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在欣喜之餘,總會遇到一些小麻煩。就拿餵養問題來說吧,開始不下奶的時候總是擔心沒奶怎麼辦,下奶之後又擔心孩子吃得太少。孩子能吃了,又發現孩子吃吃睡睡,要一直抱著孩子餵奶,很是難纏。
妹妹剛生完孩子後就特別煩惱,她家寶寶很能吃,但是吃一會兒就睡著。最可憐的是,寶寶吃母乳不到10分鐘就睡著,剛要把她放到床上,她又醒來了。乾脆抱著吧,抱著不到5分鐘又醒了,醒來後又要母乳。寶寶一天天地就是掛在妹妹的身上,不能睡很長時間,妹妹沒有休息時間,還要抱著孩子,感覺太累了。
我家二寶也是這情況,吃上幾口奶,看著眼睛迷迷糊糊地閉上開始睡,睡了沒幾分鐘,又醒來吃,我習慣抱著孩子餵奶,總是坐著,我的老腰啊,都感覺老疼了。有一次帶孩子去醫院,醫生發現我這樣餵奶,告訴我這樣不行啊,就教我了一些方法,原來孩子這個毛病是可以糾正的。
寶寶吃母乳,為什麼不到10分鐘就睡著,5分鐘又醒來
寶寶一吃母乳就睡著,睡一會兒又醒來,不是個例問題,而是普遍問題,有很多媽媽都曾經諮詢過,擔心孩子身體有問題,為此特別發愁。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常常發生在月子裡的寶寶身上,等孩子再大一些會自然緩解,我家二寶到2個月就能一次睡2-4個小時,我也可以一次睡幾個小時的覺了。
那寶寶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呢?通常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1、吃奶是個體力活:
我們常聽說「使出吃奶的勁」,意思是寶寶使出最原始的力量,這告訴我們吃奶是個力氣活,寶寶需要拼盡全力。寶寶在新生兒期,力量非常小,吃一會兒奶就感覺很累了,所以他需要休息一下。
尤其是如果母乳有些淤滯堵塞、有些和寶寶嘴巴尺寸不太符合,寶寶吃起來更加費力。寶寶耗費了很多身體能量,自然會疲倦睏乏,睡一會兒是很自然的事情。
2、餵奶時機不對
寶寶有時候醒來、有時候哭鬧,不一定是因為餓。比如寶寶可能感到熱,可能感到冷,可能感到累,可能尿了或者拉了。媽媽憑慣性以為寶寶醒來、哭了、排洩了就該吃母乳了,但實際上寶寶並不餓。
這種情況下,給寶寶餵奶,寶寶因為不餓隨便吃幾口就沒有需求了,而他的生理需求時再睡覺,所以會自然睡著。如果媽媽沒有徹底解決寶寶真正需求的問題,寶寶自然一會兒又醒來了,從而出現周而復始的問題。
3、寶寶習慣性尋求安慰
如果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有奶睡的習慣,孩子只要一有動靜,媽媽趕緊迎上去奶睡,寶寶就習慣性地尋求安慰。其實寶寶的睡眠分為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兩種模式,在兩種模式交替的時候,寶寶會出現眼睛動、身體動的情況。
如果不去管他,他自己會接覺;如果去打擾他,就會干擾他的睡眠。媽媽總使用奶睡幹擾寶寶,寶寶就容易養成奶睡而且不安穩的情況。
4、母乳有催眠作用
母乳中有一種具有安眠作用的茶酚胺,寶寶吃了母乳之後就會昏昏欲睡,但是他實際上還沒有吃飽,當茶酚胺的作用消失後,寶寶又會醒來繼續吸收營養。如果任由寶寶處於這個狀態,不進行幹涉的話,他就會將這種狀態進行到底。這樣寶寶睡不好,媽媽也會感覺特別疲憊。
怎麼能讓寶寶一次吃飽多睡一會兒呢?
寶寶睡不好,媽媽休息不好,如果任由其發展,對寶寶和媽媽都不利,所以要想一些辦法改善這種情況,等到2個月以後,停止採取措施,寶寶也能睡得很好了。
1、刺激寶寶繼續吃奶
當寶寶吃奶幾分鐘後睡著了,可以用手指彈一下寶寶的腳底,或者用手捏一下寶寶的耳垂,寶寶受到刺激就會醒來繼續吃。一般來說寶寶20-40分鐘就會吃好,到了這個時間,就不要再刺激寶寶,寶寶就會美美地睡上一兩個小時,媽媽也可以開心地小寐一下了。
2、寶寶醒來或哭的時候按下暫停鍵
當寶寶醒來或者哭的時候,不要立即去動寶寶,按下暫停鍵,啟動檢查程序。
寶寶的被子是不是蹬掉了,要給寶寶輕輕蓋上被子。寶寶身上是否是出汗,如果出汗,給寶寶減少一些被褥。寶寶是不是尿了、拉了,如果是尿了、拉了,就給寶寶換上新的紙尿褲。檢查寶寶的身體,有沒有熱或者腹脹等問題,如果感覺是發燒要量體溫,如果是腹脹幫忙揉肚子。等待一分鐘,寶寶又睡著了,自己繼續睡。幫助解決問題,寶寶一般就會繼續睡了。如果上述幾個問題都不存在,說明寶寶是真的醒來了,需要餵奶再給寶寶餵奶。這樣寶寶的睡眠規律就不會被打破,頻繁醒來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3、改變奶睡習慣
如果寶寶在睡覺時頻繁醒來,餵奶後才能睡著,但是又不能睡很長時間,影響到了睡眠質量,就要改變奶睡的習慣。寶寶醒來吃奶不是餓,而是尋求安慰。減少奶睡的頻率,寶寶不再依賴,就會好好睡覺。二寶戒掉夜奶以後,就能睡整夜覺了,反觀以前睡眠不好就是奶睡的問題。
寶寶頻繁吃奶、頻繁睡著、頻繁醒來,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媽媽們要注意自己的養育方式,該糾正就糾正,讓寶寶美美地吃上一頓,好好睡一覺。當寶寶醒來的時候先觀察再根據情況安撫,因為奶睡影響寶寶睡眠,一定要調整奶睡的時間,不能太隨便了。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