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界瑞幸」完美日記上市,燒錢模式通吃各行?

2020-12-10 財經網

來源:財經十一人

文| 楊立贇 劉以秦

編輯|餘樂

上市的完美日記還沒盈利,沒上市的花西子已經悶聲發財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9日,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紐交所上市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9日,中國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YSG」,發行價定於發行區間的上限,為10.5美元,募集資金6.2億美元。

逸仙電商上市首日表現突出,盤中最高觸及20.61美元,最終收於18.5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8%。按收盤價計算,該公司市值接近124億美元。

成立於2016年的逸仙電商擁有完美日記、小奧汀以及完子心選三大彩妝及護膚品牌。其中,完美日記是其核心品牌,也是美妝界和投資界的明星項目。在上市前,完美日記共完成五輪融資,吸引真格基金、弘毅投資、高瓴資本等一眾明星投資機構;逸仙電商遞交IPO申請時,高瓴資本、老虎基金、騰訊和雲鋒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意向參與認購。

雖然相比瑞幸咖啡只用18個月完成IPO,完美日記不算跑得最快;但在美妝行業裡,它的速度和打法具備明顯的瑞幸模式。

首先是瑞幸般的速度:根據歐睿國際提供給《財經》的數據,2017年完美日記第一次出現在資料庫中,其在中國美妝市場的佔比為1.7%,排名18;兩年後,2019年它以4%的佔比排名第六,把蘭蔻、卡姿蘭、香奈兒等國內外知名品牌擠了下去。

與瑞幸相仿,完美日記的市場份額也是靠錢燒出來的。根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至2020年前九個月逸仙電商的淨收入從6.35億元持續增長至32.72億元,但是相對應的淨利潤的走勢相當曲折——2018年虧損4012.4萬元後,2019年盈利7535.9萬元,2020年前九個月巨虧11.57億元。高額的營銷費用,是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

靠燒錢、補貼來搶佔市場的模式,從網際網路行業開始蔓延至各個行業,傳統的美妝行業也躲不過這陣風。有行業人士甚至認為在該燒錢的時候應專心燒錢,而不應過早考慮盈利;但是完美日記仍然需要回答定價、研發和用戶黏性等問題。因為以花西子為代表的後來者,已經以更快的速度無聲地追趕。

完美日記和花西子既是競爭者,也是中國美妝行業的同路人。它們在不同的道路上探索著規模和盈利的平衡、燒錢和賺錢的意義;也在同一條路上,向長期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的海外大牌發起無聲的挑戰。中國彩妝市場20年的短暫歷史中,海外大牌一直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如今這些新銳品牌一邊學習,一邊計劃著複製和超越,但目前自身能力與海外巨頭仍存在鴻溝。無論誰能成為「中國的歐萊雅」,這段徵程還很長。

該燒錢的時候別想著賺錢?

逸仙電商全名為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三名聯合創始人是中山大學的本科校友,為紀念母校情誼,將公司冠以孫中山之號「逸仙」。公司上市後,董事長兼CEO黃錦峰將繼續持有25.3%的股份並享有63.8%的投票權。

黃錦峰出身於寶潔,曾經在囯產面膜品牌御泥坊擔任營運長。和御泥坊相似,完美日記也高度依賴於阿里系電商。電商購物與線下購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自主搜索。天貓美妝新銳線負責人肖蘭對《財經》記者表示,「底妝、口紅等細分領域已經是一片紅海,想要佔據搜索紅利是很難的。一個新品牌,去和大品牌競爭,在品類選擇上要有一點套路。選一個正在崛起的品類,在搜索上會更佔優勢。」2017年完美日記在天貓起勢時,與頭部代工廠合作打造爆款,選擇的是睫毛膏,以提升自己的「能見度」。

完美日記的主要客群是95後和00後,小紅書是它接觸核心客群的主要營銷渠道。 雖然目前完美日記已請周迅為品牌代言人,但早起它並沒有燒錢請明星,而是採用「1990」的KOL(意見領袖)投放原則——1%頭部KOL+9%腰部KOL+90%素人博主。如此,才會讓人一打開小紅書,就是鋪天蓋地的「完美日記」。

截至發稿,完美日記在小紅書上粉絲數量有194萬,遠高於歐萊雅的28萬、雅詩蘭黛的21萬;也高於同類國產美妝品牌的橘朵(36萬)和花西子(12萬)。

2019年起,完美日記從線上走到現在,目前在國內90多個城市已有200多家線下體驗店。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促銷是完美日記獲客的重要手段,「滿399減200」、「買一贈一」是常態。

不僅學生黨在用,連「貴婦」也對完美日記「路轉粉」。在一家上市公司做總裁助理的孫雲(化名),過去幾乎只買歐美大牌化妝品,一支口紅的花銷在300元左右。而自從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了完美日記的唇釉,她不再迷信歐美大牌。

「38元兩支完美日記的唇釉,使用之後覺得和歐美大牌沒有差距。」孫雲認為這樣的促銷非常划算,以後有這樣的活動,還是會繼續買。「買一支用不完,閒置在家,或者扔了,也不心疼。只是當需要用品牌顯示自己身價的時候,完美日記幫不上忙。」

但是這些促銷活動也一再拉低了消費者的心理價位:孫雲表示,如果同樣的產品單價高於30元,就不打算買了。

雖然在這類消費者心中,完美日記是一個「買來扔掉也不心疼」的品牌,對於完美日記而言,通過低定價和補貼的方式,獲取了新客,充實了數據,還把「完美日記」這四個字植入了消費者的腦海。

這與瑞幸咖啡如出一轍。瑞幸咖啡上市前夕,其投資人之一、愉悅資本創始合伙人劉二海接受《財經》專訪時談及消費者「薅羊毛」的行為,他當時表示,讓大家在裡面賺點便宜,熱鬧一下,還能提高活躍度,增加訂單量,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杯咖啡的成本能有多少錢?通過送一杯咖啡來獲取一個消費用戶,太划算了,現在網際網路公司的獲客成本,至少都要好幾百了。」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完美日記的營銷及推廣費用佔淨收入的比重分別48.7%,41.3%及62.2%,遠高於同樣已上市的丸美股份、珀萊雅。

數據來源:逸仙電商招股書

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對《財經》記者表示,網際網路公司通常會宣稱前期犧牲利潤,來換取流量和市場,這是公司戰略,但事實是ROI(投資回報率)下降很快,供應鏈的話語權上升很快。「不是說你設計了現虧損後盈利的路徑,就一定能實現。」他表示,現在已經處於網際網路末尾期,「不盈利的公司,很難走到最後。」

「完美日記是行業的異類,用大品牌的方式打大品牌。」長期從事美妝行業的杭州靜雲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偉對《財經》記者表示,完美日記的產品質量、包裝、廣告片都像大品牌,但是價格低,電商那一套玩得很好。「大品牌很難接受9.9元包郵,內心抗拒。完美日記卻可以做到非常接地氣,早期不介意低價影響品牌形象。」

他坦言,美妝行業裡對完美日記的批評聲多過讚美,而他恰好持肯定態度。「瑞幸模式本身沒有問題,只是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完美日記這個階段就是跑量,為什麼要賺錢呢?最應該加大投放、花錢做營銷推廣的時候,如果著急讓公司有點利潤,這樣很傻。一年賺幾千萬重要嗎?一點都不重要。如果野心足夠大,一定要PK國際品牌。」

「完美日記應該繼續不考慮賺錢,做強多個品牌,盈利的核心在於規模。只要找到可靠、可持續的用戶增長路徑,錢,投資人自然會給你。直到這條路走到頭了、增速放緩了,才到了考慮自己賺錢的時候。如果消費者不買單,到時候比拼的就是運營效率。」他補充道。

陳偉表示,當人們都看到美妝行業的熱度時,實際上窗口期已經過去了。從2016年開始,社交媒體的崛起給美妝品牌帶來新的機會,直播、短視頻讓新品牌也能輕易觸達消費人群。「2018年的時候,薇婭、李佳琦還不是知名人物,完美日記對這些新趨勢的抓取能力非常強,和KOL一起成長起來。現在品牌太多了,KOL的選擇太多了,品牌的投放成本上升。相比2019年的高熱度,今年行業內的公司已經很少融到資了。」

後來者花西子

正當完美日記衝刺IPO時,一個名為花西子的杭州美妝品牌正在悄然擠壓前者的份額。

完美日記在2017年註冊天貓旗艦店,2019年在天貓摘得國產彩妝銷量桂冠;而花西子比完美日記的速度更快。這個2018年才成立的品牌,目前在天貓的排名已經超越完美日記,成為行業龍頭。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雙十一,完美日記在天貓的銷量超過6億元,花西子天貓旗艦店銷售額達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雙十一之前,這個主打 「東方彩妝,以花養妝」的品牌佔據了社交軟體和電梯廣告位。孔雀綠的主色調、3D雕花的口紅、首飾盒式的包裝、用「匣」、「妝奩」、「璇璣」稱呼禮盒,讓品牌散發出濃濃的「中國風」。這和花西子創始人吳成龍有關。據了解,這名創始人擁有設計師背景,對審美有極致追求。

花西子官網產品圖介紹

目前,吳成龍在花西子所屬的浙江宜格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9%。花西子的「花」字,就是隨他的花名「花滿天」。花西子目前尚無有關融資的公開信息。

根據公開信息,吳成龍曾負責運營百雀羚天貓旗艦店和水密碼天貓旗艦店,對於美妝行業、阿里系電商的玩法相當熟悉。因此,花西子誕生至今,比完美日記更加依賴於阿里系電商及其直播渠道。花西子的官方網站只是一張網頁,沒有二級頁面,任何按鍵都直接連結至天貓旗艦店。

淘寶帶貨一哥李佳琦除了給花西子直播帶貨,還是品牌的「首席推薦官」。2019年12月,廣州李佳琦花西子化妝品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該公司在2020年11月10日更名為後華泫(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比完美日記定位18至25歲的學生黨,花西子瞄準的是初入職場的白領,定價較高,單價在100元上下,在天貓的客單價大約是150元,是完美日記的三倍,其利潤也高於後者。

雖然低價可以幫助品牌迅速佔領市場,但是弊端也很快顯現——過低的定價不足支撐營銷成本、實現盈利。如果公司不能實現規劃的宏偉藍圖,燒錢模式就會變成一個「坑」。「如果沒有資本投入,它(完美日記)就已經玩不轉了。」肖蘭認為,花西子的定價決策繞過了這個「坑」,為盈利做了保障。

行業人士亦稱,完美日記的劣勢在於切入的大眾市場極度飽和、高度競爭,中國、歐美、日韓的所有美妝品牌都可以在大眾市場競爭,完美日記的運營效率必須非常高。而花西子切入的中國風彩妝,是一個垂直市場,競爭者相對有限——歐美和日韓的企業不可能突然做一個中國風的產品,不符合品牌邏輯。而喜歡中國風的消費者都會持續購買,用戶黏性較強。

天圖資本合伙人李康林對《財經》提到,花西子一直沒有融資,是因為自身業務已經跑通,「自己能賺錢為什麼要拿風險投資呢?」

李康林認為,消費品公司的品牌價值建立在三個要素上,能賺錢,有正向現金流,且到了一定的體量。「能夠做到這三點的公司,有投放、有收入、有復購,這是消費品公司十分簡單的邏輯,成本結構不合理的公司,是無法證明商業邏輯的。」

誰能成為中國的歐萊雅?

被完美日記打破對海外大牌的迷信之後,孫雲開始嘗試更多國產美妝品牌。

對於國產品牌而言,孫雲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的轉變,意味著發展機會。

根據英敏特的相關報告,目前中國彩妝市場上,誕生於1907年的法國歐萊雅集團獨佔鰲頭,市場佔比高達26.9%;其後的LVMH、卡姿蘭、雅詩蘭黛、愛茉莉太平洋、資生堂、逸仙電商、瑪麗黛佳、科蒂、香奈兒一共9個品牌共佔44.3%,多為海外品牌;剩餘28.8%被各個小品牌瓜分。

「過去中國彩妝市場不發達、消費群體少,是國際市場的追隨者。中國的護膚有比較悠久的歷史,但是彩妝的歷史不超過20年。」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接受《財經》採訪時表示,從2010年開始,卡姿蘭、瑪麗黛佳等品牌開始作出本土創新;2015年以後,越來越多本土品牌湧現,新生代彩妝品牌崛起。

「它們的路線和老一輩不同。老一輩是慢慢累積,新品牌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打法,抓住細分市場,做爆款、找明星加持、IP合作,非常善於利用中國消費者對國潮的喜愛。」虞堅說:「但是它們把握整個產業鏈的能力,還是有很大差距。」

目前,國內新興美妝品牌的生產主要交給代工廠。早期完美日記為了說明自身產品質量過硬,常常對外宣稱採用的是「迪奧」、「聖羅蘭」的代工廠,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將「中國歐萊雅」之夢寄托在完美日記身上。這些「蹭大牌」和對標大牌的行為,讓完美日記受到一些質疑。截至2020年10月底,逸仙電商擁有的20項專利中,有19項是外觀專利,其中不少是展櫃的外觀專利,與產品無關。

根據觀研天下的數據,化妝品行業研發費用率通常在2.0%-3.5%,而直到2019年,完美日記每年的研發費用率從未超過1%,2020年前九個月終於達到1.3%,但也只有4100萬元。歐萊雅集團研發費用率在3.1%-3.5%,位居各化妝品龍頭公司之首。兩者之間的距離一目了然。

然而在陳偉看來,糾結於完美日記是否擁有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是抓錯重點。「美妝行業供應鏈極其標準化,你做的產品沒有人不能做。通常行業頂級的代工廠會優先提供研發給國際大牌;國際品牌也會自己研發,讓代工廠去實現。即便研發,也大多是概念層面,並沒有明顯的』效果』。 目前國內95%的化妝品公司都沒有自主研發。」

他認為,研發是上遊供應鏈企業的工作,而不是品牌方的工作。「就好比電動汽車行業,比亞迪做的是組合零部件和銷售的工作,而不是研發、升級電池。電池的工作是它的上遊在做。」從這個角度而言,完美日記的主要工作是包裝和銷售,那麼它的19項外觀專利可以說派上用場。

虞堅卻認為,沒有一個品牌能夠完全靠輕資產、外包做好產品。「比如明星推出一個品牌,如果自己沒有工廠、供應鏈、研發實力,只是把別人生產好的貼上自己的名字,長期來看是沒有後勁的。」他說。

完美日記已經在補充研發短板。2020年3月,逸仙電商宣布與全球最大的化妝品OEM公司科絲美詩的合作投資計劃,在上海奉賢區投資近7億元,建造彩妝研發和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正式投產,未來產值可達20億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化妝品生產基地。同時,完美日記將在工廠搭建自主研發實驗室。

在上市之前,逸仙電商宣布收購法國Pierre Fabre集團旗下高端美容品牌Galénic。該集團是歐洲最大皮膚醫學及護理集團之一。逸仙電商希望通過此次收購,提升研發生產實力,加強產品創新。

「從日韓市場的發展歷史來看,美妝行業早期由國際品牌引領,未來一定會由本土品牌反超國際品牌。」肖蘭說,國際品牌在一個市場瘋長到一定體量,一定會遇到天花板,它們不會為了中國消費者需求而改變供應鏈,對於消費者的認知的快速反應能力比不上國產品牌。

不過,單靠營銷創新,絕不足以與國際大牌抗衡。面對新的競爭,海外品牌並不會無動於衷,它們也越來越了解、熟悉中國的電商打法。從天貓雙十一榜單來看,國產品牌逐漸退出前十,完全被海外品牌霸佔。有品牌代理商表示,除了品牌實力的原因外,還有「無折可打」的因素。不少品牌在疫情期間已經大幅度降價打折,實在「傷不起」。

無論如何,中國彩妝行業的崛起不可逆轉。「今天即便不是完美日記、花西子,也會有別的成功者。」虞堅說:「問題在於他們如何長久實現差異化、提供更高的性價比、得到專業的背書,更重要的是實現品牌溢價。」

無論誰能成為「中國的歐萊雅」,多品牌、集團化發展是必經之路。通過低定價聚集人氣的公司,在下一個階段應當推出更多中高價位的品牌、豐富產品線,獲取消費者的終生價值。

相關焦點

  • 「美妝界瑞幸」完美日記上市,燒錢模式通吃各行?
    逸仙電商上市首日表現突出,盤中最高觸及20.61美元,最終收於18.5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8%。按收盤價計算,該公司市值接近124億美元。成立於2016年的逸仙電商擁有完美日記、小奧汀以及完子心選三大彩妝及護膚品牌。其中,完美日記是其核心品牌,也是美妝界和投資界的明星項目。
  • ​完美日記母公司上市,燒錢模式能否打造中國的歐萊雅?
    上市的完美日記還沒盈利,沒上市的花西子已經悶聲發財逸仙電商上市首日表現突出,盤中最高觸及20.61美元,最終收於18.5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8%。按收盤價計算,該公司市值接近124億美元。成立於2016年的逸仙電商擁有完美日記、小奧汀以及完子心選三大彩妝及護膚品牌。其中,完美日記是其核心品牌,也是美妝界和投資界的明星項目。
  • 同樣是在燒錢,為什麼沒人說完美日記像瑞幸?
    上一個快速上市、受資本熱捧,且營銷打法、燒錢模式差不多的消費品牌,是瑞幸咖啡。新國貨美妝內卷,完美日記還能完美多久?上一個快速上市的是咖啡品牌瑞幸,從品牌創立到上市只用了18個月。而完美日記成立後即受資本熱捧,營銷打法、燒錢模式與瑞幸如出一轍,也有業內人士將完美日記與瑞幸類比。完美日記究竟如何快速成長,又面臨什麼困境,招股書裡給出一些答案。不過,「完美日記」只是逸仙電商旗下三個品牌之一,文中統一以傳播度更廣的主品牌名完美日記來替代逸仙電商。
  • 完美日記赴美上市,請周迅代言,網友:配得上嗎?
    成立不過4年,黃錦峰和另外2個男人成功將完美日記打造成了國產美妝界的一匹黑馬。 但隨著完美日記母公司遞交招股書亮出家底,「完美日記不夠完美」的質疑聲愈發響亮。
  • 完美日記火速上市,國貨美妝與大國際牌差距在哪兒?
    完美日記母公司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逸仙電商」)在雙十一前,遞交了赴美上市的招股書,逸仙電商有望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化妝品企業。有媒體報導,2016年真格基金CEO方愛之在與完美日記三位創始人見面後半小時之內,就投資了這個項目。
  • 完美日記火速上市,國貨美妝與國際大牌差距在哪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商業數據派,作者丨王言可,編輯丨王一粟2020年初,在北京中關村最繁華的商貿中心歐美匯,轉角處最顯眼位置的美妝店,從韓國品牌愛麗小屋,變成了國貨完美日記。這樣的店鋪變化,在中國各大一二線城市不斷上演,背後是國貨美妝的崛起,衝擊了日韓平價彩妝的市場。完美日記母公司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逸仙電商」)在雙十一前,遞交了赴美上市的招股書,逸仙電商有望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化妝品企業。
  • 完美日記,4年打造上市路,「網紅上位」的最佳闡釋
    如果在大街上舉辦一個關於國貨品牌的調查,可能知名度最高的就要屬完美日記了。知名美妝測評平臺小紅書裡,只要搜索眼影相關,那最熱門的肯定會有完美日記的動物世界系列。雙十一期間打開各個網站,基本都會看到完美日記的新品玉兔盤頻繁刷存在感。
  • 100個碎片揭秘「美妝界瑞幸」完美日記成長史
    尤其直接的包括高瓴創始人張磊給了黃錦峰開設線下店的「讓女生『快速變美』」的建議以及從單一品牌到美妝平臺的轉型建議,以及幫助其收購法國高端美妝品牌Galénic。11、逸仙電商此次上市募得的資金,20%用於數據分析技術、產品開發和配方開發;20%用於線下體驗門店的網絡擴展。
  • 完美日記母公司赴美上市,或邁入新徵程
    在逸仙電商赴美上市的消息出來之後,上美集團的CEO呂義雄發表了觀點,「完美日記是四年來美妝界最大的一個奇蹟,但逸仙電商必須找到下一個契機或轉機,單靠完美日記這個品牌,未來的路是非常艱難的,增長已是天花板,而利潤基本看不到,
  • 用心做營銷,完美日記也是本「燒錢」日記
    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國產美妝對國人的好感度和認可度的及時收割。尤其是「完美日記」,被很多人稱為彩妝界的「國貨之光」。2017年成立的完美日記,是逸仙電商主打的化妝品品牌,在短短三年內該品牌全網收穫近3000萬粉絲。受益於完美日記的熱銷,2020年11月,逸仙電商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在美上市的「中國美妝第一股」。
  • 完美日記赴美上市,國貨美妝的極速擴張之路
    11月1日凌晨,天貓雙十一第一波開場1小時後,彩妝類目天貓旗艦店交易指數排行榜中,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衝到第一,超過進口大牌阿瑪尼、蘭蔻、雅詩蘭黛等。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已啟動赴美上市進程,若上市成功,將成為首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化妝品公司。
  • 新國貨突圍,美妝品牌完美日記赴美上市
    國產美妝的崛起已經成為趨勢,這波熱熱鬧鬧的「新國貨」大潮中已經誕生了第一家即將赴美上市的美妝公司。在靠電商崛起的國貨美妝中,「完美日記」是當之無愧的頂流。完美日記和小奧汀以不俗的戰績,將背後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帶入大眾的視野。就在雙十一前,這家由三個男人創立的美妝公司,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中國的新銳美妝力量即將登上美股的資本市場。從招股書可以發現,這匹國產美妝黑馬的確不負美妝領跑者的名號。
  • 完美日記虧損上市背後的隱憂:「燒錢式」營銷的成功難以複製
    如無意外,完美日記背後的美妝集團「逸仙電商」也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的國貨美妝集團,其模式和打法也成為行業內外討論的焦點話題。逸仙電商成立於2016年,先後推出完美日記、小奧汀和完子心選三個美妝品牌。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19年實現銷售總額35億元,位居國內彩妝公司之首,旗下孵化的完美日記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彩妝第一品牌。
  • 完美日記虧損上市背後的隱憂:「燒錢式」營銷的成功難以複製
    圖片來源:完美日記官方微博年收入突破30億,過去兩年增長最猛的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在上周遞交了招股書。如無意外,完美日記背後的美妝集團「逸仙電商」也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的國貨美妝集團,其模式和打法也成為行業內外討論的焦點話題。
  • IPO暴漲後,完美日記要破圈,靠燒錢遠遠不夠
    (YSG.NYSE)敲鐘上市,也成為首個登陸紐交所的國貨美妝品牌。 只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把一家初創公司做成「中概美妝第一股」,完美日記堪稱神奇。 通過招股書,市場對完美日記的憂慮也同時存在,主打性價比的完美日記毛利率高達60%,卻還是虧損。 營銷費用暴增為它賺得了一定的影響力,上市之後,它能否坐穩「國貨彩妝一哥」之位?
  • 完美日記的陰謀:一場血洗美妝行業的資本遊戲,即將上演
    要說國內第一美妝,可能仔細思考之後依舊想不起來。這其實也暴露出,美妝領域長期被外國品牌的統治之下,國產品牌的式微,而號稱國產美妝第一的"完美日記"會成為那個挑戰洋品牌王朝的黑馬嗎?昨晚,創辦僅三年的國產美妝第一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收盤股價大漲75.24%,估值122.45億億美元,已經有限接近相當於愛奇藝的市值。那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美日記如何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品牌做到了國內美妝產品第一?
  • 完美日記赴美上市 盈利困境仍顯
    本報記者 鍾楚涵 蔣政 上海報導此前多次傳出的「完美日記將要上市」消息終於坐實。10月30日,完美日記母公司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仙電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準備赴美上市。在此之前的數年間,逸仙電商合計完成了超過2.4億美元的融資。
  • 「燒錢」末路:瑞幸咖啡是下一個ofo?
    4月11日,黑石集團創始人、CEO蘇世民參加線上對話時被問到如何看待虛假數據報告帶來的信譽危機時說:「企業估值都會有波動,但它背後的模式才是關鍵。」可謂一語中的。此時,因自曝財務造假,在美國上市的瑞幸咖啡或面臨巨額賠償和退市的「滅頂之災」,其商業模式走向盈利的希望正在破滅。
  • 「完美日記」新一代美妝獨角獸
    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日前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新增投資方包括華平投資、凱雷投資集團、正心谷創新資本等,投後估值40億美元,並最快於2020年年底之前正式赴美上市,高盛、摩根史坦利等負責IPO事宜。成立三年,四輪融資,約十家明星創投雲集,估值一年內翻四倍。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快速崛起,無疑是創投圈一大現象級案例。
  • 完美日記否認上市 國產美妝加速崛起市佔率過半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陳妮希僅三年時間,完美日記迅速崛起。在天貓2019年6月發布的調查中,完美日記成為最受00後歡迎的國貨品牌第二名,是國貨美妝界的現象級個案。近日,有市場消息稱「完美日記近期已與多家投行商討IPO事宜,預計今年年底或2021年上半年掛牌上市」。上周,完美日記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否認了上市計劃,並表示:「到目前為止公司尚無IPO相關計劃。未來,公司將繼續致力於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打造品牌,打磨產品,提升服務,建立一個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美妝時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