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養娃的路上,總是走得磕磕絆絆。新手媽媽們剛邁過十月懷胎、艱難分娩的坎,迎面而來的還有餵奶、哄睡、拍嗝「三座大山」。
媽媽們逐漸開始意識到母乳的無可替代,也樂於讓寶寶喝到獨一無二的奶水,母乳餵養的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母乳餵養的寶寶總是容易在吃奶時睡著,結果剛放下寶寶,不到5分鐘小傢伙又醒了,這是咋回事呢?
幾天前收到後臺粉絲的留言,一個叫小柔的新手媽媽說:「孩子一吃奶就睡著,我一放下他馬上就醒,然後就哇哇大哭。是我的奶水不夠嗎?」
母乳媽媽普遍都有一個誤會,就是寶寶餓了、撐了、哭了、拉肚子了,都是奶水的問題,然後開始深度懷疑自己、責怪自己了。
其實,媽媽們只要平時生活規律、飲食習慣健康,奶水都是非常營養的。多數母乳寶寶都喜歡在媽媽的臂彎裡睡覺,因為媽媽的懷抱很溫暖,很有安全感啊。
當寶寶醒來,發現周圍換了環境,媽媽的懷抱變成了冷冰冰的床榻,肯定要不依不饒地大哭起來。
醒來大哭
寶寶奶睡的原因有很多,每一種都是可愛又暖心的。媽媽們看完這篇,就不要再懷疑自己的奶水了,著手培養寶寶的良好睡眠習慣吧。
◆ 媽媽懷抱最溫暖
小傢伙在吃奶的時候,身體肌膚和媽媽會有非常親密的接觸,躺在媽媽柔軟舒適的懷裡,滿滿的幸福感,想不困都難啊。
媽媽身上的氣味和聲音,對寶寶來說都是最好的鎮定劑,母乳當中也有特別的物質,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寶寶身心徜徉在溫柔鄉,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 吃奶太累了
別看小寶寶體積小,吃奶可不是一個輕鬆活兒。都用「使出吃奶力氣」來形容很費力,可見,吃奶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事情。
當寶寶吃著吃著感到累了,媽媽的懷抱又那麼舒服,正好想要休息一下,就一不小心睡著了。
◆ 寶寶不餓
很多時候當寶寶大哭,媽媽們都習慣用餵奶來哄娃,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容易給寶寶形成不良的飲食和睡眠習慣。
大哭的小傢伙
當寶寶拉了、尿了,哭泣之後媽媽也習慣性給寶寶餵奶。這時候小傢伙根本就不餓,象徵性地吃了幾口,就開始無聊想睡覺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母乳寶寶總是特別容易醒,即使吃飽喝足,也會在2小時內餓醒。而奶粉寶寶就很乖,吃奶後可以安睡4小時左右,這是因為母乳不足嗎?
母乳是寶寶自帶的「小飯碗」,會根據寶寶需求來調解乳量,所以多數的「母乳不足」的說法,都是對哺乳媽媽的誤會。
母乳寶寶之所以容易餓,是因為母乳當中乳清蛋白佔比高,約為65%,乳清蛋白是非常容易消化的,寶寶吃飽不久,胃就再次排空了。
母乳的乳清蛋白
月齡小的寶寶單次吃奶量很少,月子裡經常需要一天哺乳8~12次。寶寶容易餓是很正常的,非但不是因為母乳不足,而是因為母乳的營養更好吸收。
寶寶10分鐘奶睡,又5分鐘醒來,雖然原因暖心,卻也是件麻煩事。媽媽們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幫寶寶改正這不良的睡眠習慣。
▼ 提醒寶寶:吃奶
媽媽們需要記錄寶寶每次吃奶的時長。比如說,統計得出寶寶吃奶需要20分鐘,那麼當寶寶才吃了10分鐘就昏昏欲睡了,媽媽們可以觸碰寶寶,不讓寶寶入睡。
母乳寶寶
寶寶迷糊醒來繼續吃奶,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媽媽們拍好嗝,就可以放下寶寶,讓小傢伙自己睡了。
▼ 戒奶睡:聲音和撫觸
餵奶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哄睡大法,但是長此以往,媽媽的身體就吃不消了。戒掉奶睡,當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用觸碰提醒寶寶不要入睡,吃完之後再放下寶寶哄睡。
寶寶很依戀媽媽的聲音和體溫,媽媽們可以嘗試用輕柔的嗓子哼唱,用手撫摸寶寶的身體,給寶寶「我在身邊」的信號,讓寶寶可以安然入睡。
寶寶在自己的小床上完成入睡,醒來更不容易吵鬧。醒來又睡著的可能性很大,媽媽們可以嘗試練習,解放酸疼的雙臂。
【孕育島寄語】
睡渣母乳寶寶,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啊。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有奶睡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