子這件事上變得如此默契?

接下來,我們將會用一個實驗告訴你答案,具體說明簡筆畫的毒害在哪裡。

在口袋幼兒園的中一班,1b+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隻簡筆畫的烏龜,請孩子們畫,100%的孩子都跟著我在紙上畫下了那個簡筆畫的烏龜。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不是很好嗎?孩子們畫得多好啊,有什麼問題嗎?別急,來看另外一個班的情況。

在中二班,我沒有畫簡筆畫,我拿來幾隻真實的烏龜,請孩子觀察並表達,然後再去畫。

結果一個班級中,沒有任何孩子畫得烏龜是一樣的。


孩子們畫得非常細緻,那種精細程度完全是簡筆畫烏龜無法企及的。有個孩子居然把一張紙的正面畫了烏龜的背甲,然後在紙的背面畫出烏龜的腹甲!

在一張紙上同時表現了烏龜的背部和腹部

孩子們豐富的寫生作品

簡筆畫這種「毒品」,是一種使用簡單的線條與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表徵事物主要特徵的方式,力求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形狀表徵形象。

因為簡筆畫本身的特點,孩子對簡筆畫的臨摹實際上就是分步驟對圖形的複製,是個「程序」,所以容易畫的「像」。

而孩子在臨摹示範畫的過程中,因為缺乏和真實烏龜的互動,對真實的烏龜沒有全面的認識,也沒有強烈的表達願望,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被動的複製一組圖形的組合。所以範畫臨摹中,孩子根本無法表達出像寫生作品中那樣獨特的認識和感受,既不會添加輔畫,也不會增加細節,更無法變換表徵方式。所以,示範畫臨摹的作品是呆板的、千篇一律的,缺乏靈動性和個性化表徵的特點。雖然很像,但是卻不動人。

同樣是上面兩個班,之後1b+老師又在兩個班講了一個關於烏龜的故事。故事的結尾,烏龜從天空中掉下來了,我的引導語是,請孩子們畫出烏龜從天上掉下來的樣子。大家猜一猜,兩個班的孩子會怎麼畫呢?在中一班,也就是畫過示範畫的那個班,孩子們仍然使用了示範畫裡烏龜的形象,只是把烏龜畫變了一個方位,旋轉90度或者180度,雖然孩子很想畫出烏龜從天空掉落的形態,但是已然擺脫不了示範畫的束縛。也就是說,孩子一旦學會了簡筆畫烏龜的方法,就不會再用其他方法去畫烏龜了!

示範畫後孩子們的想像畫

而中二班,也就是沒有畫過示範畫的孩子們,畫出的烏龜非常豐富!

有的孩子只畫了頭和殼,孩子們說,因為烏龜太害怕了,會把頭和腳縮起來!和寫生作品不同,寫生時,孩子們認真觀察,畫出了烏龜大量的細節。

而想像畫中,孩子們繪畫的目的是為了講故事、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孩子們會根據需要抽象出烏龜的主要特徵,遊刃有餘的表達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沒有學過示範畫的孩子畫出的想像畫

不論是內容還是技能,孩子對簡筆畫的記憶非常深刻。當孩子學習過某種事物的畫法後,就會在以後的繪畫表現中照搬簡筆畫的畫法。示範畫嚴重扼殺了孩子的繪畫表現力。

受示範畫影響後,孩子們的作品都拘泥於一種有限的模式中,就像被裝在了袋子裡那樣,無處掙脫。

可能會有人覺得,只畫一個殼有什麼好的?但是別忘了,美術是孩子的一種語言

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隨意表達孩子內心的認識和情感;

真正好的作品是孩子拿著自己的畫,可以講出一個幾百字的故事;

真正好的作品,是充滿了表現力,和別人畫的不一樣;

真正好的作品,不是讓看的人說一句"哦, 畫的很像,蠻好的",而是讓人看到的瞬間,產生某種流動的情愫!

簡筆畫教出來的美術作品,乾淨整潔、顏色鮮豔,是一件看起來很「美」的事情。所以我們很多人都會欣喜於孩子的範畫臨摹作品。鑑於這樣的美術評價標準,多年以來,範畫教學在幼兒園很盛行。但是,當我們知道了示範畫的危害後,1b+老師真心希望,讓我們所有人一起小心呵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因為這個東西一旦失去,將永遠不會再回來。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教我畫三角形屋頂帶煙囪的房子,從此以後,我就只會畫這種房子。

其實,就美術這件事,孩子們的天賦可比我們想像的高太多了。藝術巨匠畢卡索說:「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的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去學習畫的像一個兒童。」其實,孩子們雖然沒有高超的美術技法,但在顏色、線條、形狀上的大膽表達,是成人模仿不來的。看看下面的幾組作品,你能分清哪些是孩子的作品,哪些是大師的作品嗎?上面的作品是孩子的創作,顏料直接從管子裡擠出來隨意地塗抹,筆觸也很隨意,單純不加思考;下面的作品是美國畫家威廉·德·庫寧的《那不勒斯的樹》,看色經過調和而有層次,筆觸有方向有輕重。上面的作品是孩子畫的,這個孩子似乎在試色呢;下面則是美國畫家山姆·吉列姆的《咖啡百裡香》,儘管畫法顯得幼兒,但顏色的選擇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看了上面的兩組對比,你是不是對孩子的創作能力有了點信心?其實,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畫得像不像是無關緊要的,孩子畫得美不美,更不需要成人從技法的角度去評判。對於孩子來說,把顏料擠出來,在紙上一個個嘗試顏色,然後用手抹開,再用畫筆去戳它、刷它,就足夠了。
所以,大人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給孩子們提供材料,然後相信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盡情地去創作吧。至於技法之類的事,等孩子們產生了對美術的興趣,稍大一些再去學也不遲。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相信孩子的創造力呢?我作了一首小詩,希望能幫助你理解哦:

請相信你的孩子

請相信你的孩子,

他是非凡的藝術大師。

也許看上去是在亂塗亂畫,

但他正在觀察每一種顏色、每一支筆刷。

也許沒有高超的技法,

但只要你給他紙和畫筆,

他就能把自己心中的世界,

展現成星空、大海和鮮花。

請相信你的孩子,

讓他盡情地創作吧。

別說他畫得不像,

別說他的顏色畫得不對,

更別說:「你應該這樣畫」。

*聲明:本文由幼師口袋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內回復「轉載」。

本文作者:zang老斯、韜韜。首發於:幼師口袋。全國已有300多萬幼師在用口袋。我們希望讓幼兒園不再「小學化」,把老師的時間還給孩子,讓教育更幸福!

加微信:18501606428

手機和微信同號

聯繫請備註品牌+姓名

微信:18501606428

手機和微信同號

聯繫請備註園所+姓名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幼教資源

為小編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不要再做扼殺孩子想像力的兇手
    教女兒畫Q版漫畫這事,我一直不能釋懷。當時以為那是在孩子繪畫,後來才知道那是在剝奪孩子畫的能力。女兒兩歲多愛畫橢圓,她說是氣球,還愛畫點點點,她說是螞蟻。每次畫完就把畫筆遞給我,讓我畫,每次我都畫Q版人物,今天小妹妹,明天小哥哥,一邊畫還一邊告訴她,這是眼睛這是嘴巴這是鼻子。
  • 這件扼殺孩子想像力的事,千萬別再做了
    當時以為那是在教孩子繪畫,後來才知道那是在扼殺孩子畫畫的能力。小泡芙兩歲多時特別愛畫橢圓,她說是氣球。還愛畫點點點,她說是螞蟻。每次畫完就把畫筆遞給我,讓我畫一個。而我呢,每次都畫一個Q版人物,今天小妹妹,明天小哥哥,一邊畫還一邊告訴她,這是眼睛這是嘴巴這是鼻子。 漸漸地,小泡芙就不再畫氣球螞蟻了,她開始畫Q版的人頭。
  • 「興趣班扼殺了娃想像力」寶媽怒退畫畫班:想像力培養方法很關鍵
    正如馬雲所說:很多孩子在如今的教育方式下,變成了一個學習的機器,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他的意思就是很多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和家長教什麼,他們的腦子裡就灌輸什麼,從來沒有自己的發明和思考。還好,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重要性。
  • 6歲之前學畫畫,孩子的想像力都被扼殺了!
    昨天,堂媽在後臺看到一條留言:最近孩子天天在家畫畫。可我家3歲的「熊孩子」不喜歡在畫紙上創作,偏偏要在牆上亂塗亂畫。這位寶媽的煩惱絕不是個例,堂媽小時候也喜歡把牆面和地板當作畫板,但這種「壞習慣」被爸爸媽媽的「混合雙打」扼殺在了搖籃裡。
  • 【原創】你還在「教」孩子嗎?
    其餘的家庭,有的父母畫得非常認真仔細,畫好後還叮囑孩子千萬不能亂塗顏色,千萬不要把顏色塗到線外。還有一些孩子,2歲左右,則完全沒有動手的機會,只能在旁邊看著媽媽畫。有一個小男孩,剛2歲半,奶奶帶著來的,非要自己畫,奶奶拗不過,只好由著他。他一邊塗鴉,奶奶一邊說:「你畫得是什麼啊?我看什麼都不像。你看旁邊的小姐姐,一筆一划畫得多好!」「你握筆的姿勢不對!不是這樣握筆的。」
  • 送孩子學畫畫不會扼殺孩子想像力?究竟幾歲開始學最好
    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懂得多一點,會的多一點,就會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那繪畫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首選了。繪畫可以培養孩子藝術氣息,小朋友的想像力也是很豐富的,很多家長都選擇從小抓起培養孩子的繪畫天賦。而且繪畫還可以鍛鍊小朋友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也是有幫助的。那有不少家長就會有一個疑問,孩子幾歲可以開始學畫畫?是越早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繪畫。
  • 簡筆畫 方便了父母扼殺了孩子
    簡筆畫 方便了父母扼殺了孩子 我們經常能看到網上熱轉的簡筆畫收藏貼,很多媽媽也會順手一轉,給孩子備著,到時候自己教起來也方便。然而,在學術界,簡筆畫有傷孩子想像力、創造力之說已非奇聞。
  • 「教孩子畫了,是不是就限制了他想像力?」
    一轉眼,我也是有娃的人了,老公經常催促我教兒子畫畫,我卻遲遲不敢動手。為什麼不敢?因為我不想破壞他的想像力,甚至一度變態到老師說塗色不能塗出框,我都覺得這是對我娃思維的限制!我學姐教的是四五歲的娃娃,哪知道我一來,就被分配到小學生組,還以為是按照能力來分配的,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我比較顯老...
  • 《崖上的波妞》上映,宮崎駿:不要做扼殺孩子想像力的事
    最近網絡有一段爆火塗鴉視頻,普普通通的白牆,被孩子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妝點得分外美麗。男孩媽媽配文說:「小傢伙選擇在沙發背景牆上畫!雖然心裡很不情願讓他畫這個位置,但是想想這就是孩子的童年!隨他吧!」然而生活在大多數父母卻習慣性省事:孩子想要自己吃飯時:「我餵你吧,省的吃得到處都是。」
  • 簡筆畫有毒,你還在讓孩子學嗎?
    如果你畫的房子如下圖所示,那麼恭喜你,你們都中了模式化簡筆畫美術教育的毒。何謂簡筆畫, 所謂簡筆畫即成人先勾出概念化的統一形狀, 再讓兒童去模擬、臨摹填色。 這種兒童美術教育方法在教學上流行已久。簡筆畫教出來的美術作品,乾淨整潔、顏色鮮豔,看起來是一件似乎很「美」的作品。成人認為簡筆畫簡單明了, 生動形象, 通過簡筆畫教學可以讓孩子很快掌握繪畫的基本方法。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 幾歲送孩子學畫畫不會扼殺孩子想像力?專家建議,9歲前不要培訓
    事實上,對於任何的6、7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都會喜歡畫畫,就跟人都會喜歡吃好吃的一樣,無所謂興趣不興趣,這更多的是一種本能,是孩子想表達自己思想的一種本能。對於成人來說,表達自己思想用自己豐富的語言就可以實現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精通語言這個技能。
  • 老師示範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記得剛畢業的那會兒,一位音樂專業的好友被迫轉去教小學美術了。她問我:「這畫畫連我自己都不會,怎麼教學生啊?更別說在黑板上當場示範了,低年級還能勉強糊弄過去,可到了高年級怎麼辦呢?」 當時我也不知所措,只能笑笑說:「那就別示範唄,或者請學生來當小老師。」
  • 作文應該這樣靈活練,孩子會想像力、創造力爆棚!真正喜歡寫作文
    「兩天一練玩出好作文」,堅持訓練,孩子的作文定會突飛猛進!這個專欄是我線下教授孩子作文十多年的精華總結,我從作文方法入手,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為主,把作文辦法滲透到片斷和句子練習中,方法有趣生動,可操作性強,學與練結合,兩天一練5分鐘玩出好作文。
  • 我們一邊想要孩子有想像力,一邊卻在生活中孜孜不倦地磨滅它
    在我們成人看來,孩子這些莫名其妙的嘗試可能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你想舀水,用勺子舀不是更好?又快,還不會把水弄得到處都是。但人類歷史上很多的首次嘗試,也都是又簡陋又不實用的。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據說是古希臘的數學家發明的,這個叫汽轉球的東西既笨重,又沒有任何實際作用,但我們能說它毫無意義嗎?
  • 孩子喜歡撒謊?家長不妨辯證看待和正確區分,別埋沒孩子的想像力
    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別看孩子還小,他們的內心也和大人一樣存在著一定的虛榮心,很多時候他們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保住自己的自尊心,就會向周圍的人說出一些不符合事實的謊言。2.孩子的這種謊言很多時候是出於自己的一種恐懼心理,說出來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很多時候孩子的謊言可能只是他們無意識之間說出來的話,因為他們自己也可能沒有意識到說謊的代價究竟是什麼,誠實對他們又意味著什麼。除此以外,孩子大部分說出來的謊言對於他人都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
  • 從「塗鴉期」到「圖示期」的重視,關乎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有的人可能會說是畫得很像的畫,比如前段時間非常火的冷軍的畫,他所畫的畫就好像照片一樣,因為過於逼真所以被眾多畫家以及藝術家所稱讚;還有的人可能會說色彩搭配得好的或者有創造力的;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看,似乎孩子所畫的畫完全沒有任何值得人稱讚的地方,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所畫的畫時就開始批評孩子
  • 不要扼殺天才,高智商寶寶有這3個特殊習慣,很多父母卻給糾正了
    但是,你家寶寶「難帶」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所以,父母一定要早一點發現寶寶怪異的行為,從而正確引導,千萬別傻傻地扼殺了一個「天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們,小時候也有些「特殊習慣」,就算這些習慣常常很難被人理解。但正是他們獨特的思維邏輯方式,才成就了他們偉大的人生。
  • 常怡來濟籤售:希望孩子的想像力存活地更長一些
    作者常怡在濟南舉行媒體見面會  作家常怡來濟籤售:希望孩子的想像力存活地更長一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常怡表示,中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們的想像力被扼殺,她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想像力在孩子的體內存活地更長一些」。  作為曾經的財經記者,常怡在完成《李看看的自習課之夢》之前,經常能夠獲得出國採訪的機會。在接觸了許多西方式的教育後,常怡發現,中國式的挫折教育使得中國孩子的想像力在不同程度地被扼殺。
  • 繪玩兒|孩子學畫畫,請一定遠離簡筆畫!
    說著便用手機搜了兒童簡筆畫,翻出小鳥的簡筆畫,一本正經的照著描畫~相信很多家長都這樣,但是,請聽一句勸,立馬停止讓孩子畫簡筆畫~因為你的行為,已經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孩子的想像力完全被扼殺了,在畫簡筆畫之前,孩子們的世界都是五顏六色,充滿童趣的,但是自從畫了簡筆畫之後,他們的畫中,只有統一顏色,統一模樣的東西了。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是簡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