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看電視劇時候都會聽到一句廣告詞「洗洗更健康」,這句話已經耳濡目染。與此同時,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私密護理液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受到廣告詞的「洗腦」,有一些小姐妹們也認為多用洗液就能很好地殺死「病菌」。
市面上那些所謂的洗液,其實是陰道的「酸雨」!接下來就由樸貨君來揭秘其中的奧妙吧!
我們如何看清婦科洗劑的身份呢?你需要看清它的字號——批准文號。通常婦科洗劑的字號有準字號和消字號兩種。
國家準字號
國藥準字號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藥品頒發的生產批准文號。
一款產品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後,在確保安全有效的情況下,才能稱之為 " 藥 "。要踏入 " 國藥準字 " 的行列,門檻非常高,得經過藥理、病理、毒副作用測試和臨床驗證等一系列環節,審批時間少則 1 年長則 5 年不等,耗費的資金可達到上百萬元,甚至更多。
藥品分為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因為我國有明確規定,在大眾媒體上,對於處方藥是不可以進行廣告宣傳的,所以在廣告中看到的多數產品是「消」字號產品或者非處方藥(OTC)。
消字號
消字號產品為提高公共衛生質量服務,主要起到消毒殺菌作用,如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等都屬於消字號產品。它沒有治療疾病的功能,更不能當做藥品使用,若在外包裝、標籤、說明書及宣傳上標誌預防、治療等功能,則違反了《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 衛消證字 " 的各項審批環節均弱於 " 國藥準字 ",通常不需要做臨床試驗,費用僅需幾萬元,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即可,一般情況下,幾個月可獲批。
衛消證字的通用格式是 "(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衛消備字(發證年份)第 xxxx 號 "。
目前市面上的婦科洗劑主要是消字號為主,即這些產品屬於消毒衛生品,添加了消毒殺菌劑。樸貨君搜集了一下,以下四種成分是暢銷款婦科洗劑最常見的,關於安全性問題,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
醋酸氯己定
醋酸氯己定屬於氯己定類消毒劑。此類消毒劑對細菌繁殖體以及部分病毒和真菌都具有很好的殺滅效果。
隨著醋酸氯己定在國內的廣泛使用,關於它的不良反應的報導也陸續出現了,尤其是它對黏膜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和過敏性。
三氯羥基二苯醚
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
其實這兩個物質是同一個化學物質,並且它們有一個更為常見的名字,即三氯生。
樸貨君不建議大家購買含有三氯生的產品,因為經動物試驗發現,這種物質會對心臟和肝臟造成損傷,具有輕度致畸性,高劑量的三氯生甚至可能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
二氯苯甲醇這是一種廣譜抗菌劑,其抗菌活性物能與廣泛的產品兼容,有好的溫度穩定性,適用於廣泛的pH範圍,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並不是所有的婦科洗劑都會添加殺菌劑,但是也不代表它們就是完全安全的,會添加一些成分達到其護理效果,但是有一定過敏風險。
「國藥準字」的藥品洗劑,依據說明書的內容可具有預防或治療作用。
非處方藥需要在藥師指導下正確使用。某些婦科洗劑是處方藥,需要在醫生明確診斷下憑處方購買。也就是說,醫生或藥師等專業人士,可根據您病情的需要,選擇治療作用的藥品洗劑,採用衝洗、灌洗、或外洗等用法治療像陰道炎、外陰炎等婦科疾病。
很多人崇尚洗洗更健康,但是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有研究顯示,定期陰道衝洗能使宮外孕的風險增加高達3倍。陰道灌洗也是引起急性子宮頸炎的誘因之一。
經常進行陰道衝洗不僅達不到清潔陰道的作用,還會由於有器具侵入性操作造成陰道損傷,或將外部細菌、真菌等帶入陰道;如果沒有陰道炎症還經常使用洗劑衝洗,不僅無法預防疾病,還可能導致陰道內正常菌群紊亂而降低抵禦疾病的能力。
因此,健康的女性是不需要使用護理液來清洗私處的,只需要每天洗澡時用清水衝洗或擦洗即可。
生病的女性使用藥用洗液是不是可以起到治療作用呢?答案是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不能亂買!
因為這類洗液一般要配合陰道填塞藥物或口服藥物使用,必須遵醫囑使用。
盲目使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那女性該如何正確清洗私處呢?
做好清潔,但不要過度!
日常清潔是護理私處的基礎:每天洗 1 次,用清水或者專用小盆清洗外陰。
順序:從前洗到後,從外洗到裡。
注意:「裡」指的是皺褶內,不要手賤去洗陰道。
樸貨君說:
雖然經常會有一句 「老話說得好」,但現在網絡世界真真假假,我們也要明辨科學和「偽科學」,千萬不要自欺欺人,諱疾忌醫哦~女性健康,和日常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也需要定期篩查的科學手段保駕護航。學點女性護理知識很重要,請愛自己!
請大家於文末踴躍留言
樸貨君將不定期選出留言者送出禮品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還請點讚並轉發朋友圈
-END-